其他

【分享】小城华人故事

2018-04-01 金融读书会

编者语:

作者偶尔出差,发现在遥远偏僻的密西西比三角洲黑人聚居的地方,居然有华裔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他下了一番功夫调研,写出了以下有价值的文章。敬请阅读! 

 

文/李东红

小城华人故事(一)

 


这也许是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我有幸听到和看到。每每想起就会有种激动和冲动,感觉我有义务写出来告诉大家。材料在手头上攥了有好几年了,但深恐写不好写不全。。。

 

第一次来这里是大约五年前,我们公司在Greenville有个生产厂,我负责一些产品的技术支持。听同事们说那里位于middle of nowhere。不管飞到哪个就近的机场,都要再开车3多小时才能到。该市位于阿肯色和密西西比州的交界处,位于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中心,典型的南方农村格调。有3万多居民,大多数是黑人。



我来之前随意的google搜索了一下,意外的发现当地人口中有将近1%为华裔,在该市名人栏目下面还列了个华裔美国人,他是个早期有名的新闻工作者。这一发现使我非常惊讶,我很难想象出我们华人生活在一片遥远偏僻的农村。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想亲身了解这段历史。在以后的5年里每逢来此出差,我都尽量找时间去寻找和发现历史的故事,也读了不少的史料。下面的是我的一些故事。

 

当年最早来到Greenville这片土地上的华人大概可以追溯到1890’s年代,当时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以"苦力"的形式自卖来到了北美大陆,修建横穿美国(横穿加拿大)的大铁路。华人以艰辛的血汗换来了铁路的早日建成(加拿大的铁路提前5年建成)。但是随着加州经济的萧条,失业率很高,华人成了替罪羊,被歧视和迫害,1882年美国政府甚至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单一种族的歧视性法案。



在这样恶劣敌视的环境下,一些华人离开了加州,沿着他们亲手修建的美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向东漂移。有些人在芝加哥停了下来,有些人继续东进到了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大都会谋生。但有小小的一支人马,在芝加哥附近顺着密西西比河南下,到了新奥尔良附近。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州是美国的蔗糖产区,由于黑人奴隶制的废除,黑人成为了自由人,不再是其原庄园主的私有财产(奴隶),许多黑人离开了甘蔗园去寻求崭新的生活。白人庄园主急需找到廉价又勤干的劳动力,他们早就听说过华人劳工在修建铁路时表现出来的品质,所以就想招募华人。这一拨华人到了甘蔗园,他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生活,而且他们已不是像刚来美国时候那样,是卖身来做"苦力猪仔"的,在修建铁路后已经赎了身,也是自由人。所以这一拨人马离开了种植园,沿着大河逆上,最后来到了三角洲(The Delta),并停下来。传说中有两个版本,一说是Original 13人,也有说是Original 8人,领头的姓王wong。大概看上了这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也许是折腾这一趟后太累了,就在此地歇了下来,"安家"落户。



当地有个叫本(Ben) 的房地产商,他有一个私人收藏品博物馆,我常常去造访,在那里读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有个要求,可以看但不许拍照片,我凭着记忆追写下来。早年这些华人多是来自广东的四邑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开平、恩平、台山和新会一带。收藏品中有19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房产登记和过户记录,上面可以找到华人的名字(拼音)。1900年左右记载着当地有58名华人,男女比例为58比0。没有女性。这与当时的排华法案有直接关系,法案限制或禁止华人女性来美国,大概是想让华人自生自灭。(我看过一个加拿大早期华人的辛酸史,也有非常类似的经历,华人男性只能与土著人通婚,因为只有土著人接纳华人。。。)。

 

我向本(Ben)请教(他是个白人),是否当年留在这里的华人从事农业耕种或渔业生产,他说都不是。很可能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想像不到,这些华人开起了一个个小小的杂货店兼营饮食。

 

我们都知道,最早的华人在修完铁路后,身上有一点点的余钱,有人开起了洗衣店,因为这种工作简单不需要语言技能,小牌子上写好价钱就行,关键是自己做了主人,不是为别人干。等生意做大后卖掉洗衣店去开餐馆,因为盈利比洗衣行业要高。而让出来的洗衣店多由后来的韩裔接去做,同样的主要原因就是不需太高的英语技能。



在偏僻的乡村开洗衣店或餐馆很难生存下去,但是这些早期的华人凭着精明的眼光和判断,发现小型零售业有其独到的优点。于是他们就开起了一个个以家庭为背景的杂货店,经营日用小商品并兼卖自家的饭菜。慢慢地发展和红火起来,据统计在最高峰的1940-1950年代,以Greenville为中心周围大大小小的村镇里,居住着大约200多华人,他们共开了40家左右的小杂货店,全是一家一户的规模,且很均匀的散步于那里广袤的田野中,互不影响。更让人惊异的是他们的顾客基本上都是黑人。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社会现象,黑人与华人相处融洽,互利互助。在南方彻底废除种族隔离之前,我们华人是被白人冠以"有色人种的",在白人眼里我们和黑人的待遇都差不多的。白人有自己的杂货店之类的,是不会到华人开的店里买吃的用的,而黑人发现他们自己更喜欢到华人开的店里买东西。为此有些白人不喜欢华人去开店,认为抢了他们的生意。藏品中有一张广告传单之类的一页纸,现在收藏时特意将其复印成黑纸白字(不是白纸黑字),以表示谴责当年的种族歧视,传单上写道,中国佬Chinamen来到我们这里开商店,抢了我们的生意,我们应该行动把他们赶走。



我常打交道的一个工段长是个黑人兄弟,50岁左右吧,告诉我在他小时候,经常去他家附近的一个杂货店里买晚饭,店主对那些小孩子们,谁叫啥名字是谁家的孩子都很熟悉,他说那些店主都很nice,卖的饭菜都会多加一勺一筷的。



在Ben的收藏中我看到1930年代左右的一次当地学校School District会议纪要,上面写着说"许多华人想申请他们的孩子到白人孩子的学校上学,答复是No。华人是"Colored people",他们可以与黑人的孩子一块上学,或者他们可以自己办教会学校,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但不能上白人孩子的学校"。因为华人传统上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是有开华人教会学校。我在本(Ben)贴满好几面墙上的Greenville高中毕业照片上(可追溯到1930’s年代),最早看到有华人面孔的是1947年的毕业班,刚好是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之后的第四年。在1947年之前的毕业班上也有一个华人面孔,但他的姓(last name)不是华人那种,Ben说那个华裔孩子是被当地一个富裕白人家庭领养的(话外题,这个孩子在以后的年代里,对于保存和传扬当地华人文化和历史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和赞助)。



华人重视子女教育的努力在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中得到了极好的回报,AA平权法案给少数族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职就业机会,华裔的子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刚好脱颖而出,而此时非裔黑人尚未ready。随着年轻有知识的一代离开,大型连锁店的兴起,传统上的爸爸妈妈小店难以为继,一个个慢慢关掉了,由最兴旺时的40家左右,减到今天的为数不多的几家。我的工段长朋友说下次带我去他小时候常去的那一家看看。期待中!


翻阅Ben那厚厚一本收藏资料,有许多令我感动的细节。读着读着常常会眼眶湿润,鼻子发酸,尽管所有这些早期的华人跟我没有任何关联,但他们与我一样都是来自那片遥远的土地,我们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

 

在Ben收藏的几本印刷出版书中,有这样个细节我记忆很深。有个GONG(江)姓华人,1910年来到美国,生活在Greenville一带,后来成家立业子女长大成人,相继在不同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在90年后的2000年全家在加州相聚,由当年的老江爷爷一人闯荡美国,变成了今天的233个子孙满堂的大聚会。



读完此文后也许你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早年华人都生活在都市的唐人街Chinatown,而密西西比这一支华人的奇特的生活经历说明,我们华人的根深深扎在美国这一广袤的大地,城市和农村。



关于密西西比州华人的历史有几本书已出版发行(可以在amazon网站买到),密西西比州的几所高校里也有专门收集。



小城华人故事(二)——华人故事博物馆


如果说在本(Ben)的个人收藏馆里所见的大多是文字和档案资料的话,那我在当地的另一个博物馆里所见到的实物和图片,则更现实的拉近了我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华人的距离。

 

这是前年夏日的一个下午,有些富余时间,我计划去附近的小镇参观一个华人历史博物馆。质检科长大力支持,还亲自打了电话确信有人在,免得我扑空。该馆位于密省克利夫兰市(Cleveland)的Delta State University(三角洲州立大学)内,距离格林维尔市(Greenville)大约40迈以北。我驱车前往的路上还忽然下起了夏季南方特有的暴雨,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决心,只是增加些小插曲罢了。




该馆收集了许多记载历史的实物,多由当地华人及后代们捐赠的,这些物件及史料集中的管理和展出,对保存华人早期的历史文化,和帮助不同族裔之间的了解和沟通都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因拍的照片很多,我分为两篇文章来介绍,这里是第一部分。

 

这几件实物再现了当年的华人携带着装满箱子里的简单生活必需品,和心中装不下的对"金山"新生活的美好憧憬,乘船飘游远洋来到美国。



当这些华人最后来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elta)流域,他们安家扎根,凭借着敏感的直觉,手中少许的积蓄和亲友间的互助,放弃了做农活的机会,开起了一个个以家庭为背景的杂货店,经营日用小商品并兼卖自家的饭菜,服务众多新获自由且有些购买力的黑人社区,自己做老板,同时也是寻找最大可能的经济回报。



他们开的小杂货店均匀地遍布在三角洲Delta地区,以华人的努力艰辛拼搏精神,薄利多销,和热情服务赢得了黑人社区的欢迎。慢慢地发展和红火起来,据统计在最高峰的1950年代,在整个三角洲Delta地区的村镇里,居住着大约200多华人,他们共开了40家左右的小杂货店,全是一家一户的规模,且很均匀的散步于那里广袤的田野中,互不影响。



这些早年的华人大多都来自同一个地区(广东四邑),有很强的同乡意识,互相支持和帮助,这一点上对于生活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更显得重要,这一段文字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这样的场面。



办华人学校,成立华人教会


举行活动以纪念中国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新年舞狮的照片和道具)


有空打打麻将,消闲同时并增进亲情友谊


这件貂皮大衣很是做工精美款式华丽


这些刺绣作品水平都很高


(局部放大图)


能有幸亲眼见到这些实物,使我对早期华人在那里的生活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先辈们以他们的艰辛、坚信、坚定和互助,在那片遥远的南方农村生活扎根,他们的后代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成长机会和空间。



为他们欣慰和骄傲,也为自己能对我们华人的历史又多了一点了解而高兴。


小城华人故事(三)——早年辛酸移民史


恶劣的生活条件、连年动荡的战争和其它难以生存的原因,迫使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民众背井离乡,冒险闯南洋,到东南亚国家去开辟新天地。但由于浩瀚无边的太平洋相隔,在美国加州淘金热和修建横贯美洲大陆的大铁路之前,还没有华人能来到美国生活。基于美国领土版图急速向西扩展的现实,尽快建成连接西海岸的铁路线,不仅对西海岸而且对全国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修建这样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千千万万的工人,我们许多最早来到美国的先辈们多是这样被招来的。

 

他们大多来自广东沿海的农村,被招工头们介绍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和向往,签了"卖身"的合约,一般是8-10年后才算赎身。实际上他们是"苦力Coolie"和"猪仔",干着最重最危险的工作,比贩卖到美国的黑奴地位好不了多少,只不过黑人是本人以及后代都终身为奴隶,可以像物品一样被白人任意买卖而已。由于早期的华人是这样被引入美国的,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我以前曾读过一本小说《The Man from Beijing》,小说描写了当年华人在修建铁路时所经历的极端艰辛恶劣的生活,被白人工头压榨和迫害,与另一大拨爱尔兰白人工人之间的冲突,读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华工以自己的血汗和生命,帮助美国早日建成了大铁路,但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加州经济状况恶化,作为外国人的华工就首当替罪羊,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1902年此法案又被永久化(permanent)。在美国的华人被剥夺了很多的权利,在中国的家人不能来美国与亲人及时团聚。该法案在1943年被废除,但是如果仔细去查阅历史,你会发现当时美国政府的此举也是迫于无奈。这是因为1941年12月7号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军在太平洋的基地,美军伤亡惨重,全国震惊。随即的全国范围内袭击伤害无辜华裔的事件屡有发生,为此两个星期之后发行的《生活》杂志(1941年12月22日期刊)特意刊登文章,向美国民众介绍华裔和日裔长相上的不同。



1943年2月18号当时中国政府的第一夫人宋美龄来美访问,她以优雅的风度和流利的英语在美国国会上演讲,http://www.history.com/speeches/madame-chiang-kai-shek-addresses-congress?m=55cce9921285b&s=undefined&f=undefined&free=false 赢得了许多美国民众和政客的好感,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和中国一道共同打击日本,同年年底(12月17日)美国国会废除了实施60多年的"排华法案"。


但代以实施的新法案只给于华人每年105个移民签证,而且这105个名额仍是以种族定义的(Chinese),与出身地无关。对于全球其他的国家,美国都是以出生地(national origins)分配移民签证quota,但对于华人,不管你是在哪里出生或居住,中国大陆或海外,只要你是华人Chinese,都在那105个名额中。此项针对全球华人的法律条例直到1965年通过的新移民法,才得以修改为按出生地分配指标(quota),即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有了各自的名额指标。



华人以吃苦耐劳、勤俭努力而著称,我们的先辈不怕吃苦,他们希望能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以自己的努力奋斗去改变生活,为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最让他们辛酸和难以忍受的就是遭到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待遇。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就用我亲眼看到的实例图片和文字来说吧!

 

家人不得团圆。

 

早期来美的华人全是男性劳工,他们在中国的妻子和子女因受法案的限制,不能尽快的来美与亲人团聚。当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大陆时,迎接他们的是自由女神像,和在爱丽丝岛上比较简短的审查和询问,一般都以天为计。而华裔亲属面临的是旧金山海面上的天使岛(angel island)的隔离和长达以周或以月为计的审查,数以百计问题的盘问,最后有高达30%左右的人被拒绝入境。

 

图片中这一对夫妇,丈夫于1921年来美,在分别近17年后,妻子在1938年才被允许移民来美与丈夫团圆。这其中的辛酸煎熬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吧。



许多年后,在加州建成天使岛纪念遗址落成典礼上,他们的女儿Betty应邀参加并做了简短的发言,以怀念她父母及早期华裔移民所经历过的艰辛生活和成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8Fs1VTcCE&t=39m50s 值得欣慰的是父母当年的艰辛努力没有白费,今天的儿女都有了自己更好的新生活。(Betty的发言约10分钟,她有浓重的美国南方口音)。



上学受歧视。

 

传统上华人一直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书中自有黄金屋",良好的教育通常被认为是改善生活水准的唯一途径。但在早期的时候,尤其是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华人子女想进入条件好的学校,与白人孩子一起上学的愿望一直被拒绝,白人认为我们华人属于有色人种(colored people),我们只能与其他colored people孩子一起上学,或着自己开办中文学校。许多华人家长努力过、尝试过,送孩子去白人学校上学,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据文字资料记载,1923年Greenville校区(school district)拒绝了华裔男孩Walter Lee上白人学校的申请。

 

17年后的1940年Henry Jeel送他的女儿去Clarksdale公立学校的申请,被拒绝。

 

直到第二年1941年的秋季,才有了第一个华裔孩子(Herny Jeu的女儿)被同意进入Clarksdale的公立学校,是因为Jeu所居住的Lula小镇的中文学校已关闭了,孩子没有其它选择。但在大一点的镇和市比如Greenville,Cleveland等地,白人学校的大门还是继续对华裔子女关闭着。



无奈之下,有人或尝试搬到别的地方,或办起自己的中文学校(在教会下的)



这是位于Cleveland的中文学校的原址,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原学校建筑已被拆掉,留下一个纪念的标志。



现在处于繁忙的8号公路边上,车水马龙的喧闹视乎很难联想起当年的安静和课堂里的朗朗读书声,不知道有多少华人子女从这里毕业,获得知识,开始了他她们的人生旅途,也不知道都今在何处,他她们的子女应该是比当年好很多吧。



我写此文的目的是要谴责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破坏和阻碍,给包括非裔黑人和亚裔华人等少数族裔带来的伤害。种族歧视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行为都是人类社会中的邪恶毒瘤,应该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限制。衡量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在于她有多么强的军队和兵器,而在与她是如何保护和尊重少数弱小群体的利益。


与六、七十年前相比,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已得以显著提高和改善,公开的种族歧视已没有市场。但愿我们的社会继续向着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华裔先辈们所经历过的形形色色的种族歧视永远成为历史。


小城华人故事(四)——坚韧不拔,水滴石穿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和背后埋藏的艰辛往事。



故事发生在1924年9月15日,密省一个叫Rosedale的小镇里,这一天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9岁的Martha(玛莎) Lum(卢?)和她11岁的姐姐Berda(贝尔妲)(她们两个都是在这里出生的美国公民)像许多适龄儿童一样高高兴兴的到当地唯一的一所学校去上学。可是在中午课间休息时,Martha姐妹俩和另外两个华裔学生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在那里,校长通知这四个学生,根据州教育总督(Superintendent of Education)的建议,学校的董事会(Board of Trustees)已作出决定,她们不得呆在学校,必须马上离开,因为她们是华人Chinese,是有色人种,而Rosedale Conciliated High School是为白人(White or Caucasian)开的。



(幼时的Martha、Berda和妈妈Kate)

 

这一事件最后导致了Gong Lum v. Rice(卢状告赖斯)的案例。刚开始是Martha及父母Kate和Gong Lum在律师Earl Brewer的帮助下,将学校董事会告到了当地的法院。法院判决校董事会的决定无效,不能禁止华裔子女到该校上学。但校方不服判决,反而将Lum告到州高级法院,然后案情反转,州高级法院推翻地方低级法院的原判决,最后校方胜诉。


(Lum氏夫妇)

Lum家不服州高级法院的判决,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U.S.Supreme Court),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高法院第一次审理这类案件,第一次向当时Jim Crow南方的所谓"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变相歧视法律挑战。

 

官司打到1927年11月21日,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法院的全体法官一致同意(unanimous),维持州高级法院的原判,Lum家败诉,孩子失去了进该学校的权利。

 

尽管有最高法院的裁决,但丝毫没有阻扰Lum家父母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信念,而当时良好的教育只有在白人孩子的学校里才有提供,所以他们全家搬到了邻近的阿肯色州,在那里找到了接受华裔孩子的学校。他们的三个孩子(Martha,Berda和最小的男孩Biscoe比斯科)都高中毕业,并在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与,为国家尽力。


(Lum家全家福)

Berda的儿子回忆到,二战期间妈妈和姨娘Martha都搬到了加州生活,她们做些空军后勤服务工作,姨父Henry加入空军在伦敦服役,舅舅Biscoe是陆军医务人员,在中国战场服役。(图中的照片为Biscoe比斯科)。



在1927年最高法院裁决之后的20年后,历史终于掀开了新的一页。当另一个少数族裔的孩子面临公立学校的不公平待遇时,他们的家长联合起来抗争,这一次他们最终获胜了。

 

事情发生在1944年的加州洛杉矶南边的Westminster小镇,Mendez夫妇送他们的孩子去一所新开的小学去上学,可是学校拒收,而让他们把孩子送到专门的"墨西哥学校"Mexican School去上学。在经过交涉后,校方愿意给予优待,特别录取他们的孩子。在经过再三考录后,Mendez夫妇决定不接受校方的offer,而决定要为所有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孩子争取他们的权利。他们与其他拉美裔Latino家长联合起来,代表大约五千名学生,向Westminster等四个学区提出起诉。



代表原告的律师David Macus成功的抨击和动摇了"隔离但平等"这一法律信条的合法性。1946年2月18日联邦地区法官裁定"隔离但平等"不能给予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保护,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一年之后,当时的加州州长Earl Warren于1947年6月14日签署文件,将Mendez v. Westminster School District判决结果变成了法律,彻底推翻了"Separate but Equal",宣布加州公立学校里的种族隔离为非法。

 

1953年Warren被任命为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上任之后的第二年,最高法院针对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案例,做出了具有里程碑的裁决,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学校里的种族隔离为非法。

 

从最早1924年秋季某日的Martha姐妹被赶出学校,到1954年最高法院的裁决,30年过去了,艰难缓慢中社会在前进。尽管Lum家当时没有胜诉,但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的华裔前辈们努力地抗争过,挑战过,也得到不少白人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同情(律师以及地方法院等)。当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社会的进步也有密省小镇华人的一份贡献。

 

美国邮政于2007年发行了一枚邮票,纪念这一历史事件60周年。


(邮品Collins手绘首日封)

今天看来,不同族裔不同肤色的儿童进入公立学校,一起上课学习,好像是再正常不过了,可在60多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去年秋季,一本新书出版发行,"水滴石穿",记载了Lum家的故事,也折射出华人的艰辛而骄傲的成长经历。



这是在Delta State University华人历史博物馆里,一个小黑板上写着这样一段(用英语表示的)中文格言。


"To get through the hardest journey, we need to take one step at a time, but we must keep on stepping"



我试着用网上的谷歌翻译服务将其翻成中文,好像很不尽达意。


"要经历最艰难的征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但我们必须继续前进"。


 一个朋友建议翻译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觉得意思上更贴切些。

 

这个故事揭示出社会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来之不易,要经过许多人的团结合作和长期艰苦的努力。水滴石穿,众志成城。


小城华人故事(五)——参军参政,我们成长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军力,这一突发事件改变了美国的许多对内对外政策。为了其打击日本的战略方针需要,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上与当时的中国政府合作,联合抗击日军;在国内废除了已行使六十多年的赤裸裸歧视性"排华法案",以此来赢得华裔美国人的人心。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战争开始后,全国范围内有3千多名华人青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军。他们先是在新泽西NJ、佛罗里达FL、和伊利诺伊IL的三个军营接受基本体能训练,然后转换到俄亥俄OH、加州CA和密苏里MO的军营接受专业训练。在1944年组成了第14航空大队,下属九个战队排往海外参战,主要是中国战场,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由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指挥的航空队,又称"飞虎队"。


第14航空大队介绍


美国发行的纪念二战邮票首日封 – 蒋委员长、史迪威将军和陈纳德大校(个人收藏品)


这些华人子弟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而战。为国家是很自然的,尽管华人长期受不公平的种族歧视,但没有减弱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我查了一些资料,194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华裔人口为77,504人,如果按一家4口人估算的话,大概有2万的华人家庭,3千的青年参军,差不多就是15%左右的家庭都有人参军,这与华人传统上"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观念是成鲜明的对比。为民族而战,作为华人尽管居住在美国,但对日寇侵略和占领中国的大好河山,蹂躏和迫害我同胞,华人是义愤填膺,所以参战也是为中华民族而战;至于为自己,美国历来对报效国家的军人待遇都很好,退役后的生活和前途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对个人的好处,大家当时都没想到,这一点留在稍后细说。

 

群英会


英俊的靓仔


英雄本色


实物存档


战功卓著


英雄同赞


飞虎凛凛


战争是残酷的,活下来很幸运


战争打完后,获胜的美国大兵凯旋回国,带回来了光荣和骄傲,也带回了来自亚欧战场所在国的十万"战争新娘"。美国国会顺应民心,特别通过了"战争新娘法"这一法案,特批新增10万多个移民名额,使得这些为国家贡献的军人可以把他们心爱的人带回美国,结婚成家。这一特别法案也给华裔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有上千个名额给了华人,在所有的亚洲国家里,给中国的名额最多。许多华人军人在打完仗后可以把妻子从中国带到美国,使得华人社区长期的男女性别巨大悬殊得到很大改善。这些上千的中国新娘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陈香梅女士,她就是飞虎队长陈纳德的新婚妻子,她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里就不细说了。

  

华裔对于参政也很重视,也很努力。我看到了这一张照片,早在四十多年前的1972年,就在遥远偏僻的密西西比三角洲,有三个华裔赢得了当地市长的竞选,荣登市长宝座,这些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努力和对当地社区的贡献,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同。要知道我们华裔在人数上是占少数的,尤其是在那遥远的乡村,所以他们的当选更显得可贵。



与当年相比,在现在华人人口比例较高的加州等地,华人进入政界也渐渐平常。这一切都显示了华裔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我们华人在成长,这里是我们的新家园,这里的良好社会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发展和成功的机会,我们要融入到社会中,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参军参政是很重要的环节。

  

最后我提一下位于当地一所大学内的华人历史博物馆,在那里我看到了和学到了许多我从未知道的历史故事。我深感幸运,很愿意把这些分享给大家。要写的话,我还可以再写几篇文章,但基本上就此打住了。如果朋友中有人有机会来访或路过这里,请来这里看看,自己亲身感受一下。


位于Delta State University的博物馆, Cleveland, MS


来自各地的游客


远之大洋彼岸的同胞


最近的回访还找到了我两年前的签名

(诸多历史照片均拍自博物馆的展品,在此致谢)


文章来源:美篇“李东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篇编辑:薛瑶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