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45阿凡达:科技革命与人类永生的探索

2017-08-21 冉伟 资本实验室

资本实验室·今日创新观察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

作者:冉伟

在科幻小说《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中,有个叫做哇奧拜戈的外星人。他是宇宙中极少数可以永生的生物体。在知道自己拥有无限的生命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内心满是惬意、满足和愉悦,并不紧不慢地享受着每一分、每一秒。

然而,过了若干年,在目睹了太多事物的来去与太多同类的生死后,在不知道如何打发无止尽的时间后,他终于厌倦了一切,并发誓要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整个宇宙,诅咒整个宇宙中的每一个人,而且是一对一、面对面的诅咒。

所以,如果有一天,他突然降临到你面前,怒气冲冲、唾沫飞溅、劈头盖脸地大声骂你:“你这个垃圾、笨蛋、骗子、挨千刀的、猪狗不如的家伙……!”请大度一点,原谅他,因为他真的太郁闷、太郁闷了。如果能多少减轻一点他的郁闷,你就是在为整个宇宙的和平安宁做贡献。

虽然哇奧拜戈的经历看似不幸,但在整个宇宙中,还是有不少外星人希望永生,也包括地球人。俄罗斯年轻的亿万富翁Dmitry Itskov就网络了一大批科学家,试图研究可以让人类实现永生的技术。为此,他于2011年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激进的计划:2045阿凡达(2045 AVATER)。

2045阿凡达计划创始人Dmitry Itskov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对人类文明的挑战,创建符合全球发展的新战略;为人文精神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5个基本原则创造未来:高度的灵性、高度的文化、高度的道德、高度的科学和高度的技术。

该计划旨在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使个人的人格、思维能够被转移到更高级的非生物载体上,并延长生命,甚至永生。


阿凡达计划的4个阶段

从具体实施来看,该计划包含以下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各阶段的目标及意义:

第一阶段:2015-2020年

建立人类的机器人复制版“替身”,并由脑机接口进行远程控制。再加上相关技术,“化身”将给人们带来许多新能力,例如: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执行救援行动、在极端环境中旅行等。

通过假肢技术,“替身”的组件将用于全身或部分残疾病人的医学康复,或是让他们恢复失去的知觉。

第二阶段:2020-2025年

当一个人去世后,可将其大脑移植到机器人“替身”,从而建立一个自动化的人类生命支持系统。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远程控制,这将可以拯救身体完全损坏或不可逆转损坏的人。任何一个有完整大脑的病人都能恢复正常的身体活动。

计划认为,这种技术将大大地扩展混合生物电子设备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将使各种电子和生物系统的融合成为可能。

第三阶段:2030-2035

创造一种大脑和人类意识的计算机模型,在一个人去世后,可将其人格与意识上传到人工载体(人工大脑),并植入到机器人“替身”

这将对世界带来深刻改变:它不仅会给每一人带来(控制论有机体的)永生可能,也将创造一个友好的人工智能,从而扩大人类能力,以及为普通人提供多次修复自己大脑的机会。这个阶段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对人性的理解的真正革命,彻底改变人类与技术的前景。

第四阶段:2040-2045

全息影像版的阿凡达!人类的新时代将到来!这是独立意识与新的载体相融合而产生的能力远超普通人的能力的时代。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会发生变化——能源发电、交通运输、政治、医学、心理学等等。

该计划认为:今天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在未来由纳米机器人构成的身体将能以多种形式存在,也能够支付得起。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全息人体的存在。然而有一点很清楚:人类在其历史上将第一次实现可被完全管理的进化,并最终成为一个新物种。此外,这也将为人类大规模扩展外层空间提供先决条件

简单来讲,计划提出的“永生”技术突破将经历这四个阶段: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脑对“替身”的控制;摆脱脑机接口,将人脑移植到机器载体;无需移植人脑,只需要将意识上传到人工大脑;全息版的“虚拟人”。

可见,2045计划所指的“永生“并非“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种传说中的永生,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推进类意识与机器的融合、人脑与新的载体的融合,是人类意识的永生,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据介绍,2045团队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研究中心,科学家将在这里进行人形机器人研究、生命系统建模、大脑和意识建模,个人意识转移到人工载体建模等工作。2045团队也召开过两次“全球未来2045”大会,但自2013年大会后,尚未看到该会议的最新消息。

感谢科学。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刚刚开始经历软件与硬件、数字与实体、原子与比特、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科技革。这场革命让我们可以以全新的方式认识和改变整个世界。

而现在,我们可能会经历一场更大的科技革命,这一场革命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与改变,转移到关乎我们人类自身,那就是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生物与电子、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电影《阿凡达》剧照

1000多年前,曹操在《龟虽寿》中曾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对于“永生”的梦想,他似乎很早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现在,如果不去纠结于人类能否像“2045计划”所展望的那样实现“永生”,可以确定的是,包括谷歌、Facebook、IBM这样的科技巨头,拉里·埃里森 、埃隆·马斯克、彼得·蒂尔投资的创业公司,都在布局那些消灭疾病、抗击衰老的医疗技术。

也可以相信,不管2045计划是否能够分阶段实现,在2045年之前,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纳米技术、基因编辑、干细胞、器官移植、精准医学、脑科学等领域都将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此条件下,我们至少可以期待,2045年到来的那一天,人类有着更健康的体魄、更少的疾病和更长的寿命。当然,也要有更快乐的心情。

生命多美好!

(作者冉伟系资本实验室创始人,长期从事产业创新与风险投资研究)

推荐阅读

波澜壮阔的数字化医疗革命正在全面开启

数据分析如何改变美国的医疗体系

10家值得关注的神经科技创业公司

5家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领先机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