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品牌高端化 钱多给你Angelababy 钱少给你凤姐

2017-01-16 有性格 车界微视

点击“车界微视”关注汽车圈有性格的汽车评论。

2016年,中国车市的走向打了几乎所有预测者的脸,上半年还按部就班,下半年像嗨了药一样疯涨。2017年,全球汽车产业将继续裂变,国内各家厮杀会更激烈。我们不预测,只看戏:吉利、长安、广汽、长城等中国品牌高端化怎么玩儿?

说到高端化时,各个大佬都只给了我们一个“背影”:条儿顺,兄弟上。至于高端化是个什么玩意儿,蜜汁传说。说中国品牌高端化,首先要扯清楚“高端化”是神马玩意儿。我们认为,中国品牌高端化要分两种,一种是“吕桂花走T台”,一种是“刘三金农转非”。

“吕桂花走T台”:柴火妞吕桂花穿上战战兢兢的走上T台,向世界展示她的自然美。2016年中国品牌屡屡提及的“向上”就是指这个:中国品牌在销量较大的中型及以上轿车和SUV市场上取得主流销量。

轿车市场最成功的B级中国品牌是吉利博瑞。博瑞已经基本能稳定在月销5000台左右,是中国品牌产品高端化冲刺最成功的。但不能说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的高端化已经实现,与外资品牌B级轿车动辄月销一两万台相比,博瑞的成绩差强人意,依然还需要努力。至于更高级别的B+、C级轿车市场,中国品牌的产品基本属于打酱油的角色。独木不成林,中国品牌轿车集体冲高难度非常大,向上还得靠SUV。

SUV市场,哈弗H7在2016年年底冲量的特殊背景下,个别月份实现月销上万台,基本取得了主流市场的主流销量。传祺GS8,从其出众的产品力、传祺品牌在SUV市场的快速崛起等方面来看,很有可能与哈弗H7一起扛起中国品牌15万元以上中型SUV的大旗。如果厂家有足够的信心,营销推广得力,长安CS95的销量未必会低于哈弗H7和传祺GS8。

SUV成为中国品牌产品高端化的突破口,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一是SUV市场在近几年爆发,相比最初中国品牌起步时的轿车产品,中国品牌的SUV产品起点更高、造车积淀更厚,市场口碑更好;二是近几年外资品牌在SUV上的上新速度和力度远小于中国品牌,中国品牌抢先布局,抢到了中国SUV市场爆发的先机;三是相比轿车市场同级产品,SUV的价格更贵、外资品牌的利润更高,中外品牌的同级产品价差更大,中国品牌的发展空间更大。

目前,无论是哈弗H7、传祺GS8还是长安CS95,与同级平民外资品牌相比,依然是价格的越级竞争,以外资品牌紧凑型SUV甚至小型SUV的价格卖中国品牌中型SUV。低价意味着低利润率,对投入要求极大的中国自主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也非厂家真正希望的。因此,我们认为,产品高端化是中国品牌高端化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但不应该成为我们讨论高端化的真正指向。

真正的中国品牌高端化,应该“刘三金农转非”,是品牌的高端化,从此也是“城里人”。在品牌的支撑下,中国品牌高端品牌的产品价格基本能与合资品牌同级产品价格持平或接近,以相对现在更为合理的价格体系,获取更高的利润水平,为产业带来健康、长远的未来。

至于为什么中国品牌要高端化,看了下面两图我们就明白其中关键:一切都是为了软妹币,有了足够的软妹币,才有更好的发展。

那么,现在是否到了中国品牌推出高端品牌的合适时机?车界微视依然认为条件还不够成熟,但可以考虑着手准备。长城、吉利等已经发布高端品牌的车企,以及准备发布做高端品牌的长安、上汽等中国品牌,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玩儿。

首先,要让消费者明白“高成本就整出了Angelababy、低成本化妆还是罗玉凤”,改变现有汽车消费的整体文化氛围。

“无成本、不质量,成本决定品质”是制造业的基本准则之一。目前,中国品牌在产品的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方面与外资品牌的差距虽然已经缩小,但平胸而论,客观上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固然有制造工艺、技术实力等产业积淀的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品牌受制于终端价格传导到上游的成本压力造成。如果有足够的成本预算,中国品牌也能造出不比外资品牌差的产品。典型的例子即观致,因为有足够售价支撑,观致的产品力与外资品牌相比并不逊色。中国品牌的高端品牌,价格体系必然超越现有中国品牌。说服消费者接受那种价格体系的前提是消费者要理性认识到,高品质的前提是足够的成本预算,脱离成本谈品质正如空中楼阁。现在购买中国品牌,总是要求价格又低,品质又好。低价格和好品质,某种意义上天生就是矛盾的存在。中国品牌高端化的基础,是愿意为中国品牌更好的产品付出更高价格的人群。同时,现有对中国品牌的偏见存在且是很广泛的存在,尤其是较早购车的那批车主,曾经“深受”中国品牌早期产品质量不够过硬的“伤害”,要扭转他们的成见非常困难。因此,中国品牌高端化,要做好的第二个事情是下面。

其次,与其事倍功半打动老司机的心,不如事半功倍获得小鲜肉的爱,客户群体从年轻人开始培养。

为什么客户群体是年轻人?三个方面: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汽车新功能认知和接受能力以及舆论引导对年轻人的影响。与老司机相比,年轻人更加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汽车品牌也少有成见。只要汽车产品、尤其是外观足够吸引他们,年轻人更愿意“尝鲜”,而老司机总是顾虑重重。与其花费成倍的时间和资本去扭转老司机们对中国品牌的成见,不如花更少的成本去吸引和培养新客户。同时,汽车的功能边界在快速延伸和拓展,网联智能汽车对使用者认知和接受能力都有一定要求,老司机的固有使用习惯会成为其使用汽车新功能的一个严重障碍,相比之下,年轻人更乐意尝试汽车的新功能。此外,民粹主义兴起,年轻人是主要推力和参与者,中国品牌高端化恰逢其时。一些不可描述的助推,对中国品牌高端化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华为神话”的兴起,让年轻人对华为的接受度大为提高,华为高端荣耀系列的畅销,年轻网民的助推功不可没。中国汽车,应该是下一个“华为神话”的诞生领域。

第三,中国手机能抗枪子儿,中国汽车敢撞坦克,突破常规和传统的品牌和产品营销思路。

“华为神话”塑造起始于“诺基亚能砸核桃、华为能抗枪子儿”。华为手机真的像“华为神话”里面那样完美?有待商榷,车界微视团队和身边的华为手机客户也如是说。但依靠“华为神话”的光环,华为成为全球手机业翘楚。中国品牌汽车的高端品牌,在营销方面,是否可以充分借鉴中国手机的思路?中国汽车高端品牌塑造,通过类似现在“国家品牌计划”之类的营宣,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对中国品牌的信任。这既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也需要一些爆点事件营销,比如,华为可以抗枪子儿,中国汽车何尝不可以撞坦克?中国汽车高端品牌,思路应该更开放一些。

第四,PPT造车是个大忽悠,开放的生态很可取,高端品牌应该是一种新兴业态。

全球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汽车产品属性的变化:从一个单一的交通工具演变成集成多种功能一体的移动终端。中国有一家著名的PPT造车企业,很多人都对其是否在认真造车抱以怀疑态度。但正经汽车厂,尤其是中国品牌的高端化完全可以学习、借鉴PPT厂家提出的一些思路。看看观致的垂死挣扎,说明中国品牌高端化纯卖车很不好搞,那就卖“生态”、卖“成套综合解决方案”嘛,与其等着IT企业来“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为什么传统汽车厂家不尝试自己革自己的命?中国高端品牌可以尝试:卖的不是车,是一种新兴业态,是一个平台,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汽车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内核,融合了汽车、手机、软件、电讯等行业,为消费者提供出行、通讯、娱乐、交友、办公等诸多方面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设计,众包、个性;造车,有燃油车,也可以是电动车;卖车,直销和分销结合,还可以租、甚至可以借,可以共享;消费者用的可以是产品,更是一种服务,是硬件,也有软件,玩儿跨界,玩儿融合。这对厂家的经营带来很大挑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新品牌、新思路、新人。

第五,要“汽车人”的变形,不要“汽车人”的脑袋,主要经营人才的“跨界化”。

时代变了,做事的方式也要变。既然要玩儿跨界、玩融合,经营模式的变化,就要有新鲜血液的刺激。既然汽车只是一个载体,除了汽车产品本身的设计、制造,其它领域CEO、COO、CFO、CTO、CMO、CBO,都可以尝试让新人来。比如,LYNK&CO现在有了新模式的形,但就是没有新业态的神,为什么?因为操刀的还是那堆汽车行业的老人,在汽车行业浸淫几十年,他们有了一个“汽车人”的脑袋,但不具备“汽车人”的变形能力,不换思路就换人。

以上这些的基础是什么?是干柴,而不是烈火。

汽车的研发、制造、品质、技术等产业本身的属性与品牌的高端化是干柴与烈火的关系,没有干柴,烈火烧不起来。

PPT造车为什么被质疑?大家没看到“柴”,当然会怀疑那是一堆“虚火”。同时,“柴”如果是湿的,烧起来就是一阵轻烟。当初,丰田雷克萨斯打了一个红酒杯搞车震、弥久不倒的广告,打响牌子,成功高端化。现今,国内中国品牌厂家电动汽车战番邦,加速干过特斯拉,但很快被爆料“看起来快得过特斯拉,开起来抖得像拖拉机”,高端化之前先把柴捂干可好?


end


狮兄要利润舍销量 双飞燕不干 掐上了?

山寨保时捷有个专业术语叫逆向工程

江苏是全国汽车工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