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huangmeifangmiku

本号痛恨造假,阅读数据真实。


小声明:本文仅探讨日军帽垂,纯属科普,不带有批判或者赞美的意味。


侵华日军的军帽,后面挂几根帽垂,这是日本鬼子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说已经深深刻印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里了。

 

 

然而,侵华日军的军帽,为什么要挂几根帽垂呢?难道鬼子不知道这玩意儿丑陋吗?

 

丑陋,当然知道,然而,军帽挂帽垂,是有原因的。

 

不卖关子了,我直接告诉你答案。

 

答案简单得出奇:主要就是为了防晒。

 

首先,我们要知道,日本是个纬度较高的国家,日照温和,人的皮肤相对较白,也就是说,如果用南方人、北方人去划分的话,那么日本人属于北方人,北方人不习惯太过猛烈的阳光,人更容易中暑,白皙的皮肤也更容易被太阳灼伤。

 

整个侵华战争,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和南方打,作战地区的纬度,基本上都比日本低,日照都比日本强,日军到中国来打仗,行军,演习,实战,拉练,在烈日暴晒之下,官兵往往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走十几个小时。

 

人的脖子在三十几、甚至四十几度的太阳光的炙烤之下,烤几个小时,烤十几个小时,脖子的皮肤就会发红,掉皮,起泡,有的士兵就会中暑,死亡,这些非战斗损失,都是非常不必要的。

 

于是侵华日军因地制宜,在军队当中推行挂几根帽垂的帽子,这样一来,帽垂就可以保护脖子不受烈日的炙烤,这,就是日军军帽挂几根帽垂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防晒之外,其实帽垂还有其他的用途,例如防止蚊虫叮咬,防雨淋,等等,你要知道,被蚊子叮了,染上疾病,有时是要死人的。

 

甚至在战斗中,帽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脖子起到轻微的阻挡弹片的作用,例如说一块小弹片,从斜角方向冲来,如果没有帽垂,就会划伤脖子,有了帽垂,脖子也许就不会划伤了。

 

当然了,如果一块尖锐的很重的弹片直冲脖子而来,那么帽垂也是挡不住的。

 

可是,毕竟聊胜于无,因为在战场上,弹片有大有小,有直接来的,有斜着来的,情况各不相同,能挡住一点是一点,总比没有好。

 

也就是说,侵华日军不是不知道帽垂丑陋,他们是出于实用性考虑,两弊相权,取其轻。

 

然而有趣的是,侵华日军帽子上的帽垂,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早在他们日本的古代,日本武士的帽子,就带有帽垂,你看以下这幅图,就是一个例子:

 

 

更有趣的是,在近代史上,法军驻北非的军队,也曾经在军帽上挂帽垂,如下图,为什么?他们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因为非洲比法国热,法国人需要防止日晒、雨淋、虫咬。

 

 

甚至法军也不是什么创举,其实早在我们大清铁骑的时代,清军的头盔,也带有帽垂,当时叫“护脖”,虽然这个护脖与日军的帽垂看起来不同,但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再早一些时代,早在三国时期,关羽的帽子,也带有帽垂,为什么?也是为了防止日晒、雨淋、虫咬,如下图:

 

 

读者如果经常来香港旅游办事,应该对下面这顶帽子有印象,这顶香港人特有的安全帽,带有类似于侵华日军的帽垂,为什么?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日晒、雨淋、虫咬。

 

 

这顶帽子,是香港地盘工人、路政施工人员的标配,可见太阳底下,人的智慧,其实都是一样的,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别人能想到的,大体上我也能想到。

 

健康和财产对人最重要,在这两件事上,地球人的想法,其实都差不多的。

 

喜欢旅游、登山的朋友,也应该对以下这款时髦防晒帽有印象吧,看,这顶帽子,也带有帽垂,为什么?其实,还是为了防止日晒、雨淋、虫咬。

 

 

假如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军队要在夏天的时节,到越南、菲律宾去打仗,那么我们的子弟兵大概率也是要装备帽垂的,因为如果不那样的话,军中就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非战斗伤亡,例如中暑致死,还有蚊子叮咬传染的急性病致死等。



青年马克思

主演:奧古斯特·迪赫 / 史特凡·柯纳斯克 / 薇姬·克里普斯

猫眼电影演出
详情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这里,收藏冯老尸的15本电子书

冯学荣:小说电视告诉你的这些历史,其实都是假的

冯学荣:这些有趣的历史往事,真的毁童年


冯学荣

七十年代人

现居香港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读史人,科学主义倡导者,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徒,广受赞誉的认知启蒙者,已出版《不忍面对的真相》、《日本为什么侵华》等书,是“别等”效率手册的忠实践行者与受益者。

冯学荣亲笔签名的

别等效率手册正在微店热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