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2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冯学荣:日俄两国争霸是东亚近代史的本质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0-02-09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huangmeifangmiku


问: 你说过,谈东亚近代史,如果不谈及俄国这个角色,则看历史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答: 是的,俄国在二十世纪的东亚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删去俄国这个角色、孤立地谈东亚的历史,很容易会失之片面。正如你看到一个正方形,你说那是一个正方形,看起来似乎没错,但是你只要将观察的角度稍微向旁边移动一点,你就会发现:原来那是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之前我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面。我这是打个显浅的比方。有一个成语叫做“一叶障目”,我们有的历史爱好者看历史,就往往会犯“一叶障目”的错误,观察者常常只看到眼前的这一片叶子,而看不到叶子背后的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问:俄国好像在东亚近代史一出场,就攫取了大清帝国的大片领土?


答:是的。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攫取了大清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这件事在俄国一方则说法不一样。俄国认为是“解决了多年的悬案”。俄国人有一个心结,他们认为1689年“雅克萨之战”打输之后所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俄国是不公道的、是一份“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所以,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算是让俄国人解决了多年的心病、一度满足了在中国东北扩张的宿愿。


图:《中俄北京条约》划定边界


问:似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认为自己在战争中是正义的、受欺负的一方,而敌人都是蛮不讲理的一方。


答:对的。这就是所谓的“我执”。世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认为自己是错的,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因为我听不懂你的道理,你也听不懂我的道理,道理讲不下去了,所以只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而至于对错,我作为一个读史人,这一点我体会非常深刻,世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战争期间认为自己是错的。有也是在战后,例如德国,德国也是在战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在战争中的德国,几乎全体国民都认为:全世界都错了,只有我们德意志民族是对的。


问:为什么俄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似乎一直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


答:好问题。俄国在历史上,的确长期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可是,你认为它是“扩张”,它不认为自己是“扩张”,它认为自己是在求生存。这里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历代沙皇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国土越大越安全。


问:为什么沙皇会认为“国土越大越安全”?


答:这里面的逻辑外人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内行人都知道:沙皇之所以形成“国土越大越安全”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其实并非毫无原因,俄国这个国家的地理与很多国家不同,俄国的国土大部分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坦的很,无险可守,在冷兵器的年代,只要有一群不怕死的劲旅、骑马一路狂杀进来,俄罗斯就很容易亡国,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这种事在13世纪被验证过一次:当年蒙古铁骑曾经横扫俄罗斯全境,杀人如麻,连莫斯科都沦陷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俄罗斯民族被蒙古民族征服过。这一段历史,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俄罗斯一望无际的平原国土,无险可守,怎样才能保证安全?这是困扰几十代俄罗斯人的一个传统心病。


图:蒙古铁骑曾横扫俄罗斯全境


问:也就是说,曾经亡国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历史,使俄国人痛定思痛,特别关注国防安全?


答:基本上是这样。俄国一望无际的平原、极易受到攻击的地理因素,以及亡国在蒙古铁蹄之下的惨痛历史,使俄国人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既然国土无险可守,那么国土就是越大越好,国土越大,防御的空间就越大,战略纵深就越广,国家中枢(莫斯科)受到致命攻击的机会就越小。


问:所以说,俄国人之所以扩张成性,其实并不是俄罗斯民族的人格问题,而是历史、地理、国防资源等各个条件所逐渐形成的?


答:是。我们有一些青年分析历史问题,往往从什么“民族性”、“国民性”入手,其实那些都是隔靴搔痒,事实上,历史、地理、气候、国防资源,甚至是生产方式,都会对一个民族的思想和三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问:沙俄在1900年侵占了大清的东北全境,就是这种扩张思想的表现?


答:对。当年沙俄的领土扩张是相当可怕的,狮子大开口,库页岛、北方四岛、朝鲜、中国东北、新疆、蒙古……像一只八爪鱼一样,到处乱抓,形势相当可怕。


问:日本在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是出于什么动机?


答:1904年那个时候的日本认为:如果象这样下去、听任俄国在亚洲疯狂扩张,一旦东亚大陆、尤其是朝鲜半岛都被俄国收入囊中,那么日本也就不再安全了。这是日本在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的首要动机,这个不是历史人所能主观臆测的,在日本方面保留下来的关于日俄战争的内阁会议纪要、国会演讲记录、战史资料、乃至政治人物的回忆录里面,都有一致的、清晰的、毫不含糊的记载。


图: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问:除此之外,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是否也有殖民中国东北的想法?


答:有。但那是次要动机,不是主要动机。或者说是顺带性的动机、是一种战利品性质的动机。1905年日本人将俄国人从南满打跑之后,依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开始在旅顺、大连和满铁附属地移民,或者说“殖民”,日本人认为必须在满洲保留军事据点才能对俄国构成战略均衡。


问:一个是“防俄”,一个是“殖民”,到底哪一个是日本真实的动机?


答:互为因果。当年的日本人认为:整个亚洲,除了日本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御俄国的扩张,只有日本有这个本事。所以,日本要防俄,就必须殖民东北;而要殖民东北,而必须要抵御俄国的南侵。也就是说,日本人认为,防俄是为了殖民,殖民也是为了防俄,日本当年把这两件事,是当作一件事来做的。


问:也就是说,日本也好,俄国也好,它们当年的扩张行为,都不是因为他们的人坏?


答:如果从“人好”、“人坏”去看问题,那就是小学生的见识了,事实上,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自私”,人生下来,是无所谓善恶的,人生下来,都是自私的,自私才是人的本性,我们历史爱好者去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要从善恶入手,你要从人的自私本性入手去理解,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问:“殖民为了防俄”这个好理解。但是“防俄为了殖民”可否详细说说?


答:是这样的。日本尽管从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当时的日本仍然是个农耕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民族,这个民族不实行计划生育,所以维新之后,日本的人口暴增,每年多出一百万的农业人口,没有土地耕种,所以它急需对外移民。而当时又面临着沙俄在东亚的扩张,所以当年的日本人认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移民东北、并控制那片地方,一来可以解决日本的人口问题,二来可以抵御俄国,这是一个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国策。


图: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开拓团移民东北


问:所以1905年之后,沙俄的确在东北暂停了扩张的步伐,这是因为日本势力进入东北的缘故?


答:尽管答案不悦耳,但实事求是地说:是。1905年日本势力进入旅顺、大连、满铁附属地、并在此生根发芽之后,在东北地区,日本势力对俄国势力形成了一种制衡,而这种制衡,在客观效果上,的确是暂时遏制了沙俄向南扩张的步伐。


问:所以,大清帝国也是“日俄战争”的受益者?


答:从某种角度去看,是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将收复的南满土地,绝大部分都还给了大清帝国。因此,大清帝国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是日俄战争的受益者。事实如此。


问:后来的苏联,也继承了沙皇俄国的扩张思想?


答:是。但是苏联的扩张,比沙俄的扩张更为严重:苏联的扩张不但是国土的扩张,而且同时还是意识形态的扩张,苏联要推翻全世界的私有制、建立一个公有制的新世界,当时叫做“输出革命”。苏联成立之后,派遣顾问、到东亚各国,四处张罗、组织支部,1920年代初,这股潮流在亚洲迅速蔓延,日本也不能幸免。所以抵御苏联的革命输出,成为了当时东亚各国的主旋律之一。在中国发生的典型事件,有如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正是这一点的反映。


图:四一二政变


问:日本在1920年代在东北突然加快铁路网的建设,与苏联的兴起有关?


答:苏联成立之后,其对外扩张,从沙俄时代单纯的领土扩张,变成了“领土加意识形态”的扩张,这种扩张比沙俄年代的扩张更富有攻击力和破坏性。苏联对外输出革命之后,日本加快了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网建设,所以我们可以在史料里看到,日本人拿着一个又一个的铁路合同,找张作霖签字、签字、签字,其动机很直接,就是要尽快加强对满洲(东北)的全面控制。


问:东北是中国的土地,日本要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控制,难道不知道不妥?


答:当然不妥。可问题是,当年日本人的看法不同。当年的日本人认为:满洲在明朝以前不是汉人的领土,它成为中华民国的领土是依据1912年的清帝《退位诏书》,但满洲是在1905年日本从沙俄的手上打回来的,1905年“日俄战争”的时间顺序在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之前,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很主观地认为:我控制满洲的合法性,并不少于你国民政府控制满洲的合法性。而更关键的是日本认为:国民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抵御苏联,只有我日本才有这个本事,所以满洲应当归我日本控制,这就是当年他们的想法。


问:日本在1920年代后期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也和苏联的五年计划有关?


答:是的。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一个增强苏联国力的计划,日本认为,这个时候要抓紧时间,和苏联赛跑,苏联搞五年计划,日本也应当在满洲(东北)加强抵御苏联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对苏联的势力均衡。所以张作霖死后,日本人也逼着张学良承认张作霖在世的时候答应过日本人的一些修路、设馆、租地等各种要求。


图: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


问:但是张学良不愿意配合日本人。


答:张学良认为:我父亲对你们日本人,已经算是挺配合的了,即便这样,你们还是杀了我父亲,你说我能与日本人合作吗?不能合作。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受到国民政府的影响,在东北实施了排日政策,例如建设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建设葫芦岛港、在大兴安岭捕杀日本军事间谍等,此时,国民政府也对外宣布:国民党一定要收回被日本控制的大连、旅顺、南满铁路。


问:所以日本军阀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答:当时适逢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日本商品大幅增加关税,日本经济一落千丈,日本军阀认为:不能再等了。为了与苏联的“五年计划”赛跑,日本与国民政府决裂的时间到了,所以日本关东军悍然攻占了东北三省,以此来解决日本经济危机以及对苏联国防这两件事。


问:似乎后来果然是苏联在亚洲做大了?


答:对。民国其实只是一只很小的棋子。美国将日本打败之后,亚洲的势力均衡被打破了,结果,苏联果然在亚洲开始迅速扩张,所以二战之后,美国人突然发现,应该要扶持日本,共同对抗苏联,从某种很有趣的视角去看,冷战中的美国,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取代了战前日本在亚洲对抗苏联的角色。


问:今天我们从大历史的角度回头一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1920-1930年代的国民党,站在一个很奇怪的历史分岔路口,要么要东北,要么要政权,二者只能选一,而二者不可兼得?


答:是。国民党当年确实是处在了一个“横也是死、竖也是死”的困境。


—END—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你的亲眼所见,未必就是真相

冯学荣:这些历史名人的后代,你都知道吗

冯学荣:关于中医,你应当知道的四个真相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别等”效率手册的忠实践行者与受益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