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我看李鸿章这一生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0-02-08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huangmeifangmiku


李鸿章也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李文安本身供职朝廷,我们有许多历史爱好者也许并不知道,其实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一年考的进士,有很深的交情,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李文安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


李鸿章跟随曾国藩补习学问,随后也考取了进士,进入翰林院为官,从此踏上仕途,加上有名师曾国藩的的庇护,李鸿章初入官场,颇为顺利。


满清骑兵在入关之前,诚为虎狼之师,满洲武士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就是战斗,战斗就是生产,是天然的战斗民族,然而满清入关200年之后,虎狼之师脱离了满洲森林,进入肥沃的中原,时间久了,面目已经全非当年。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用进废退,短短200年时间,满洲武士的锐气已经消磨得一干二净,结果到了太平天国年代,满洲旗兵的战斗力已经消耗殆尽,已经无法再打仗了。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别无所依,只能倚靠汉人到民间办团练剿匪,所以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这一类能臣的登台。


图:曾国藩


太平军破安庆之后,李鸿章在安徽老家协办团练,随即入老师曾国藩幕中,协办剿匪,李鸿章政坛生涯的第一桶金,就在这个时候。


1863年12月,困守苏州的太平军被清兵所围,太平军将领郜永宽与谭绍光内部失和,于是郜永宽在阳澄湖上与清军常胜军将领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英国人)谈和,郜永宽认为“洋人守信用”,于是谈妥之后,郜永宽十分放心,随即返回苏州,诛杀谭绍光,并打开苏州城门,向清军投诚。


紧接着,郜永宽等八位已经投诚的太平军将领入淮军幕中,见李鸿章,不料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官兵一拥而上,将这八位太平军将领全数“就地正法”,事后,其老师曾国藩闻之,直呼“眼明手辣”,对李鸿章称赞不已。


然而八位太平军将领是戈登所诱降,戈登认为八人的被杀,彻底毁坏了戈登英伦绅士的信用,于是戈登十分恼火,提枪四处找李鸿章算账,后赫德(Robert Hart,英国人)介入调停,戈登要求李鸿章声明郜永宽等人被杀一事戈登并不知情,以此了事。


天京陷落之后,李鸿章继续参与剿灭捻军,军功赫赫,奠定了其下半生在清廷的显赫地位。1870年秋,李鸿章接替其老师曾国藩,上任直隶总督,后兼北洋大臣,正式成为晚清重臣,后办理造船、造枪造炮、修铁路、开矿等,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图:李鸿章


洋人率领的洋枪队在镇#压太平军期间的表现,使李鸿章食髓知味,于是他学会了重用洋人,例如赫德、琅威理(William Metcalfe Lang,英国人)、汉纳根(Constantinvon Hanneken,德国人)等,都是李鸿章在日常军政事务中常用的洋员,这是他思想开放之处。


光绪元年(1875年),朝廷命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进入1880年代之后,朝鲜半岛不断爆发内#乱,而清日两国也开始了在朝鲜半岛的角力,1894年,终于两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大打出手,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及淮军,一败涂地。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谈和散会之后,在回归住所的途中,被日本愤青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伤,小山丰太郎认为日本军队正处在上风,没有和清廷谈和的道理,小山随即被捕,李鸿章由于日本政府组织抢救得当,很快康复,日本政府为表歉意,也为了平息国际上的谴责,主动宣布停战,李鸿章挨了一枪,为大清帝国换来了此前求之不得的停战。


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签下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辽东半岛割让条款由于列强干预而后删除),后世人指责李鸿章“卖国”,事实上当时无论派了谁去谈判,最终都是一样的。


图: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场景


为何这样说?因为日本的技术人员早在谈和之前,就已经破译了大清帝国驻日本人员的电报密码,换句话说,大清帝国的谈判底线,日本早就掌握了,可见当时大清帝国无论在战斗力还是国防情报获取能力等一系列国家实力之上,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日本帝国,战败,赔款,割地,其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国,在莫斯科,李鸿章禁不住沙俄的游说,接受了“联俄抗日”的想法,于是签署《中俄密约》,允许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横穿中国东北的领土,以遏制日本帝国在东三省的扩张野心。


然而,不料沙俄对东三省的领土野心其实比日本更大,李鸿章引沙俄入华,此事不断发酵,在东亚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至1937年爆发的侵华战争,都能从此事找到逻辑上的根源,此事毫无疑问完全出乎当时李鸿章的预料。


1900年庚子义和团之乱,时清廷政局已经外重内轻,李鸿章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发起东南互保,反对义和团,并不参与对抗八国联军,保了中国东南沿海富裕地区的稳定。


八国联军入京之后,一度有人倡议推翻清朝,扶持孔子的后裔,成立一个新的中国,然而遭受异议,李鸿章受命北上,再度代表大清帝国议和,并签下《辛丑条约》,从此外国军队驻扎平津一线,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于此时种下隐患。


图:《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右坐者中为李鸿章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死,留下海量田产。李鸿章身后出了一个曾外孙女,名叫张爱玲,中国的文学青年都知道这个女人。


平心而论,李鸿章是个能臣,但不是个完人,世上也没有完人,所有人的作为,都受当时的时代所限,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恐怕未必名符其实,李鸿章所做作为,无非是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符合大清帝国利益最大化、弊害最小化的选择,我们不能以演化后果去苛责前人,毕竟超出人的预计能力,都是肉眼凡胎,也许换了是你我,你我未必会做得比他更好。


1958年大跃进期间,安徽大兴集,生产队响应平坟、造田、炼钢的号召,刨了李鸿章的坟,并将“卖国贼”李鸿章的尸体挂到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


小公告:为免失联,

请加冯学荣备用号“有趣灵魂研究所”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我们生存的世界,还有多少真相未明

冯学荣: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到底有多少的真实

冯学荣:还有多少的历史秘密,掩藏于尘封的纸堆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广州番禺奥园城市天地“别等”书吧的常客与形象代言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