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关于高考,四个有趣的历史真相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1-09-12



关于高考,令你咂舌的四个真相


 


真相一
清朝最后一场高考是考什么?
 
1904年,大清帝国举办了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也就是我们说的高考,然后在次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实行和国际接轨的文理分科新式教育。
 
明天是中国的高考日子,今天老冯带大家回顾一下,我们1904年的高考,国家都考了些什么。
 
1904年的高考(科举)考了三场,第一场是考历史,第二场是考政治,第三场考四书五经文学功底。
 
考题都是文言文的,老冯为了让大家读得舒服,全部为你翻译成现代中文了,我们一起来看看,1904年的高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科举),都考的什么:

清代科举考场,每个考生都用小房子隔开来,防止作弊
 
1904年高考(科举)第一场:考历史
 
第一个考题:周朝和唐朝,地方武臣权力大,朝廷权力小,秦朝和魏朝呢,刚好相反,地方武臣权力小,中央权力大,有人说,这两种格局,其实是各有得失。请你发表你的看法。
 
第二个考题:汉朝时期,贾谊说对付匈奴,要用中原地区丰裕的物资生活去吸引他、收买他,对匈奴实行怀柔政策,但是,班固笑贾谊是书生之见。但是,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就是用怀柔的政策,稳住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汉朝的官员中行说(注:中行说是个人)投奔匈奴,也正是劝匈奴:不要中了汉朝的怀柔之计。有人说,贾谊提出的这个怀柔之策,未必没用,你认为呢?
 
第三个考题: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和商鞅,都是改革家,诸葛亮也常用改革之道,王安石也喜欢用改革来解决问题,但是,王安石属于只做不说的类型。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个考题:唐朝有个宰相,名叫裴度,他大招四方人才,在他的私宅里,聚众讨论国家大事,有人担心他这种做法,会结党营私,对中央不利,也有人认为,裴度事实上通过这个方式,给中央推荐了不少人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五个考题:北宋和女真人结盟,攻打辽国,结果灭了辽国之后,女真背信弃义,灭了北宋。后来呢,南宋并没有吸取教训,重演了历史,它联合蒙古攻击女真,结果蒙古灭了女真之后,也背信弃义,灭了南宋。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1904年高考(科举)第二场:考政治
 
第一个考题:国家办教育,一是培养善良的、有学问的国民,这是基础教育。二是为中央培养政治、法律、理财、外交方面的行政人才。三是为发展经济,培养农业、工业、商业、采矿等各类人才。这三类人才,你认为哪一类是最紧迫的?
 
第二个考题:从最近100年来看,西方列强侵占人家的土地,割土是手段,赚钱是目的,其本质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纯粹侵占人家的土地本身,请你证明一下,是不是这样?
 
第三个考题:日本明治维新,起用了许多西方人,作为它改革的政治顾问,结果,日本国家富强起来了。埃及也起用了一千多名西方人,帮助它改革,可是结果呢,不但没能让埃及富强起来,而且最后埃及连自己的主权都丢掉了。日本和埃及两个国家,在这一点上,是什么导致了结局的不同?
 
第四个考题: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并且认为人力在农业中起决定性作用。近来西方各国也重视农业,但是,西方认为农业最重要的是土地,其次是资本,最后才是人力。你从这一点谈谈,如何振兴我国的农业。
 
第五个考题:美国出台禁止华工入境的法案,至今快满10年了,美国到底是废除、还是续展这个法案,尚未确定,请你引用国际法知识,驳斥美国这个法案。维护我国侨民的权利。
 
1904年高考(科举)第三场:考四书五经
 
请谈谈你对以下三个古籍经典名句的理解:
 
第一句话:所谓大学问,是为了让人明白大道理,使人弃恶从新,并且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
 
第二句话:在纷乱的尘世中,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理性、中立、客观,而且无论如何,都不改变自己的看法,那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三句话:要让天下的百姓,把各自的产品聚集到一起,互相交换,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我也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好了,到此为止,以上,就是1904年清政府给全国读书人,出的高考题,亲爱的读者,你认为清政府出题的水平如何?如果换了你去答,你能否答出个好成绩?哈。
 
真相二
民国的高考是什么样的?
 
许多朋友会问:在民国时期,中国有没有高考呢?如果有,民国时期的高考,是什么样子的呢?
 
答案是这样的:1905年大清废除了科举,之后,中国的各大高校,其实都是自主招生的。
 
是的,民国初年,中国有许多有名的高校,例如燕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等等等,其实当时都是自主招生的,也就是说,各校有各校的入学考试,试题也是各校自己出的。

民国时期,高考的考场是这样的
 
如果说读者你身处1920年,想考名校,那么,你参加完国立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然后又跑到国立中央大学,参加国立中央大学的入学考试,然后又跑到国立北京大学,去参加国立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就像赶场子一样,考完一场又一场。
 
是的。当年就是这么个状况:没有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
 
所以在民国时期,其实考大学比现在还要累,因为你要不断考试、考试、考试,赶各种场子,累死你。
 
这就是清末民初,当时中国高校的招生办法:各自考试,各自招生。
 
那么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民国的高校为何要这样折腾考生呢?难道当年的考生不会投诉吗?难道当年的家长不会投诉吗?
 
是的。有人投诉。所以当年有一些高校,做了一些变革,开始举办“联考”,举例说,1937年,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就举办了“两校联考”,也就是说,考生想上清华或者北大,你只需要考一次,就可以同时获得北大和清华的录取机会,不用考两次。
 
此外,民国时期的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也举行过三校“联合招生考试”,考生只需要考一次,就可以同时获得武大、央大、浙大的录取机会,不用考三次。
 
民国时期的联考,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可是,即使是“联考”,考生仍然感到累,因为毕竟学位有限,僧多粥少,考生参加完这个联考,没录取,又要参加下一个联考,如此类推,其实,还是会跑死人,只是说,没有以前跑得那么严重而已。
 
这就是民国时期的“联考”,比最初的各自考试招生,已经有了进步。
 
那么试问,当时的国民政府,就不能组织一场全国统一的高考、让大家不那么累吗?
 
其实,当年国民政府早已留意到这个问题,也确实想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协调,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举办全国统一的高考。
 
(注:1938年,当时抗战已经爆发,南京已经沦陷,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先后迁往武汉、重庆等地,但是,日本由于兵力所限,只能控制大城市和交通线,所以国民政府在广大的城乡地带,仍可正常施政)
 
顺理成章,1938年当年,国民政府举办了第一次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当时叫做“公立各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且,1938年、1939年、1940年,一连考了三年。
 
但是,全国统一高考,在1941年停止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答案:其实就是因为日本人。
 
是的,因为战乱。
 
当年是抗战时期,1941年日本人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飞机到处轰炸,所以当时举办全国性的高考,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危险,于是从1941年开始,全国的高考,暂时停办了。
 
于是,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各高校自主考试招生,或者几所高校举办联考。
 
有趣的是:在民国时期考大学,考试并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缴纳“报考费”的。
 
那么当年考个大学,要花多少钱呢?
 
举个例子,1930年,国立北京大学招生考试,报名费是三块大洋。
 
1930年的三块大洋,大概等于现在多少钱呢?大概等于现在400到600元人民币。
 
而且注意,这三块大洋,只是报考费,是不予退还的,也就是说,无论你考没考上,这钱都退不了。
 
好。那么好奇的你又要问了:当年的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都考了些什么呢?
 
以下我们就穿越时空,回到民国,看看当年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考了些什么。
 
由于篇幅所限,只能举例谈谈,管窥一下。
 
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入学试题,其中的“国文”考卷,作文试题有两道:
 
第一道试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
 
第二道试题: “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亲爱的读者,你觉得这两个作文题目如何?
 
换了你,你能写好吗?
 
而1933年“国立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其中“国文”一门的作文试题,是这样的:
 
就下列五题中择一,文言白话均可:
 
1、《苦热》
2、《晓行》
3、《灯》
4、《路》
5、《夜》
 
这个试题的意思是说,让考生从《苦热》、《晓行》、《灯》、《路》、《夜》5个题目当中选一个,然后就题发挥,写一篇文章。
 
怎么样,亲爱的读者朋友,这个1933年考清华的作文题,你觉得难不难?
 
1922年“国立北京大学”招生考试的作文试题,则“很讲政治”,当年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也就是这次考试的三年前。
 
考生如果不关心时事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这篇可能写不好。
 
1936年“国立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国文”试题,其中有一题,有点意思,是叫考生纠错。试题是这样的: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因咽废食
开书有益
折衡樽俎
谆谆善诱
临崖勒马
鞠躬尽粹
焦头乱额
读书得闲
居心巨测
变本加励
层层相因
阳从阴违
 
其实这道题,直到今天,仍然是一道不错的试题。
 
1942年,“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举行了联考,这次联考中,文科组的试题(原文)是这样的:
 
1、     我国自唐代到清代,对日本有哪些战争?


2、     拿破仑之宰制全欧,何以终归失败?

3、     中国境内,平原及高原,盆地各有几块?试分举其大者。
 
4、     云南省与越南、缅甸交通上之关系若何?试分别说明之。
 
5、  美国生活水平,东边与西部不同,为什么?试详述之。
 
要知道,1942年正是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所以当年三校联考,出的试题聚焦国家大事,多数围绕“抗日”这个主题展开。
 
再来一个有趣的:1933年“国立清华大学”的英语试题,有一道是这样的:
 
Retell in English An Incident from the San Kuo Chih (About 150 words)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叫考生用英语,把《三国志》里面的其中一个故事,写出来,大概150个单词。
 
这道题很难,不但考你的英文水平,而且同时考了你的人文素养。这道题要求考生不但英语好,而且还要熟读《三国志》,非常难。我认为,用英语写一个《三国志》里面的故事,这道题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一道很难的题。你能写出来吗?
 
所以我们说,1933年凭自己本事考上清华的,还真不简单。
 
前面说过了,1938年、1939年、1940年,国民政府组织了三场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那么试问,国民政府组织的统一高考,试题又是考些什么呢?
 
我们也举例管窥一下。
 
其中,1940年“公立各院校统一招生试题”的“历史”试题,其中有两道题是这样的:
 
试题一:王莽改制与王安石变法,皆有相当之理据,而终未能成功,其故安在?
 
试题二:民国四年日本对我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二十一条内容大致如何?当时中国政局及世界大势何以利于日本?试略述之。
 
1940年也是抗战困难的年份,所以当年的入学考试,也聚焦抗战,毕竟救亡图存,在当时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这种试题,不但把一个人分析世界大事、洞察国家大事的能力考了出来,而且也把考生的爱国心给考了出来,同时文字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都考了出来,一举多得,所以这个出题者,也是挺有想法的。
 
真相三
历史上高考作弊有哪些名人?
 
鲜为人知的是:鲁迅的爸爸和爷爷,在高考(科举)中作弊,被清政府逮了个正着。

我爸高考是作弊了,但你老冯为何就不能厚道点,总拿这个说事
 
大家是不是做梦都没有想到:鲁迅的爸爸和爷爷,都是这种人。
 
是的。此事千真万确。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他的父亲名叫周伯宜,是清末时代的一个秀才。
 
周家原本是有钱人家。
 
然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心术不正,1893年,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参加乡试,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望子成龙心切,他向浙江乡试主考官殷汝璋行贿,求殷汝璋高抬贵手,让儿子周伯宜通过。
 
不料,这个名叫殷汝璋的考官,是一个为人正直的好官,他立马向上面举报。
 
结果,鲁迅的祖父周福清,马上就被逮捕了。
 
很快,周福清就被判了斩监候,基本上复审完了,就是要杀头的。
 
好在周家(鲁迅家)毕竟是有钱人家,于是周家倾家荡产,疏通关系,逐级打点,救下了周福清一条命。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蹲了好几年的大牢,最终才被放出来。
 
而周家为了走后门救周福清一命,把家产几乎花费精光,也因此从一个富裕之家,沦为了赤贫户。
 
这就是鲁迅一家败家的历史。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隐隐约约想起来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讲到鲁迅小时候,父亲病了,家里没钱给父亲买药,鲁迅拿着家里的东西,到当铺去换钱?
 
对。
 
但是,鲁迅没有在文章里诚实告诉你:他家是因为科举舞弊被抓,而由富变穷的。
 
家丑实在不忍外扬。
 
鲁迅家的故事警示我们后人:做人心术要正,才能走得长远。
 
然而,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也因为高考作弊,而蹲了监狱,这个人的名字说出来,大家都认识,他就是:
 
唐伯虎
 
是的。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参加高考也作弊了。

唐伯虎:我高考作弊的历史,周星驰的电影是不会告诉你滴
 
公元1499年,明代考生唐伯虎,以举人的身份进京考进士。
 
在京城期间,唐伯虎偷偷去见了一个叫程敏政的高官。
 
为什么见程敏政呢?因为程敏政是当时和科举考试有关的高官,唐伯虎寻思,程敏政可能会知道考题,或至少可以给他一些提示。
 
所以,唐伯虎去拜见程敏政,而且还给程敏政送了一根金条。
 
为啥送金条呢?唐伯虎送金条给程敏政,叫程敏政给他押题。
 
其实所谓“押题”,就是泄题。程敏政收了唐伯虎的金条,就帮他押了题,实际上就是泄题。
 
这件事后来经人举报,被一个名叫“华昶”的高官,捅到皇帝(明孝宗)那里去了,于是,唐伯虎很快被捕入狱。
 
唐伯虎出狱之后,被永远剥夺了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这就是为什么唐伯虎在他的下半生,都是靠卖字画为生。
 
不过,唐伯虎也因祸得福,他的字画确实画得好,他的才华不在当官,而在于画画。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平庸腐败的知府,多了一个名垂千古的风流画家,其实也未必是件坏事。
 
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轰动的,就是发生在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在本案中,咸丰皇帝为了维护大清科举考试的威严,杀了一个一品大员。
 
事情是这样的:1858年,大清一品大官柏葰(蒙古人)担任北京地区(当时叫“顺天府”)的乡试主考官。
 
当时北京地区有一个考生,名叫罗鸿禩,这个人水平很差,但是,家里有钱。
 
于是,罗鸿禩拿出许多钱,贿赂了柏葰的家人,并请柏葰“高抬贵手”。
 
当时柏葰还有一个同考官,名叫浦安,罗鸿禩给这个浦安,也送了钱。
 
换句话说,罗鸿禩把主考官、同考官,两个关节,都打通了。
 
于是,没有悬念,罗鸿禩考中了。
 
不过,当时中了的考卷,清朝是有复核体制的,所以在复核的环节里,复核官一读罗鸿禩的考卷,觉得这篇文章,连文字都不通顺,实在是奇怪,这样的垃圾文字,怎么能通过?
 
复核官很敏感地意识到:这张卷子有问题,而且,复核官也猜到:应该是主考官柏葰收了钱。
 
然而,柏葰的官位,比复核官要大,复核官不敢当面问柏葰。
 
不过,这个复核官想想,觉得还是不妥,于是,他向当时一个名叫“孟传金”的御史,举报了。
 
当时的御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长。
 
这个检察长孟传金,也觉得问题严重,于是,他跑到咸丰皇帝那里,去打报告了。
 
咸丰皇帝听了报告,又惊又怒,叫人把罗鸿禩的答卷呈上来。

咸丰皇帝拿了罗鸿禩的卷子一读,哇靠,狗屁不通,这种文章怎么可能考中?怎么能让这种人进入我大清的官僚系统?
 
然而,毕竟事关人命,咸丰皇帝叫人把罗鸿禩传唤到宫里,给他出一道题,重考一次,也就是说,多给罗鸿禩一次机会,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料。
 
这次监考罗鸿禩的,是咸丰皇帝的心腹、大名鼎鼎的肃顺。
 
咸丰皇帝派出自己的心腹监考,断绝了罗鸿禩作弊的可能。
 
罗鸿禩的新答卷交上来,咸丰皇帝一读,果然又是垃圾,文理不通,错别字一大堆。
 
于是,咸丰皇帝大手一挥,案子交给刑部,严厉查办。
 
刑部一拷问,考生罗鸿禩、主考官柏葰、同考官浦安,都招供了,并且,三份口供一对,都对上了。
 
行贿舞弊,案子实锤了。
 
这个时候,咸丰皇帝感觉很难办,为什么难办呢?因为这个主考官柏葰,和咸丰皇帝的关系一直很好,柏葰也帮咸丰皇帝办过许多实事,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尽管咸丰皇帝对柏葰这次的事很震怒,然而毕竟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咸丰皇帝念在旧情的份上,不愿意杀他,本想对柏葰从轻发落。
 
不过,以肃顺为代表的其他大臣则对咸丰皇帝说,万岁爷,万万不可,科举制度事关大清的国家命运、人民幸福、皇权巩固,是一件严肃的国家大事,柏葰这种人,必须严惩,否则,无以使天下信服,也无以维系大清的基本法统和制度。
 
肃顺说得有理。于是,咸丰皇帝在三思之后,作出最终裁决:主考官柏葰、同考官浦安、考生罗鸿禩三人,都判死刑。

咸丰皇帝:做人难,为了维护科举的庄严,我杀了柏葰,可是,真的难为情,柏葰和我关系一直很好啊

拉到菜市口,杀头。
 
杀了这三人之后,大清的高考,至少干净了四十年。
 
真相四
历史上状元有多大出息?
 
今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高考”(科举)状元们,他们在中了状元之后,都有怎样的出息。
 
并借此文,给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舒缓一下压力。
 
1904年7月4日,大清帝国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科举考试。
 
在1904年的科举考试里,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全国第一名、全国第二名、全国第三名,是以下这几位仁兄:
 
状元:刘春霖,河北沧州人
榜眼:朱汝珍,广东清远人
探花:商衍鎏,广东番禺人
 
以下我们看看,他们参加“高考”成功之后,人生都有怎样的出息:
 
状元刘春霖在考中状元之后,去了日本留学,然后回国,在直隶谘议局、大清谘议院担任议员,然后在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担任监督一职。大清亡了之后,刘春霖先后任职袁世凯的总统府、中央农事试验场,再后来,担任直隶教育厅的厅长,1928年辞职不干了,然后就闲居在北平、天津等地,1942年病逝。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可见,我们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建树和出息,不过当然,由于他有优秀的学养和履历作基础,他的人生状态,始终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
 
而榜眼朱汝珍,这个广东清远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出息,民国期间,他在香港主持孔教学院的办学工作,也曾经担任香港孔圣会的会长,然后又担任香港清远同乡会的会长,等等,后来也是在1942年病逝。
 
当年的探花商衍鎏,考中之后,也去了日本留学,然后他去了德国,在德国汉堡一家当时名叫“殖民学院”的大学里做教职人员,一战期间回国,做过大总统府谘议、江西财政特派员等职位,再后来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解放之后,商衍鎏担任江苏省文史馆副馆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63年病逝。
 
可见,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的前三甲: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他们“高考”成功之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人生建树,没有太大的出息,不过,毕竟是前三甲,他们的人生,确实基本上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的水平和状态。
 
这其实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看法:高考成功,最多只能保证你中产阶级左右的生活,而你是否能够跻身上流社会、成为成功人士、乃至在历史上留名,则不是由一次高考决定,而是由你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这个综合素质,至少包括情商、人品、抱负、眼界、决断力、三观、胆量……等等等等。
 
好。回顾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我们再溯源而上,看看更早一些年份的状元们,他们的人生,又有多大出息。
 
时光倒流一年,1903年科举考试,当年的状元,名叫王寿彭,是山东潍坊人,他人生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的厅长、以及山东大学的校长,后来在1929年病逝。

山东人王寿彭,1903年状元
 
建树也不算很大。
 
再看一个。
 
1898年当年的状元,名叫夏同龢,贵州省麻江县人士,考中状元之后,夏同龢先是进了翰林院,然后去日本留学,北洋政府时期,夏同龢曾经担任江西省实业厅的厅长,1925年病死在北京。
 
可见这个状元夏同龢,也没有太大的出息。

1898年状元夏同龢,贵州人
 
1895年的科举状元,名叫骆成骧,四川资中人,后来也是留学日本,大清倒台之后,骆成骧回到四川,后来任四川高等学校的校长,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再后来任教于四川法政学堂,1926年病逝于成都。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骆成骧,也没有太大的建树。
 
还有1892年的状元刘福姚、1890年的状元吴鲁、1889年的状元张建勋、1886年的状元赵以炯……等等等等,都没有大的建树,不过,他们的人生,也都可以维持在中产阶级以上。
 
通观有清一代,真正在历史上留名的状元,其实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1856年的状元翁同龢,他的出名,是由于担任了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两个人的启蒙老师,不过翁同龢在晚清时期的政治业绩,并不突出,因此在近代史上,名气并不大。

1856年状元翁同龢
 
第二个就是1894年甲午年的状元张謇,张謇在民国时期有一定的出息,但在近代史总体来说,也没有太过突出的建树。

1894年状元张謇
 
我查了一下档案,清朝268年江山,一共产生114名状元,其中真正在历史上留名的,其实就只有翁同龢、张謇两个人,其余的112个状元,都没有太大的建树。
 
我又查了一下明朝,明朝276年江山,一共产生90个状元,,其中在历史上留有鼎鼎大名的,你猜有多少个?答案是:
 
 
是的,明朝90个状元,在历史上留下显赫名声的,一个都没有。而在明朝的历史上,那些做出大事业的、鼎鼎大名的人物,你比如说袁崇焕、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郑和、严嵩、李时珍、于谦、宋应星、王阳明、方孝孺、胡惟庸、郑成功、熊廷弼、史可法、徐霞客、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等等,没有一个是状元出身。
 
同理,清朝也是这样,那些在清朝时期建树较大、名气较响的人,例如说林则徐、刘坤一、李鸿章、沈葆桢、曾国藩、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谭嗣同……等等这些,也没有一个是状元,反而,他们的科举考试成绩,并不突出。
 
其中林则徐、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还都在科举考试中,曾经有过落第的经历,例如李鸿章就曾经在1845年的会试中落第。然而这些人,都在他们后来的人生路上,都反超了当年在科举考场上考赢他们的那些状元们。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一场考试,其实不能真正决定你的一生,真正决定你一生的,归根结底是你的综合素质。
 
讲到这里,我们应当指出,张之洞是1863年科举考试的全国第三名,也就是当年的探花。

张之洞:当年我全国考第三,但第一、第二后来的建树远不如我
 
1863年的科举,前三甲是这样的:
 
状元:翁曾源
榜眼:万崇后
探花:张之洞
 
张之洞确实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有很大的建树,不过,这其实也恰好说明了问题,同一届的状元翁曾源,只当了个“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而同一届的榜眼万崇后,更是默默无闻。
 
也就是说,当年的第三名张之洞,在人生这个大考场上,完美赶超了当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也又一次印证了:考试证明你学习能力不错,但是人生能否成功,则最终要拼的是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任何的考试,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今天的高考,它都只能考察你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知识,而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你比如说:人品、情商、眼界、魄力、胆量、决断力……等等,科举也好,高考也罢,这些纸面考试,其实都是考不出来的。
 
这些综合素质,只能在“人生”这个漫长的、真实的、而且是“开卷”的“考场”里,才能慢慢地、一点点地考出来。
 
拿我们今天的名人举例说,马云、马化腾、雷军、任正非……等等这些杰出人物,当年论读书考试,都不是佼佼者。

因此我借此文,忠告广大考生朋友:
 
如果你考好了,上了心仪的大学,那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切莫不要骄傲,因为上了大学,仅仅是你人生的起点,你以后的路还很长,你最终能不能成功,仍然是个问号,前面我列举了那么多的科举状元,他们后来都建树平平、默默无闻,就是很好的警示,记住,要磨练你的综合素质,人品、情商、勇气、魄力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从长远来看,其实比你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如果你没考好,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那么也大可不必气馁,高考成功不等于人生成功,高考失败也不等于人生失败,人生成功的路子有千万条。综合素质决定人的一生,而不是高考。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高考这种事,尽力了就行,条条大路通罗马,天下哪有绝人之路。
 
好了。说到这里,我总结一下“高考”和“人生成功”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一:高考成功说明你的学业优于他人,但并不能证明你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优于他人。
 
逻辑二:高考成功,大概率决定你的人生至少有中产阶级水平,但你能否跻身社会上层,要看你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逻辑三:高考成功,只能说明你人生成功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一点点,但概率高一点点,并不证明成功一定会实现。
 
逻辑四:高考失败,并不能说明你人生失败,尤其在工商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其实人成功的机会有很多,大浪淘沙,综合能力强的人,最终都会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在这里,我告诉广大考生一个是好消息、同时也是坏消息的消息。这其实是一则旧闻:
 
依据《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报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当年调查结果,显示了这么一条信息: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
3300名高考状元
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这说明了:高考成功、上了好大学,只能大致保证你中产阶级的出息,而你是否能成为社会精英、社会领袖,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你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一场高考,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路还很长呢。
 
最后,祝广大学子高考顺利!


不过,到了9月份,土猪们进城拱白菜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如果不慎拱到北京正黄旗大妈的头上,那就不好了。


话说北京正黄旗大妈,不坐她的八抬大轿,偏去坐公交,我看这个满清贵胄,混得并不好,给她的祖宗努尔哈赤丢人了,有木有。


近期精彩回顾:我遭受了多少欺骗,才看清这些荒诞的事实
关于日本人,出人意料的十个真相
杨靖宇将军,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古代中国人口为何增长快?
放开三胎,中国人口的六个真相
我为何不再出版纸质书?
真没想到,这些历史也是假的
清朝是怎样阉割太监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