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关于东北人的10个有趣事实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1-09-12



 关于东北人,10个出人意料的有趣事实


 

东北“龙人”头骨

事实一
龙人是最早的东北人吗?
 
从哈尔滨出土的“龙人”头骨这几天很热,请问,“龙人”,这种在14万年前生活在东北的人种,是最早的东北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东北“龙人”生活想象图
 
为什么?因为严格来说,“龙人”和我们的祖宗“智人”不是一个种族。说得更清楚一点,哈尔滨出土的这个“龙人”,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人类”,他们只是我们今天人类的亲戚。

东北“龙人”面貌复原图
 
也就是说,14万年前生活在东北的这批“龙人”,他们只是长得像我们今天的人类,但不是我们今天的人类,他们没有发展出文化,而且后来灭绝了,目前不知道他们为何灭绝了。
 
事实二
一千多年前东北曾经有个国家
 
说起来真的非常有趣,原来,一千多年前的东北,这里曾经有一个民族,名叫“粟末靺鞨”,据信应为黄种人,他们在东北建立了一个国家,名叫“渤海国”,开国的大王名叫“大祚荣”,渤海国建国于公元698年,当时我们汉人这边是唐朝。

渤海国疆域图
 
这个渤海国在全盛时期,它的疆域包括:黑龙江一部分、吉林省的大部分、辽宁省全境、以及朝鲜北部一小部分地区。

渤海国人的陶俑形象
 
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出兵把渤海国给灭了,渤海国从建国到亡国,前后共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渤海国人的壁画形象
 
渤海国灭亡之后,它的人民,大部分融入了东北当地的其他部落,例如“黑水靺鞨”,这个“黑水靺鞨”,后来演化为女真,对,也就是满清的祖先,此外也有小部分迁入朝鲜,融入朝鲜民族,还有一小部分迁徙到河北、山东,融入了汉族。
 
事实三
古代东北为何人烟稀少?
 
古代的东北为何人烟稀少呢?原来古代东北棉花不普及,东北土著依靠兽皮过冬。兽皮的数量制约了人口的数量。
 
棉花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使许多不怎么宜居的地区,也变得宜居起来,因而,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棉花在东北的逐步普及,使东北这个极寒地区,逐渐变成宜居地区。大家要知道,东北的冬天,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没有棉衣,是真要死人的。古代东北土著,例如肃慎、靺鞨、挹娄等,他们依靠什么在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中活下来呢?
 
答案是:兽皮。例如:貂皮、狐皮、虎皮、貉子皮,等等。

如图,高纬度地区的古人,依靠兽皮过冬
 
但是,兽皮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具有稀缺性。是的。兽皮要从野兽的身上剥下来的,这东西,是有稀缺性的。
 
所以在古代东北,肃慎、靺鞨、挹娄这些土著,他们人口的繁衍,要受到兽皮数量的制约。这听起来很荒诞,但确实就是这样悲惨:东北,实在是太冷了。举个例子,古代靺鞨部落一个家庭,一夫一妻三个小孩,全家五张兽皮,一人一张兽皮,勉强靠它过冬,可是一旦被人盗走、抢走、或者遗失一张兽皮,那么意味着其中有一个孩子,即将熬不过这个寒冬,TA就会冷死、或者因为受冻而病死。
 
须知,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两个孩子存活,那么这个民族的人口,就增长不了。
 
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历史上的东北土著,他们不种棉花呢?毕竟,学会种棉花,就可以穿棉衣了,就可以不靠兽皮了呀。答案是:东北古代根本没有棉花。

棉花的发现和普及,改变了人类社会
 
是的。虽然说棉花早在2000年前,就传入中国,但是,并未马上普及种植。即使在中原汉地,棉花的大规模种植,也是在宋代以后才真正推广开来的,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东北是没有棉花的。
 
而更要命的是,历史上的东北,不但没有棉花,而且还不适合种棉花。是的。东北的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不适合种植棉花。1950年代,我国不信邪,在辽宁省种了棉花,结果发现收成惨不忍睹,在黑龙江、吉林种棉花,收成更是不堪入目。
 
是的,东北不适合种棉花,即使在宋朝,一个汉人把棉花种子送给女真人,这个女真人拿着棉花的种子回到黑龙江,也是种不成的。直至今日,东北仍然不是中国的主要产棉地。只是说,从宋元明清里以来,棉花逐步通过贸易等方式,传入东北,使东北逐步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事实四
今天的东北人是从哪来的?
 
那么,我们今天东北的汉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这样的:我们今天东北的汉人,以祖籍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地最多,其中,祖籍山东的,数量最多。

多数东北人是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
 
目前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依据多次抽样调查,目前东北的汉人当中,祖籍山东的,妥妥超过一半。
 
其中,山东籍的东北人,又以“登莱”两地为最多,换言之,他们主要来自于: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昌邑、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地。
 
事实五
清朝为何长期封锁东北?
 
满清入关之后,用柳树、土堆、绳索,建成长长的“柳条边”,派兵把守,把东北封锁起来,不允许汉人进入东北,为什么呢?答案是这样的:

清朝柳条边遗址,以前柳树之间有绳子连接,并且每隔一定距离,驻兵把守
 
因为当年满清入关,局势并不稳定,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各地农民武装,有南明军队,有郑成功等誓死不投降的势力,后来又有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汉人藩镇,此外,一亿多的汉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个什么人拉起一支反抗队伍……所以,当年满清入关之后,他们并没有安全感,而是时刻准备着撤回东北,所以东北要封锁起来,作为退守基地。

清代官方柳条边示意图(绿色线条)
 
打比方说,当时东北对于满清来说,等于是保本固收的打底资产,而关内汉地十八省则是进取的股票投资,满清要保住东北这块“固收”,所以要把东北封锁起来,严禁汉人去东北。
 
事实六
闯关东是怎么回事?
 
东北的汉人,其实是从晚清时期,才逐渐多起来的。
 
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在《瑷珲条约》之后对东北与库页岛的领土的侵夺,清廷中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以前禁止汉人进入东北的国策,是错的。
 
为什么是错的呢?因为你不准汉人去东北,东北的人丁就无法兴旺,东北人丁不兴旺,就容易引起外敌的觊觎。
 
1860年,黑龙江将军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意见获得采纳。于是,闯关东移民潮就开始了。

描写闯关东的油画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水旱频发,饿殍遍野,此时东北却有大片肥沃土地闲置,于是,中原地区的农民,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1875-1878“丁戊奇荒”时期,大批中原灾民出关求生,闯关东,朝廷担心饥民暴动,也放他们一条生路,所以默许,从此闯关东成为社会上生活困难者的常见出路。
 
事实七
闯关东的具体路线?
 
清末民初,内地汉人闯关东,主要有两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走陆路,从鲁西、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地出发,长途跋涉,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关口,出关,进入辽宁,然后,再分流到吉林、黑龙江。这条路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路程遥远,费时间,费钱,所以,走的人相对少一点。
 
第二条路线:走海路。主要是从山东半岛上船,到辽东半岛,这条路,快,而且省钱,例如说,从烟台到大连,坐船,只需一夜时间,就可以到了,所以,当年走这条路的人,最多。

闯关东的两条主要路线
 
这其实顺便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东北人祖籍山东的最多?答案就是:因为在清末民初山东人去东北,走海路,最便利。
 
山东和东北的辽宁,隔海相望,从山东蓬莱至辽宁旅顺,最短的距离只有56海里,约等于陆地上的103公里。摇船的话,一宿就到了。


事实八
东北话有很多外来语词汇
 
在我们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很有趣的、而且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那就是:东北话的许多词汇,源自于日语和俄语。
 
举一些例子。例如,东北话中的“抠搜抠搜”,意思是指不大方、偷偷摸摸,这个词在日语里面,是こそこそ,读kosokoso,语音和东北方言相同,意思也一样,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小气吝啬的意思。
 
又例如,东北话中的表示下水井盖的“马葫芦”一词,来自日语“マンホール”,读作(manhuru)。
 
还有,东北话中表示燃气、煤气的“嘎斯”,也是来自日语“ガス”,读作(gasu)。
 
然而其实,日语的ガス,也是外来语,是英语单词gas的音译,所以这个演化逻辑是:英语单词Gas→日语ガス(gasu)→东北话嘎斯。
 
同理,东北话的“嘎吱罐”,也是源自日语,是煤气罐的意思。
 
再如,东北话中表示某种糕点、点心之类的食物,有些地方用“咖细”一词,譬如,说“买了一包咖细”,“这是西洋咖细”等等。“咖细”读kǎxi,这个词,来自于日语词汇“菓子(かし)”读作(kashi),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
 
还有,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东北话“杠杠滴”,则是来自日语中“がんがん(gangan)”,发音和意思都一样,都是“当当”、“锵锵”的意思,是通过拟声词,来表示“很厉害”的意思。
 
还有,大连话中有“晚霞子”一词,指“衬衫”。这个词,来自于日语“ワイシャツ”,读作(waisyatsu),日语中“白衬衫”的意思,语音和意思,和大连方言,完全一样。
 
然而有趣的是,日语中的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其实也是外来语,它来自于英语单词White Shirt。
 
这个演化逻辑是这样的:英语单词White Shirt→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大连话晚霞子。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是,东北话中的 “瞎掰”,也是来自日语。瞎掰,就是日语中的“喋る(しゃべる)”和日文汉字“喋” 这两个词分别读作(syaberu)和(syabe),东北人取日语音译,把日语syabe读作“瞎掰”。
 
还有东北话的“无可无可”,对应的日语单词,是“浮き浮き(うきうき)”,意思是说特别满意,满意到不知道要怎么表达。
 
还有东北话中的“挖弄”一词,也是日语,例如说“挖弄个差使”,这里的“挖弄”意思是拉拢、贿赂。这个词在日语里,就是“賄賂(わいろ)”,读作(wairo),也就是东北话的“挖弄”。

历史留下来的哈尔滨俄式建筑
 
还有,东北人叫“裂巴”,源自于俄语,是俄式面包的意思。
 
东北人叫“马神”的,也是源自于俄语,是机器的意思。
 
还有,东北人叫“喂的箩”的,也是源自于俄语,是水桶的意思。
 
还有东北话的“巴篱子”,也是俄语,原意是警察,后来讹传成监狱的意思。
 
最后一个,东北话的“嘎哒板”,源自于日语,是拖鞋的意思,原意是木屐。
 
那么,为什么东北话里,有那么多的词汇,源自于日语和俄语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在清末民国,俄国和日本都有殖民东北的历史,大量的俄国人、日本人曾经在东北生活,和当地的汉人杂居,时间久了,语言就发生了混合现象。
 
事实九
东北大米源自日本米?
 
我们现在平时吃到的东北大米,矮短粗壮,长相明显与中国南方的大米不同,而且口感很有嚼劲,它是从哪来的呢?

圆滚滚的东北米,的确是源自于日本的稻种
 
有人说,东北大米源自日本米,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确实如此。
 
东北原本并不产大米,而是产高粱、小米、玉米和大豆。
 
东北地区第一波广泛种植的大米,主要是朝鲜移民干的,他们擅长于在寒冷的地方种植大米。清末民初时期,朝鲜人引入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这种稻种,非常耐寒。

于是就在东北种植成功了,后来日本人投降,朝鲜人撤走,但大米的种子,就这样留在了东北。现在东北最出名的五常稻种“稻花香2号”,从遗传学上说,就是日本米的后代。
 
简单地说,东北大米源于日本稻种,是朝鲜人在东北种成的。
 
事实十
黑龙江、黑土地名词的由来
 
黑龙江,为什么叫黑龙江呢?
 
黑龙江,古称“黑水”。因为从大兴安岭的高处看起来,蜿蜒曲折的黑龙江,黑黑的,长长的,就像一条长长的黑龙。

东北黑土地,黑黑的都是腐殖质,简单地说,就是远古生物尸骸的颗粒,非常肥沃
 
所以,得名黑龙江。黑龙江在许多河段,它河水的颜色,是黑色的。那么,一般来说,河水不都是蓝色、或者是绿色的吗?为什么黑龙江的颜色,是黑色的呢?
 
答案是:黑龙江两岸的土壤,多为含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黑土流入河里,沉到江底,沉积起来,所以,河底就都是黑土了。所以,从许多河段看起来,黑龙江是黑色的。
 
这其实也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东北的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

东北黑土地,黑黑的都是腐殖质,简单地说,就是远古生物尸骸的颗粒,非常肥沃

其实是同一个答案:东北大地在几千万、几亿年以来,它都森林茂盛,而且人烟稀少,所以,几千万、几亿年以来,海量腐死的森林植物,最终化成大量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渗入到土地里,长年累月,就形成了黑色的土地。所以,东北是黑土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东北的土地,特别肥沃。
 
好了,今天老冯和您聊到这,明天再聊。
近期精彩回顾: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UFO事件
万万没想到,很多知己好友都是在这里认识的
关于人生的十个毒舌真相
20个大彻大悟的人生真相
关于广东人,六个意想不到的有趣事实
我走过多少弯路,才看清这些残酷的真相
我为你辛勤码字,你盼我家破人亡
黑人外教杀害女大学生的六个教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