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6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冯学荣:张作霖,一个草莽英雄的一生

2015-11-11 冯学荣 冯学荣读史

冯学荣:张作霖,一个草莽英雄的一生

问:我们谈谈张作霖的身世吧,张作霖他到底是哪里人?

答:张作霖祖籍并不是东北,张作霖祖籍是大城县(今属河北省廊坊市),他是祖辈迁徙到海城县的,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海城市,但是当时不叫“辽宁省海城市”,因为在同治年间,还不存在“辽宁省”一说,辽宁是1907年才设省的,哪怕是在1907年,也没有“辽宁省”,当时叫做“奉天省”。

问:张作霖的祖辈为什么从廊坊大城迁徙到东北的海城?

答:这个事情要从当时一种叫做“闯关东”的现象说起。在清朝前期和中叶,清政府不允许汉人迁徙到东北地区(满洲),当时的清政府认为东北(满洲)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是满清祖宗的祖灵所在,是类似于“军事禁区”的这么一个性质,不让关内(山海关以内)的汉人迁到东北,当时东北是人烟稀少的这么一个状态,但是到了同治年间,这个禁令逐渐松动了,有一部分的山东人、河北人开始偷偷地跑到东北去生活,这种现象在当时叫做“闯关东”。

问:一般是在内地混得不好的人,才会去“闯关东”的吧?

答:大体上是这样没有土地的人到东北去谋生,“闯关东”,事实上张作霖的祖辈闯关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在张作霖出生的那一年(1875年)华北地区爆发了一场特大饥荒,史称“丁戊奇荒”,饿死了大约一千万人,张作霖的祖辈是跑得快、跑得明智,假如留在华北,兴许都熬不过“丁戊奇荒”。“丁戊奇荒”之后,华北百姓移民东北的人数出现了井喷,大家都饿怕了,都希望到东北能讨个活路。

问:张作霖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答:张作霖的父亲叫做张有财,他和当时一般的关东汉子没有什么区别,什么都做,农活,手工活,长工短工都做,当时闯关东,东北是一块处女地,刚刚开垦,工商业不发达,当时的东北农村并没有什么专业的分工,基本上是什么活都干,只要有钱挣,都干,但是他生命最后一段时期,主要是开赌档为生——就是赌棍。

问:听说当时东北的风气不好。

答:是的。这批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在内地的时候,在乡间有宗法制度和乡绅乡约的约束,基本上还不敢偷鸡摸狗,但是闯了关东,那就不一样了,谁也不认识谁,在内地时期的那些约束,几乎全都失灵了,所以当时闯关东的人,胆子大,什么都敢干,农活也干,偶尔也偷偷抢抢,放浪形骸,这种现象,叫做“边疆气息”,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社会风气,所以清末年代,东北人在中国名声是不好的,土匪很多,人也粗鲁,这个现象直到1931年仍然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少东北人流亡到北平,租不到房子,为啥呢?因为当时的北平人觉得东北人不好,不愿意租房子给东北人。这种新移民造成的“边疆气息”不但在清末的东北存在,早年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岛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福建的汉人来台湾耕种,当时去台湾的福建移民也有这种“边疆气息”,风气也不好,治安很坏,一直到清末年代,都是这样。

问:张作霖应该念过书吧?

答:张作霖念过私塾,但是辍学了,这人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辍学之后,他就到社会上自己混饭吃了,学徒,兽医,都干过,后来还参加了清军,但是甲午战争之后,部队遣散了,张作霖就沦落在社会上,当了一个小混混。

问:张作霖年轻时,到底有没有当过土匪?

答:在近代史资料里面,有许多“老东北”说张作霖当过胡匪,干过绑票的勾当,但是张学良说他没有当过,其实无论是外人也好,张学良也好,他们的说法都仅供参考,无法绝对取信,因为张作霖这人是个大老粗,他不写日记,不写回忆录,也没有留下自传,逻辑告诉我们,张作霖年轻的时候到底当过土匪没?只有以下几种人清楚:张作霖自己、张作霖的同伙、被害人、以及清政府的刑事档案。由于张作霖的同伙和被害人都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资料,我们暂时也看不到辽宁地区清政府当时的刑事档案,所以,张作霖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当过土匪,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张作霖在当时的社会上,是一个混混,没有正当职业。关于张作霖年轻时代的参考资料,《吉林文史资料》有一些,《张学良口述历史》有一些,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我所知道的张作霖》也收录了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一下。

问:那么,像张作霖这种出身低微的人,到底是怎样起家的?

答:张作霖的起家,与甲午战争有关。甲午战争时期,辽宁一带的清军步步溃退,当时溃逃清军的士兵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卖枪换路费,把手中的枪支卖给“关东汉”,换个盘缠,逃命回家。要知道,在甲午战争期间,前线的清军大装备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枪支——毛瑟枪,这种枪在当时是很值钱的。不但卖枪,有的卖不掉的、直接就是扔掉,这样一来,清军在溃逃的过程中,遗落了大量的枪支在辽宁的民间,这样,买到、捡到枪支的关东汉,“身怀利器,盗心即起”,拉上一杆枪,骑上一匹马,就当土匪了。为什么要骑马呢?因为当时东北地广人稀,没有马,干活效率不高。

问:所以当时叫“马贼”。

答:是,“马贼”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后,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一带,出现了土匪井喷的现象,到处都是土匪,东北的治安非常恶劣。这个现象到了1900年,变得更加严重,因为1900年在中国的北方闹了一场义和团运动,沙俄说你义和团扒了我们的中东铁路,我的中东铁路不安全了,于是俄国派了俄军杀了过来,怎样?把整个东北地区都占领了,东北地区的地方清政府就打烊了、关门了,东北没有政府了。因为政府在国土沦陷的时候关门了,所以土匪就更加肆无忌惮,四出抢劫,老百姓咋办呢?这个时候,张作霖这个绿林好汉,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在东北无政府状态之下,张作霖拉了一批人马,成立了“保险队”,划一片村庄,这一片都是我的地盘,乡亲们,现在衙门关了、无法无天了,土匪马贼时时刻刻危害你们的安全,但是你们不用怕,有我张雨亭(张作霖)保护你,你们给我交保护费,我来保你平安,马贼来了,我跟他打。

问:村民买账了?

答:不买账也得买账,当时兵荒马乱,没有选择,张作霖虽然收保护费,但是比起那些杀人放火的纯粹马贼还是好多了,于是,张作霖的人马和地盘,就这样壮大起来了。

问:张作霖这一票壮大起来的人马,后来又是怎样被政府收编的?

答: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当时的盛京将军增祺,留意到了张作霖这个人,他说,张作霖你小子有种啊,保境安民,有出息,就把张作霖收编了,当了管带,成了政府军,属于巡防营,汉人的清军部队,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绿营”。

问:什么叫做”盛京将军“?

答:所谓”盛京将军“,是这么一回事:在1907年之前,清政府在东北大地实行的不是“行省制”,而是“驻防将军制”,也就是说,在1901年那年头,不存在“辽宁省”,也不存在“辽宁省长”,当时是“盛京将军”管治。

问:张作霖受增祺的赏识、当上清军的一个“管带”,后来又是怎样进一步发迹的?

答:1907年清政府实行“东北改制”,撤销了“驻防将军制”,在东北实行行省制度,设置了三个行省: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并设置了“东三省总督”的职务,其中第三任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赵尔巽是个倒霉的总督,他于1911年上任,上任才几个月,就碰上了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奉天省(现辽宁省)的革命党也蠢蠢欲动,赵尔巽必须调兵进城、镇压革命党,调谁呢?新军赵尔巽信不过,赵尔巽认为:新军都是知识分子、革命党,靠不住,那么起用谁呢?起用了绿营的张作霖赵尔巽将张作霖调进了奉天城(今沈阳市)、授予张作霖军事大权、全权镇压革命党。

问:张作霖进城后,镇压革命党了吗?

答:张作霖这人,书没读多少,就是够狠、够毒辣,一进城,就把奉天的革命党党魁张榕给逮了,果断枪毙,好家伙,奉天的乡绅知识分子和一些思想倾向革命的军人开会,商讨是否响应南方的辛亥革命,结果张作霖带枪闯了进来,把他的枪支往桌子上一拍,说:今天谁他妈再谈什么革命,我张雨亭今天就崩了他。

问:镇住了。

答:镇住了。所以我们看张作霖这个人,从一个草莽混混出身,混到了后来的出息,的确是不简单,这个人的确是一个有胆量的人,当然,张作霖毕竟肚子里没有文化,他也是一个没有立场的人。

问:张作霖在辛亥革命期间杀革命党,清政府倒台了,他怎么办?

答:清政府倒台的时候,张作霖就感觉自己失去了靠山,但他又不敢投降革命党,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上有革命党的血债,他知道自己投靠革命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在辛亥革命当中,张作霖写信给日本朝野界的朋友,要求日本出兵侵占东北、化东北为日本国土,然后自己才能安全,关于张作霖的这一段历史,大家可以参考《日本外交文书选译:辛亥革命》,张作霖在辛亥革命期间写给日本政客的书信、电报,日本人都着。白纸黑字的事实赖不掉。

问:当时的张作霖真够媚日的。

答:更主要的是张作霖手上沾了革命党的血债,当时他觉得与其向革命党低头受清算,还不如干脆带领东三省投靠日本。

问:那么当时日本怎样回应?

答:日本选择不回应。当时日本的对华政策是用最低的成本扩张在东北的殖民利益,日俄战争之后,美国给过日本警告,说东三省要利益均沾,日本在1911年的时候还是文官政府,还是有一丝理智的,吞并东三省这种与国际体系撕破脸皮的做法,成本太高,当时的日本政府尚且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问:那么张作霖既然手上沾有革命党的血债,后来在民国是怎么蒙混过去的?

答:是袁世凯救了张作霖。本来张作霖担心革命党杀到东北来,但不料袁世凯和革命党谈妥了,由袁世凯组织中华民国,袁世凯和张作霖是老相识,袁世凯当了老大,封了张作霖为“第二十七师师长”,这样一来,张作霖就洗白了安全了,就不怕革命党秋后算账了,然后在北洋政府时期,张作霖在东北的势力逐渐扩张,越做越大,后来当了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成了名符其实的“东北王”。

问:日本人是从1905年开始向大连、旅顺、南满铁道附属地移民,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张作霖在东北是怎样和日本人相处的?

答:基本上做到了和平相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值得一提的是,此前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张作霖给日本军队当了间谍,而且还是自愿的,当然也是有偿的,张作霖之所以和日本人结下友谊,就是因为日俄战争,大家可以参考东亚同文会《对支回忆录》、《东亚先觉志士纪传》等资料。由于有着日俄战争并肩作战的旧情谊,张作霖和日本关东军关系,当时还可以,不算坏。

问:张作霖后来为什么和日本人闹上了矛盾、并惹来杀身之祸

答:总的来说,是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张作霖越来越不听话了。不听话的事情有许多,我挑两件主要的来谈。第一个就是铁路的问题。在1905年《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及其谈话录里面,清日两国代表约定:中方不能建设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而且北洋政府也和日本签订了扩建铁路的条约,这些都需要张作霖负责兑现,但是张作霖每当接到日本人扩建铁路的要求,则东拉西扯、一拖二磨,打太极,总之就是想方设法、不给你落实。此外,张作霖还在东北着手建设铁路网,也与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发生了利益冲突、并直接使南满铁路的经营状况恶化。第二个就是“商租权”的问题,所谓“商租权”问题,就是1915年袁世凯和日本签署的《民四条约》里面约定:日本臣民可以在南满洲自由租地耕种营商。但是这个条款在东北一直没能落实执行。当时东北许多地方的政府是禁止东北人民租地给日本人的。日本人拿着《民四条约》来东北租地,但东北人民不租,问他为啥不租,他说政府不允许我租给你。那些日本人就觉得自己受骗了:原来自己手上的这份《民四条约》,只是一张废纸

问: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在东北修铁路?

答:两个原因。首先是经济,例如说,我们都知道东北的原始森林有许多好木头,但是如果没有铁路,好木头等于没木头,为什么?因为用牛马来拉,运费超过了货物本身的价值,无利可图。所以必须要建铁路。其次是战备,日本在日俄战争当中死了10万人,当时日本认为将来在满洲和俄国有一战,所以要完善满洲的铁路网,一旦打仗,铁路网就是血脉,运兵,辎重,调度迅速,种种方便,是打胜仗的必要保证。

问:那么“商租权”呢?既然有条约依据,张作霖为什么不给落实?

答:“二十一条”事件之后,中国人对日本丧失了基本的信任。从此,中国人事事防着日本,张作霖也不例外,他也“变心”了。所以在张作霖的眼中,如果给日本人落实“商租权”,那么意味着日本人在东北到处开花,日本人到处开花意味着到处都是日本领事馆、到处都是日本兵,则未来的东北,就不再是我张作霖的东北,而是日本人东北。所以,张作霖算盘打得精,他采取“拖”的政策,不给你办,拖死你

问:所以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张作霖就是在拿日本人当猴耍。

答:张作霖的确是耍了日本人,最典型的就是郭松龄事件。1925年,张作霖的部下郭松龄拉走了相当一部分精兵发动叛变,那是张作霖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在紧急关头,张作霖派人找了关东军,要求关东军帮忙救命,并许诺:救我之后,你们要建铁路、商租权啥的,我给你落实、给你办。但是事成之后张作霖就反悔了,日本人来找他,他躲着不见,或者安排部下忽悠一下、敷衍一下就算了。

问:那么,张作霖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答:我不想评价他对不对,这个事不好评价,有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张作霖的作为,使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

问:所以日本人要炸死他?

答:关东军参谋要炸张作霖,上述的这些还只是心理铺垫,实际上关东军炸死张作霖的最主要动机,还与北伐军有关。当时的关东军参谋是这样想的:张作霖出关了、回东北了,但是北伐军还在步步北上,换言之,北伐军和张作霖要在奉天省开火,那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奉天省就是一片战火,不说奉天省日本侨民生计到影响,倘若北伐军胜出,那么东北就是国民党的天下,而东北一旦落入国民党的手中,那么国民党必然在东北排日。退一步而言,就算张作霖打胜了,日本的条约权益也无法兑现,因此,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炸死张作霖、瓦解东北军,然后关东军一举侵占东北。

问:但是鬼子的计划落空了?

答:炸死张作霖是做到了,但是张家当时还是有一些好智囊,在幕僚的策划下,张家不发丧,为什么不发丧呢?不发丧有两个好处:第一,不发丧,日本人就不知道张作霖了还是没死,不敢贸然动手。第二、不发丧,东北军的军心就稳定下来了。所以,关东军参谋的这招臭棋,没能得逞。

关注冯学荣微信公众号:fengxuerongdus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