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科举制度,武士,封建割据及尚武文化

2015-11-13 冯学荣 冯学荣读史 冯学荣读史

冯学荣:科举制度,武士,封建割据及尚武文化

问:近代史上的日本鬼子,是十分凶残的一群兽兵,这群兽兵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人不眨眼,屠杀战俘就不必说了,经常性地屠杀中国的妇女、老人、幼儿,在侵华日军里,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答: 是的,日本鬼子的凶残,在历史上已经是定案,这一点是没什么好争议的,不但作为受害方的中国有大量的档案记录,而且有相当多的侵华日军官兵,也在自己的日记和回忆录里,留下了海量的屠杀战俘和平民的自述。实际上,不但在中国战场,就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鬼子对待英、美、澳等国的战俘,也是相当的凶残,拿战俘当靶子练习刺杀的事情,无论在中国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都是相当普遍的事情。

问:而且似乎日本鬼子从古代历史以来,一直都是这个德性?

答:远的不说,就从日本战国时代开始讲,倭兵就是十分凶残的,明朝抗倭历史留下来的文献也经常性地提到倭兵的勇猛与凶残

问:他们不但对敌人残忍,而且对自己也相当残忍。

答:战死不投降,是日本鬼子的传统,这个传统并不是在近代冒出来的,而是日本从古代就一直继承下来的。比如说切腹现象,这个是众所周知了。倭兵对自己,也是很残忍的。

问:这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

答:更严谨地来说,是旧日本时代大和民族的特性

问:这是不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化?日本这个民族,为什么会有这种格外“好勇斗狠”的民族特性?

答:这个问题很大,如果要展开谈的话,可以写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但是一言蔽之——日本民族,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尚武的民族

问:能否详细讲讲?

答:古代日本社会的等级划分,是“士农工商”,注意了,这里的“士”,指的是“武士”——换句话说,武人在日本传统社会,其社会地位是居于第一等的。自古以来的日本,第一等人不是读书人,也不是商人,更不是农民,而是“武士”。日本武士在他们日本国内,是第一等的国民,是受人敬仰的。

问:据说古代日本武士从小就要观摩死刑。

答:古代日本武士的培养,从小就十分残忍。从他们小的时候,成年武士们就带着小武士,带他们去观摩杀头,观摩切腹,从小就给他们灌输一种凶残的思想。在古代日本有一种说法,叫做“好男儿不能死在病床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你是不是一个日本男儿?如果是,你就不要老死在病床上,老死在病床上是丢人的。那么你应该死在哪里呢?你应该死在战场上

问:好凶悍的文化。

答:正是。日本古代最有名的、质量最好的产品是什么?日本古代在世界上最闻名的产品,就是日本刀,当时其实也不叫“日本刀”,而是叫“倭刀”。为什么是日本刀(倭刀)最好呢?因为日本这个民族尚武,他们最优秀的工匠,被市场配置到制刀行业去了

问:刚才你谈了日本的“士农工商”社会等级,似乎我们中国也有“士农工商”的分级。

答:中国的“士农工商”,和日本的“士农工商”,完全不同。中国“士农工商”里面的“士”,指的是“文士”、“文官”、“文人”、“读书人”、“诗人”。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第一等人不是武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商人,而是读书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换句话来说,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文人社会。而日本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武人社会。这两个民族,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完完全全就是两群不同的人。

问:可不可以说说,日本人的这种尚武文化,它到底是怎么来的?

答:说来也是话长。一个民族的文化,它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的结果,但是如果长话短说、直指要点的话,那么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日本没有科举制度,它是依靠武人来辅助君王的。

问:也就是说,中国有科举制度,这个制度使中国人变成了文人。而日本没有科举制度,所以他们保留了人的原始本性:尚武。

答: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中国有科举制度,什么叫做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制度,它是告诉全体中国人:你是不是精英?你想不想出人头地?如果你认为你自己是精英,如果你想出人头地,那么你就应该进书房去、好好读书,给我头悬梁,锥刺股,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当官,辅助皇帝。我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科举制度,一个国家在引导什么,它的国民就会变成什么。古代中国就是通过这个科举制度,引导全中国的精英去当读书人、当文人了,写诗作词去了,这样一来,整个中华民族,就成为了一个文人民族

问:也就是说,不要问日本人为什么尚武,而要问中国人为什么尚文。

答:对了。我们看人家尚武,觉得很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人家反而觉得我们“尚文”很奇怪: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里面,汉民族几乎是整个民族都在写诗,这不奇怪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诗吗?

问:可是好象日本也仿照中国、实施过科举制度?

答:的确。那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曾经尝试仿效唐朝在日本实行科举制度,可是日本人很快就发现,科举这个东西不符合日本的国情。为什么呢?因为科举制度是一种较为平等的考试制度,无论你出身多么卑贱,只要你把书读好了、把考试给通过了,你就可以进入上层社会。而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有着贵族传统的社会,日本贵族的势力非常庞大,此外,日本地方庄园主、豪强的势力也很大。所以中国的科举制度刚刚进入日本没多久,就遭到了日本贵族的抵制,结果可想而知,没实行多久,科举就在日本废了,不搞这个了。

问: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度、鼓励国民都去当文人呢?

答:我觉得这个跟皇帝要维护自己的皇权有关。中国的皇帝,向来是中央集权的皇帝,一人独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全中国都是皇帝的。中国的皇帝是绝对的威权。拥有了这种绝对威权之后,皇帝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民造反。人民会不会造反?怎样才能防止人民造反?答案就是——科举制度。它叫中国的精英都念书去、当文弱书生去。你们都当秀才了,我这个当皇帝的,就安全了。你比如说,唐太宗有一次的考试院看到鱼贯而出,得意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实际上就是“全中国精英,都我的圈套了,你们这些傻逼,都上当了,我让你们念书考科举,就是让你们远离刀剑,远离造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实质——你们都受骗了,我搞一个九品文官制度出来,诱使你们都放下武器、都念书去了,皇帝就我一个人做,你们都给我打工,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问:也就是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皇帝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法宝。

答:正是。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这样的国家,和平和稳定是常态,农民暴动是非常态。在一个中央集权、稳定是常态的国家,显然要用文人来治国,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武人。所以我们中国的王朝,其实常态是稳定的,只是偶尔遇到天灾,农民吃不饱了,才起来造反。总之一句话,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农耕国家,这样的国家没有尚武的基础,也没有尚武的必要。

问:这么说,那么日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中央集权?

答:密码就在这里了。古代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皇帝独大,不提倡老百姓尚武。而古代日本社会呢,要知道日本天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弱势皇帝,很多时候甚至就是一个傀儡。古代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个的,在地方,则有着以贵族、大名、庄园领主、幕府将军等地方势力为主的封建割据,你称王,我称霸,各据一方,需要大量的武士来维持封建割据的社会形态,所以他们逐渐培育出极端尚武的文化。

问:好像甚至在明治维新的元老之中,也有不少的武士。

答:是。你看,吉田松阴、山县有朋、松方正义、孝允大久保利通大隈重信……这些明治维新时代的红人元老,都是武士,都是从小看杀头长大的、从小练习倭刀长大的、从小观摩切腹长大的人。所以明治维新,从一开始就遗传了日本古代社会的尚武之风,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立马开始咄咄逼人,因为当时的日本就是一个武士之国,是一群武人在领导这个国家,所以它咄咄逼人——武人的思维方式和文人的思维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问:可不可以这样说,古代中国的周边,有好几个尚武的民族,匈奴、契丹、蒙古、女真,这日本民族,其实也是其中一个。

答:说对了。这正是中国的不幸之处。中国自古以来,就被尚武民族包围。你说的匈奴、契丹、蒙古、女真,都是尚武民族。其实还有一个日本。

问:刚才谈了这么多,都是谈的近代以前的日本。可是,现在的日本人怎么样,还尚武吗?依我看,似乎是大不如前了?

答:尽管日本从古代一直到近代,都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但是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战败之后,日本民族的尚武之风,被废除了。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日本这个尚武民族,在1945年之后,被美国阉割了。日本投降短短一年之后,就公布了《日本国宪法》,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和平宪法”。这部宪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和平主义”,它在《前言》部分就明确规定:这个宪法的主旨是要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日本国民期望持久的和平”。这部宪法的第二章,就是叫做放弃战争,其中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一条,实际上已经否定了尚武精神。

问:此外还废除了天皇、贵族、军阀的权力。

答:不但如此,还杀了一批战犯,判处入狱的战犯就更多了,而且还实施了“政教分离”,同时还铲除了被视为军国主义经济基础的日本财阀,此外,还修改了日本中小学的教科书,将日本穷兵黩武的思想根源,整个都给铲除了。所以,七十年以来,就产生了现在的新日本人。

问:所以现在的日本人,和战前的日本人,是既然不同的两类人。

答:完全变了。因为现在这一代日本人,和战前的日本人,他们成长的土壤截然不同,在明治乃至昭和时代前期,愿意为国捐躯的日本人可算是绝大多数,而近些年日本的一些网络上以及街头的随机调查则显示,现在愿意为国捐躯的日本青年人,已经沦为了极少数

问:所以我们谈“日本鬼子”,只是在谈近代史上的日本鬼子,而不是谈的现代日本人,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日本人?

答:是。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了。时代已经变了,日本人也已经变了,不但肉体上不是当年的鬼子,就是在思想上,也完全变了。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日本人。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刻舟求剑”,说的就是这个思想:船都走远了,河水不是那片河水了,水底下也没有剑了,时空变了,一切都变了。

问: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答:千万不要误解我的文意,也不必过分解读我的文字。我并没有说现在的日本人都是好人,也没有说过我们现在可以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但是,现在的日本人,的确已经丧失了战前日本人一直以来的尚武之风,他们已经完全变了,和历史上的“日本鬼子”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日本丧失警惕,事实上,保持对一切邻国的适度警惕,是一个国家国防事业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都丧失警惕了,那还要我们的军队干什么?哪怕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你、我、他可以交往,但彼此之间能不留个心眼吗?防人之心不可无

关注冯学荣的公众号:fengxuerongd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