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清定都北京城后做了哪些改变?

2017-06-04 满族文化网

1644年李自成兵败西逃时只破坏了部分宫殿,城市基本完整,故清入关后即定都北京。清定都后北京的较大改变有三:


其一,迁内城的汉人于南外城,以内城为满城,城内除屯驻八旗军外,只允许满人居住,并建了大量的王、贝子、贝勒等贵族府邸,使内城成为满族军民的专属居住区。


其二,因内城所住均为满人,也就不再需要皇城的限隔,除保留若干宫廷服务机构、库房、寺庙外,大部分改为居住区,使八旗军和满人居住在皇城之内,更便于使其栱卫宫城。今西皇城根以东至府右街地区和东皇城根以西至南、北池子和景山后街地区的居民区即形成于此时,因为是后形成的,故与其东西外侧元、明时的胡同无对应关系。


其三,因迁移汉人于南外城,使南外城比明代充实、完善、繁荣。



据《大清会典则例》记载,顺治九年曾规定,“凡由内城迁徙外城官民,照原住屋数给银为拆盖之费,……察南城官地并民间空地给与营造。”可知驱赶到南外城的不仅是汉族百姓、商人,也包括地位很高的官吏和文士,这就增加了南外城在经济、文化上的重要性,成为清代北京的经济、文化中心。


有清一代,南外城商业繁荣,以正阳门外大街为中心,东西至崇文门、宣武门外大街为最繁华商业区。明代正阳门外大街原宽近八十米,由于商业发展,路的东西侧被新发展的商店侵占,形成两条平行于大街的商业带,至清中后期正阳门外大街之宽缩小至二十多米,成为拥塞的商业街。街两侧有些商店为楼屋,还建有戏院等公共建筑,而在商业带的外侧形成两条南北小街。清代以崇文门、宣武门外大街为中心还建了大量各省、市的同乡会、会馆等。很多著名文人学者入京后也聚居于此。随着人文荟萃,在琉璃厂还形成了以书肆为主的著名文化街。


在内城除兴建各级满族贵族和官吏府邸,也把原有住房分配给旗民、旗丁等居住,以其饷金抵扣房价。久之,一些旗民因贫困拆卖所居房屋,不断造成市容的破坏,为此,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曾下令:“京师重地,房舍屋庐自应联络整齐,方足壮观瞻而资防范。嗣后旗民等房屋完整坚固不得无端拆卖,倘有势在迫需,万不得已,止许拆卖院内奇零之房,其临街房屋一概不许拆卖。”


以后在乾隆八年、十九年也有相似禁令。但实际上只能禁止其拆临街的房屋,胡同内者只要不拆临胡同房屋,把内部拆成空地也无人过问。这情况在清人笔记中也有记载。大约在道光、咸丰以后,随着清政权的日趋衰落,对满城内居民的限制也逐渐松弛。


至清末期,北京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又受到一定破坏,内城正门正阳门被焚毁,稍后复建,还在棋盘街东、西侧建商店,以制造“天街”的繁荣。



皇家苑囿及其规划方法


清代实物保存较完整,且多有实测图,可以对它的规划手法进行探讨。


清代供皇帝游赏而不居住的苑囿主要有城内的西苑和西北郊的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都是大尺度苑囿,布局较自由,在规划布置上主要是强调对景和轴线关系,并建造某些超大型和超长尺度的建筑物,以控制大的景区,取得前所未有的突出成就。清代大型苑囿的另一特点是喜建园中之园,如中南海的流水音,北海的静心斋、画舫斋,颐和园的谐趣园,静宜园的见心斋等,精巧紧凑的小园与所在的大型苑囿在景观上产生对比,可起互相衬托、互为补充的作用。



1.中南海包括中海、南海。中海在金、元时已存在,明初新开挖了南海,并在它的北岸建南台一组,清代增修完善,改称瀛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瀛台南部临水建迎薰亭,又在南面对岸建宝月楼(今新华门),与瀛台对景,形成南海部分的南北轴线。


2.团城。为元代仪天殿旧址,明代用砖包砌为圆形城台,清代加以增修,称团城。台顶主建筑为承光殿,平面呈亚字形,建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殿左右古松环拥。在殿前建有琉璃砖亭,陈设元至元二年(1265年)所雕玉瓮,形成南北轴线。团城北倚北海琼华岛,南对中海万善殿,西为金鳌玉桥,在当时起着中海和北海间的联系景点作用。


3.北海。中心为北海中偏南的琼华岛,金代称瑶屿,元代称万岁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了安全需要,曾在山顶设全城瞭望点和信号炮发射处,并建白塔为掩护,故又称白塔山。自乾隆六年(1741年)起不断在岛上建景点,至三十六年(1771年)基本建成。北海的北、东两面清代也增建大量建筑,北面以佛寺西天梵境为主体,临湖建琉璃牌坊,北端建琉璃佛阁,形成南对琼华岛的轴线。其东有园中之园镜清斋,其西在明代五龙亭之北建阐福寺。东岸北端建先蚕坛,遥对其南的画舫斋一组,也形成南北轴线。



北海的主景是琼华岛,山顶白塔为标志性景物。乾隆时环塔形成四个方向的轴线。南面自上而下为普安、正觉二殿和永安寺,前连跨湖通团城的堆云积翠桥,构成全园的主轴线。北面、西面、东面大小景点建筑自上而下,也构成轴线。但和南面轴线相比,都是辅助轴线。


为使琼华岛与其四周景物相呼应,在规划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一,因团城略偏西,不在琼华岛南北轴线上,故把岛前的堆云积翠桥作成曲折的三段,北段在岛的南北轴线上,南段在白塔至团城间的连接线上,中段把南北段连接起来。又在桥南北建堆云、积翠两座排坊,北对琼华岛,南对团城,都强调其对景作用,把琼华岛和团城两个重要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其二,受明代原有布置限制,北海北岸几所大建筑群都不在琼华岛的南北轴线上,为此,在琼华岛北面漪澜堂之西并列建与它形式和体量相同的道宁斋一组,令与北岸的西天梵境南北相对,形成对景和轴线联系。并在道宁斋之南的山崖上建承露铜盘,成为这条轴线南端的标志。


其三,因北海的主要水面在琼华岛之北,故从北、东、西三面观赏琼华岛的北面是重要景观。但因为山顶的白塔体量巨大,山北诸景点层次较少、体量也小,难以形成气势,故在岛北半部沿岸建高两层的半环形长廊,中部在南北轴线上建漪澜堂一组,以强调中心,在两端各建一城门楼为结束。这种处理把岛的北半部连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岛北面景观的整体性,也以它的大体量的建筑物突显了皇家苑囿的气势。


北海的大建筑群如永安寺、西天梵境、阐福寺、极乐世界、先蚕坛等都是按“择中”原则把主建筑置于地盘的几何中心的。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清乾隆时对北海的建设是经过精心规划的。


4.清漪园(即今颐和园)。其湖明代名瓮山泊,乾隆十四年(1749年)命汇集众水、逐步拓展,形成巨大湖面,赐名昆明湖。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祝其母六十大寿,改称瓮山为万寿山,在山前建大报恩延寿寺,形成景区中轴线,并陆续建成环山各景点,定名为清漪园,供皇帝来此游赏。它只把万寿山的东、北两面用围墙封闭,南、西两面有昆明湖为限隔,不建围墙,只控制关门和桥梁,百姓可在湖的东、南、西三面遥望,故万寿山南面是全园最重要的景观。它是一座东南、南、西三面敞开、由湖面限隔的半开放式皇家苑囿,基本是仿杭州西湖大意而建,以万寿山象西湖北面的宝石山、孤山,以西堤象西湖之苏堤。为了象征皇家苑囿中的蓬莱三岛,除湖中龙王庙岛外,又在西堤之外的湖中筑两小岛,上建治镜阁和藻鉴堂,形成三岛鼎立的格局。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太后把清漪园旧址改建为供她居住的离宫,改名颐和园。限于财力,只建了东部朝区仁寿殿、寝区乐寿堂及辅助建筑等,增修了沿湖东、南、西三面的围墙,包龙王庙岛、藻鉴堂两岛和西堤于园内,使成为全封闭的离宫。对后山和西堤以西部分则无力修复,仍为残迹。万寿山主体也是除改建大报恩延寿寺为祝寿的排云殿一组外,基本布局仍沿用清漪园旧规。


综合现状和清漪园遗迹,可以看到它在规划布局上的一些特点。


就主体部分万寿山而言,它以山脊为界,划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万寿山前山面湖,可自湖南岸遥观,是主景。在图中可以看到今排云殿(原延寿寺大雄宝殿)一组自临湖的牌坊上升至山顶的佛香阁、智慧海,形成一条全山的南北中轴线。为强调这条中轴线,在其东、西侧对称建介寿堂(原慈福楼)万寿山碑和清华轩(原罗汉堂)宝云阁(铜亭)两组,形成辅助轴线。又在万寿山的东、西部临湖对称地建对鸥舫和鱼藻轩,在山前湖岸上形成以排云殿前牌坊为中心,东、西各建一轩馆的对称布局,以突出排云殿、佛香阁一线的中心地位。还釆用了和北海琼华岛北面相似的手法,沿南面湖岸修建了长约七百米的长廊,以加强前山景物的整体性。



由于湖中的龙王庙岛略偏东,不在排云殿、佛香阁轴线上,又在这条轴线向南的延长线上于湖之南部增筑凤凰墩,墩上建凤凰楼,与排云殿、佛香阁互为对景,用这方法把万寿山的中轴线向南延到湖南岸。(凤凰楼已被英法侵略军毁去,现于此处新建一亭为标志)此外,在万寿山的东、西部,在半山处分别建可以东望、西眺的景福阁、画中游两座较大建筑,成为万寿山东、西侧山顶的主要景点,同时也是可以在此东望圆明园、西望静宜园的观景点。


由于山南北地形的变化,山北的主轴线不得不略偏东,与山南的主轴错位约五十米。它的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为大型喇嘛庙香严宗印之阁和须弥灵境,又把北宫门建在其正北,连以长桥,遂形成山北面的主轴线。在香严宗印之阁的东、西侧还对称各建两座喇嘛塔,以衬托出主轴线。又在寺之东、西外侧各据一小高地分别建善现寺和云会寺两座小寺庙,形成北面主轴两侧的辅助轴线。在布置香严宗印之阁两侧的喇嘛塔时,有意把西侧的两座喇嘛塔建在自山南轴线向北的延长线上,这就使山南、山北的主轴线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园中的大型建筑群如德和园、玉澜堂、乐寿堂、排云殿、介寿堂、清华轩、须弥灵境等仍是按传统的择中手法把主建筑置于地盘几何中心。


从上述探讨可知,当时对清漪园特别是其中万寿山部分的规划布局是考虑得很精密的,反映了当时大型园林规划布局方法上的新成就。


【摘自:《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傅熹年 著 北京出版社 】


图书信息

书    名: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作    者:傅熹年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定    价:36.00元

ISBN:978-7-200-12088-2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活动在七千年有实物可考的发展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金、元明清。在这五个阶段中,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经历了萌芽、初步成型、基本定型、成熟盛期、持续发展渐趋衰落的过程。而后三阶段中的汉、唐、明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强盛有巨大发展的时期;与之同步,汉、唐、明三代建筑也成为各该阶段中的发展高潮,在建设规模、建筑技术、建筑艺术风貌上都取得巨大成就。本书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引,对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建筑手法、城市规划,以及墓葬和宫殿的建筑形制都逐一剖析,并配之作者手绘建筑测绘图。十分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傅熹年,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文物鉴定专家,启功先生的私淑弟子。祖籍四川省江安县,1933年1月生于北京。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