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曾有一个名字叫契丹

2017-07-20 满族文化网

中国曾有一个名字叫契丹,这广告都打到美国了。

契丹(Khitan)是中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称号,长期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多为模糊之词,称呼也不统一,在众多关于中国的叫法中,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契丹。第一个称中国为契丹的是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将元朝称契丹。但真正使欧洲人为中国给定统一专名的是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他在1605年寄给意大利的信函中断定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的契丹。
Китай从词源上讲来自蒙古语“乞塔”,原来专指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欧洲人称中国。这一词义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逐步扩大,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通过蒙古人转手给欧洲人,该词泛指中国。在蒙古人统治下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交往的国度,都已习惯用Kitai来称中国。公元1404年西班牙公使克拉维约赴撒马尔罕觐见帖木儿汗在《克拉维约东使记》用契丹来称呼中国。大部分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称中国为契丹,这并非源自契丹强盛之故,俄罗斯从伊凡三世(1440年-1505年)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俄罗斯按照当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在金帐汗国时期,很多突厥语和蒙古语的词根和词汇进入了古罗斯的语言,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而俄罗斯受鞑靼蒙古的桎梏近250年,加上蒙古武力强盛,国祚长久,也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
“契丹”这一称号在由东向西的传播中逐渐演变:
蒙古语:Хятад(Khyatad) / Kitad
维吾尔语:خىتاي, Xitay
哈萨克语:قىتاي, Қытай, Qıtay
喀山鞑靼:Qıtay
俄语:Китай(Kitay)
乌克兰语:Китай(Kytay)
保加利亚语:Китай(Kitay)
波兰语:Kitaj
斯洛文尼亚语:Kitajska
中世纪拉丁语:Cataya, Kitai
意大利语:Catai
西班牙语:Catay
葡萄牙语:Cataio
法语、英语、德语、荷兰语、北日耳曼语支:Cathay
现时突厥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多数语言中仍把中国称为“契丹”,如俄语中的Китай。在英语中,由“Khitan”演变而来的“Cathay”也是中国的雅称,但多用于诗歌中。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时被译为“国泰”,如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国泰电影院(Cathay Theatre)等。

现在据有人统计,有近十个国家称呼中国为契丹。

历史上契丹确实强大一时,那为什么会把契丹与汉人给混肴了呢?

首先混在服装上,参考契丹出土古墓壁画,汉人、契丹无大区别。.其次文字,虽有契丹文,契丹文外形也很像汉字,对外国人而言,看外观差不多,反正他们都不认识。而且外文书有的也是用汉字书写。汉化的契丹唯有发饰与汉人不同。也难怪他们曰中国为契丹。

对中国称呼契丹,最早可能是蒙古人,并把这一称呼带给中东和欧洲。

有人认为,蒙古语称汉人为hiatad是“瘦小、干瘪”的复数形式,契丹hiadan在蒙古语里是“山崖、岩石、山峰”的意思,两者读音相似。所以外界就把蒙古人对汉人称呼变为对中国的称呼了。


满族文化网编辑有关资料而成,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