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吉林特产倭刀,并非是日本刀!

2017-07-20 满族文化网

胡彦春

 

    提及“倭刀”,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日本刀,因为这种刀早在唐朝就流入中原,并成为一些达官贵人的家庭饰物。可今天我所说的倭刀并非是日本刀,而是清朝时期东北地方衙门(特别是吉林将军衙门)向朝廷进奉的一种贡品——青狐。

 

  青狐又称沙狐,《嘉庆一统志·土产》中“元狐”条注有“又有青狐,亦名倭刀,毛色兼黄黑,贵重次于玄狐。”

 

  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 在《红楼梦》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一回中也有“元狐帽檐十副,倭刀帽檐十二副,貂帽檐二副”的记载,可见这“倭刀”着实是动物的一种。

 

  另据典籍《清稗类钞》中“吉林岁贡清单”上记载,仅吉林围场每年在为“接驾及恭贺万寿进贡”的兽类有:貂鼠、白毛梢黑狐狸、倭刀、黄狐貉、梅花鹿、角鹿、鹿羔、麋、麋羔、麞、虎、熊;皮张类有:玄狐皮、倭刀皮、黄狐皮、猞猁皮、水獭皮、海豹皮、虎皮、豹皮、灰鼠皮、鹿羔皮。由此可见,“倭刀”绝不单单是指日本刀,还是“青狐”的代名词。这一点在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词源》中也有解读。至于人们为什么把青狐称作“倭刀”,暂且还没有发现确切的资料记载。只是从民间耄耋之言中略知一二。

 

  “倭刀”虽为贡品,但其质地较玄狐、貂等要差些,所以,民间就有了“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的歌谣(这里所说的一品、二品是指朝廷官员的品级,而不是动物皮革的等级)。据史料记载:清王朝朝贺大典上“诸王、贝勒、贝子、公皆于丹墀上行礼,行礼处横布棕毯,由东而西,作一字形,元日,皆貂服,二品以上同,三品以下朝服,余日则皆朝服。”可见民间歌谣并非是空穴来风。

 

  “倭刀”毛色大都呈灰色或灰棕色,其体型较小,一般仅有2-3公斤重、50-60公分长。在清朝大臣们眼中除玄狐之外,被视为上品的还有紫貂、黑貂,而这杂色的青狐,只能甘拜下风了。其实这与帝王的好恶也不无关系,乾隆帝曾作诗云:“东瀛物产富难祥,美毳尤称貂鼠良。食喜松皮和栗实,色惟重黑乃轻黄……狐白哪堪相比拟,名裘黼黻佐朝章。”可见,在帝王的眼中连白狐都不能与貂媲美,更何况这杂色的青狐了。

 

  虽然,它无法与玄狐、貂相媲美,但要是与黄狐貉、猞猁皮、水獭皮、海豹皮等相比它仍然是佼佼者,不然怎么说“三品四品穿倭刀”呢?


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