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仅有满洲八大姓,还有汉军八旗的八大姓!

2017-07-23 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

满洲八大姓是指满洲人姓氏人数较多、且在清出了很多名贵人物的大姓。

满洲“八大姓”,最早的记录是在雍乾两朝修撰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源自其中的“八著姓”。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共记载了1114个满洲姓氏,每个满洲姓氏均有一个非常简短的“小传”。在这1114个满洲姓氏之中,只有8个的小传里,有“某某氏,为满洲著姓”这种描述方法。这是第一次由官方统计满洲姓氏,也是第一次由官方进行满洲姓氏的著微划分。故而目前研究认为这是“满洲八大姓”的肇始。

(图为《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书内他塔喇氏部分首页,可以看到“著姓”一词。)

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的“八著姓”,为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觉罗氏、佟佳氏、纳喇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明确提出了同姓不一定同宗的说法,并在同姓内的同宗支系上均注明了“与某地某支同族”,但是在“著姓”这个称呼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是将这个称呼授予了整个姓氏,而并非一个姓氏内的某一个支系。

目前比较普遍、权威的说法至少有五种:

《清稗类钞》、《郎潜纪闻初笔》、《清朝野史大观》等史料中记载的是:

1、瓜尔佳氏;

2、钮祜禄氏;

3、舒穆禄氏;

4、纳喇氏;

5、董鄂氏;

6、马佳氏;

7、伊尔根觉罗氏;

8、辉发氏。

《啸亭杂录》、《沈故》 中记载的是(为9个满族姓氏):

1、瓜尔佳氏;

2、钮钴禄氏;

3、舒穆禄氏;

4、纳兰氏(叶赫那拉氏);

5、董鄂氏;

6、辉发氏;

7、乌喇氏(乌拉那拉氏);

8、伊尔根觉罗氏;

9、马佳氏。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的是“郎、关、舒、那、完、富、费、章”,即:

1、钮祜禄氏;

2、瓜尔佳氏;

3、舒穆禄氏;

4、那拉氏;

5、完颜氏;

6、富察氏;

7、费莫氏;

8、章佳氏。清末北京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佟、关、马、索、齐、富、南、郎”,即:

1、佟佳氏;

2、瓜尔佳氏;

3、马佳氏;

4、索绰罗氏;

5、齐佳氏;

6、富察氏;

7、那木都鲁氏;

8、钮祜禄氏。清末关外旗人中流传的版本则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即:

1、佟佳氏;

2、瓜尔佳氏;

3、马佳氏;

4、索绰罗氏;

5、齐佳氏;

6、富察氏;

7、那拉氏;

8、钮祜禄氏。

那么满洲八大姓是怎么排的,似乎没有一个官方解说。因为这八大姓也是一种俗称。今年5月28日我们发的文章《对民间流传“满洲八大姓”说法的几点质疑》对满洲姓氏的支系数量和名人数量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看,满洲八大姓与这些均无关,所以可能就没有统一标准,而仅限民间流传的说法。

小编个人考虑,可能与满洲人喜欢八这数字有关,尤其与八旗而来的八,如历史上八大铁帽子王,只因军功大而封的世袭罔替的八家王。还有满族美食中的八大碗,因每家贵贱不等,所以菜的内容可以不同,但一般上席满洲人家就讲究八大碗。

就姓氏而说,民间流行的不仅有满洲八大姓,还有汉军八旗的八大姓。

这个汉军八大姓不仅有民间流行的说法,还有一个官定的版本。这官定说起来吓人,据说是清世宗雍正爷亲自给定下的。据记载,雍正爷在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专门提到汉军八旗人才的问题,说道:

  八旗汉军勋旧大臣等子弟,因其父兄失于教导,甚乏可用之才,朕心深为怜悯。现今尚、耿、石、李、佟、祖、蔡、王诸家之子弟。无论在京在外,其年至十五岁以上、二十岁内外者,著拣选带领引见。朕量其才器,令其学习行走,日后俾得成就,以副朕加恩造就勋旧子弟之至意。

  于是乎,民间就根据雍正爷的金口玉言,把“尚、耿、石、李、佟、祖、蔡、王”这八大姓定为汉军八旗的八大姓,或叫“汉军八家”。

汉军叫八大家更合适一些,因为满洲八大姓,说的就就是这八个姓氏,不分支系。而汉军的八大家,是有专门所指的。那么这汉军八家是哪八家?

“汉军八大家”是指:尚(尚可喜)、耿(耿精忠)、石(石廷柱,本苏完瓜尔佳氏)、李(李永芳)、佟(佟养正,本佟佳氏)、祖(祖大寿)、蔡(蔡毓荣)、王(王世选)。

这其中的石廷柱、佟养正、王世选虽在编汉军,但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满洲人,石廷柱是满洲瓜尔佳氏,佟养正是满洲佟佳氏,王世选是满洲完颜氏。所以汉军八旗里的人不一定就汉人,里面也有很多是满洲人,只是他们一般祖上世居辽东,汉化比较深,又起了汉姓,所以被编入汉军。

这民间流传的汉军八大姓,我想也因为满洲人喜欢八字,而流传下的说法。就按上边说的雍正爷的旨意里,提过这汉军八大家,实际上,如果查史书,还是有后续内容。

因为雍正爷后来,又要求把八旗内有与尚、耿、石、李、佟、祖、蔡、王等家相似者,一并查明添入。就是有过大的军功的汉军八旗人家一并上报。

结果汉军各旗一共又上报了“共有三十三家”,史书上称之为“汉军勋旧三十三家”,加上原来就说的汉军八家,一共是汉军四十一家。

这汉军四十一家分布的旗籍如下:

镶黄旗七家:范文程、马得功、洪承畴、刘良臣、郎位、马光辉、田雄。

正黄旗两家:金玉和、左梦庚。

正白旗七家:何智机里、曹恭诚、徐大贵、夏成德、宜永贵、孙得功、孙可望。

正红旗五家:宁完我、鲍承仙、王一屏、李国英、吴守进。

镶红旗五家:赵一鹤、祝世荫、柯汝极、金砺、孟乔芳。

正蓝旗两家:甘应祥、张士彦。

镶蓝旗三家:张存仁、刘光弼、巴泰。

其中缺少两家,推测应该是镶白旗的,但到底是那两家,目前待查。

这说明,这四十一家对大清建立都立过汗马功劳,并封有一定职位。但延续到雍正时期,一些世袭的职务是递减的,所以家族势力再下降。雍正爷就是念他们祖上的功劳,要求国家重用他们后代,当然也希望这些立有军功的后代们,能不辱祖先功绩,再创辉煌。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