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吉林市满族颁金节庆祝纪实

2017-12-03 刑警007 满族文化网

 2017年11月30日,农历十月十三,是满族第382个颁金年。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特别举办诚邀“四海宾朋同聚文化圣殿,八方来客共庆颁金佳节”活动,我全过程参加了庆祝活动,并纪实如下:
        满语颁金节的汉语意思是 “生,创造,生机勃发”。公元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女真领袖、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审时度势决定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族。1989年10月,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倡导,联合丹东市民委、丹东市文联召开“首届满族文学艺术研讨会”正式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为满族的族庆日颁金节。以纪念382年前满洲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从此满族发展成武力强盛,文化发达,胸怀天下的优秀民族,为统一中国、开疆扩土、振兴中华做出了卓越贡献。
        11月26日,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举办了满族同胞庆祝十九大暨喜迎颁金节活动。今天,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又诚邀各族群众来馆感受满族民风民情、参观满族历史文物、欣赏满族服饰礼仪和学满语、写满字、唱满歌、跳满舞、做满物、尝满食、品满俗活动,以庆祝满族全民性族庆日颁金节。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2009年建成于省保级文物单位“王百川大院”内,位于船营区德胜街47号北山公园南门东侧的人民广场西南角上。王百川原名王富海,1876年生于沈阳,民国和伪满时期银行业者,堪称吉林首富,曾捐资修建松花江第一桥吉林大桥而成吉林好人。其宅院建成于1932年,二进制四合院,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考究,保存完好。
       上午9时30分,庆祝活动在满族大秧歌的罗锅声中开始,这是一支中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满族特色浓重的秧歌队,服饰艳丽、舞步规范、动作整齐、节奏热烈。随后,各馆讲解员分别组织观众参观满族历史文化,体验满族扎染、柳编、服饰、剪纸、乐器、语言、文字、和手工制作工艺。
       11时,大家排队领取并品尝满族食品沙琪玛和朝鲜族打糕,我领两块沙琪玛留给孙子,吃了六块打糕,又喝了两杯白开水,很温馨。
       11时30分,庆祝活动进入尾声,大家围观满族祭祀活动,欣赏萨满跳神之后,各自把祈福子女平安康健的红、黄布条和亲手制作的小弓箭拴到子孙绳上,在主持人的祝福广播和音乐声中离开博物馆。
       我是头一次参观满族博物馆,颇感馆藏文物丰富,图文制作精良,布展逻辑清晰,解说尊重史实,陈列特色突出。通过观瞻深感满族历代先民对吉林和东北的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也深感古代历朝对满族发展的重视和满族对中华民族振兴的作为;更深感清朝历代对吉林乌拉的依重和吉林乌拉对清朝当局的厚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以有声与无声、图示与物展、基本陈列与动态列展相结合的方式,向参观者讲述了满族吉林和吉林满族的历史、传统和故事,不愧是吉林市满族文化的一处圣坛。

        12时,我走出博物馆院门,向左拐穿过宽阔的人民广场,眺望蓝天下的北山公园,来到金顶辉煌的西清真寺前,登上53路公交车回家。今年的颁金节,让我领略了吉林市五大主体民族人口中,汉、满、朝、回四大民族的风采,唯感缺少蒙古族特色的直观元素。


       海东青是鹰中极品,是满洲族最崇尚的吉祥鸟,它的生存特性象征着满洲族百折不挠、拼搏向上、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因此,满族博物馆不能不把它作为镇馆之神、迎客之松,傲立在进馆院门的屏风石上。
       位于德胜街道边北山公园门前的“王百川大院”,解放战争中曾作为国民党部队60军的军部,1984年市城建委将院内居民住户动迁,作为市规划局办公地址,1999年列省级文保单位,2003年移交市文化局主管,2009年建为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实施使用性保护。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遵循各地博物馆通规,每周一闭馆,其它时间每天开放五场免费参观,上午9:00、10:00,下午13:30、14:30、15:30.。其中,9:00和13:00免费讲解。个人或团体预约有偿讲解可以挑选讲解员,人次数1至50人,收费10至250元。

        早年的满族四合院都有影壁墙,多在门里,亦或门外,以屏蔽风水,深邃内涵。王百川大院内原来也有雕刻精美的屏风影壁,但已遭破坏,现以岩石假山代之。

           颁金节庆祝活动即将开始,我刚好跨进博物馆院门。

        颁金节庆祝活动以满族大秧歌开场,我自西南向东北角观看秧歌队服饰艳丽、训练有素。

         我从东南向西北角观看秧歌队形整齐、动作优美。

            主持人宣布庆祝活动内容安排、仪式规程和组织要求。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院后的北山公园退去绿树的遮掩露出古朴的庄严,它的庙宇群也在悄悄的扩大。近处一条新建长廊已露出端倪。

          坐落在德胜街北端的西清真寺金顶辉煌,兰塔刺天,吉林市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私家车也多的让我找不着人行道。

           满族秧歌就是东北大秧歌,热烈、火辣是最基本的特点。

         别看站在人后,吹鼓手才是秧歌队的总指挥。

           八戒出场了,怎么没有看到悟空呢?

           八戒和这两女角不知演的哪一出?

           每天早晚锻炼都穿这身行头真挺费事吧?

         八戒今天没带大师兄一起来出场不知是何原因?颁金节缺大手哇!

         历时15分钟的满族大秧歌表演进入结束式。

         鹰是属于蓝天的,只有仰望才更显雄伟本色。

          今天参观体验第一馆,满族扎染艺术

          这个馆是满根溯源馆,基本陈列的文字、图片、实物都是论述满族的来源。

       满族从先祖肃慎算起历史已长达7000余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族建立清朝,1644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山海关,统一中国,1911年中华民国推翻清朝改满洲族为满族。

        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参观游人操作满族扎染工艺,用扎染方法染手帕。

         今天参观体验第二馆,柳编手工艺

         这个馆是满族民俗馆,基本陈列的文字、图片、实物、模型都是表现满族风俗习惯的。

         满族人家的厨房、锅灶、水缸、酸菜缸、鸡罩笼等等,我小时候这些老物件是不可缺少,锅台是用黄泥坯砌筑的。

      满族人家的吃饭场景,礼数严格,座次讲究,起吃有序。我小时候家来客人,母亲得站在屋地上秀手看着客人吃饭,不能这样坐着。

       满族人家的悠车、炕柜、饭桌、火盆、烟笸箩、窗户、炕席、炕沿、对面炕、西条炕、木箱子等,我小时候家里就是这样的布局。

        今天这个馆的临时展览是用柳条编筐,天冷手凉,人们都只看不动手,我也忙着拍照,再说小时候编蝈蝈笼、鱼篓是随时随地的。

         满族花轱辘大车,1949年解放后才陆续有了胶皮轮的马车。

        今天参观体验第三馆,满族服饰

        这个馆是龙兴之地馆,基本陈列的模型、实物、图片、文字都展示吉林是清朝的龙兴发祥之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虽起兵于建州,建朝于辽宁,但其祖先布库里雍顺却诞生于长白山,立足于松花江,白山松水是清龙腾起之源地。

                   努尔哈赤最宠爱、最聪慧、最有贡献的妻子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老家就在我们吉林市九站经济开发区的三台子村。

            阿巴亥给努尔哈赤生的三个儿子中,最有作为的二儿子多尔衮是清军入关、统一中国的实际决策者、指挥者和领导者。

        这三位也都是从我们吉林乌拉走进清宫的乌拉那拉氏皇妻和皇后,左,皇太极的正妻;中,雍正的皇后;右,乾隆的皇后。

          吉林市小白山沙盘展示清朝祭祀长白山的隆重场景,山上的望祭殿毁于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破坏,近年将重新修复。

        清圣祖康熙两次东巡都到吉林,还去过乌拉街,他祭拜长白山,乘船游松花江,写下著名的诗词《松花江放船歌》。


          清高宗乾隆东巡到吉林,亲登小白山望祭殿祭祀长白山神。

                  乾隆从小白山上祭祀长白山神回来,在温德河子又祭祀松花江神。

            这是吉林市满族联谊会负责人、清皇室第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捐赠给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家传十八件健身习武的兵器。

        今天这个馆的临时展览是满族服饰穿着体验,人们脱去外套,换上满族服饰,造型摆拍,饶有兴趣。

          人们认真挑选适合的满族服饰,打扮自己的满族形象。

        今天参观体验第四馆,满族非物质遗产项目

        这个馆是皇家贡地馆,基本陈列的实物、图片、文字、模型、标本都是展示打牲乌拉贡品採捕、储藏、运送和呈进的情景。
       打牲乌拉。满语为布特哈乌拉,汉语意思是江河渔猎之地。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自治镇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立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它直属于清朝内务府,是清朝四大朝贡衙门之首,它伴随清朝入关后全过程,是清朝皇家生活物资的保障基地。
              以现代实物展示打牲乌拉精选贡品,人参、松籽、核桃、白小米等。

        松花江特产鲟鳇鱼江海共生,个大、鲜嫩,是打牲乌拉的重要贡品。每年春汛后,捕鱼牲丁下江捕捞到鲟鳇鱼后,立即运送到鲟鳇鱼圈圈养。冬季破冰取鱼,泼水挂冰捋直冻好,用黄绫裹包好,装上桃木车运往北京城。




       打牲乌拉朝贡车队出征北京城的场景模型(分三段拍照,上图前、中图中、下图后),那时候没有冷藏设备,冬季运送保鲜防腐。


        今天这个馆的临时展出是满族剪纸(上图)、满族乐器沙拉机子(中图)、满族二弦琴(下图),人们都很客气,不爱动手。

          今天参观体验第五馆,满族语言、文字

         这个馆是艺华体萃馆,基本陈列的实物、文字、图画、模型都是展示满族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的成就,辉煌且源远流长。图中金色塑像完颜依稀是满族早期女真文字的创始人,他的家族墓地就在舒兰市小城子乡东村,他是满族金朝著名开国元勋。


      今天这个馆临时展览的是满语交流和满字书写,这一老一小都是我市难得的懂满语、会写满文的满族学者,许多人得到写贴字画。

         这位具有清皇室血统满族格格的满文书法很流道。

          关于满族文字的顺口溜: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族字。

          今天参观体验第六馆,萨满祈福挂件制作

       这个馆是吉林乌拉萨满文化馆,基本陈列的实物、模型、文字、图片都是展现萨满文化的内容。萨满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宗教文化,有广泛的群众性、包融性、综合性、广博性。吉林乌拉满族及其先民自古崇信萨满教,保留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祭祀礼仪活动。这些原始文化遗存是民族形态的母源,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萨满,通古斯语,满语意思是“晓彻”,即最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的天使、天的仆人。因此在氏族中享有威望和受到敬重。我小时候人们管从事这种活动叫“跳大神”,有这种技能的人叫“大神”。

        今天这个馆的临时展览是工作人员指导人们现场用竹皮和白线制作小弓箭,祈福自己的儿孙成长为能跨马弯弓的民族英雄。

         今天参观体验第七馆,萨满祭祀神堂

        这个馆是锡克特里萨满神堂,基本陈列的设施、模型、实物、图表都是锡克特里家族萨满祭祀活动的器物展示和场景模拟。锡克特里汉姓是“石”,石克特里哈拉是佛,满洲正黄旗,祖籍黑龙江南岸,祖先战功赫赫,其本人于明朝隆庆末年(1570年)在吉林辉南县创建辉发国,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以太仆寺总珠轩达身份被派到打牲乌拉一带打牲,二年后年老奉旨携书童落户吉林乌拉。其萨满祭祀至今已有380多年,集歌、舞、乐于一体。是原始文化的活态再现和重要遗存。此照片拍的是表现动、植物图腾崇拜的萨满神案。

        一会儿, 博物馆表演萨满祭祀活动的工作人员将从这个神堂里走出,到院子里给人们演示锡克特里式萨满祭祀活动的情景。

        人们排队领取博物馆提供的满族小吃食品沙琪玛,品尝替代满族粘食的朝鲜族打糕。


           满族人喜吃粘食,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是大黄米饭、小黄米粘豆包、黄米面饼子,还有又香又甜的黄米面豆面卷子。

         萨满祭祀大神的腰铃和手鼓是不可或缺的器物。

             主持人出场(右一)了,庆祝活动进入尾声。

           萨满祭祀表演是今天庆祝活动最后一个项目,主持人宣布庆祝活动圆满结束。

          人们把为子女祈福的红、黄布条和制作的小弓箭拴到子孙绳上,陆续离去。

           我再次仰望海东青的雄姿,离开博物馆回家。

           我走出满族博物馆,远眺冬天没有积雪的北山公园,东西两峰尽收眼底。

          我从宽阔的人民广场上走过,我上中学的时候,这里是吉林市著名的北山体育场和吉林市第九中学校的地址。


         我站在北大街53路中医院站桩前仰望西清真寺,那些电线杆上的电线都移入地下通廊的管道后,西清真寺会更漂亮。

                原创:刑警007          2017年12月2日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