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少数民族“被边缘化”,大汉族主义心态使少数民族产生逆反心理

2017-12-22 满族文化网

原标题:《学者讨论民族问题之一:少数民族“被边缘化”值得注意》

来 源:环球网 

    

传说中的九黎部落酋长 蚩尤  


多民族国家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折射

  严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我们从社会的角度看矛盾,这已是我们生活中常态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转型发展层面,在各种矛盾中来看这个问题,不是说一有民族问题,都是这种性质恶劣的冲突。

  但我们也不能回避,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取得了国际上非常亮丽的答卷,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死给你看”,一个是“我们一块儿死”。前一个是自焚,后一个是恐怖暴力事件。这是我们很尴尬的一件事。

  中国特色是什么?通过国度的差异比较,一个国家一个样。比如欧美国家早就经过了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过程。所以他们是在一般和平的、比较民主的方式反映群体的诉求,或者公民个体的诉求。说实话,他们屠杀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而一个非洲国家可能还是个部族社会,给我们呈现的就是暴力社会,保守的、传统的。那么,多民族国家处于向现代国家转型时期,比如我们国家,的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我们现在社会的转型期,有几个大的冲突:第一个就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区域性的宗教为主的意识形态,这两个没有中间过渡的东西。所以,意识形态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导致了宗教越来越消极,我们越来越红火。

  第二是阶层冲突,就是社会结构粘合度不高,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第三是我们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我们天天讲民族团结互助,实际上我们公民,尤其东部地区的公民不够自觉,在践行民族理解、民族尊重方面做得不够。我们没有把它纳入到每个公民自觉性里。尤其在东部地区。

  第四是我们在民族宣传方面的正能量太少,人物和事迹太少,一跟民族有关的就是负面的、有问题的,一出事儿就问哪个民族的。而且,包括出版社、传媒等在内的媒介,有的一提到民族问题就不发,越不发我们这方面越不行。所以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舆情方面,应该在民族知识、民族尊严的正能量方面,加大传播力度。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在不断地边缘化


  曹剑(国家民委研究室世界民族处处长):全球化伴随着科技发展,信息、互联网不断发展,不断在改变着大家的观念。全球化也加速了民族和宗教的扩散。全球化、民主化的浪潮、人权观念等对民族问题的冲击是不断的。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地在冲击冷战以后的民族主义浪潮的趋势。

  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国际社会,以及看待世界民族问题的视角,同时催生了国际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国内管理和国内干预的强大压力。这种冲突涉及到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民族和宗教这个观念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

  民族问题的这些现象,表现出来几大类:第一,政治方面,是民族自觉的理念问题。我们如何看待积极的民族主义与市场经济、实现民主政治制度以及健全公民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第二,就是少数民族边缘化问题。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实际上少数民族在不断地边缘化。如果沟通好的话,可能就是促进和平发展,如果沟通得不畅,可能就演变为民族宗教的冲突。

  第三,就是经济上的表现。资源的枯竭带来如何开发、如何调整利益分配的问题,并在不断凸显。另外一个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少数民族贫困化的加剧,导致的问题是非常大的。

  第四,文化上的问题,就是宗教。宗教的因素与民族冲突使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另外就是文化上的歧视,现代化转型中采取的强制的方式,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和人们的尊严、平等意识不断的反弹。比如,本来是在内陆比较常见的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区域不同就民族化了。这也涉及到文化上的相互包容。

  第五,是法制管理上的。对于少数人的权利保护不完善。

  第六,就是社会管理方面。这方面的强制因素或多或少的是存在的。

  第七,在外交层面,比如涉及到国际上跨界尤其是跨民族的问题,导致的区域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甚至影响到了国内。另外是国际干预问题,这是一个牵动国际关系格局稳定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2015年8月30日作家贾平凹在新疆天山天池作为主祭 祭拜西王母 

  大汉族主义心态使少数民族产生逆反心理

  曹剑:各个阶段可能都有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以及阶段性的特征。那么,现在中国的民族问题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外,也有涉及到人权、文化、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面对你要重建一个汉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可能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人们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对自我的认同感会进一步增加。

  张海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我觉得毛泽东在50年代基本上就是实现了一次与各民族全面的和解。把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做了一次总结,各个少数民族都认同一个中国,非常了不起的成绩。那基础打得比较瓷实,这是值得向国外介绍的。

  中国现在虽然不差钱,但我们有时觉得金钱万能,有点太崇拜了。中国重要的一点,平面看就是一个太极图,它有内地也有边疆,而边疆跟内地逻辑不一样。内地就喜欢搞现代化,特别崇拜世俗的权力,有钱自己花,拼命往自己口袋里装。边疆呢,宗教对它的影响就大,他崇拜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有钱也舍得掏出去给寺庙,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现在,我们却非要用内地的生活逻辑去套他们,然后把新疆也建成深圳。所以我觉得,要去掉这个思想。

 2012年4月4日陕西宝鸡公祭炎帝   

  杨培德(贵州苗学会会长):由于汉族在我国总人口占90%以上,汉族地区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占据优势、汉族干部在各级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调整我国民族关系的主动权、改善我国民族关系的钥匙掌握在汉族手里。在调整我国民族关系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必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反省“大汉族主义”。对这一点,老一辈革命家已经强调过多次。我们必须坚决地反对一切事务以汉族为中心。

  所以要制止重建汉族国家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非常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如,对于汉族干部“祭黄帝”的现象,并提到“炎黄子孙”的称呼的问题,其实少数民族很多人就提出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底是炎黄子孙的国家,还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种质疑下,当然就会产生一个逆反的心理,其实这种离心力首先就在于大汉族主义。看看中学教材、历史教科书,其实也完全是按照炎黄子孙的心态教育的。

  我认为,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说因为这样一种民族区域自治或者优惠政策才催生了民族意识,这个完全是把问题颠倒。民族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意识的增强,恰恰就是因为大民族自我中心的膨胀,致使弱小的民族被迫急于加强自己的民族意识。

(本文是根据察哈尔学会11月6日举办“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冲突与管理研讨会”专家发言整理而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