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良弼:满洲贵族青年最后的荣光

2018-01-18 满族文化网

作为清末难得的军事人才,良弼为自己的血统倾注了全部的力量,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只能同这个帝国一同被埋葬。


  武昌起义后,良弼曾主动请缨,要南下平叛,但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庆亲王奕?却派了软弱无能的荫昌前去镇压。身在军谘府的良弼无能为力,只能拼命反对重用北洋将领,认为派去武汉平叛的将领都是袁世凯的部下,以后可能得出乱子,但没人能听良弼的意见。良弼“虽参军务,无可与谋,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日有忧色”。

  良弼是清末难得的军事人才,他的刚直不阿、心怀大志却成为帝国官场的靶心。奕?或许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有一次,在前门外,一满族子弟正指挥着家丁对一个汉族医生拳打脚踢,企图强抢他的女儿,良弼冲上去,将家丁们拉开。旁边有人小声说,那可是振贝子爷,你管不了的。良弼这才知道胡作非为的竟是庆亲王奕?的儿子载振,他走到载振跟前,骂了个狗血喷头,载振动手,两人扭打起来。载振自然不是军校出身的良弼的对手,直到巡警把他们拉开。巡警惧怕载振,反将良弼训斥一顿,要将其带走。良弼露出身上黄带子,表示这是家事,你们管不了,巡警只得把二人送到宗人府,载振被收押。第二天庆亲王奕?来求情,才领走了儿子。

  良弼是满清镶黄旗,出生于1877年,家道已经败落,宗室的黄带子已经被革掉,降格为觉罗,红带子。直到后来发迹,象征宗室特权的黄带子才又给他系上。良弼的父亲早亡,跟母亲一起生活,在成都长大。良弼跟其他八旗子弟不同,不仅能吃苦,天资也不错,后被派往日本军官学校学习,跟康有为、梁启超还有来往,对改良维新也十分赞同。
  回到中国,良弼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他不像其他满族贵族青年那样沉迷于声色犬马,甚至连应酬都很少,只是偶而同三五知己,喜欢到东四隆福寺街的福全馆,吃一盘油爆猪肚仁和盐爆羊肚仁。良弼的衣着也很朴素,经常是哔叽长袍,从不穿绸着缎,只是长袍上习惯系着一根黄带子,表示他宗室的身份。

  辛亥年腊月初一(1912年1月19日),溥伟、载涛、载泽、良弼、毓朗、铁良等帝国的贵族青年们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宗社党)”的名义发布宣言,为大清朝做着最后的努力。宗社党所有成员的胸前都刺有二龙图案,满文姓名和标志。他们的宗旨是夺回袁世凯的内阁总理大权,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立宪,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宗社党发布宣言,明确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为了扩大扶清的力量,良弼还四处纠集满族军人,不停召开集会,发表演说,甚至以在北京以发动军队暴动相威胁,不时恐吓主张共和的袁世凯一帮人。

  这样一个人,自然也成为革命党暗杀的目标。辛亥年十二月初,良弼便得到情报,他已经成为别人的目标。

  腊月初八,革命党人彭家珍身穿标统制服,腰佩军刀,揣着一张伪造清廷官衔的名片叩响了良弼宅邸大门。门房回说大人还没回来,胡同里忽然就响起马蹄声,马车越来越近,那正是良弼的车队。彭家珍递上名片,良弼请他进宅,猛然想起前几天的情报,大呼有刺客,拔腿便跑,彭家珍掏出炸弹,未击中良弼,又掷一弹,彭家珍当场死亡,良弼左腿负伤,还不忘感慨:“朝廷不识我,唯此人识我,真吾知己也。”

  良弼的伤并不至死,但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收买了给良弼治病的中医,一剂药酒,良弼便不行了。良弼死后,宗社党缺乏主干,很瓦解,他的丧事,无比凄惨。
时间过了不到半月,隆裕太后即宣布了清帝退位诏书。
  (本专题参考书目:祝勇《辛亥年》、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溥仪《我的前半生》、吴瀛《故宫尘梦录》、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张謇《张謇日记》、刘厚生《张謇传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