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清朝皇帝举行书法比赛,谁的书法更胜一筹?

2018-01-25 满族文化网

文字不仅是交流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形式。满清入关主政后,清朝历代帝王很注意吸收大汉文化,他们幼时即受到严的格教育,全面学习书法、作文、礼仪、治国、历史、科学等方面知识。


有人也这样评价清朝几位皇帝的字:

康熙大气冲天虹    华贵秀丽是乾隆

雍正规矩平且稳   嘉庆圆润诚守中

道光遒劲逞英雄   咸丰浩气得神助

同治矮胖不平庸   光绪外锦藏刚骨


1

顺治帝

1638年~1661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时年六岁,改元顺治,在位18年。自幼天资聪颖,打小就练习书法,喜爱汉文化。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行书论桐文


行书唐人诗一首


2

康熙帝

1654~1722年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皇帝,顺治皇帝第三子。他自幼受到系统严格的汉文化的启蒙教育,对汉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不仅大力倡导汉文化,本人亦饱读诗书,好学敏求,学习书法便是其重要的功课之一。万机余暇,他常与臣下观摩古人墨迹,切磋书艺,以翰墨陶冶情怀。


历代书家中,玄烨对董其昌的书法最为崇尚,刻意模仿,功力渐深,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董派书家,并直接影响和引领了当时的书风走向,使清初书坛弥漫着董派的流风余韵。


《行书柳条边望月周》纸本 行书


《行书唐诗轴》111.3×46.5厘米 行书


3

雍正帝

1678年~1735年


雍正帝书法深受其父康熙影响,但其优异在于跳出董其昌,溯古学二王及晋唐,楷行草样样精通,中锋老辣,灵动流畅,骨肉清劲,意韵盎然。有不少观点认为,雍正帝是清代皇帝中书法造诣最高者。

御书法雨诗  手卷  绢本


《草书王维五言律诗》纸本 草书


4

乾隆帝

1678年~1735年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行书凤凰清听轴》纸本


《麦色诗》轴,纸本,行书


5

嘉庆帝

1711年~1799年


爱新觉罗·颙琰,即清仁宗嘉庆皇帝,主要写楷书,在端庄规整中透露着古拙,可能与他性情有关。他年幼处于父皇威严下,上任初始也是受太上皇发号施令,直到乾隆帝死后才正式掌权,惩治和珅,肃清吏治。


颙琰自幼也受到了系统的书法教育,虽难与康、雍、乾三帝比肩,但笔墨沉厚,功力扎实,颇具个性。


《楷书五言诗》轴,绢本


《读杜诗》 轴,纸本,楷书


6

道光帝

1782年~1850年


清宣宗道光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他的书法似馆阁体,黑重而浓茂,严正而规矩,有很深的功力。

《黑龙潭祈雨诗》横幅,纸本,楷书


《观瀑诗》轴,绢本,楷书


7

咸丰帝

1831年~1861年


咸丰帝,为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在位11年。在位期间,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国家的衰落动荡,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皇帝自已无暇翰墨,因此留下的墨宝很少。但他自幼受到严格的汉文化教育,使得他在书法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


咸丰帝书法


8

同治帝

1856年~1874年


同治帝时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书法名家,翁同酥、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吴熙载等。同治帝书法要优于道光咸丰,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清帝体”“馆阁体”,还受到刘镛影响,善用浓墨,结体却疏朗奔放,确实可观。

同治帝书法


9

光绪帝

1871年~1908年


有帝王之气,无帝王之福。不过清未光绪年轻,血气未散,还有点柳体之味。光绪是中国现代化之父,甲午为主战派之首,其书法颇有中正气,得颜体雄厚,结字宽博,精神挺拔。

临赵体

10

宣统帝

1006年~1967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