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

2018-03-27 满族文化网

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

李晓玲

摘要:清代补服制度是清代舆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文官补子不仅是辨别官员地位、品级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载体。本文分析了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基本构成和造型,并按照清代发展的时间顺序总结了不同时期补子纹样和工艺的特点,全面分析了补子在清代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清代;文官补子;补子纹样

补子,是指中国古代皇帝、皇后、妃嫔、公主、皇子、王公、命妇及文武百官所穿的补服上,钉缀的用金线和彩丝绣成或织成的图象标识,是帝后君臣地位尊卑的象征、品级高低的标志。补服制度,自隋代创始,至明清两代已十分完备。清代补子是缀缝在补服的前胸及后背上的,以刺绣、缂织等工艺按品级纹样制作而成的尺寸约30厘米左右的方形或圆形织物。清代文官补子绣禽,武官补子绣兽。帝后王公贝勒用圆补,镇国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用方补。

清代的补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清代的补服制度只对补子的品级纹样(即主纹)有具体的规定,但补子纹样是由许多元素共同组成的,清代各朝补子的纹样与工艺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及不同时期审美和文化的融合展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本文主要以Beverley Jackson & David Huge,Ph.D所著的ladder to the clouds的主要观点为依据,对其中认同的部分进行了翻译和补充,以世界各地博物馆及拍卖网站上一千余张文官补子图片及清代画像为比较研究对象,对清代不同时期的补子特点加以研究总结,以期对清代补子纹样的断代及补子图案本身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基本构成

1、主体纹样。清代文官补的主体纹样为代表不同品级的禽鸟纹。清代《钦定大清会典图》卷六十四-卷六十六: “文一品官补服绣鹤,文二品官补服绣锦鸡,文三品官补服绣孔雀,文四品官补服绣雁,文五品官补绣白鹇,文六品官补服绣鹭鸶,文七品官补服绣鸂鶒纹,文八品官补服绣鹌鹑,文九品官补服绣练雀,未入流官补服制同;都御史补服绣獬豸、副都御史、给事中、按察使各道补服制同。”补子的主体纹样是区别官员身份的主要标志,所有官员必须按制穿戴,任何人不得僭越。

2、基本纹样。清代补子的基本纹样由太阳纹、云纹、水纹和湖石纹四种图案构成,这四种基本纹样的变化也是区分清代不同朝代补子的重要标志。清代补子与明代补子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太阳纹的出现。清顺治时期的文官补子上就出现了太阳纹,其位于补子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在西方关于补子的研究中如ladder to the clouds书中认为,左上太阳纹为官员穿着,右上太阳纹为官夫人穿着,事实上也以此为多。但在清代的画像中也偶有右上太阳纹为官员穿着的现象,因此,此观点有待商榷。补子的主体造型为主纹抬头或回头望日,其中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太阳象征皇帝,是权力的中心,绣在补子上代表对皇帝的尊重;另外一种是“指日高升”的意思。云纹、水纹和山石纹分别代表着天空、海洋和陆地三界,也是皇权所及的范围。

图1:清康熙文官一品团鹤纹刺绣补子,2012年佳士得(香港)春拍拍品(图片来自佳士得拍卖公司官网)

图2:清康熙文官一品双团鹤纹刺绣补子,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3:清康熙文官三品双团孔雀纹刺绣补子,2014年佳士得(香港)秋拍

3、八宝纹样。八宝纹样是中国的传统吉祥纹样。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种为儒教传统的吉祥八宝,也叫杂八宝,产生于宋代,其纹样实为八种不同宝物的组合,主要有金锭、银锭、宝珠(火珠)、犀角、如意、珊瑚、方胜、古钱、灵芝、玉磬、鼎、杯、象牙、双角、艾叶、蕉叶、笔锭、琉璃、玛瑙、菱镜、砗磲、书、画等根据要表达的寓意选择其中任意八件组成八宝纹样。在清代补子纹样中,杂八宝出现最早并且它的运用几乎贯穿于整个清朝,尤其是清乾隆中早期以前的补子,八宝纹样只选择杂八宝,通常是在山石纹的两侧水纹中选择宝珠、犀角、书、画等3至5种为多。

第二种为佛教八宝,亦称佛教八吉祥,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八种宝物为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罐、双鱼及盘长,象征吉祥、幸福、圆满。在清代补子纹样中,佛教八宝图案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在清中晚期应用较多。

第三种为道教八宝。道八宝亦称暗八仙,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道家八仙(又称明八仙,组合于元,兴盛于明、清)所持的八件法宝:芭蕉扇、宝剑、花篮、笛子、宝葫芦、鱼鼓、阴阳板、莲花。暗八仙纹样,既有吉祥寓意,也代表万能的法术。我国传统图案常用暗八仙寓示吉庆吉祥、福乐长寿。在清代补子中暗八仙纹在19世纪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

在19世纪中后期的补子纹样中,这三种类型的八宝纹样经常被组合在一起混用。

4、福寿寓意吉祥图案,如蝙蝠、寿桃、牡丹、灵芝、水仙等。这类吉祥纹样的图案在雍正时期的补子上开始陆续出现,乾隆时期逐渐增多,并一直流行于整个清代。

5、边饰纹样。边饰也是清代补子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代补子的边饰纹样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由无边、窄边到卷草纹、云纹、回纹、寿字、喜字、福字、及蝙蝠纹等,也是补子断代一个重要标志。

二、清代文官补子主体纹样的基本造型

清代初期在舆服制度没有确立之前,补子主体纹样造型并不固定,我们可以见到的造型有单团禽纹(图1)、双团禽纹(图2、图3)、双对禽纹(图4)、双立禽纹(图5),康熙中期以后则统一变成单立禽纹(图6),并成为补子主纹造型的标准。在清光绪期间,出现过单飞禽纹(图7),这种造型的纹样仅出现在光绪时期戊戌变法期间很短暂的一段时间,而后又回归到单立禽纹。

1、 单团禽纹。这种造型的团禽纹相对常见,通常前后补造型一致。

2、 双团禽纹。这种造型的团禽纹比较少见,通常用于前补,而后补多为单团禽纹。

3、 双对禽纹

4、 双立禽纹

5、 单立禽纹

6、 单飞禽纹

三、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

1、 顺治时期的补子

清代的补服制度借鉴了明朝,在清代的舆服制度没有建立之前,补子纹样基本上承袭了明代补子的特点,有些补子很难准确地判断是哪个朝代。1652年(清顺治9年)清朝的舆服制度建立以后,开始有了清代补子的一些特征。清代补子的尺寸比明代小,明代补子尺寸大约40CM,清代补子除雍正朝外基本为30 CM左右。从罕有的传世补子上看(图8),清顺治时期的补子主纹面积较大,约占整个补子的60%,主体纹样开始由明代的双禽演变到出现单禽,顺治末年到康熙时期出现团禽造型。清初政权尚不稳定,南方战乱,丝织业受到重创,在工艺上看不似明朝大都选用缂丝,织锦补子占有一定的数量,为减少丝线的使用,刺绣工艺的图案也相对简洁。顺治时期水纹为平水纹,波浪为珊瑚样或卷须状。清初的补子纹样中就有儒教杂八宝,但通常只在宝珠、珊瑚、犀角及方胜四个宝物中任选2至4个,分布在中间山石纹的两侧水纹中。顺治时期补子边缘比较窄小,也未见装饰。图9为清李荫祖画像,因没有明确的时间标识,从他的生卒年判断应为顺治末康熙初所作,图中主纹面积很大,但补子地已是康熙朝流行的金线地了,这应是两朝更替过渡期补子的典型代表。

图4:清康熙文官一品双对鹤纹刺绣补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图5:清康熙文官七品双鸂鶒纹刺绣补子,2014年佳士得(香港)秋拍

图6:清雍正文官九品练雀纹刺绣补子,2005年中国嘉德春拍

图7:清光绪文官二品锦鸡纹刺绣补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8:清顺治文官六品鹭鸶纹刺绣补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图9:清代李荫祖(1629~1664)画像,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2、 康熙时期的补子(1662~1722)

康熙时期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虽然丝织业得到恢复,但丝线贮量仍旧不够丰富,这段时期黄金和孔雀羽在皇家得到大量的应用,这从康熙时期的补子上可以得到印证。康熙时期补子比较华美,大都以孔雀羽和金线铺地,这是此时期补子有别于其他朝代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图10)。此时期补子造型较其他时期丰富,除上文提到的飞禽纹造型没有之外,其他图1至图6的造型均可在康熙时期见到,图2~图5的造型还未在其他朝代出现过。图1的团禽造型成为康熙早期的主流造型和标志。此时期补子上的云纹造型比较独特,一般由小朵的L型云纹和大朵的壬字形云纹构成,有的图案中太阳纹则做为大朵云纹的一个组成部分(图1~图3),康熙晚期云纹大朵的壬字形云纹消失,只有L型云纹(图11)。这时期水纹为平水纹,呈对称状分布在山石两侧,波浪不似顺治时期那么纤细卷曲和汹涌。康熙时期的八宝纹样种类与顺治时期差别不大,只是宝珠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是对称放在山石纹两侧的水纹中。此时期补子还有一个特点是除山石纹外,在补子左右下角边缘两侧一般还有江崖纹。在双立禽纹和双团禽纹的补子造型中江崖纹则代替了山石纹(图3和图5),与龙袍下摆的海水江崖纹中的江崖纹很相似。补子边饰纹样一般为卷草纹,到康熙晚期过渡为两条金线的细窄边(图11)。康熙时期补子的工艺特色比较明显,以盘金和平针绣为主,一品文官鹤顶等处也有打籽绣的应用。

图10:清代于成龙(1617~1684)康熙45年画像,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图11:清康熙晚期文官七品鸂鶒纹刺绣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31页

图12:清雍正早期文官三品孔雀纹刺绣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35页

3、清雍正时期(1723~1735)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勤俭和励精图治的皇帝。此时期的补子一改前朝奢侈的金线地改成藏青丝地,补子的尺寸也明显缩小,一般只有24厘米左右,甚至会与清晚期儿童穿的补子尺寸相混,这也成为这时期补子最明显的标志。雍正时期的云纹最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云头像灵芝状,云身弯曲细长很有飘动感,一朵云身上有多个云头(图12、图15);另一种是云体宽厚,由一色平涂,以粗白线沿轮廓边缘勾画,粗白线的外面仍留出一条云体本色的边线,显得厚实,犹如夏日的厚积云(图13)。此时期云纹的颜色比康熙时期要丰富,雍正晚期单个云纹体积变小呈蘑菇状并布满整个背景(图14)。康熙时期在补子下方两侧的江崖纹没有了,中间山石两侧的宝珠由单个变成了多个叠加,儒教八宝纹还是这时期的流行纹样,但八宝的种类比以前有所增加。此时期最典型的标志之一是在山石纹的两个螺旋状圆形水纹,这种水纹结合着其他元素的设计从18世纪中期到后期一直较为流行(图10~15)。到了雍正晚期水纹的图案更加丰富,而且呈不对称形状,在平水纹的下方首次出现了多彩的带有如意云头形状的立水纹,与龙袍下摆海水江崖纹饰中海水纹的纹样相似。雍正晚期的补子中还出现了新的元素—蝙蝠,数量为5个,形态各异,称五福,而且蝙蝠的颜色也是多彩的(图15)。在乾隆时期龙袍的装饰当中,往往加饰红蝙蝠(与云纹象征洪福齐天),在补子中也偶有出现(图20),嘉庆朝以后多彩或红蝙蝠图案更加流行,而且蝙蝠的数量也只是5个,图24蝙蝠的数量有8个。雍正时期补子的边缘经历了由无边(图12)到云纹装饰边缘(图13)再到一宽一窄两条细小金边(图14)的演变过程。雍正中期的这种云纹装饰边缘的补子也成为这时期补子的经典纹样。图16清代李荣宝画像中的补子与图15极为相似,尤其是代表雍正时期补子的两个漩涡纹圆形水纹分外明显。

图13:清雍正中期文官五品白鹇纹织锦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35页

图14:清雍正晚期文官五品白鹇纹刺绣补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图15:清雍正文官七品鸂鶒纹织锦补子,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图片来自参考文献⑧

图16:清代李荣宝(雍正朝察哈尔总管)画像,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图17:清乾隆早期文官一品鹤纹刺绣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38页

图18:清乾隆早期文官六品鹭鸶纹刺绣补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藏

4、清乾隆时期(1736~1795)

乾隆时期是清代另一个盛世,国家富强,各项产业都得到大力发展。此时期的补子无论是工艺还是图案都达到了清朝较高的水平。由于乾隆帝在位时间较长,补子的演变也陆续经过了不同的阶段。从造型上看此时期的禽鸟纹最接近大自然中的禽鸟,图案内容也比以前丰富,各类吉祥纹样开始出现在补子上,在雍正晚期偶有出现的松树、花卉等新元素开始在乾隆时期被大量使用。

乾隆初期的补子在尺寸上和雍正时期差别不大,图17是雍正晚期向乾隆过渡时期的补子纹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云纹在乾隆初期是布满了整个背景,云的形状更趋于圆滑,陆地面积增大,立水纹的面积也较雍正晚期增大,补子上出现了松树和梅花。补子的边缘开始由一道至三道细边或一条盘金线固定住。这些边缘非常脆,比较容易损坏,所以我们见到的乾隆早期的补子几乎看不到边缘。图18是乾隆早期有代表性的田园风格的补子图案,补子下方的水纹不再是连成一片的整体,而是演变成只占一角的溪流,陆地面积占据了补子下方的大半,山石纹居中,绿草茵茵,偶有灵芝点缀其间,补子左右两侧出现了较高的山峰,其中一侧水纹演化成瀑布飞泻而下,山峰上绣有挺拔的松柏或宝塔,云纹也不再布满整个补子背景,而是化成一组五彩卷云纹飘浮在山峰之上,充满了自然的写实风格。

图19:清乾隆中期文官三品孔雀纹刺绣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43页

图20:清乾隆文官七品鸂鶒纹刺绣补子,上海长昊2012迎春书画拍卖会

图21:清乾隆文官七品鸂鶒纹缂丝补子,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图22;清乾隆晚期文官七品鸂鶒纹缂丝补子,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国家博物馆藏

图23:清代刘墉画像(1719~1804),图片来自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a/90809.html)

图23:清嘉庆文官一品鹤纹打籽绣补子,2012年佳士得(纽约)春拍

乾隆中期,补子开始由趋向自然的风格向传统补子纹样回归,陆地不见了,水纹又分布在补子下方连成一体,有平水纹也有平水纹和立水纹组合图案,乾隆期间比较有特色的五彩云纹由一组变成几组分布在补子四周(图19)。

乾隆晚期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补子边缘的装饰出现了比较宽的回纹(图20),图23清乾隆刘墉画像中的补子即是回纹边饰,这种边饰多以盘金绣法绣成。桃和牡丹图案在乾隆晚期开始出现(图21),并流行了整个19世纪。

从工艺上看,乾隆时期的补子仍以刺绣为多,针法以平绣和盘金绣为主,打籽绣、缉珠绣也偶有出现。此外,乾隆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缂丝工艺补子(图21、22),其图案设计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嘉庆时期(1796~1820)

由于外敌的入侵,政治上内忧外患,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补子纹样和工艺在这段时期有了比较大的变革。嘉庆时期的补子纹样比较随意没有规律,可能与当时缺乏专门的补子设计机构有关。补子纹样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又没有相对统一的规定。补子的色调一改以往比较庄重沉稳的藏蓝或青色地,变成草绿或灰蓝等色彩。补子边缘比以往更宽,而且装饰纹样多种,出现了龙纹、夔龙纹以及蝙蝠、花卉、喜字、寿字等(图24)。云纹的式样由乾隆晚期的细长形变为由卷须状物连接着的藤状云代替。从工艺上看嘉庆时期的刺绣补子开始大量使用打籽绣,而不似前朝仅用打籽绣作部分装饰。松树或者桃及牡丹的组合纹样被三种夏季花卉所代替。补子的立水纹很少出现,有的补子与雍正时期一样有圆形的浪花,水中的宝物多了起来,除原有的儒教八宝外还出现了佛八宝(图25)。嘉庆时期的补子无论主纹造型还是配色纹样都远不及前朝,乍一看有点儿儿童画的感觉,比较容易辩认。

图24:清嘉庆文官六品鹭鸶纹打籽绣补子,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博物馆藏

图25 :清嘉庆文官四品云雁纹打籽绣补子,中国嘉德2005春拍会拍品

图26:清道光文官七品鸂鶒纹刺绣补子,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藏

6、清道光时期(1821~1850)

图27:清道光文官五品白鹇纹打籽绣补子,2013年佳士得(伦敦)春拍拍品

图28:清道光文官八品鹌鹑纹缂丝补子,Ladder to the clouds,第235页

图29:清中后期文官四品云雁纹织锦补子,2011年佳士得(伦敦)秋拍

道光时期的补子又回归到以前比较传统的样式,此时期由于卖官催生了补子产业,因此补子的程式化远胜于其他朝代,比较标准。代表天空、海洋和陆地的云纹、水纹和山石重新变得明显和具有标志性。为了突出主纹,在图案布局上通常会在主纹四周留底。五彩云的形状开始出现灵芝云的模样,并且常分布在补子四周,除云纹外,蝙蝠成为天空吉祥物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牡丹和灵芝在左侧,桃和水仙花在右侧的图案布局相对固定化,也成为后期的标准。道光时期的水纹主要还是平水纹,传统的儒教八宝中宝珠的数量明显增加,晚期道教八宝开始出现在补子上。补子边饰以盘金绣的回纹为多,此外以蝙蝠和寿字纹组合的福寿纹装饰也比较常见。从工艺上看,仍以刺绣为主,针法上除平针外,打籽绣也大量使用,晚期在主纹上使用缉珠绣法也屡见不鲜。除刺绣补子外,道光时期也有不少缂丝补子(图28),但无论是纹样还是工艺都比不上乾隆时期精美。

7、清中期以后(1850年以后)

从1850年以后准确地判断补子的年代变得很困难,主要的原因是国力的衰退以及政治上的内忧外患,导致卖官现象愈演愈烈,人们不再关注补子的整体设计,使得补子的演变缺少连贯性,片断性的变化相对明显。到了清晚期不合舆服制度使用补子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我们只能根据这时期补子纹样或工艺出现的新特征判断出一个大致的年代范围。

1850年以后补子比较重大的变化就在于斜波浪立水纹的出现,这种立水纹不同于在雍正晚期出现的带有如意云头的立水纹,而是不同颜色组成的斜波浪水纹对称分布(图29),与同时期龙袍上使用的立水纹基本一致,图30耆英画像中的补子就是这种样式。这种水纹到光绪时期逐渐演变成斜直条纹(图31)。1860年以后苯胺染料由西方传入中国,给织物上带来明显的变化是出现了亮紫色等鲜亮的颜色(图32),也在补子上得到了应用,常用在立水纹或花卉、宝物等处,这也成为我们区分同治前后补子的另外一个标志。

图30:清代两广总督耆英(1790~1858)画像,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图31:清光绪文官三品孔雀纹盘金绣补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32:清中后期文官七品鸂鶒纹刺绣补子,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会

图33:清中后期纳纱绣空白补子,邦翰斯(旧金山)2011年6月拍卖会

图34:清中后期文官补子用鸟纹,北京保利2014春拍

图35:清晚期官员照片,图片来自堆糖网

由于买官卖官现象的大量出现,官位升迁的速度和频率都大大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清中期以后尤其是清晚期出现了大量可贴补的补子,这种补子背景和主纹是分开的,不是完整的一体,主纹可随品级随时更换。这种主纹纹样多以盘金绣法单独绣制(图33、34)。

1850年以后虽然准确分辨补子的具体年代相对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补子的特征里找寻出共性,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段即光绪前咸丰、同治时期(以下简称光绪前)和光绪后。光绪前的补子比较规整,在纹样上还承袭了道光时期补子的基本特征,只是在水纹中增加了立水纹,咸丰时的云纹,以形似骨节的骨朵云为多,也有一些是在骨节形云身上长出多个蘑菇形的云头。到同治时,见得最多的是一种扁圆的外形,里边留出两个白点的如意形云头,这种云头排列比较规整,留有一定的空间,具有独特的装饰味道,色彩以三蓝色为多。花卉纹种类不似道光时期那般固定,其他吉祥纹样与道光时期相差无多,补子边缘的装饰以回纹、万字纹、卷草花纹及福寿纹居多。补子工艺除平绣外,有大量的织锦和缂丝补子。但图案和色彩都略显粗糙和呆板。

光绪初期的补子和同治时期的补子分界并不明显,光绪中期以后补子的纹样开始繁杂而无规律,传统的主纹、基本纹样加吉祥纹样的图案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云纹的形状开始多样而且排列顺序也不固定,有光绪前的骨朵云(图36),也有如图31那种勾连在一起的云纹等等,有的补子甚至没有云纹(图38)。水纹已无前朝的澎湃汹涌,而且样式也同样不固定,立水纹演变成斜直条纹而且面积也越占越大,平水纹多由扇型的半圆(图38)或山丘状纹样(图33)代替。清晚期以后道教八宝开始广泛流行,其他吉祥物种类也更加繁多而随意,补子的边饰越来越宽,花样也不拘泥于回纹等传统纹样,花卉纹与几何纹的组合边饰也极为流行(图33、图37),图35清晚期官员照片上的补子就采用这种边饰。如图38这种虽是方型补子,但主纹中间由圆型几何纹装饰成圆补样式,四周装饰花纹,连日纹都没有的完全打破传统补子图案布局的补子也开始在清末出现。

图36:清代文官九品练雀纹刺绣补子,澳大利亚动力博物馆藏

图37:清代文官五品白鹇纹纹刺绣补子,邦翰斯(旧金山)2010年 6月拍卖会

图38:1896年官员着官服与新娘婚礼照片部分,图片来自参考文献[2]

图39 :1890年文官二品夫人画像,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图40:清晚期文官四品云雁纹纳纱绣补子,上海崇源2006年度大型经典艺术品拍卖会

图41:清晚期文官九品练雀纹盘金绣补子,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会

清光绪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曾颁布法令对补子的纹样做了一些规定。补子上只允许主纹、日纹和云纹三个元素,主纹由立禽纹变为飞禽纹抬头望日,周围祥云围绕,传统的水纹消失了,后来又在天空中增加了蝙蝠或宗教吉祥物飘浮在云间,这种纹样只执行了很短的时间(图7、图36)。图38照片中的补子即为这时期官员所穿。

清朝末期,由于皇权的削弱,一些不合舆服制度的补子开始出现并被当权者无奈接受,典型的代表即是圆形官补的出现,但一般只是由官员夫人穿着(图39)。

从工艺上看,清光绪以后,纳纱绣补子开始大量出现,并多以万字纹为底(图40)。盘金绣的使用不仅仅是象以前用于铺地或者做边饰,整幅补子使用金线或银线绣制很常见并且广为流行(图41)。

总得说来,清中期以后,清朝的政权开始摇摇欲坠,国家财力匮乏,官制更加腐败。这时期的补子虽然也不乏精品,但从整体趋势上看,无论从纹样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走向了逐渐衰落的过程。

三、结语

清代文官补子的演变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不是每次朝代更替,所有补子立马全部更换,尤其在两个朝代更替的时期是很难准确判断年代的,而且后代补子沿用前代补子的某些特征、甚至使用前朝补子式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因此确定补子的具体年代除了根据每个朝代明显的特征外,也要靠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判断。

清代补子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变伴随着清朝的兴衰历经了300余年。但是由于带有品级地位象征的补子通常做为主人的荣耀随墓下葬,因此流传下来的实物并不是很多,从掌握的资料信息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难免会挂一漏万,有失偏颇,还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共同探讨!

注释:

① 王宝林、宗凤英:《中国文武官补》,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第5页。

② Beverley Jackson,David Huge,Ph.D. Ladder to the clouds:Intrigue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Rank, Berkeley: Ten Speed Pr, 2004

③④⑤ 朱艳、王国和:《八宝纹样的构成及寓意》,四川丝绸, 2007.2,第46-48页。

⑥⑨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龙袍》,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第186页。

⑦ David K.Hugus, David S.Yee . Evolution of YongZheng Rank Badges,Arts of Asia,2011,41卷第1期,第66-79页,第14页。

⑧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龙袍》,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第257页。

⑨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龙袍》,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第390页。

李晓玲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研究馆员

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