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皇帝的宝座

2018-04-01 满族文化网

皇帝的宝座

文_舒曼

从宋代时皇帝所坐的“御椅子”,演变到入明之后的“御座”与“御榻”,再到登极大典时的“宝座”,“皇帝的宝座”从来都是君临天下必然的皇权象征。宝座的精工细雕与华美肃穆自然形成威赫凛然的气场,无不彰显其人间天子独一无二的身份与地位。

历史的长河在流淌中远去,只有这些处处散发着历史气息、表现着历史文化的物件,让远去的渐渐清晰……

进入2015年的第一个月,在南京举办的一场公益拍卖会上,备受关注的“乾隆宝座”经三轮叫价,最后被36号神秘买家以3200万落槌价拍走。这件宝座原是摆放在紫禁城乾隆做太上皇期间的皇极殿中,后由溥仪带出皇宫。

百年后的今天,3200万元的槌价再次把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和历史凝重彰显在世人面前。

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幅“乾隆朝服像”,是弘历登基时宫廷画家所绘,二十五岁的弘历双脚呈“八字步”,跨坐在金龙宝座上,宝座左右两边的扶手、搭脑及立柱上缠满透雕盘龙,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绕柱的盘龙面目狰狞、怒发贲张,极具震慑作用,加上左右两边立有“及平有象”的高足香几,地平下方几上伫立着祥兽用端,以及耸然矗立的那座七扇的金

清 黄花梨龙纹宝座

尺寸:81×62×106cm
成交价:R MB1,840,000
拍卖公司: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

宝座黄花梨材质,包浆厚润,坐面共五屏,靠背三屏扶手两屏浮雕草龙纹,中屏设一搭脑,牙板雕草龙纹,剑腿内翻马蹄。此座刀法精密,圆润浑厚,不露刀锋,龙纹栩栩如生,云纹舒卷生动,堪称精巧华丽的清代家具典范,是为凝聚帝王神思、巧匠妙艺之重宝。漆雕云龙屏风。其屏帽上也雕饰蜿蜒矫健的行龙,有如屏障般拱护着宝痤。宝座陈设前后相互映衬,充分展现君临天下、威赫凛然的气势。

清中期 紫檀缠枝莲福庆有余宝座

尺寸:高105cm;长117cm;宽76cm成交价:R MB3,136,000
拍卖公司:上海新华拍卖有限公司

尺寸:长104cm;宽74cm;高110cm
成交价:R MB 37,950,000
拍卖公司:北京北纬四十度大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宝座”,源自佛家语,一般称诸佛所坐为莲花座,且多以七宝装饰,故称“宝莲花座”,或称“宝座”。佛语的“宝座”也有“高座”的意思,如“金刚宝座”指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之高座。诸佛的“宝座”,在15世纪前期即被人间天子借用,在举行重大仪典时,以“宝座”之称独尊皇帝,象征其为人间的至高至尊,也进一步拉抬了君权的地位。晚明时有书记道,弘治十八年春,奉天门宝座上的石忽然裂开,不久,天子升遐。以宝座石忽然崩裂预告人间天子的皇帝即将驾鹤西归,不但把宝座与皇帝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将原属佛家的宝座视同皇帝或是皇帝的化身。

虽然皇帝坐的位置不论是椅是榻都可以移用之为宝座,但宝座之名却不是自古就这样称的,《东京梦华录》里有一段宋徽宗正月十四驾幸五岳观的描述:只见仪仗导从迤逦数重,行列中御龙直“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御椅子皆黄罗珠蹙。”“黄罗珠蹙”说的就是铺设黄色罗纱的椅子边沿所缀外延的珍珠连绵不断。此“御椅子”与“金交椅”不同,后者是当时所称腿足可折叠的太师椅,是从交脚轻便的胡床演变而来的,在席坐的年代有其悠久与尊崇的地位。而御椅子则是皇帝所坐四条腿足固定的椅子。

南渡后偏居临安的南宋,对皇帝坐具的称呼开始有了变化,从“御椅子”变成“御座”。入明之后,家具的种类增多,形制繁衍,坐具多了加长、加宽、有了三面带围板的“榻”。明太祖时所坐的“御榻”三面围板“可权充壁面使用”,可见尺寸不小。明宪宗后,庄严肃穆的仪典中开始出现“宝座”一词。

清中期 红木高浮雕九龙纹宝座

尺寸:宽113cm
成交价:R MB 1,400,0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

尺寸:宝座长137cm;宽95cm;高127cm;脚踏长93cm;宽38cm;高15cm
成交价:R MB71,680,0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宝座通体红木制成,藤心坐面,编出万字绵纹。成下有束腰,浮雕并镂空炮仗洞。束腰下附托腮。四腿及牙条鼓腿彭牙式,牙条下大挖马蹄。四腿与牙条里口边缘起线,足下带托泥,下承龟脚。面上五屏式围子,正中稍高,搭脑向后抒卷,两侧依次阶梯式降低。屏围内镶板,以高浮雕手法雕云龙纹。两侧的扶手使用了两面雕的手法。此器用料大气,造形及比例匀称,结构科学合理,纹饰雕刻细腻、圆润。整体风格具浓厚的清中期特点。应为清代皇家园林、行宫或王府中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明代宫廷对皇帝的御榻或宝座在“藏礼于器”的同时,也有约定成俗的礼仪规范。自永乐到景泰,五朝为官的吏部尚书王翱曾见一主事在左顺门旁与一名旧识太监谈笑自若,立即上前斥责:……此地岂是你嬉笑之所?后生如此轻薄邪。”理由就是“奉天门御榻在焉,左顺去奉天不远”。虽然奉天与左顺两门之间相隔有内金水桥之距离,王翱仍觉官员需要神色庄重,态度肃穆。由此可见,百官行走于宫苑内,对皇帝的坐具也应时时有敬谨之心。除了视嬉笑喧哗为对御榻不敬外,还有“擅入御座者律绞”的律令。

紫檀雕山水纹宝座、紫檀雕拐子纹脚踏、紫檀拐子纹香几成对、紫檀雕海屋添筹图屏风

尺寸:高277cm;宽298cm;深60cm;高109cm;宽108cm;深79cm;高91cm;宽40cm;深40cm;高16cm;宽71cm;深36cm
成交价:R MB17,250,0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此种组合为清代宫廷常见摆设,大型宫殿常用五屏式,小型宫殿一般陈设三屏式,气势富丽堂皇。此件座屏共三扇,紫檀用料厚实,细节之处又颇富意趣。此件座屏故宫的原件为乾隆时期祝寿的贡品,屏芯剔红作。而这件板芯皆以紫檀作出剔红效果,颇见功力。海水江崖、祥云、仙鹤,构成仙境,中间一扇突出展现了一座六角重檐的楼阁,楼阁中置一瓶,又有口衔树枝的仙鹤飞往小亭,构成“海屋添筹”的画面。在祝寿的器物上常饰以“海屋添筹”。与座屏相配的宝座背板铲地浮雕云雾环绕中的仙山楼阁,刀工苍劲有力,章法疏密得当。规整的紫檀用料,巧妙的雕琢,营造出一派谴而游之的意境,又不失威严雅致。

香几也是宫廷家具中常见的器物,有与座屏、宝座、宫扇等一起使用的典制类香几,大多成对使用。这对香几高束腰,挖出鱼门洞,回纹牙子。四腿及面沿、牙子表面起线。下有底座,几腿四面里口镶回纹牙子。此外,紫檀拐子纹脚踏,只有牙条中部饰以拐子纹,腿足内翻卷纹,造型规整。

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

尺寸:高115cm;宽125cm;厚75cm
成交价:R MB57,500,0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明穆宗时,曾召当时的首辅高拱,拉着高拱的手要高供陪他一起走上乾清宫,一直到坐上殿内的御榻还没松手,其间高拱一度迟疑不敢入,说明位高入首辅的高拱对殿内的御榻的戒恐之心。

明代官员上朝和退朝的行动路线是“文东武西,不许径越御道,”在奉天门上朝,东边的官员要至西边,得绕金水桥南行,凡御座所在处就是“正道”。活动于正道左石两边的大小官员们,即使行色匆匆也必噤声而行,至多是低度声喁语,此景象正是强烈宣示御座之威仪与象征的权力。

改朝换代后的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也深谙华夏传统“藏礼于器”的礼制,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谕旨:“近来新进太监俱不知规矩,朕曾见伊等扫地时,挟持笤帚竟从宝座前昂然直走,全无敬畏之意。尔等传与乾清宫等处首领太监等,嗣后凡有宝座之处,行走经过,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数步,方合礼节。若仍不改,尔等即严切教训。如屡诲不悛,即将伊治罪……”可知入清之后,不论何人、何时,有无无盛典或仪注,见宝座入面君王。

清 紫檀雕福如寿山云龙纹宝座

尺寸:长140cm;宽90cm;高120cm
成交价:R MB3,450,000
拍卖公司: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在帝都北京的故宫,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即在皇帝的蟠龙宝座之下。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在皇帝生活和居住的正殿明间,就有一组独特的陈设,以宝座为中心,后面有屏风围护,左右和两侧陈设着太平有象、宫扇、甪端、香筒等,称为“宝座间”,也就是皇帝的“御座”。

除皇家宫殿外,在皇家的园林、行宫、陵寝中也有类似陈设。 皇家的宝座陈设虽多,摆放形式也千篇一律,但宝座、屏风的形制和纹饰却多种多样,无一相同,构成皇家殿堂家具陈设的独特一景。这种陈设形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只是一组简单的家具组合,而是体现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室内陈设布局中,宝座必须居中陈设,它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平时除皇帝或皇太后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僭越。本宫主位只有在重大节日,或遇本宫主位生日时,可临时坐在宝座上接受本宫臣仆朝贺,其余时间是不可随意升坐的。遇有皇帝巡幸某宫,事先通知本宫于座前的甪端、香筒内点燃檀香,香烟从甪端的口中和香筒的孔中冒出,室内轻烟撩饶、香气宜人,形成一种君权神授的庄严气氛。

清乾隆 紫檀雕漆云龙纹宝座

清乾隆 紫檀透雕巴洛克风格宝座

尺寸:长132cm;宽87cm;高120cm
成交价:R MB40,250,0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清乾隆 紫檀嵌掐丝珐琅夔龙纹宝座

尺寸:长106.4cm;宽77.7cm;高103.5cm
成交价:R MB 11,500,0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南京3200万元拍出的乾隆宝座,当年由清宫造办处制造,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才做成,目前故宫也仅有5张。宝座所使用的“百宝嵌”工艺在历史上几度失传。“百宝嵌”是一种用于漆器、木器等器物的装饰工艺,史传为晚明周姓者所创,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周嵌”或“周制”。清代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就曾对其有过详实的记载:“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从中可见,举凡珍贵美观的材料,用以嵌饰并构图成趣,构成了“百宝嵌”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艺术审美特征。

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列强的入侵,皇宫以外的宝座大多失散,流入民间甚至国外的公私藏家手中。清代中期紫檀雕云龙纹宝座,即是其中典型代表。

清乾隆早期紫檀雕云龙纹宝座(连脚踏),通体紫檀木制,面下高束腰,云纹曲沿,正中垂洼堂肚。借束腰承托接转,腿足膨出,从而在同样大小的面沿下,构造出更大的空间框架,使得底座部分的视觉感受更为稳定且富有张力,从而使宝座上部围屏式靠板的龙纹主题位于金字塔式格局的中心,更为引人瞩目。鼓腿彭牙的势态为罕见的曲腿足,相较其它宝座所膨出的直型腿足,宝座的曲腿划出一个半月形的有力弧线,极为富丽张扬而大耗紫檀材料,而腿部正侧面亦满腿云龙纹,在故宫旧藏的多件紫檀宝座中多数为光素腿,可见此座之奢华,等级之尊贵。

硬屉上部后配极细的马兰草席,七屏式座围镶板心,屏心正面浮雕七条海水云龙纹,背面髹纯黑大漆,清朝尚水德,水德五行主黑,所以这是当时时代风尚的体现。漆面上以描金手法绘两降龙两升龙,简约中透出静谧与华美,木框加漆心彩绘工艺,是清代中期宫廷家具常见工艺。边框上横梁曲边浮雕云蝠纹,扶手板内外浮雕云龙戏珠纹。座面攒框镶心,面下打洼束腰,座面侧沿及束腰均饰四合流云纹及浮雕海水龙纹。顺着腿足曲料的轮廓起伏之势,雕行龙舒张回旋。下承须弥座式托泥,侧面满雕云蝠纹。综观整个宝座,设计巧妙,在有限的空间内严格遵循礼制,象征王权、隐喻吉祥,屏风围板以高浮雕手法雕五爪翔龙共计九条,座下牙条雕五爪行龙五条,九五至尊的等级不言而喻。配长方脚踏,须弥座式,踏面光素,侧面束腰浮雕覆莲莲瓣纹外,满雕双龙戏珠纹,与宝座珠联璧合。

紫檀雕云龙纹宝座,应为乾隆早期造办处敕令御制之作,其令人瞠目的耗材以及神工妙技,皆为后世渴望却难以匹及。

宝座背板在黑色的底漆上绘描金云龙纹,整个屏背非黑即金,贵气逼人。由于年代历久,金漆的光彩已不再浮华,沉静暗淡的漆色更宜使人遥念当年盛世之余音。此种工艺在清宫档案中称为“洋漆”,是指“描金”,明人所著《髹漆录》中“描饰第六”中称:“描金,一名泥金画漆”。“洋漆”所致范围广泛,凡黑漆地或红漆地上描金,加彩或不加彩都概括称之。均清代《圆明园漆活漆扬金定例》:“平面画戮扫金云坐龙,上红黄二色金,开黑漆……”所谓扬金,指的也是描金。这种漆器在康熙时就有进贡,后来由于雍正皇帝对此甚为偏好,曾令宫廷造办处专门设作坊仿制,以致在雍正至乾隆朝早期这段时期内,“洋漆”在宫廷中的应用甚至超越了传统的雕漆工艺,达到了顶峰。

此宝座中间背板绘双龙戏珠,两侧绘制对称的升龙图案,龙为侧身,张口,须发直立上飘,五爪作车轮状伸展,勾曲有力,龙身修长,尾似鱼。云纹呈如意头状,数朵相连并托长尾,从龙及云纹的造型上看仍然保有雍正时期纹饰的特征。据此可推测这件宝座很可能制成于雍正朝末期或乾隆朝早期,画笔严谨工整,细致秀气,恰似反映了君王的缜密心思和崇饰奢华的美学传统。

雍正皇帝在位虽然只有短短十三年,但他勇于革新、澄清吏治、统治稳定、国库充盈,承前启后“康雍乾”盛世。武功之外,其在艺术方面的品味和成就,一直为后世所赞赏。雍正帝从小接受严谨完善的传统教育,青壮年时期是在景色优美的圆明园中度过的,他在此读书、游玩、谈佛、修禅,熏养出了性好恬静、闲适的思想与性情,这种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境界与追求的心性,使雍正帝在指导和监督宫廷艺术品时,呈现出一种精细文雅、玲珑秀美的艺术特质,也成为此时艺术创作的主要风格导向与审美旨趣,这种被归结为“内廷恭造”的艺术形式所独具的成熟端庄,被奉为经典宫廷艺术之美。与雍正朝的官窑瓷器、宫廷绘画等呼应一气,当时的造办家具风格亦严格遵循“内廷恭造”之式。

清雍正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通体紫檀木制,五屏风式座围雕夔龙纹,以边框和面板的榫接法组成。搭脑后卷。面下束腰,上下各起阳线。鼓腿彭牙,牙条下垂洼堂肚,雕云纹。卷云马蹄,下承拖泥。简约中透出静谧与华美,装饰风格与其早清的之作年代相符。综观整

清乾隆 紫檀五围屏式宝座

尺寸:长110cm;宽66cm;通高102cm
成交价:R MB9,200,000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此宝座做工精细,打磨光润,为清宫造办处工。上半部为五围屏,取走马榫、勾挂榫和插榫相互衔接并与椅盘相连、固定。围屏正中呈书卷式后卷,围屏栏板全部采用浮雕夔纹手法,主题图案系来自佛教题材之摩羯鱼。其正中栏板及两侧栏板为上部、中部成对相向,正面两侧栏板则各雕一个,位置偏下。摩羯鱼图式及雕法相同,变形度较高至不易辨识,但基本特征保留了初唐风格——象首及上举高卷之长象鼻,短鳄吻,羚羊角,鱼身、鱼尾。此举或曰乾隆好佛与其时仿古器之特征。

椅盘为攒框五拼板,高束腰,牙板为清中期典型的洼膛肚做法,硬折式三弯腿,马蹄外翻,托泥下出龟足。此宝座用料考究,属一木连做、满工满彻之乾隆朝风范。虽不致满雕不漏地,但连束腰中亦浮雕夔纹,牙板更有福寿双全图式及佛手等纹样。根据所雕图示,应为清中期皇家后宫佛堂中陈设之宝座。

清乾隆 紫檀雕夔龙饕餮纹宝座

此宝座由紫檀制成,打洼束腰,鼓腿彭牙,足端内翻马蹄,有托泥。宝座面板沿雕刻回纹,素腰浅浮雕出的卷草纹以云蝠纹分隔,正面板雕夔龙纹,曲腿用兽面纹装饰,腿部屈曲成弧线,雕以纹饰,既费材料,又费工时,足见造办处对此器物之重视。乾隆时期,随着帝国实力的强盛,在器物制作方面在继承规范的基础上,更多地开始考虑时代气象,早期装饰中平直严峻的线条逐渐被圆润舒展的线条所取代,造办处的工匠们在更广阔的传统中去寻找可资利用的资源。一方面它们探索着对古代传统更富创造性的模仿,另一方面,他们也要服膺于器物的用途,这件紫檀宝座正体现了这样的造物观念。夔龙,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夔龙、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卷草、云蝠皆传统纹样,寓意祥瑞,在宫廷家具雕刻上灵活运用,既见出新,又不失威严。个宝座,设计巧妙,在有限的空间内严格遵循礼制,借束腰承托接转,腿足膨出,从而在同样大小的面沿下,构造出更大的空间框架,使得底座部分的视觉感受更为稳定且富有张力,从而使宝座上部围屏式靠板的夔龙纹主题位于金字塔式格局的中心,更为引人瞩目。

清雍正 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

尺寸:宽109cm;深86cm;高102cm;通高48cm
成交价:R MB21,850,0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陈设形式,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涉及经国大事的器用,必见帝王的个人行事风格和审美喜好。雍正四年九月,郎中海望在做漆桌时,“腿子下截放壮些”;雍正六年二月传旨做数张漆桌时,要求“其底板做重些”;雍正十年七月照做二张“黑洋漆画洋金花八足香几”时,要太监传旨:“其足要做粗些”等等,可知雍正要求将腿足放壮、做粗、底板做厚。此清雍正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座面厚重,腿足粗壮,且鼓腿彭牙的势态为罕见的曲腿足,相较其它宝座所膨出的直型腿足,此宝座的曲腿划出一个半月形的有力弧线,极为雍容而大耗紫檀材料,应为雍正时期的家具形制上“放壮”、“做粗”、“做厚”的趋势使然。

历史的长河在流淌中远去,只有这些处处散发着历史气息、表现着历史文化的物件,让远去的渐渐清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