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我是一个女性,但我反对女性车厢 ||世界观

2017-06-28 侯虹斌 侯虹斌

广州地铁已发布消息了,称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从6月28日起率先在一号线的每列车进行女性车厢的试点工作。媒体采访当中,广州地铁表示,衷心希望通过设置女性车厢,不断弘扬“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以后将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在一号线专设一节车厢供女性乘客使用,而其他时段仍是普通车厢。


深圳地铁已经开始在1、3、4、5号线试点女士优先车厢了,全天优先实行


广州地铁1号线实行女性车厢,

开放时间为:7:300-9:30,17:00-19:00,

现场有志愿者指引。

 

作为一个广州女性,我略感尴尬。拜托,不要搞这些“创新”好吗,这不是为女性着想,这是在把女性往性别不平等的路上推。


不仅是我,很多女性也反对。只要上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的官方微博,或者各大报道媒体的评论区,就可看到大家对这种“女性车厢”都颇有微词,视之为女性权益倒退的一小步。当然,同样也有很多男性不满,认为为什么有女性车厢、而没有男性车厢,是不是歧视男性?有关部门的一番“好意”,恐怕得落得个两头不讨好了。


肯定还有人疑问:地铁专为女性设女性车厢难道不是优待和照顾女性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当初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一个说法,是为了避免女性遭受性骚扰。听起来似乎挺人性化的。现实生活当中,我听闻的几乎每一个女性,或多或少,都在公共汽车或公共场合遭遇过或目睹过性骚扰;这种公共场所性骚扰的程度不同,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声张,另一部分是被当场制止,只有极少的个案,才会报警或者通过微博公布。——再强调一遍,这些性骚扰,跟女性的穿着、容貌状态没有任何关系,冬天穿着毛衣或羽绒服也无法豁免;这只跟当事男人是个违法者有关。这个现象很普遍,所以重视和打击公共交通的性骚扰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对性骚扰活动


但解决办法,变成给女性设计专用车厢,则明显是搞错方向了。用限制潜在受害人群的行为,来防止犯罪;这就是把女性合理的空间让度出来,给潜在犯罪者。一旦你走出这个孙悟空划定的圈,错就是你的。不要觉得小题大作,官方微博@珠江新城在线 就说:“哈哈哈哈,只有一节女性车厢,喜欢贴男士紧一点的还是有选择的。”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现在给你女性车厢,还不去女性车厢的女生,就是默认喜欢性骚扰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公共设施,能像男女厕所一样分出男女车厢,那么共用车厢就是不可避免的;假如女士在共用车厢被性骚扰怎么办?真能减少或杜绝性骚扰?


很多人拿出邻国日本的例子,来证明女性车厢的必要性。是这样的吗?


2000年左右,日本恢复了在火车或地铁列车中设置的只限女性乘坐的“女性车厢”,目的是解决日益恶化的性骚扰和女性乘车困难的问题。目前,此类车厢在中东的一些穆斯林国家和东南亚等地被陆续推广。


日本女性专用车厢


正面的作用是,这种区隔,使女性乘客免于忍受咸猪手的侵害,而男性也不必担心被赖为色狼。但是更大的问题来了。原本上下班高峰期就很难挤上车,分给女性专用车之后,剩下的车厢就会变的更为拥挤了;假如女性进入了非女性专用车厢的女乘客,遭受侵害的风险也会加倍;同时,还会疑暗示所有男性都有"色狼"的嫌疑。——甚至,也存在着女性的不当投诉,没有证据就指认男性为痴汉,此男将被社会所不容,甚至自杀。据说,通勤列车上的男性不得不想尽千方百计避嫌,恨不得有一个男性车厢:“生活已经够苦了,至少让我们在通勤的路上轻松一点吧!”


这就是分列出车厢的坏处:不仅女性被歧视,男性也被歧视;女性是受害者,部分男性也会成为受害者。当女性与男性之大防越严谨、越成为禁忌的时候,女性更容易被伤害;她们也会更敏感、更强调自我保护。这种情况下,女人不去公共车厢,被视为“想被性骚扰”;而男人呆在公共车厢,也会被视为“想性骚扰女人”。


再说了,不要忘了,日本的性别极为不平等。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日本的男女平等程度在144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第111名;中国排99名,还比日本要强些。而实施女性车厢的国家或地区,如印度、中东诸国,无不是女性地位极低的国家。而北欧等性别最平等的国家,根本不会搞这些妖蛾子。


如果想对女性有利,日本的“女士车厢”本来就是一个不成功的教训。

 

里约地铁女性车厢


一有什么问题,就去检讨女性是否自我保护到位,已成了一种魔怔。今天,一般人不会直白地说“你穿得那少就是想被性骚扰了”,他们换上温情的说法:“提醒女性注意一点,穿得严实一点,少去人多的地方,是为你们好”。但话语修辞方式能改变其实质吗?这就是为“受害者有罪”提供的最好温床。


类似的逻辑方式,一些中东国家体现得特别鲜明。要求女性穿得严严实实,把头发包起来,把脸包起来,身体不得展现任何曲线,是为了保护女性,不受男性的伤害和骚扰;不这么做的女性,会被严厉惩罚。再有,非洲仍有少部分地区保留了对女童实施“烫乳”和“割阴唇”的残酷虐待,他们的父母是“为了她们好”,让她们不至于从女童时代就被性侵犯……不去处置犯罪行为,而是去消灭受害者;仿佛受害者的存在,才是万恶之源。


中东女性权利活动宣传片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这是“滑坡理论”,中国一定不会导致这种后果。是啊,中国历史上没有上面这两种传统,但“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也过去没多久啊。出于对女人的“好意”,为了防止女人被男性伤害,以后也重新实施“授受不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女不同席,可好?


如果说,公共交通上,性骚扰频仍,所以要开始实施隔离,那么,办公室也是性骚扰的高发地,要不要隔离?中学、大学也有性骚扰,要不要隔离?还有大商场和公共场所呢?


大家可能明白,职场上的男性喜欢在女性面前大谈黄段子、不顾女性的反对并屡教不改;公司聚餐时喜欢借喝酒醉揩女同事的油,这些都是妥妥的性骚扰。然而,很多人(甚至当事人)大概没有意识到这种常见的“职场文化” ,实质是一种对女性“闯入者”的驱逐行为。男性一见到有女同事,就齐齐讲起了黄色笑话;实际上,就是制造出女性在职场上备受羞辱的集体氛围,尽可能地让女人知难而退。这本身就是一种维护男权利益的策略。


他们想要的,不是与“性”有关的刺激,而是巩固雄性的垄断地位。


美剧《使女的故事》,突然某天新的法律规定:

所有女性不得工作。

女性被“保护”起来,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生育成功率。


很多女性,在这种长期不受尊重、性骚扰浓郁的环境中,不得不明白:不能参加公司集体活动,少与男同事合作,少与男同事竞争,减少出门……久而久之,她的职场竞争能力就大大退后了,只能回归家庭。


少部分在这种环境下熬出来的女性,可能讲荦段子比男人还厉害。是的,因为她不假扮成具备男性的丑陋特质,她就很难在职场生存。这样的女人,男人才不敢再轻易笑话她。——但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社会里的合理发展方向。


讨论这个问题,也是呼应了公共场合性骚扰的问题:从个案来说,这些公交、地铁的性骚扰犯都是“人渣”,我善意地相信,正常男性不屑于与之为伍;但从社会风气上来说,舆论关注于对潜在受害女性的约束,远远大于对犯罪者的约束,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女性的缓慢的驱逐方式,把女性从公共场所中、从职场上、从整个社会,驱逐出去。他们未必跟性犯罪者是同谋,但性犯罪者的每一次犯案,都给了这些舆论很好的借口:女人少去公共场所!穿得严严实实!不得晚上出门!回家!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强奸犯的辩护,

他认为受害者乔蒂不应该晚上九点还在街上。


我想,这根本不是女性所需要的“保护”。


话说,深圳地铁这两天已实施女性车厢了。有网友发布了亲身体验:就在服务时间内,“车到站了,我一看里面全是男的在坐,看到女士进来也不会让座。”女士都在站着,男人占了一半以上。这样的消息,让我五味杂陈。这也侧面证明了,这种男女分开的策略,在中国行不通啊。


广州地铁女性车厢第一天运营情况

(图片源自微博@新媒体女性)



本文首发于《Visa看天下政商智库》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以前有人说我写的观点太偏激,

因为“我以前看的文章都不是这么说的呀!”


亲,如果我写的东西、我的观念,

跟你已经知道的、已经懂的都一样,

那你还有必要读吗?


正是因为我给你提供了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呀。

想感受新知,请阅读我的新书

《我不代表真理我只代表你》


请移步当当、天猫、京东及各大书店,

均有销售





有智慧,有态度,有趣味



排版 |  Care




微信公号:侯虹斌 ID:guifangbiji


分享价值观,共同娱乐八卦,探讨时尚潮流

一位高知女性对世界的阐释



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到当当购买签名印章版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