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摊是永远的老师,但千万别走火入魔一样的捡漏

2017-02-24 长亭外 雅昌艺术网论坛


改革开放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国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一夜间古玩市场遍地开花,无论大名鼎鼎的北京潘家园、天津沈阳道,还是广州西关、西安八仙宫、苏州文庙、太原南宫……每到集市日那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地摊上各种金银铜铁、竹木牙角、从石斧青铜商周玉器到三寸金莲、唐诗宋瓷明清官窑,真真假假形形色色应有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心惊肉跳血脉贲张,传说中发财的机会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以至唾手可得。拣漏的喜形于色、宰羊的一脸真诚、失宝的擂胸顿足……


可以说没有地摊,就没有中国绝大部分的收藏成功者!有多少收藏大家都是从8、90年代凌晨2、3点的鬼市就着手电的星光一点一点拣成了正午的太阳。马末都先生即是其中一例。


经过了十几年的折腾,古玩地摊从最初的俯拾皆古到今天满眼的新加坡“新、假、破”。北京潘家园已彻底沦落为仿古工艺品市场,天津沈阳道紧跟其后,全国各地稍大些城市的古玩市场都已沦落为河南人民的半壁江山。


几乎所有十年以上收藏经历的朋友们相聚时最多的感叹,就是现在想在古玩集市找点甭说喜欢的,就是稍上眼点的老物件都不容易,买的起的看不上,看的上的基本买不起了。


而十几二十年赶古玩集市地摊就着手电的微光,千万次的弯腰屈尊拣出了眼力和成就的成功者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每个玩收藏的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或金钱或时间或兴趣或眼光或学识修养或决心目标。因此大部分的玩藏者终其一身只是一个收藏爱好者。而且还得玩对东西入对圈子,才能真正体会到收藏带来的乐趣!


有部分人在地摊上一不小心走火入魔踏上了寻觅“国宝”之旅,投入无数财力精力收集了一屋甚至几屋子“国宝”,什么官哥汝定鬼谷乾隆,品种齐全件件完整,翻翻书本对照拍卖图录己经值几百几千万甚至上亿了。


高兴之余开始考虑这巨大的财产怎么享用。买房、买车、出国!起早贪黑找“国宝”辛苦了这些年,儿子、女儿、自个儿都得享受享受,变现!拍照、找客户、送拍卖公司…几番折腾下来的结果自然是四处碰壁身心俱疲,手中宝贝的期望值从几千万到几百、几十万直至几千元也无人搭理,气的骂政府骂专家骂拍卖公司骂其它玩收藏者都是眼睛瞎的,这样好的宝贝都认不得……


偶有圈内明白人真心相劝:你的这些东西都不对,不能再买了,俗话说的好,天津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明明值几万几十万的东西,人家怎么可能几百几千块钱就卖给你呢?一次漏给你有可能,可成百上千件的好东西全漏你手上了有这样的好事吗?他回答:你不懂,这些宝贝都是他们从建筑工地墓里挖出来的,不需要成本所以很便宜。我查过资料和书里故宫的一模一样!忠言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脑子里早已被自已几百几千元淘来的“国宝”变成价值几百几千万的巨大利益充满了。


如果这过程中真有拍卖公司收下了他的“宝贝”并大加赞赏许诺可高价上拍,于是在付出了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图录费保管费保险费佣金等名目繁多的这费那费之后,经过漫长的一至二个月等待,一句‘很抱歉东西流拍’所有的希望连同金钱再次付之东流。而这一切的结果都源自人心深处的“贪婪”。


在古玩圈子里,有太多白天黑夜都梦想着花上几百元几千元能拣到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漏的人们!一夜暴富的传奇使收藏市场和赌场一样,成为了人性贪婪和欲望的表演场。在当今急功近利的收藏热潮下,放眼收藏群体,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寻找那过去的历史,和祖先曾经的辉煌留下的遗存所带来的美好回忆?又有多少人在关心民窑与官窑的本质区别?一张口都是这玩意儿值多少钱,官窑肯定比民窑值钱!他们收藏的不是文化,而是赤裸裸的金钱。


所谓的古董也就是文物,在传统百姓的眼中可能只是不顶吃不顶用的废物 。那么,什么才是古董真正的价值所在?真正的价值源自于每件古董自身所承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有文化信息,一件件不同时代的不同文物串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告诉了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的祖先都做了那些让我们值得骄傲的事,通过这件件不同的文物,我们看到了伟大祖先用他们聪明才智,在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创造灿烂文化传承至今。祖先们遗存的这些伟大艺术创造,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这才是人们愿意花重金拥有它们的真正原因。


偶然在北方的一个古玩地摊上淘了一方砚台。这是北方颇有名气的到目前为止还能淘出点老货来的地方,每周四的清晨4、5点钟,赶集的小摊和淘宝的人群就已经把市场挤的满满当当,加上路边停放的三轮摩托小面包电动自行车,把几千平米的地儿整个围的水泄不通。由此可以看出收藏背后经济利益对人们的巨大诱惑,再次证明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一真理的伟大与正确!


大部分摆地摊的主儿都是周边十里八乡跑地皮的农民,从他们的装束、言谈举止和地上摆着的各种破旧器物上,你会发现在他们大部份人的意识里买卖古董旧货和买卖大荵萝卜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有人要有市场有钱赚。从乡下农村收来的破物烂件居然有那么多人喜欢赚的利润比卖粮食高多了。


他们也知道元青花,明清瓷器官窑比民窑贵,名家紫砂壶和晚清民国名人浅绛彩帽筒价很高了,文革瓷器也很多人要一把老三篇茶壶敢开价2000元。但对于自已跑村串户从深宅老院淘出的秦砖汉瓦陶罐烂砚却一概以破旧物视之,捎带着赚个早餐钱。而恰恰这些不被他们和一般收藏爱好者看好的破砖烂瓦却沉积了千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当我拨开一堆破瓷烂纸,一方砚台静静的躺在地上,满身的尘土和沧桑感使它变的平淡无奇而不被它的主人看好随意弃置摊边,之前有无数只脚从它身旁踏过。我弯腰捧起,手头的沉拈让我分明感到了历史的厚重,当摊主报出我自已都不敢相信的白菜价时,一种缘份的感觉让我心生喜悦。


这是一件长方形的歙砚,长21。5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歙石出江西婺源龙尾山,由于此山岩石层次间含有银铁的成份而在其直剖面形成直丝纹理,文人们戏称“金银刷丝罗纹”。歙石的开采从唐代开始至宋元达到高峰。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矿山严重崩塌后一直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有近伍佰年无开采记录。因此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老歙砚,材质都是元以前或清乾隆42年以后采制。


此砚色青黑而有金属光泽,上镌如意池头,砚堂因使用年久而深陷露出道道直丝痕银光闪烁。抚之温润细腻,纹理清晰。以手指轻扣,玉德金声,铿锵玲珑。充满古朴沧桑之感。典型的宋元之物,这样的材质在当时也是歙砚名品。


从深凹的砚堂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代文人学子在无数个十年寒窗中对它的喜爱和倾注的满腔热情。想象它也曾在书房画斋里,见证了无数风流人物修身齐家,笔端下生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以及行草篆隶琴棋书画间,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浪漫与温馨。


地摊教会了我们辨物,教会了我们新老,教会了我们陷井的可怕,教会了我们机遇与风险并存和人生必须的舍得!教会了我们即使身边高手如云也不如自已眼光独到。更在形形色色的交易中让我们看遍了人性的真善美丑。地摊教给了我们知识,练就了我们眼力,让我们从中发现历史了解历史,丰富了我们喜怒哀乐的人生。即便走到了满地“新加坡”的今天,仍在不断告诉我们赝品是怎样炼成的。


无论寒冷酷暑今天明天,地摊永远是我们每一个收藏爱好者成长路上最好的益友良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热文链接


洛阳战国古墓发现的玉器

从秦汉到宋朝的经典造像

去武当山看木造像很静心






————————长按指纹一键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