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萨替是何人,这样的造像你见过吗?
「丹萨替寺」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桑日县的一座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寺院,是帕竹噶举派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早期的主寺。丹萨替寺的宗教地位很高,1962年,丹萨替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丹萨替寺遭到毁灭性破坏。1992年至1993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投资重建了丹萨替寺。西藏丹萨替寺还有一艺术甚为知名,就是「丹萨替造像」。
观音菩萨被视为保护神
丹萨替造像过程贯穿了整个丹萨替寺13─15世纪的发展过程。丹萨替的造像题材广泛,有上师、本尊、佛陀、菩萨、护法等。题材较集中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丹萨替寺和以丹萨替寺为中心的帕竹噶举派神像崇拜的基本面貌,对于学术的瞭解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丹萨替造像风格壮美,工艺精湛,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丹萨替造像的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元代藏传佛像艺术具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包括研究藏传佛像艺术风格的演变,特别是外来艺术向西藏本土风格的转化等更是意义深远,同时,丹萨替造像亦为我们提供了西藏14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尺规,弥补了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空白。
门德扬拍卖公司2015春拍上备受瞩目的丹萨替寺四臂观音,此尊四臂观音相较于一般佛像的庄严威仪,此像略微活泼,头戴五叶宝冠,表情安详,头部略往侧偏,较显生动。髮束垂肩,耳挂宝石圆环,双手在胸前结印,余左右手似持莲花,现已残缺。身披薄帛,颈口与臂袖镶有彩色宝石,薄裤亦镶满各式珠宝,且缠绕丝绳,突显华贵。
藏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被视为保护神,观音眾多形象中,以四臂观音最为常见,普遍观音像呈现全跏跌坐,下承仰覆莲座,此像并非如此,右脚跨出莲座,疑踩小朵莲花,仰覆莲座于右脚处呈凹陷状,且座上为饱满的小圆瓣。帛带飘浮于首上,环绕置身前,再绕至脚后,添加许多飘逸之感。丹萨替寺造像以造型优雅、题材新颖、装饰繁缛、工艺精湛且存世量极少而闻名于世。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所研究的课题,也是国际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所追求的对象。
吉美博物馆:
丹萨替造像
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丹萨替寺位于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腰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多吉杰布为帕竹噶举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时期,仅有他个人修行的茅屋一间,1198年始由他的两个大弟子止贡巴和达隆唐巴开始修建祖拉康大殿。丹萨替寺作为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同时也是帕竹噶举派分出的8个支派的母寺,宗教地位较高,历史上有名的京俄·扎巴迥乃、扎巴仁钦、绛曲坚赞、扎巴坚赞等重要人物均长期担任丹萨替座主,直至1434年发生内乱,1481年帕竹政权被推翻,才衰落下去。
目前的丹萨替寺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海拔4400米。1962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1993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投资重建。
国外学者中最早关注丹萨替造像的是图齐,他在1948年曾访问过丹萨替寺,并亲眼看到帕木竹巴家族为丹萨替寺座主们建造的诸多舍利塔,塔身周围有造像,在其著作《去拉萨及以远》一书中首次提出这是一种特殊风格,随图齐入藏的弗朗西斯梅尔拍有图齐称赞的舍利塔多幅图片。目前丹萨替造像散见于西方的各大小公私博物馆、私人收藏、艺术市场和拍卖会上,据初步统计,总数约100余尊。
对于如此重要的一批造像,国内学者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布达拉宫等有关的出版图录中,仅发现3尊丹萨替造像,瑞士施罗德著的《西藏佛教塑像》第二卷中刊出的有10余尊,中国信息中心的出版物中有10余尊。不过,我国2005年在对丹萨替寺重建时,在遗址上出土有600余件文物,造像约有300余尊,存放于当地,但具体情况不详,更谈不上研究。
丹萨替寺造像的供奉形式
丹萨替造像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于一般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而是供于舍利灵塔的塔身周围,少则200余尊,多达3000余尊。此种情况不仅在藏文文献中有记载,如《红史》、《汉藏史集》、《朗氏家族史》等的记载,而且黄先生通过对比弗朗西斯梅尔拍摄的舍利塔的多幅图片和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在造像背后发现的可能原来用于固定塔身的构件,更加坚信了这一判断。
丹萨替造像的时代与分期
丹萨替造像作为历史上流行的一种佛像风格,有其产生、发展和衰退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整个丹萨替寺的发展(13-15世纪)。
丹萨替造像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产生期:为13世纪,即第二任、第三任座主灵塔的兴建时期;二,发展、定型期:为14世纪,即丹萨替寺及帕竹噶举派的全面兴盛期;三,衰落期: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帕竹政权的灭亡,丹萨替寺亦衰落下去。
丹萨替造像的特征
整体风格特征为:脸型宽大,面部饱满,杏仁状大眼,四肢粗壮,仰莲座的莲瓣饱鼓,莲座低矮,座下另有基座,装饰繁复,大小规格一般在25-35厘米,稍大者在60-70厘米,以35厘米左右者为多。
造像的风格来源
西方学者更多地倾向于认为丹萨替造像的艺术风格来源于尼泊尔。而黄先生认为13世纪以后,尼泊尔风格已在西藏得到发展,已变成了西藏的风格,是西藏本土风格的影响,理由如下:一,题材上:已形成了具有教派思想和修法特点的新的神像崇拜体系;二,造型样式上:没有现成的仪轨可以依据,均为重新设计和创造;三,风格上:融入了藏民族的审美风格;四,历史文化背景上:进入13世纪的我国西藏地区,已正式纳入内地中央政府统治,经济、文化上的发达带来了艺术上的繁荣。
丹萨替的造像题材
有上师、本尊、佛母、空行母、佛陀、菩萨、护法等。
美国西藏博物馆:
苏黎世罗特保:
弗利尔赛德勒:
美国洛宾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