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珍贵老照片,回忆毛主席纪念堂修建全过程……

2017-11-25 万象中国
26 29620 26 7867 0 0 1173 0 0:00:25 0:00:06 0:00:19 1430

只需要点击上边箭头万象中国》即可免费关注

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11月24日开始奠基,至1977年5月24日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


点击下面视频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064jy8mp&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76年10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最后确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之间。

选址工者组,首先想到的是毛主席南片北战、辛勤操劳一生,现在应该在风景幽美的地方,让他老人家安卧永息。为此选址设计组设计出“水上日出”的方案:浩浩碧波,霞光绚丽,一轮红日,跃出水面,火焰万丈。

选址设计者依据这个设想,来到中南海,来到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表达人民的心意。设计组的同志又提出“山顶红星”的方案:毛主席安卧在苍松翠柏、山花灿漫的白云深处;夜晚,高高的天际,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照耀着我们今后的征程。

香山、景山、玉泉山,走了一山又一山,不知为什么,他们又觉得“山顶红星”的方案也不够理想。选址设计组的同志们,走遍了京城内外,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设计不出理想的方案,心中情不自禁涌起深深的愧疚。

正在选址一筹莫展之时,设计组的负责人前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同志,耐心地启发设计成员:“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烈士们到月宫里,吴刚捧出芳香的桂花美酒,过着寂寞生活的嫦娥也万分激动,在碧海青天舒袖起舞。”

在研究选址问题上,也有人提出在故宫午门前面,把午门拆掉,也有人主张在瀛台,但瀛台在中南海里,中南海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地点。办公之地,选址造堂,显然不合适。

10月8日,选址工作进一步深入,从政治意义、客观条件待方面考虑,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的意见自然占了上风。

设计组的同志认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湖河海容不下,三山五丘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才是最合适的地方。

地点定在纪念碑南侧,但具体位置设在哪里?


最后决定将纪念堂放在纪念碑与正阳门的正中。


关于纪念堂的建筑形式,当年担任纪念堂工程设计小组领导成员的沈勃回快道:“当时大家对毛主席十分怀念头,认为只有宏大的建筑才能体现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设计都偏大。只有南京工学院杨庭宝提出的方案是50米见方的建筑。他的方案给人以很大的提示。”最后,沈勃在从人意见的基础上,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勾画出纪念堂实施方案的草图。

在纪念堂的高度确定上,是经过严格的视线分析而确定的。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考虑到,站在天安门下、金水桥畔正视纪念堂时,避免纪念堂的高度要恰如其分,既能遮挡住正阳门屋顶,又不能过高,否则会压倒纪念碑。为了作到这一点经过视线分析,纪念堂高度约在30米左右较为合适,这个高度与广场其他建筑高度也是大致相称的。最后确定为33.6米。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 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上,竖立着毛主席的的巨幅彩色画像。工地周围,排列着醒目的红色大幅横标,上面写着:“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大型的推土机、打桩机、载重汽车、吊车和电铲等施工机械,整齐地排列各个施工点上。参加奠基仪式的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其它各界代表,以及参加施工建设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共8000多人。早早地等候在纪念堂工地上,等待着奠基仪式的开始。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依次走到早已插在黄土里的奠基石帝挥锹盖土

奠基仪式刚刚结束,一支精神抖擞的建筑工人队伍,迈着雄健的步伐来到天安门城楼前。他们仰望毛主席巨幅画像,含着激动的泪花,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早日瞻仰您的遗容,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您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您建造纪念堂……”

从这一天起,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出现了一个如火如茶昼夜施工的工地。

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安放着一西半球汉白玉毛主席坐像,坐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中雕塑工作者倾注心血献出的杰作。坐像后面是43名女工精心绘制的绒绣壁画“祖国大地”,针针线线寄深情,红心巧手夺天工。

“祖国大地”画稿,是由优秀画家精心创作的。画稿寓意深刻,艺术水平高,色调丰宣多彩。绣工们发挥了绒绣的特长,绣制“祖国大地”用了1200多种颜色,还第一次使用了金线和彩色丝线,使画面的受光部分更加灿烂辉煌。



瞻仰厅正中,是安放在花岗石基座上的晶莹透明的水晶棺,这是纪念堂里的又一珍品。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中,遗体上覆给着中国共产党旗。毛主席身着北京红都时装店特级技术员田阿桐师傅制作的灰色中山装,遗体坚毅安祥。


毛主席这座水晶棺从五个方面都有可以清晰地看到遗体,没有直射灯光。棺材的角度都有用计算机精确计算过,即使遇到最强烈的地震,也能保证遗体安全。

研制水晶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质量要求高,时间紧近。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移入纪念堂内,8月20日,毛主席遗体进入纪念堂。197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周年纪念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黄礼在纪念堂北庭院隆重举行。图为毛新宇在爷爷的纪念堂施工工地劳动。

9月9日这一天,毛主席纪念堂四周,松柏青翠,鲜花盛开,参加大会的许多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以及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知识分子代表,面对毛主席纪念堂,列队肃立在广场上。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政协全国委员会以及参加大会的党政军领导人敬献了花圈。毛泽东的亲属也献了花圈。

献花圈后,全场肃立默哀,沉痛哀悼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这是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后,第一批瞻仰者。

1984年7月1日,毛主席纪念堂取消票证,纪念堂大门前排起了多列长长的队丛,瞻仰毛主席遗容已经是众人来京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的亲属作为“特殊”瞻仰者,可以接近水晶棺。铁托是第一个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的外国元首。

十几年,无论春夏秋冬,毛主席纪念堂大门前总是静静地排着一列列长长的队伍,那是怀着一颗颗虔诚的心前来瞻仰这位伟人遗容的人群。每天,太阳是新的,人群也是新的。

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