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推进“老本行”学科建设 打造特色一流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推进“老本行”学科建设 打造特色一流大学
张土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计量大学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计量大学作为市场监管领域的特色大学,计量、标准、质量和检验检疫是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也是“老本行”专业。学校坚持以“老本行”为特色名校战略,奋力推进浙江“两个先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将“老本行”特色深深融入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化布局“老本行”特色学科
建设特色一流大学
市场监管是一个交叉学科领域,融合了文法理工经管等学科。中国计量大学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以交叉融合出特色,优化布局“老本行”学科与专业。学校设有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专业,设有质量管理工程、知识产权、测控技术与仪器等18个国家一流专业。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标准化工程专业、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名列全国榜首。工程学、化学、材料学、环境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0个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以计量测试、精密测量为主干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在特色学科与特色专业的发展上持续发力,特色一流大学建设进入崭新阶段。
计量是科技的基础设施,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也是质量的基础设施,而标准是提升质量的依据。计量、标准、质量是一个相互支撑的体系,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计量、标准、质量将越来越直接地嵌入现代产业体系的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都以计量测试技术的准确性、标准的一致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为前提。面向现代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计量、标准、质量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获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体系重点研发项目,支撑引领市场监管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质量强国建设。
加强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是国家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和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往往需要跨学科团队的长期通力合作。学校探索跨学科团队的体制机制变革,出台创新科研团队管理办法,组建了以仪器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跨学科创新团队。团队围绕精密测量技术、计量仪器研制、生物计量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成功研制了“自动反应量热仪”“岩土体变形分布式测量传感器仪”等仪器和系统,广泛应用于泥石流地质灾害、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防灾监测。团队研制的设备被用于“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升了航空、航天领域的计量保障能力。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攻关需求,跨学科团队还研制了“高通量自动核酸提取仪”等多项国家标准样品。
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要科学把握计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互动规律,推动标准化、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加强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加快构建以计量为核心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学校制定《中国计量大学支撑国家先进测量体系建设服务计量事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助推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和计量事业发展,提升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搭建多层次育人平台
培养高层次计量特色人才
育人是大学之根本目的。一流大学应当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中国计量大学秉持“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为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检验检疫和知识产权领域培养了大批特色人才。《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均提出要强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支撑。今年9月,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迎来了首批11名博士研究生,开启高层次计量特色人才的培养之路。
学校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了多个面向计量科技前沿的实践教学平台,近5年共联合培养了130余名研究生。获批国家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资源,近5年获全国“挑战杯”金奖、“互联网+”大赛银奖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一等奖等30人次。获中国仪器仪表类奖学金特等奖、一等奖6次。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通过搭建多层次的育人平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健全文理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为社会输送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检验检疫和知识产权等特色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查看更多
本期制作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排版 | 宣传部 王伊米
责编 | 王伊米
责审 | 王 颖
终审 | 陈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