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我校师生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

我校师生在科研上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成果多点开花

相继在各领域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

一起来看看吧







我校研究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发表激光照明相关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

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题目

Thermally robust Al2O3-La3Si6N11:Ce3+ composite phosphor-in-glass (PiG) films for high-power and high brightness laser-driven lighting

第一作者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敏航

通讯作者

我校王乐教授、厦门大学解荣军教授

第一署名单位、通讯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

激光照明作为新一代的大功率、高亮度照明技术,在汽车大灯、航空航海照明、军用手电、激光影院以及激光电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激光照明技术中,荧光材料起到光色转换的重要作用,决定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强度、显色性及寿命等关键性能参数。传统的固态照明封装材料(如有机树脂等)不但散热性能差,而且在长时间、高功率激光照射下会出现碳化和烧蚀等损伤现象,影响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从而最终导致整个光源器件的失效。为了获得更高光效和可靠性的激光照明器件,荧光转换材料须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及热稳定性。因此,研制耐高功率密度激发的高可靠性荧光转换材料成为激光照明技术(包括激光显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荧光玻璃(PiG)薄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激光照明应用荧光转换材料,但由于玻璃基质散热性能的限制,PiG薄膜在高功率密度激光激发下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发光猝灭现象,导致最终激光照明光源光通量较低。本研究将Al2O3颗粒作为传热介质引入到La3Si6N11:Ce3+(LSN:Ce3+)PiG薄膜中,形成复合结构荧光转换材料,可实现高亮度激光照明光源。通过优化Al2O3比例以及荧光膜层厚度,Al2O3-LSN:Ce3+ 复合PiG薄膜的发光饱和阈值可以达到23.08 W/mm2,相比传统LSN:Ce3+ PiG薄膜(18.27 W/mm2)提高了26.3%。通过将Al2O3-LSN:Ce3+复合PiG薄膜与高功率蓝光激光器进行结合,可实现光通量达到2886 lm的高亮度激光驱动白光光源。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






我校研究生在国际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微液滴操控融合最新研究成果

发表期刊

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6.744,中科院1区)

题目

NIR light-triggered core-coalescence of double-emulsion drops for micro-reactions

第一作者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旭根

第一通讯作者

侯立凯副教授、包福兵教授


液滴微流控技术产生的水包油包水型(W/O/W)双乳液滴(Double Emulsion Drops, DED)一直在单细胞分析、药物释放、微颗粒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对微流体的精确调控,可实现纳升级流体的封装。此外,DED独特的核壳结构可以保护内部试剂不受外部环境和其他分析样品造成的交叉污染,是一种理想的微反应容器模板。然而,规模化的连续微反应需要在DED内实现内核液滴高效率以及高通量的连续融合。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非接触、即时、可控的用于双乳液滴内核融合的方法,即通过近红外光(NIR)连续触发DED内核液滴的融合。在NIR照射下,由于普鲁士蓝(PB)的光热特性,含有PB纳米颗粒的内核液滴迅速升温并产生空化现象。空化产生的微气泡引起的界面扰动破坏了两个内核液滴之间的界面平衡,致使两个内核液滴发生了融合。研究中内核连续融合效率高达98%,并且利用NIR触发DED内核融合,合成了铜金属有机骨架(MOF)。此外,通过NIR照射,三核DED中实现了动态两步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将为微尺度下化学反应提供灵活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此项工作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LY22A02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972335)、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109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2T150283,No.2021M701536)及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221YW71)的支持。






我校教师团队在高水平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SC Energy Letter》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团队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刘祖刚教授团队

发表期刊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SC Energy Letter(IF 23.991,中科院1区)

题目

Low-Voltage Driving Copper Iodide-Based Broadband Electroluminescence

第一作者

我校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印刷光电子团队研究生徐锐

第一通讯作者

我校青年教师司俊杰博士

共同通讯作者

刘祖刚


该研究首次发现在碘化铯铜基发光二极管中,在碘化铯铜上沉积电子传输层的过程中,原位生成的碘化亚铜络合物主导器件的电致发光过程,而且发现了该络合物的窄禁带宽度和宽广分布的带边态,促进了空穴注入,导致了低电压驱动。最后通过压制界面激子淬灭,实现了最低驱动电压的基于亚铜基络合物的宽带白光LED,发光的半高宽达125nm,并超出了该类型器件到目前为止所有报导的发光效率。本研究展示了基于碘化亚铜络合物的低电压驱动宽带白光LED的应用前景。



此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5230,52072355,52102188,11904345, 52103241,6190416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103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1F040005,LQ19F040004)等的支持。






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国际期刊 《Applied Surface Science》发表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成果

发表期刊

国际知名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

题目

High-performance and sodiation mechanism of a pulse potential-electrodeposited Sb-Zn alloy as an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中科院/JCR分区1区)

第一作者

材料与化学学院的20级硕士研究生沈海瑞

通讯作者

我校郑小美副教授、吴琼教授,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


钠与锂相比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因此钠离子电池(SIB)在新能源系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锑(Sb)因其高理论容量 (660 mAh⋅g−1)、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及合适的Na+脱嵌电位等优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Sb负极在合金化过程中存在急剧的体积膨胀(~390%),导致循环稳定性差,结构易破裂。金属Zn的加入在使金属Sb负极在提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降低负极表面的电子阻抗并达到缓冲其体积膨胀的作用。本文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出了均匀的簇状结构且分布均匀的Sb-Zn合金负极材料。与恒压电沉积相比,脉冲电沉积能够减少电极间溶液的浓度差,有效控制晶体的生长速率并提高沉积层的纯度、密度和均匀性。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Sb-Zn合金负极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优越的循环性能和速率性能。在300 mA⋅g−1下,Sb-Zn合金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53 mAh g−1,首效为83%,3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70%。其优异储钠性能是簇状结构、合金效应和金属锌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原位XRD和CV等进一步确定了其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无粘结剂Sb-Zn负极的脉冲电沉积方法为批量制备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研发计划(2019YFE011200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C01190)、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YW43、2021YW2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1205)的资助。






我校在CEPC闪烁玻璃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1月9日,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闪烁玻璃合作组第三次会议召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北京玻璃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等合作组单位30余位代表参加。我校材料与化学学院唐高副研究员受邀做题为“Effect of B2O3 and Li2O3 on Photoluminescence and 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Ce3+-doped Gadolinium Aluminium-silicate Glasses”的大会报告,代表我校交流了近期钆铝硅酸盐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


近期,我校秦来顺和陈达教授科研团队联合闪烁玻璃合作组,获得了发光量子产率高达35%的Sn2+玻璃,超过目前文献报道,并进一步获得了光产额达1206 ph/MeV的铈离子掺杂钆铝硅酸盐闪烁玻璃。

团队

我校秦来顺和陈达教授科研团队联合闪烁玻璃合作组

发表期刊

国际著名期刊美国陶瓷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国际期刊Optical Materials

题目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of Ce3+-doped aluminum–silicate glasses for scintillation application


Photoluminescence and scintillation of Sn2+-doped gadolinium aluminum-silicate glasses

第一作者

研究生武涛


研究生华哲浩

通讯作者

唐高副研究员、秦来顺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钱森研究员


唐高副研究员、秦来顺教授

第一署名单位、通讯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中国高能物理学界于2012年在国际上率先提议建造的下一代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大科学装置,用于替换即将到达预期寿命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一期项目预估投入400亿元。经过CEPC项目各项关键技术的积极预研,中国高能物理学界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CEPC的概念设计报告,闪烁玻璃是CEPC量能器的重要预备方案之一。闪烁玻璃合作组是为满足新一代超高能量粒子物理实验CEPC对新型闪烁玻璃的需求,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国内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成立的产学研合作组,经过合作组的不懈努力,闪烁玻璃各项研发指标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







我校教师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团队

我校材料与化学学院陈达教授和秦来顺教授联合团队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温珍海研究员

发表期刊

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题目

“Amorphous CoFeB nanosheets with plasmon-regulated dynamic active sites for electr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第一作者

青年教师陈华予博士

通讯作者

陈达教授、秦来顺教授、温珍海研究员


二维过渡金属基材料在电催化析氧反应(OER)的过程中会进行表面重构,以此来产生真正的催化活性位点。表面重构层通常在10 nm左右,因而对于厚度较小的二维材料来说,过度的表面重构会破坏催化剂的本体结构,从而使得活性位点数目下降,因而对电催化剂的表面重构过程进行适度地调控非常重要。本工作通过金属氧化物MoO2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对二维CoFeB催化剂的表面重构过程进行适度的加速,从而使得催化剂拥有最佳的OER活性。该项工作为OER电催化剂的表面重构调控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



此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2294, 51872271, 2187525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0F040007, LQ19F040004)及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YW62,2021YW35)的支持。






我校科研团队发表展望论文提出基于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新型效应导向分析技术

团队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郭良宏团队

发表期刊

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题目

Chemo/biosensors towards effect-directed analysi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第一作者

李敏杰副教授

该文章提出基于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新型效应导向分析技术。



 迄今为止,在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是:由于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和持续性,对含有海量污染物和未知毒性污染物的环境样品进行危害评估时往往涉及一系列的系统性工作,即污染物的分离、分析、鉴定及毒性效应评估,工作量大,缺乏标准品,周期长,成本高,难于实现现场和快速检测。而从技术角度分析,现有的各种分析技术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和局限性,包括现在用于环境研究的效应导向分析技术(effect-directed analysis,EDA)。EDA是一种将化学分析和毒性测试相结合的重要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化学分析前先通过毒性测试对环境样品进行初筛分离出含毒性物质馏分,能够实现复杂环境样品中有毒物质的高效识别与鉴定,大幅节省分析时间和成本。然而,目前EDA技术的实施方案中普遍采用细胞毒性测试方法和大型仪器化学分析方法,存在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的局限。

与细胞测试和大型分析仪器比较,化学/生物传感器具备响应快、成本低、操作简单、仪器便于携带等优势,非常适合现场快速监测。纵观目前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可分为毒性效应测试和化学物质测定这两类传感器。毒性效应测试传感器以特定的毒性效应标志物如DNA损伤产物、构象改变的激素受体和活性受抑制的酶分子等作为检测对象,实现样品整体的毒性效应评估;而化学物质测定传感器则以具体的化学物质比如某个重金属、多环芳烃、农药为检测对象,利用特异性识别元件进行化学物质的测定。



综上,为了充分发挥EDA技术的优势,改善它存在的短板,并基于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论文提出未来研究中可采用毒性效应测试传感器和化学物质测定传感器分别替代现有EDA技术中的细胞测试和大型仪器分析方法,整合形成一个基于传感器的新型EDA技术(简称SensorEDA),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估。由于引进传感器替代方法,SensorEDA技术既能保持复杂样品中有害污染物高效识别的优势,又使得环境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成为可能,进一步节约了环境保护的时间和成本。作为一个高度前瞻性技术,SensorEDA的提出为环境污染危害评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和非常振奋的可能性。






我校教师团队在高水平国际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团队

信息工程学院太赫兹技术研究所洪治团队

发表期刊

Photonics Research

题目

Ultra-high-Q resonances in terahertz all-silicon metasurfaces based on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高品质因子(Q)超表面由于强电磁场增强效应,在高灵敏度传感、低阈值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近几年基于连续域束缚态(BIC)的高Q谐振超表面在光波段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材料的吸收、微纳米结构的设计制作及高信噪比高分辨率波谱测量等限制,在太赫兹波段实现高Q超表面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工作。近十来年进展缓慢,此前国际报道的超表面最高Q值仅为250。

该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BIC的全硅超表面,在太赫兹波段实现了最高Q因子为1049的偏振不敏感准BIC谐振,谐振Q值超过了目前最高记录的3倍。另外,团队还利用这种高Q超表面,展示了低光功率激发的太赫兹调制特性。该项工作是研究团队在太赫兹一维光子晶体中获得国际最高谐振Q记录后在该领域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为高Q太赫兹超表面的研究和应用铺平了道路。

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5179, 61875251, 12004362, 62175224)等的支持。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查看更多

你听,雪落的声音

十年蝶变,绘就新精彩!

小编急了!

获奖数获奖率居浙江省榜首!

这件事,和你息息相关!


  本期制作

文案 | 邾强强 侯立凯 赵找虹 郑小美 唐唐高 陈华予 李敏杰 黄迅辰

排版 创意中心 徐   悦

责编 | 王伊米 宓卓慧

责审 | 王   颖

终审 陈永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