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老本行”,他们十年耕耘守初心
立足学校计量特色
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特点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凝聚和提升
形成一支师德师风优良
教育教学业绩突出
科技创新能力卓越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团队发展活力十足的教师团队
他们就是获评
中国计量大学首批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
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
今天,一起走近他们的故事
始于计量,不止于计量
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由王月兵研究员领衔,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坚守科研教学一线,以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团结凝聚团队成员共同奋进,不断开拓,团队发展态势良好,团队的行业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不断凸显。
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三电”系统正逐渐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部件。在过去,这些汽车制动系统里零部件的生产商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线以手工操作为主,再结合点焊卯等工艺,这意味着无法保证每个产品的性能都得到检测,且没有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溯源。
“我们所解决的就是半自动生产过程中质量性能检测、评价的问题。”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成员、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配与检测团队负责人郭斌介绍,“包括几何量、力学量、热工量测试的检测台在内,我们通过把检测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嵌入自动化生产线,现在每个出厂的汽车零部件都百分百能进行检测,产品合格率也比以往提升了很多。”
一直以来,汽车零部件都由不同的企业生产,每个零件采用的标准也不一样,而国内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标准一般采用美标、欧标或日标。他们把国外标准消化后,为国内企业提供质量评价的参考,现在国内零部件企业可以自己制定标准,在标准层面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这支成立于2008年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配与检测团队通过成果产业化,为中国重汽、深圳比亚迪、长城汽车、博世、大陆等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家、零部件供应厂家提供了价值近10亿的各类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检测及柔性化产线等高端设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牵头申报的“原位计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立项建设。
“原位计量”实验室将重点研究嵌入式和便携式计量标准,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装备进行远程实时校准、以打通计量检测的“最后一公里”、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对装备的计量全寿命周期管理。
从“择菜”到“烹饪”
在王月兵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白板,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实验报告。他时常会站在这堵墙前面,反反复复地审视、思考报告的细节。“作为教师,最快乐的事情,不是自己获得什么大奖,而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和骨干。”王月兵说。
每周六上午,王月兵的研究生团队会召开组会,围绕实验报告讨论近期的科研进展。在学术上,王月兵是一位严师,“他会与我们细致地交流讨论,从来没有一言堂,这让我们很有收获。”2020级仪器类硕士研究生,即将奔赴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佟世琪说。
对学术的严谨更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去年暑假,王老师中暑了,那时候我们在讨论数据实验,没想到他手上还挂着留置针,就出现在了组会现场,我们都既感动又敬佩。”2021级仪器类硕士研究生郭晓安说。
王月兵曾将团队的微信群命名为“择菜班”,又在不久前升级为“烹饪群”。从“择菜”到“烹饪”,即为前期需要积累大量的理论知识,筛选出所需的数据,而现在需要开始静下心来再认真梳理和分析,炒制出科研的美味佳肴。
“你如何定义re-search?”王月兵曾向佟世琪提问。“search是探求、细想,反复地探求、反复地细想就是research,研究。”这是佟世琪的答案。王月兵总是告诉学生,学术研究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到了具体问题需要质疑教科书、专家,包括老师在内的观点,重新认识物的规律。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经常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旦把握了新的规律,又如同点亮了一盏灯,会照亮别人继续前行。
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他的团队结出了累累硕果:团队所在教师党支部入选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团队的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省高校首批研究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团队成员获得“浙江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团队成员主持建设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团队成员主持的课程获批认定国家级一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1人获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团队成员立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厅局级教改项目1项,等等。
心怀大我,服务“国之大者”
我校以计量立校。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嘱托一定要抓住“老本行”不放,以特色的教育服务我省的特色经济发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坚持心怀大我,服务“国之大者”。这是团队全体成员的科研初心,更是他们的实践品格。
氢,是清洁、高效、零碳的能源载体,在供热、交通、工业以及发电等领域发挥燃料和原料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电力、热力、液体燃料等各能源品种之间转化的重要媒介。
在氢能产品的制备、储存、运输、加氢、使用过程中,氢能计量装备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全产业链的生产安全、顺畅运转和贸易公平。氢能产业链中的氢储运形式主要有液氢和高压气氢两种状态,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可以直接用于测量液氢和70MPa高压气氢流量的流量计屈指可数,且缺乏相应成熟的氢能装备性能检测和试验方法、标准以及基础设施。
“我们的液氢流量标准装置是国内首套液氢流量计检定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精度氢能计量装备研发的空白,完善了氢流量计量体系和规模化的氢流量计量产业。”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成员、微纳多相机理与测量团队负责人包福兵介绍。
他们研制的液氢流量标准装置,可满足氢能市场发展壮大过程中液氢流量计检定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液氢计量服务,快速提升我国在液氢贸易计量领域的水平。同时,他们还开发了国内首套适用于掺氢燃气流量检定的流量标准装置,可检定各种类型现有燃气流量计在不同掺氢浓度时燃气环境中的适用性与计量精度,为低成本掺氢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精密检测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团队始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众多前沿创新的科研成果,并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海洋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多种新型水声计量方法的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通过国际比对验证了我国水声声压计量的准确性,其中激光干涉法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复杂环境下的在线检测技术和校准系统研究成果获质检总局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他们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与层次,以特色的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团队在精密测量仪器、智慧计量、原位校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汽车智能制造、石油储备、航天航空等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团队参与国家商用飞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多个国家产业计量中心的建设。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化工安全测试、流量计量仪表、海洋声学仪器等领域,助力相关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实现新增销售收入合计近50亿元。
黄大年精神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
亦在量大校园传承弘扬开花结果
越来越多教师团队
坚守教育报国理想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从自己做起 从本职岗位做起
全心育人 潜心科研 真心服务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智慧和力量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计量大学视频号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查看更多
本期制作
文案 | 宣传部 王伊米
图片 |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排版 | 创意中心 舒嘉忆
责编 | 王伊米
责审 | 王哈颖
终审 | 陈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