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助力“天问一号”开启探火之旅
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相控阵敏感器,高性能晶体元器件、电连接器和电池组,纳米气凝胶材料,着陆器解锁分离装置及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等系列产品,将在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一号任务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6个阶段,将一次实现火星“绕、着、巡”。此次探测器顺利升空,将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任务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在本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工所属多家单位还承担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及地面系统中关键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
二院23所研制的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实时提供火箭发射上升阶段的距离、方位、俯仰等精确坐标信息和径向速度数据,密切跟踪火箭飞行轨道。
三院306所研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隔热产品对火箭发动机燃气管路周边的电子电器进行了有效保护。
三院111厂生产的氢气涡轮泵为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伺服机构提供大功率液压能。
航天江南航天电器公司为火箭提供了数千只(台套)电连接器、继电器、风机和电机等产品,梅岭电源公司为火箭配套了抗冻耐寒的天基测控电池。
河南航天695厂为火箭提供了数万件管路连接件、多种型号特种管路和阀门。
航天精工提供了数十万件高性能紧固件,天地协力共同为发射任务提供保障。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长期自主管理、远距离测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视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二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包括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来源 ✎ 中国航天科工
编辑 ✎ 彤彤
校对 ✎ 于小鱼
监制 ✎ 郑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