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为全面小康贡献航天力量
11月9日,《学习时报》刊发了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的题为《为全面小康贡献航天力量》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为全面小康贡献航天力量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决扛起“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使命责任,竭力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和国家队作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提供战略支撑。
坚守航天报国初心,为全面小康筑牢安全根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和平发展环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航天科工作为我国导弹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定不移扛起强军首责,矢志“为国铸剑”,打造大国重器,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安全根基。
以武器装备发展支撑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航天科工聚焦航天防务主责主业,把助力我军新质战斗力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坚持信息主导、体系建设,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新型作战概念研究;坚定不移抓好国家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重点型号工作;实施质量制胜战略,牢固树立全员“零缺陷”质量意识,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近年来,大国长剑惊艳世界、振奋国人,“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鹰击”长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
以创新驱动发展夺取自主创新新胜利。航天科工聚焦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强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实现在改变技术领域竞争态势的颠覆性技术上取得“从0到1”的重大突破,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近年来,作为牵头单位5次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累计获得有效专利2.7万余项。
践行航天强国使命,为全面小康提供战略支撑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努力抢占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力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从战略上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夯实战略根基。航天科工党组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从战略上求变、从战术上应变,聚焦主责主业提出“一个目标三步走”战略,即到2025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建成、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敢于下先手棋、勇于打主动仗,贯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制定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数字航天等支撑性战略方案。加强战略执行,对标世界一流,着力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等9方面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增强航天科工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发展商业航天,占领国际竞争战略高地。航天科工积极探索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下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率先整合社会资本、先进技术、专业领军人才等资源,突破传统技术途径、商业模式和管理局限,创新实施“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新篇章。一些领域实现与国际同行“并跑”乃至“领跑”,KZ-1A运载火箭创造了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纪录,一年内将12颗卫星准确送入轨道;成功发射行云二号01/02卫星,开启了我国天基物联网建设新征程;虹云工程完成国内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天地联通在轨试验,并入选150个“新中国第一”。
贡献航天智慧力量,为全面小康发挥支柱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航天科工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迎难而上、顶压前行,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积极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方案、航天智慧、航天力量。
当好工业信息化领军企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当其时。航天科工勇担推动我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使命,发挥独特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工业互联网国家主平台及领航者地位,瞄准“新基建”重要领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航天云”新型基础设施,聚焦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大力推进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围绕产业链打造“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产业、激光产业等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赋能作用提升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努力成为我国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系统构建涵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20个子领域的“航天智慧”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航天科工智慧国家建设先锋队的地位。
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稳定中的问题,用改革带动和推动各项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航天科工按照中央部署蹄疾步稳深化改革,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推动。着力推动“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等专项改革任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综合性改革样板和经验模式。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实施更具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进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提升财务管控与计划管理水平,打造“业财税深度一体化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
面对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航天科工坚定履行央企责任、服务国计民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于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脱贫攻坚收官之时勇挑重担,为夺取决战决胜提供科技支撑。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航天精准扶贫。航天科工坚决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先后投入4.8亿元资金进入中央企业扶贫基金,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464万元,派出扶贫干部129人,围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民生扶贫等6个方面实施精准扶贫项目371个;2个定点扶贫县(区)2019年均实现脱贫摘帽,所属8家单位圆满完成承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的产业扶贫任务。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和昭觉县安全建设住房项目按时交付使用,布拖县8200余户、昭觉县“悬崖村”84户贫困群众乔迁新居。
秉持科技抗疫要求,发挥航天技术优势。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疫情突发之际,航天科工加紧研制生产移动医院装备车、呼吸机等急需装备;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上线“抗疫专区”;建设智慧办税厅,助推实现“办税不接触”“开票不等待”。同时,积极发挥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和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优势,构建起公共卫生安全“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航天方案,受到党和国家表彰。研制的我国首套模块化负压方舱医院,具有二级医院的医疗救治水平,仅需 24小时即可快速展开启用;研制的P2+方舱移动检测站,满足大规模提升核酸检测能力需求;研制的航天互联网诊疗平台和航天云健康服务系统,能够帮助人们足不出户获取诊疗和健康服务。
铁粉必看:
来源 ✎ 学习时报
编辑 ✎ 彤彤
校对 ✎ 于小鱼
监制 ✎ 郑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