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鲁迅研究专家郜元宝先生解读《铸剑》原作:对过去与未来的永恒寓言

2017-12-03 《铸剑》 驱动文化传媒



波兰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导演原创大戏《铸剑》剧本改编自20世纪上半叶声名卓著的中国小说家、评论家鲁迅的同名小说。


这篇创作于1926年的小说通过重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直指20世纪初社会骚乱、政局动荡的中国之诸多弊病。君王斩杀铸剑者而铸剑者之子意欲寻仇的故事象征着人民对暴虐与专制制度的不懈抗争。



鲁迅研究专家郜元宝先生回答了波兰作家帕沃斯基对鲁迅的创作生平、时代价值的提问。这篇观点鲜明的对答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铸剑》的精神高度,以及从古到今令鲁迅痛切的国民性。



1.为何受儒家教育的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您觉得这种转变对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有标志性意义?





鲁迅本人在1922年底撰写的《<呐喊>自序》中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时看过一部幻灯片,说的是日本军人指认一个中国人是俄国间谍,因此将他斩首,而围观的竟然是一大群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因此大受刺激,他认定对一国的国民来说,首要的并非身体健康,而是精神自觉,他当时认为,最能引导中国人走向精神自觉的是文学艺术,因此毅然抛弃了医学,单单靠自学,在留学日本的后期开始“提倡文艺运动”。


▲ 鲁迅画像


鲁迅的这种选择,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中是孤立的,就是赞助他的文学活动的少数几个朋友很快也离他而去。因此很难说,鲁迅的“弃医从文”是当时中国文化转型的象征。


至于鲁迅的反传统,虽然当时有他的老师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的影响,但主要还是鲁迅受到西方十九世纪“争天拒俗”的“摩罗诗人”的启迪。鲁迅在1907年左右逐渐成熟的反传统思想更多得到雪莱、拜伦、叔本华、尼采、斯蒂纳、克尔凯格尔等人影响。这种反传统的思想直到十年之后的“五四”运动,才成为年轻知识分子的共识。所以鲁迅当时的思想绝对是先锋性的。


2.为何方言与白话文在鲁迅的作品中具有如此革命性?



很简单,也正如鲁迅在1935年的一篇序言中所说,当时《新青年》集团竭力鼓吹“文学革命”,然而除了少数白话文的翻译和理论文章,他们始终没有成功的白话文和口语的文学创作。再这么下去,“文学革命”很可能流产。这时候鲁迅在《新青年》等杂志发表创作的白话小说,而且非常成功,“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新青年》杂志


其次,正如鲁迅在1907年、胡适在1918年所说,二十世纪中国作家采用白话文和口语写作,由此培育“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其革命性意义,相当于但丁《神曲》使意大利从中世纪拉丁文学传统转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国语的文学”


3.西方文学与哲学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尼采对其的重要性?您觉得在鲁迅先生的散文或小说中是否有尼采“永恒轮回”的概念?






这个问题太大。简单地说,鲁迅从一开始决定“弃医从文”,如上所说,就受到西方和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这种影响伴随鲁迅一生。他虽然是中国传统学问极其深厚的一个作家,但他同时又是一个信奉和实践自己所提倡的“拿来主义”的充分世界化的中国作家。我本人的研究告诉我,鲁迅对西方/世界文学和文化的介绍和翻译的工作远远大于他本人的创作。许多时候他主要看外国的书,主要身份是翻译家而不是作家。



鲁迅从1907年开始就深受尼采的影响,他先后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翻译了三遍。但他对尼采的“永恒轮回”说的接受并不一定符合尼采的本意。鲁迅所说的“轮回”也不是佛教意义上的,而主要是基于他对中国历史长期没有变化的认识。1980年代一些激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说中国文化是一个“超稳定结构”,也是继承了鲁迅的说法。或者说鲁迅将尼采的哲学中国化了。


4.对您而言,鲁迅对现当代中国文学有什么重要影响?



鲁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直接。事实上不仅鲁迅,中国古代与现代绝大多数文学大师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影响都不是那么直接的。原因很简单,许多中国当代作家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不太了解自己的传统。他们进行写作,往往仅仅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通过翻译学到的有限的外国文学知识。


五四运动代表人物


但是,一旦他们中间的某些人读到了鲁迅,只要具备起码的文学感受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震撼,而立即崇拜起鲁迅来。张承志、余华、莫言等作家都曾经发表过相同的对于鲁迅由不了解到突然被紧紧抓住甚至完全心悦诚服的阅读经验。


最近莫言说,他愿意用自己所有的作品去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在我看来,这话虽然显示了莫言对鲁迅的恭敬,但很遗憾,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事实上,他的所有作品也无法换来鲁迅的一部短篇。他只是说出了真相的一个方面。中国作家认识鲁迅的道路还很漫长。


5.他对于中国国民性和形象的洞察是否依旧有效?在哪一方面?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洞察,当然至今还非常有效,而且越来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文学对中国国民性的描写与鲁迅曾经达到的水平相比,差距无疑是太大了。



至于鲁迅影响当代中国文化的方式,与其说是通过文学,不如说是通过反反复复的现实的教训在起作用。


6.您对小说“铸剑”有何解读?我对其中的标志性元素和虚构的意象尤其感兴趣:剑、头骨、黑色人的角色——“黑色人”很容易在西方语汇中很容易被误解。您对最后一个有关头颅场景——在滚水中斗争,以及国王葬礼上棺材中有三个头颅,这两个场景有何解读?








剑在中国文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鲁迅非常反感过去中国人将许多不切实际的意义强加给“剑”,使“剑”变得神秘莫测,稀奇古怪,不近情理。尤其是在东汉末年开始的道教文化传统所孕育的“剑仙”,鲁迅最不喜欢,他斥之为“中国的奇想”。这样关于“剑”的“奇想”,在现在的中国某些人的头脑中还相当丰富,比如痴迷金庸的那些武侠小说的读者们。


战国素剑概念图


《铸剑》虽然写到“雌雄双剑”的不同凡响,比如剑的原材料是王妃生下来的一块铁,眉间尺父亲将剑铸就之后,“剑”所发出的光芒直冲天空,远近因此都知道宝剑已经铸就。但这些“奇迹”不过是鲁迅为了小说叙述的需要而设计得,也可以说是鲁迅为了满足普通中国人对于“宝剑”的想象而故意写出来,而他实际想说的并不是这些。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剑”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否则为什么还要出现三个头颅呢?鲁迅以头颅的肉薄解构了“剑”的神话。他告诉读者,正如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奇怪的歌”所唱的,人间正义的力量不能依靠物质形态的“宝剑”,也不能依靠国王的“千头颅万头颅”,而只能依靠孤独的个人内心的复仇意念。头颅,是寄寓中国人的幻想的宝剑的反面。


“黑色人”是鲁迅的化身,他主张复仇,善于复仇,因为他身上有太多“人我所加的伤害”。他反对在朴素简单的复仇行为之上添加太多像“同情”、“正义”等等的好名称。这些好名称本来是干净的,但经过反复使用,已经被玷污,变得不干净了,所以鲁迅要在一切“名”——说法——之外,还原一个朴素的复仇行动。


现代艺术家邬建安作品《三王冢》


最后三个头颅,无法分清,只好合葬,完全实现了《诗经》就开始的不得不反抗也懂得反抗的中国人的一种说法:“时日曷丧,我与汝谐亡”。复仇,必须做好和报复的对象同归于尽的准备


7.铸剑的原神话出自于哪?



请参考《鲁迅全集·铸剑》对“干将、莫邪”的解释,以及《鲁迅全集》所交待的中国古书上关于这个故事的各种不同记载。抱歉我不能(也不必)重复这些记载。


眉间尺在有些传说版本中叫赤鼻


我只想强调一点,鲁迅创作《铸剑》,故事情节虽然只是“铺排”(copy)那些古书的记载,但内核大幅度改写了。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书从不同角度记载这个故事,那些无名氏或假托某人的匿名作者们并没有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说,《铸剑》完全是鲁迅的一个创造,并没有太多所谓“中国传统”的资源。


△《故事新编》原稿


这只要想想司马迁《史记》所描写的那些“刺客”如何为了忠于自己的“主人”而去用“剑”复仇,结果往往可笑地失败,就足可以理解这一点了。


8.在中国文学里《铸剑》是否是唯一一个国王被杀的小说?为何这件事很重要?



不是的。中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各种人用各种方式“弑君”(杀死各种各样的皇帝)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但是,像《铸剑》这样杀死暴君的故事,只有一个。它的重要性不在于谋杀了皇帝,而在于是用了鲁迅所创造的眉间尺和黑色人的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方式,杀死了仇敌和暴君。

《铸剑》主创团队参观鲁迅纪念馆


8折早鸟票今晚截止!


鲁迅神笔传奇

波兰当红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

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收官之作

——《铸剑》世界首演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

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展演剧目

天桥·新经典艺术节

铸剑

Drama Two Swords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

演出时间

2018年1月20日-21日

14:00&19:30(共四场)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Beijing Tianqiao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票价:580(VIP)/480/380/280/99元 


长按二维码

进入微店页面



上戏实验剧院

STA Experimental Theatre

2017年12月10日 19:30

(试演场,不对外售票)


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

Harbin Grand Theatre·Opera House

即将开票


演职人员 Staff

导演/编剧/舞美:格热戈日·亚日那

编剧:维罗妮卡·穆雷克

灯光设计:亚历山大·普拉瓦林斯基

服装设计:安娜·尼科夫斯卡

视频设计:玛尔塔·纳夫罗特   玛蒂尔斯·斯维德斯基

编舞:伊万·埃斯特加涅夫

作曲:彼得·库瑞克

音效设计:彼得·多明斯基

剑术指导:刘全华

书法:魏立刚

文学顾问:郜元宝  李静

剧本翻译:乔安娜·克兰兹

平面设计:格热戈日·拉舒克



主演 Cast 

大王:莱赫·洛托茨基 (波兰)

 Lech Lotocki

宴之敖:史威夫特·华盛顿(美国) 

莫邪:史可 

干将:刘阳 

王后:司徒嘉怡 (中国台湾)  

眉间尺:冉松 王威 强国铭 高小茜 

妾:刘淑文

杂耍艺人:朱雨 闫顺来  

琴师:邱桐 



【优惠政策】

现推出早鸟票,280元、380元、480元价位演出票,于12月3日24:00之前享受早鸟票8折,数量有限,先买先得,过时恢复原价。




——十二月更多演出——



天津大剧院

www.tjgtheatre.org

022-83882000/2006

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58号

(文化中心内)

▼ 官方微店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