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远

2016-12-28 古交家长程晓达 明圆书院


今年八月份从山东平原小巨人经典学习归来,算是开始了真正的读经。


回首四个月的读经生活,可谓是五味俱全。从满怀喜悦,信心百倍,到怀疑迷茫,忧虑退缩。再到重新认识经典,从“心”认识自己,再到光明永驻。我渐渐地明理,慢慢的蜕变。


时间已逝,光明永驻,下面以我的一篇课堂实录作为我的总结,也算是呈现我现在的生命状态。


12月26号,第七节,382班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请同学们收起自己的作业,拿出《大学》我们继续学习大人之学。


在读经之前,我给同学们讲一讲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这四个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内涵。


,即传承,是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历代祖先,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明来源可靠,值得信赖。即统一,表明内容准确。就是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实践检验,历代圣贤伟人统一了意见,认定为绝对正确的意思,所以毋容置疑。,即文言文,表明传承方式。


中国古圣先贤发明文言文就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子孙传道的。文言文的发明避免了因语言变迁和方言不同,可能造成的词不达意,误导子孙。文言文高度凝练,文字优美,来源于白话有不同于白话,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所以无论我们遗忘她多少年,只要我们拿起来多读、多看、多悟就会明白了其中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统计,自从有了人类,全世界曾经有过26种文明,其中25种已经消失了,只有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直至今日,就是因为只有我们有文言文。化即化育,表明作用,教化的意思。说明其内容和作用是用来教化我们人性的,是教育我们好好做人,让我们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广泛,但她的核心就是以文言文为传承方式的“儒释道”的经典。


儒家的核心经典是《四书》、《五经》等。我们学习的《大学》是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学生曾子。


《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能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燥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大学》是中国独有的宝贝。


经典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耐人寻味那么的至简至真,向我们传递着天地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智慧;经典是唤起人性的最好的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经典是连接天地,渡我们与大同世界的桥梁,踩着她那锤炼几千年的字砖句石,我们炎黄子孙将会站的顶天立地,走的理直气壮,行的堂堂正正。


有人说她是糟粕,是封建迷信,那是因为他们浅薄无知,不敢正视现实。现在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假烟、假酒、假奶粉,毒品、庸医、地沟油,污水、雾霾、转基因……”。监狱里一个个高学历高智商的犯罪分子,让我们不寒而栗;厅局级,省部级,国家级大小老虎比比皆是。他们曾经不也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吗?为何成了杀人于无形的害人魔头呢?这是怎么了,这又是为什么啊?有人说是社会坏了,那社会为什么坏了呢?因为人坏了,人又为什么坏了?因为人心坏了,人心为什么坏了?因为教育出了问题,那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韩愈的《师说》开篇第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的文化,但我们现在的老师又做了哪些呢?我们的老师尽其所能的去“授业”,呕心沥血的去“解惑",唯独遗漏了“传道”。那老师为什么不传“道”了呢,因为老师不知道“道”在何方,更不知道“道"是什么!教育没有了方向,一切的努力都将是徒劳无功,甚至自取灭亡。


我们时时讲道德,事事讲公德,日日讲德育。“德”在哪儿,“道”又在哪儿?今天,我们找到了,她就在我们古圣先贤的经典里,因为文以载道。


尘世的风沙掩不住她熠熠生辉的光芒,她一直在那儿静静的看着我们,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暖暖的期盼着我们。作为华夏儿女,作为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她,恭迎她,拜读她。


朝拜经典,就从今天开始,从我开始,从“跟我读”开始!


                                       程晓达敬上

                                  2016年12月26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