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孔子与教师节

2017-09-09 明圆书院



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提出举一反三,主张温故而知新,要“多闻阙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循循善诱”,从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被历代尊奉为“至圣先师”.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他的这一做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


孔子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


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


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


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


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量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认为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发现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本质,才可以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联贯的知识贯穿起来.


当然根据孔子的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质就是他说的“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当仁,不让于师”.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个“人”,站在自己应站立的地位来尽力而为,因此他所说的“仁”从阶级和个人的关系方面来说,包含着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是贯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贯穿他的整个学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