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参加山东省第九期书法骨干教师培训之总结

2018-01-11 白锦懋老师 明圆书院


12月17日至22日,应县教育局通知和学校的安排,我赴曲阜参加山东省第九期书法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是由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山东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地点在毗邻孔庙的阙里宾舍,培训的对象是在第二届山东省教师书法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作者。今年九月,在老师多年的辛勤教导和父母一如既往的支持下,我的书法作品(六尺大篆条幅)在展览中侥幸获奖,也由此得以参加本次学习。

 

一、开拓眼界、博习亲师

 

六天来,朝夕勤劬,黾勉从事,亲见大师,结交同道,受益匪浅,幸甚至哉。

 


报道首日,在曲阜美术馆首先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教师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和山东省2017我的年度汉字评选活动。

 

我们的班主任是山东省语委副主任李志华同志,为我们做了《将书法艺术放置于书法文化之中,将书法文化融汇于传统文化之内》的开班演讲。

 

第一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老师讲《书法艺术的当代意义和发展空间》。


 


第二课,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张爱国老师讲《篆隶书的临摹与创作》。

 


第三课,外出到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和邹鲁金石传拓博物馆,由山东省当代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的徐夫华教授带着我们访碑读碑和学习制作拓片。


 


第四课,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徐健顺老师讲《诗词格律与传统吟诵》。

 


第五课,四川音乐学院美术系教授王义军老师讲《行草书的临摹与创作》。


 


第六课,原国家语委副主任傅永和先生讲《规范汉字书写与汉字结字法》


 


然后我们去了三孔、颜庙与孔子研究院。站在孔庙当年换汉服的台阶上,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心中颇有感受。有人说,你读过的书决定了你今天的模样,而我觉得,是你遇到的老师给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为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完整的人格与深邃的精神,“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如今,由于社会分工的愈加细致,个人内心空无一物,整体现象普遍浮躁,很多人思考理想就是想想自己要做什么职业,为了职业,而后人生,然后以此怀疑自己,苛求老师,认为君子无用,雅俗无妨。这便是《庄子》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

 

每天的学习紧张有序,每晚的自习按照地市分为十七个小组讨论和临帖。大家相互结识,互通姓名,以书法为中心,各自寻找对方的闪光点。

 

最终的结业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四体临摹。在我们培训的教材上选四种不同书体的碑帖进行临摹;第二是自由创作。每人自选书体写一幅四尺作品。这两项作业要求当天完成并上交。第三是学术论文,根据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撰写论文,不允许写记叙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思想,按时通过邮箱上交,省教育厅将联合山东出版总公司择优集结出版论文集。

 

每一位授课老师都有深刻的学术内涵和很高的人品修养,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有对对象世界独特的思考。

 

刘洪彪老师以一手大气磅礴的狂草闻名海内。他讲道:“此次来参加培训的所有教师,都应该站在中国书法教育的一流水平上去审视自己还缺少什么,而不是过分的强调我会什么。”这句话也成一语成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这次培训的一个主题。

刘老师的讲课,主要围绕着“字古式新的发展出路”、“尚式书风的时代特征”、“大幅巨制的超越古人”和“草书盛世的今人创造”四个方面展开,让人大开眼界。果然,艺术家的气质,是一种折磨业余爱好者的疾病。

 

张爱国老师是国美书法系资深教授,因日语极好,也是日本多所大学的书法教授,是书法界标准的“学院派”。他主张宗法篆隶,指出篆隶相融是当今书法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着重强调古文字学的重要。张老师对《说文解字注》很有研究,他说:“搞书法的人,不管学不学篆书,都要学习《说文解字》。”并且我们当天的课业就是每人写龚自珍读《说文解字》的一首诗,叫“古人制字鬼夜泣,今人识字百忧集。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以及他的自注:“尝恨许叔重见古文少,据商周彝器秘文,说其形义,补《说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书成。”

 

下午,在张爱国教授的示范下,我们临摹了《泰山刻石》、《邓石如白氏草堂记》、《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近十部篆隶碑刻,尤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运用《石门颂》的笔法写《曹全碑》的结构,所作隶书,豁然开阔,深刻体会到了孙过庭“篆尚婉而通”的美学内涵和苏东坡“蓄而出势”的运笔原则。同时,也明确了对待展览正确的态度。

 

徐夫华老师说他自己一生只为传拓来,是当今国内最专业的拓片专家,可以“我拓我家”。在在中国书法五千年的历史中,至少有三千多年是靠碑刻来传承的。现在我们已知的最早字帖真迹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在此之前全是石碑,研究碑刻对于学习书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天下汉碑半济宁”,而曲阜更是“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这里除了是儒家圣地,同样是一座书法名城。代表着真正意义上中国文字艺术觉醒的汉代书法,在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徐老师对于曲阜的汉碑如数家珍,对于碑学书法满腹经纶,他说:“一个人的成就感并不来自于外,而在于内心的澄澈和清明。任何一项技术,只要深入钻研下去,不出十年,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能否专注坚持,一直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关键。说到底,一艺之成,必尽全身之力。”

 

下午,我们在邹鲁金石传拓馆实地学习了制作拓片。我也亲手拓了两张汉砖。其中一方是“永元十三年”砖,“永元”是东汉汉和帝的年号,距今已经有一千九百年了。

 

几天来,一共去了三次汉魏碑刻博物馆。第一次去的时候,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观赏,从西汉到晚晴,一场生动的中国书法演变史镌刻在脑海里。第二次,主要是听徐夫华先生讲课,重点是唐代之前的馆藏碑刻,徐先生如数家珍,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碑拓大师,这里每一块碑的前世今生和点画笔势都在先生心中。


听讲之后,我们着重学习了西汉的《北陛刻石》、《王陵塞石》、《五凤刻石》和我最喜欢的《新富里渎石》。这些只字残石,生动活泼,天真烂漫,和传统印象中的汉隶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笔势与结字上——笔势维系着书写中点画形态的毫发生死,牵扯着书法美学深度神经,是书写能够成为艺术的重要依托。西汉刻石的笔势非常的灵动,一任天机,单刀冲刻之下,气韵洞达,炯炯有神。结字则是亦篆亦隶,将笔画尽情的舒展开来,充分显示出一种飘逸与疏朗。由此影响到章法行气,章法虽然不是书法本身,但于作品风格的联系很大。西汉碑刻或是纵成列横无行、或是紧密错落的单行单列,和东汉的工稳整饬、规矩严谨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古风熠熠的大汉气象。

 

通过读《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孔宙碑》、《贾使君碑》、《张猛龙碑》等原碑和直接观摩最优质的拓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我最大的体会是:透过刀锋看笔锋,刀锋的刀不是砍刀,而是手术刀,真正的高级是不露声色的。

 

碑刻的雄浑、高古,是我们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感受,但并不是要夸张强弩之力或者故意写的剑拔弩张。《乙瑛碑》、《史晨碑》原碑字都很小,特别是《张猛龙碑》,就一点点大,可是气息却沛然磅礴剑走八方。这个大气,不是做出来的。

 

也就是说,大海的浪花在瞬间掀起的时候感觉很有激情,但那并不是我们在艺术之中需要把握的。因为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份巨浪的那个中间的过程才是最有力、最有内涵的。

 

徐健顺老师是吟诵专家,曾就吟诵专门得到过赵朴初、南怀瑾、叶嘉莹等先生的指导。这次给我们专门讲诗词格律和传统吟诵,这一课让我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之感——


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古体与近体”?什么是“腔”?什么是“调”?汉字的读音有意义吗?读音和字义有什么关系?汉语的汉声调为什么是四声?这些都是学问,所谓“训诂”,“训”是声音,“诂”是文字。王力先生说:“声训就是因声求义,通过读音寻求语义。”

  


现场我们学习吟诵了《论语》和杜牧的《清明》,很多老师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单从文字上去看的话,清明本身就是一个节日,所以“清明时节雨纷纷”完全也可以说是“清明雨纷纷”。行人只能在路上,不会在天上,所以“路上行人欲断魂”,也可以写“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本身就是一个问句,不用再说“借问”。“杏花村”谁也可以指,没有遇到牧童,渔夫也可以“遥指”。所以这首诗在文字上,就完全可以简化成“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就成了一首简单的白话诗。怎么能够作为七绝名篇流传千古呢?

 

所以,只有把读法回归到诗歌,才能懂诗。只有懂得中国字,才能感受中国诗。古人没有写诗,只有吟诗,故曰“吟诗作赋”,这一切创作都是在口腔里完成的,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的诗歌不仅仅是在抒情,更重要的是教化人心,是诗教。

 

王义军老师是最年轻的,今年只有三十九岁。但在书法界是当代青年书法家代表人物,号称“临帖高手”,可以说是书法界的“流量小鲜肉”。篆隶楷行草现场临摹,写什么像什么,让人叹为观止。

 

王老师上课全是干货,没有理论,实实在在技法的训练。重点讲了“抢锋铺毫”和“折锋铺毫”以及“笔势”与“提按”。

我们现场临写了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米芾《苕溪诗帖》和智永《真草千字文》。详细阐述了“怀素的笔法源头”、“二王小行草如何放大”、“李斯小篆有没有提按”、“如何加强点画的丰富性与厚重感”、“楷书与行书的关系”以及“捻管与绞转”的问题。这些都是书法界的热点话题,王老师的解读让我感到:

 

千万不要用我们看得懂的当下学习去判断自己的未来,另外,做任何事情,要有一种文化诉求,有一种文化寄托。限制我们的瓶颈,永远在于文化修为的不足。

 


傅永和先生今年已经快九十岁的高龄了,但精神矍铄,意气风发,老当益壮,不输少年。他是王力先生的学生,叶圣陶、吕叔湘先生的同事,央视汉字听写大会的首席顾问,是原国家语委副主任,也曾是周总理的秘书,文革时受到迫害,下放海南。他的夫人当时被下放到平原县,一听我是平原来的,老太太非常激动,拉着我给我讲当年的事情。我一来差不多会说山东话,二来对文革的历史有一点了解。这段历史,不可不知,不知就没法体会很多老先生的感情。但同时对于这段历史也千万不要自以为自己知道,因为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有个人很强的知见,如果随便发言,很容易产生误会。所以,对于这段历史,要做到“能听懂,但不乱讲”,这样才能和谐。老太太所想表达的情感,我完全能理解,所以,我们也能够交流。傅老也很高兴,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联系方式,我要努力邀请傅先生来平原,到我们学校来讲课。

 

这六位老师,都是高人。不论是技艺还是风骨,都值得我好好的学习,深深的尊重。试概而论之——

 

刘洪彪老师着重于作品形式的艺术化,讲究“字古式新,文心艺质”,而张爱国老师则认为形式规律永远是为艺术内容服务的,否则物理距离的到位无法改变艺术美感的单薄;

 

徐夫华先生讲碑刻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而王义军老师认为中国书法讲究“筋骨血肉”,笔法是“筋骨”,墨法是“血肉”,如何写出点画之中丰腴饱满、充实通透的状态,要用墨迹去体会,所以不能总学碑刻。

 

最终,书法家们要放下毛笔。徐健顺老师谈到真正的汉字书写是书法,真正的汉语表达是吟诵;而傅永和老先生则重点讲了如何写好规范字和汉字的组合结构。

 

就这样,从临摹到创作,从篆隶到行草,从拓片到墨迹,从写字到吟诵,从毛笔到硬笔,开阔的不只是眼界,提升的不只是技法···

每一位老师都言之凿凿,每一位老师都功力深厚,相互砥砺,相互生发。我们潜意识的思维,是追求平衡与规范,但艺术却是充满矛盾的和谐。最终你自己如何选择,就看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与否、谦虚与否、好学与否、开阔与否。

  

 

同时,本次培训的学员中,有近百分之六十的老师是中书协的会员,很多都是国家级展览的获奖得主,本身的创作水平就很高,所以,每晚的自习课和讨论课也很精彩。自习课上,大家各自临帖,篆隶楷行草各体各家精彩丰呈,就像是书法笔会,有人站着,有人坐着,有蝇头小楷,也有窠巢大字。再加上,都是教师,都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的时候,听大家说话也能引发自己很多的思考。

 

正如刘洪彪老师所讲的,要学会“阅世读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可以有文化,即便没有文凭,也可以做一个文人。社会是一部大书,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要你用心,就可以学到东西。

 

最后,对于这次课程本身,我有四个深刻的感受:

 

1、一个人最怕的就是被一个角色拿捏住了,千万不要把得奖当大事,任何评奖都有绝对的偶然性。学习书法如果只为了这个,志向就太小了。不管得不得奖,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本位上,我就是一个教师,我就是一个学生,我就是一个读书人,我该怎么做?站在中国书法教育的一流水平上去审视自己还缺少什么,而不是过分的强调我会什么。

 

2、听讲不只是听他讲了什么,关键是要思考他这些东西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历史上以及当代种种书法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

 

3、“看似平淡最奇崛”,名家们看似不高深的地方恰恰是他最遥不可及的。

 

4、世界太大,高手太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努力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所以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不后悔与不迷茫,人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学习。

 

如果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并不是没有人懂你,关键是你不懂自己,刘洪彪老师不想挖煤,王义军老师不想喂鱼。二十几岁,谈什么“岁月静好”?探索与激情,是年轻人的特权。如果你因为害怕与懒惰而放弃钻研世界的权利,只想苟活的过上所谓“静好”的生活,那将来也就不要后悔生活中的一切都过成了“将就”与“凑合”。

 

温柔要有,但不要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二、坚定信念、明确目标

 

听讲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过程。我真切的感受到,在学习上,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不是因为我自己多么的用功,而是,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

  

就书法而言,在我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听到老师在指导我们书法时最常说的就是“中锋”与“提按”,还有“点画”与“笔势”。这些平日里老师的教导,同时也是美院教授们的主要思想,我在台下听讲,就像是听老师在讲课。

 

(绞转与捻管)

 

在培训中,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的张爱国教授,开宗明义的就讲:“在所有的笔法里,我只认中锋。”

 


两天之后,川音美术学院的王义军教授说:“绞转和捻管是完全不存在的伪命题,绞转约等于败笔;捻管就是作弊。都是一些字写得不怎么样,但理论上一套一套的人搞出来的。因为我们都有一种上当受骗的主观意愿,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学习方法都很简洁,可是我们承受不了,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不想走弯路,实际上是想走捷径,一举成名。所以,我们不愿意踏踏实实的下功夫,总觉得有一些玄妙的东西在遮遮掩掩,总在寻找上当受骗的法门。” 

——我们要追求的就是无论如何都保持中锋,所谓中锋与侧锋就是归中的早晚,侧锋最终也要回到中锋。提按可以解决行笔中的所有问题,绞转就是“随绞随散”,就像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有时候摔倒的那一下显得特别的有趣,有意思,但是正常走路我们谁会学如何摔跤呢?

 

邱振中先生说:“绞转、中锋、平动”是笔法三要,但是真正的书家不做“平动”的训练,无视于“绞转”,而只用力于“中锋”。因为自然界有生命的东西都不“平动”,《易经》上讲“无平不簸,无往不复。”“绞转”是无意识的动作。

 

书法里其实只有“点画”,没有“线条”。“线条”是西方艺术名词,中国的历代书论里都没有“线条”这个词。“点画”既是动词,也是名词,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词,中国人可以听懂“线条”,但西方人很难理解“点画”。因为“点画”里有一种“笔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古人其实很少讲“笔法”,主要讲的是“笔势”,孙过庭说“因势生发”,就是笔与笔之间的联系。

 

写字关键是写出笔势,否则物理距离的到位无法改变艺术美感的单薄。这就是古人讲的“画点势尽力收之”,苏东坡说:“及其至也,上下如引绳。”

临帖最精妙的地方在这里;写书法和写毛笔字的区别在这里;为什么书法家不承认田英章田蕴章的楷书的原因也在这里。

 

只要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它内里就有一种“势”的生发,即内在的相互之间的联系,如果想把字写活,就要注意联系。而不是像桌椅板凳一样把他按模式拼接搭建起来,那就死了。

我在讲,大家在听,我们之间就有了看不见的一种联系,这也是一种“势”。

 

一幅书法创作作品好比就是我们自己,经典碑帖就好比是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长得像只是表面,骨子里有爸爸妈妈才是继承家风和家传。那就是内在笔势的到位。这才是真正的精品。

总之——点画的到位程度全有赖于中锋,丰富性需要审美高度的敏感,厚重性则需要提按。

 

——这些和老师所讲如出一辙,我听闻之后,觉得温故而知新。

 

 

临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篆隶楷行草五体二十多部帖的临摹,行草书重点学的是《圣教序》、《智永真草千字文》和米芾的《彦和帖》。

 

古往今来人类最精华的东西都凝聚在传统经典里面,不论是以前、现在或是将来,人类精神生活最好的东西就在那里,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规律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我们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不是渐进增长的,而是在一开始就达到了最无与伦比的境界,然后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演进愈加的细化与丰富、愈加广大与愈加主旨鲜明、更愈加的回归传统。

 

追求形似,就是向古人靠拢、向经典致敬。这对我们学习书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形似可以如实的展现字的外部形态。临摹法帖如能达到初步的形似,就具备了初步的形态美,反之,则扭曲了对象所表现的美,也就失去了字的真实性,所谓的美也就不存在了。

 

临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这是历代书家一致公认的。但是只有做到了“形似”,才有“神似”的可能。“神似”反映的是字的内在的、本质的传神点,但同时我们要明白,“神似”中的“神”本来是不存在的,任何“神”都要依附于物质基础——“形”。因此,从根本上讲,就不存在神似而形不像的临摹,只有形即是不似但神采丰盈的临摹。事实上,不同效果的“神”都对应不同的“形”,通常认为的“神似而形不似”,只是不同人的一种误读。所以,“神似”是“形似”的积累。古人云:“形无纤微之失,则神自当来矣。”也就是说“神似”所依托的,是长期严格缜密的“形似”的实践。当代书家陈忠康说:“临摹的最大意义即是通过准确重复古人的书写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和心理状态,入古的深浅就看这了。”的确,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就是“形似”,而感悟到古人书写的心理状态,就是“神似”了。

 

然而在初学阶段,尚不普遍具备“神似”的条件,即使是成年人,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和非同寻常的悟性,也很难具备遑论“神似”的资格。现代人善于夸大某些感觉甚至是错觉,以为那就是艺术的现代精神,其实就是造反思想的余孽,因为这种所谓的现代精神呢能否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大有问题。现代社会,一切便捷化,简单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少会平心静气的问道、脚踏实地的体验,然而中国文化贵在务实重在实践,只有具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才有资格发出“不信今时无古贤”的豪言,人类是渺小的,它真正值得尊敬的价值其实并不多,而这种价值可能不存在于现在与将来,但他一定存在于以前,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尊古是对人类艺术真正意义的回归。

 

第三,不断地在临帖中追求“形似”,可深化对字的规律、技法的认识,临帖学书,起初是不会懂得书写的规律的,也不会真正懂得用笔的方法,即是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也缺少实践的验证,心中还是无数,只有在长期追求“形似”的实践中,才能一步步的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熟练地掌握技法,并能鉴别优劣。清人刘熙载说:“书要力实而空,然空必求于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这里讲的“实”,是指字的形质;“空”是指看不见的字的精神,求精神必先求实质,他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地在“形似”上下功夫。

 

不管观念如何更新,学习书法,临帖是必经之路。在初期的临摹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还是作为受教育的孩子们,都万万不可少虔恭敬畏之心,而参以己意妄言“意临”、“神似”之类。临摹学习就是见贤思齐,使自己摆脱固有的习惯和习气,归其本色,放下我执,在符合法度的方法上立定脚跟,所以,正如沈宗骞先生所言:“若初学时,则必欲求其绝相似而几可乱真者为贵,盖古人见法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都于临摹时,一一得之于腕下。”

 

通过学习,我在临帖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被牢牢的树立。这也是老师曾经多次讲过的:

 

不要用你看得懂的当下去判断你的未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审美觉得好看的东西实际上是很片面的。我们觉得好,就好嘛?我们觉得不好,就不好吗?我们的审美其实是很靠不住的,什么靠得住?时间靠得住,历史靠得住。

 

这里一定要注意:古代经典中遇到一些看不懂的,先选择接受,在学习中遇到听不懂的,也选择接受,否则你永远都是一个小学生的状态,说不上学就可以不上学么?学你不懂的东西才叫学习。

 

书法是智能与体能综合积累的一门艺术。字内功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她必须在日积月累且合理如法的状态下进行修炼,所谓“天长大纸写不尽,墨汁蘸干三百斗”。历史上各位宗师或者圣手,莫不是“笔成冢、墨成池”的典范。当我们在大力提倡字外功的时候,不能低估字内功的难度与繁琐。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点画开始到作品完成,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如何使这个过程成为一种美的历程,就需要长时间系统的训练。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思考。

 

国美博导王鏞老师有一段话让人很有启发,他说:我认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善于思考和学习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身上,天赋、勤奋、眼界、名师、思考,缺一不可。但这其中,思考极其重要。天赋如果缺乏思考,会渐渐泯灭,变为平庸;勤奋如果缺少思考,会没了方向,越练越糟;眼界没有思考,也不会继续提高;名师教的再好,没有用心的思维,只能盲从,也不会受益。

 

缺乏思考,懒于思考,是学习之大忌。不仅仅是书法,任何学习都是如此。听闻之后,没有思维,就不会有智慧。

 

同时,思考力的根源,在于一个人整体文化素养的积淀。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结出来的一个果子,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是不可能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谈书法的“正大气象”。可“正大”是整齐吗?是规范吗?

 

学习书法,如果只临写一两种碑帖肯定不行的,应该有一种整体的认知。挖掘传统不仅仅是临帖,也不完全是书写,更重要的是去理解、研究、鉴赏古人的经典,回归历史,不是回归前人写字的模样,关键是去充分解读古人的书法精神。

 

所以,真正的继承传统更多的是从心中去领悟传统,理解在技巧背后古人的思想意识。书法之所以发展,不是靠技术发展的,靠技术只能发展出打字机,关键而是靠思想与文化,或者说,是整个民族的文明进程推动他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很难具备所谓的“气象”。

 

都说书法要结合文化,可文化不是列一个书单、写一篇文章、背几首诗词那么简单。文化是如何一笔将一根线条画下来,然后从这根线条里表现中华民族的一种深沉博大的力量。书法积累的高度和文化的基础是成正比的,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下面有多宽,上面就有多高。多读书、多思考、多感受、多交流,别只跟毛笔较劲。

 

书法终究不同于写字,写字强调识读的便利和书写的规范,书法要求艺术的分析和传达审美感受,重点体验。所以眼界低了,手永远也高不起来。

 

书法是以整个躯体为媒介来完成创作的,而不是手指。手指只是一部分,即便他很重要,真正的笔墨修为,不是靠时间和聪明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静下来,给自己一个空间,看万物生长,也让自己成长,成长就是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嗔,在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的盛大。

 

在今后的学习上,我也给自己更加明确了目标:

 

第一、我要更加踏踏实实的工作。

 

此次培训源自于“山东省教师书法展”的获奖,首先是教师,然后是书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年轻人总喜欢谈论理想,我也不例外,但我觉得理想是一种理性的思想,如果一个人不够理性,或者说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思想体系,很多时候所谓的“理想”,确切的说只是一种“渴望”,相当于过生日的时候许一个“愿望”,确实美好,但也只是比较美好而已。

 

而真正的理想,首先要符合理性与理智。最理性的是什么?是历史。是时间。

 

历史的发展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棵大树分为六个部分“根、干、枝、叶、花、果”。

 

我的“树根”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一生的使命,他是孔子的天命,也是所有读书人的宿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今后无论在各行各业去弘扬文化而积累资粮,平生之志,咸在兹焉。

 

我的“树干”是我现在的工作,是我看得见摸得着把握得住的“业”,而不是简单的一个“事”,树根深埋在地下,树干是一棵树地表上的主体,我要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否则就是“无德”,无德之人,不会有真正的艺术境界。同时,正如王义军教授所言:“一个人真正的进步,或者说最大的进步不是在学生时代,而是在做老师。当你给别人指导的时候你首先会反思自己,你给别人愈加的表达,收获最大的其实是自己,如果一个人还抱有学习的态度,当老师是最好的选择,你将会在充分的表达中得到充分的进步、你将永远心怀理想。做学生的时候会享受到最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很难有真正的实证体悟。”

 

这几天,我们去了颜庙。有人说,颜庙太小。可我倒觉得这样子刚刚好。大有一种气度,往往是一份象征;小是一种寄托,所以才活生生。

 

真是羡慕颜回他们那样的生活。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用考虑生活到底该怎么继续下去,从来都不需要问为什么,就坚定地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甚至连死亡都对他们无可奈何。他们享受着心中的幸福,也拥有头顶璀璨的星空。当时风尘仆仆的师徒一行,既讲说着天地之中最深邃的道理,也演绎着尘世之间的最难得的情感。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的老师,当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孔子。

 


前几天有一个数年未见的老同学,见面就问我:你愿意当老师吗?我想,这不是我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我深深的幸运——能够一直做老师的学生。很多人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所以也未觉大洋之中,有多么的安静。就像欧阳江河的一句诗:“所有人都曾美好的生活过,然后怀念,忧伤,美无边而没落。”

 

老师可以终生学习。终生学习就意味着不会堕落,最坏的结果也是大器晚成。终身学习还意味着,可以不断领受更新更深的知识与思想,让心灵持续保持一种向善向上的生命力,可以一生拥有理想,这在今天确实属于奢望。社会上所有的职业都是“学以致用”,只有老师是“教学相长”。

 

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输出倒逼输入”,运用到学习上,我理解的就是——以输出带动输入,以行动驱动梦想,以领域推动切入,以交流带动进步。《老子》上讲,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师可以踏实行善。有很多人学习经典之后想做一些利众的事,但苦于现实迫于生计,未能如愿。而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在我的学校里,只要你想有所作为,就可以依然挺立;只要你心想向善,就会有春风化雨。其实人生很多惊喜与好运,都是岁月累积的人品和善良。

 

老师有一种无限延伸的广阔。作为“天地君亲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职业几乎都有做老师的特点。因为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完整的人格与深邃的精神。

 

其实真正的君子之道,并不是要异于人,而恰恰是要通于人。大雅君子,元亨利贞。

 

历史文献学是我的“树枝”,以历史学作为自己一生学术的方向与皈依,是我今年在绍兴王阳明先生墓前给自己立下的誓言。一个国家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人书写他的历史,历史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源头。研究历史不仅仅在于对人类的愚蠢与罪恶给以警示,也是要鼓励人类铭记有价值的东西。毕竟,文明不能馈赠,他必须经由每一代人重新学习,如果传播的过程打断一个世纪以上,文明就会灭亡。所以,史者不绝,国家不忘。这就是我心中的浩然之气,他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让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只要历史还在,纵千辛万苦,这个国家还能奋斗,终将复兴。

 

正如捷克哲学家哈维尔所言:“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一定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除此之外,书法也好,文学也好,这是树叶,是花儿,是果子。

 

我们要学“根干枝”,以“根干枝”为主业,为安身立命之本。然后去体会“叶花果”。如果只学“叶花果”,就不会有出路,就免不了迷茫,难以有大的发展。

 

 

第二、加强对文字训诂学的学习,由此进一步在老师“读、解、行、证、弘”的修学次第上下功夫。

 

通过培训,我感到了当今学界对于文字学的重视,我由此产生了一种默默地感觉:

 

那就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表面上穿个汉服、行个鞠躬礼、了解一些常识典故,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不断地往深处走、往深处去钻研。这是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必然趋势,是先师孔子“庶之、富之、教之”的必然规律,更是我们的老师高屋建瓴的文化眼光,作为学生,要紧跟老师步伐,一方面在传统的训诂上钻研,另一方面了解高校古文字学的学习系统来增益。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心灵上,也要让他学术化。

 

同时,我个人并不希望自己纯艺术化,唯书法是瞻。书法是我们志于道的门径,但不是目的。我们通过书法,不仅仅是传递一项古老的艺术,而是对民族思想的梳理,对民族文化精神力量的认知,对民族历史心理与价值判断的把握,识字与写字,只是文化基础,我们要做有文化担当与责任的真正读书人。

 

第二、在书法上,我要扎扎实实的临帖。

 

书法最基本的功力在手上,临摹法帖日日功,一日不练一日空。要有几个碑帖经常来临摹。关于学习,潘天寿先生曾经说:“学画一年名满乡,学画三年上不了墙。”就是说越学习越明白自己的缺点,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书法不是简单的技巧,如果说通过技巧达到一个高度,十年二十年是可以过关的,但是如果说到内涵,就需要丰富的修养基础,就没有时间所限了。

 

同时在临摹之外要广泛的阅读书学与美学的论著,生发自己的思考,锤炼自己的审美。我们的脑袋里一定要有历代经典作品的大量图像化记忆,要对一二十种碑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有二三种书体的实际书写经验,因为书体之间是有血肉关联的,这和专精某体并不矛盾,然后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探究,这样的学习就比较牢固。

 

然后,在对待展览的态度上,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通过创作对临摹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有创作的想法就去参加,如果没有,就不要过分的依赖。重点保持在临帖上。

 

总而言之,我觉得,书法是一个由笔迹的精炼达到心灵感受的优化,从而影响我们个人文化思想、培养我们高雅审美性情的一个综合性艺术。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生的事业和终极的目标。历史地看,书法家真正达到创作高度的,一般都在中晚年,所以,今天给大家汇报书法,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最后,我深知自己绝非书法妙手,也更谈不上优秀的书法教师,无论是自己的笔墨修为,还是课堂的教学艺术,都是在学习中、在积累中,这些,都是要在往后的时间与实践中不断的修正与改善的。

 

但是我相坚信,只要谨遵师嘱不退转,我们一定能登堂入室,窥见中国书法文化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板凳甘坐十年冷,不信今时无古贤。

 

我坚信,只要立定志向不懈怠,我们一定能勇猛精进,放眼中国书法精神的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酬蹈海亦英雄。

 

业广唯勤,功崇唯志,秃笔八百,大纸三千。愿尽一生之心力而为,庶几有补于将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