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病原,打怪兽(四)—伊蚊及其传播的疾病

2017-06-28 疾控微信创作团队 江苏疾控

蚊子活跃的季节到了,它们像一架架微型飞机一样悄无声息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经允许的刺破皮肤吸取鲜血饱餐一顿,扬长而去,留下被叮咬的你我对着红肿、痒、痛处一通咬牙切齿的抓挠……


更令人讨厌的是,蚊子不仅不会感恩骚扰吸血的机会,反而借此成为多种疾病传播的帮凶。在虫媒传染病中,蚊子传播的占一半。已知蚊种约3200 种,我国记载的达360多种,能传播疾病的主要是按蚊属、伊蚊属、库蚊属等。



近期,小编将为大家陆续介绍几种蚊子的习性及其传播的主要疾病,便于大家有效的防蚊防病。首先曝光的是伊蚊,由其传播的蚊媒传染病种类最多,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和裂谷热等。


(一)家族成员分布情况

Jscdcwx


伊蚊,又称花脚蚊,是蚊科中最大的一属,近1000种,分布于全世界。



在中国有100余种,比较重要的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东乡伊蚊及刺扰伊蚊等。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广东省雷州半岛和云南省的边境等北纬22°以南区域;白纹伊蚊分布较广泛,北至辽宁省,南至海南省,西至西藏自治区,其中北纬30°以南地区该蚊密度更高;东乡伊蚊分布于从辽宁至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某些岛屿;刺扰伊蚊在中国各省(区)都有记载。


(二)特征与习性

Jscdcwx


伊蚊属于中小型黑色蚊种,有银白色斑纹;不善飞,活动区域一般在50米以内。十分敏捷,可灵活地进行俯冲、急转弯、前后滚翻、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度动作,一般蚊子只能望“伊”兴叹。


一只吸饱血的埃及伊蚊


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并吸血,高峰期多出现于上午7~9点和下午5点左右h,下午活动高峰比上午明显。


雌蚊是非常活跃和凶猛的吸血者,具有多次吸血特性,这种特性对传播病毒有重要意义。


(三)藏身伊蚊体内的“怪兽”

Jscdcwx

1、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部分病例出现皮疹、出血、肝功能损害等症状。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大幅度增长,2014 年广东省发生登革热流行。


埃及伊蚊对登革热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白纹伊蚊也是重要帮凶。在伊蚊叮咬登革热患者时,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并快速繁殖;当伊蚊再叮咬其他人时被排出,形成人—蚊—人循环进行传播。



感染病毒的蚊子可以终生传播登革病毒,并可经卵遗传给后代。这使得登革病毒搭乘伊蚊这种有效载体,四处飞行、广泛传播。


2、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因高热、显著黄疸而得名,属于国际检疫的三大传染病之一。主要流行于美、非、欧三大洲,2016年安哥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黄热病暴发疫情,我国也报告了输入性病例。


城市型黄热病以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流行。丛林型黄热病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以猴—伊蚊—猴的方式循环。伊蚊吮吸病人或病猴血后经数天即具传染性,并可终生携带病毒。



目前针对黄热病没有特异性疗法,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重要方法,被广泛用于流行地区的预防接种;因商务、旅游需要前往疫区人员应提前接种疫苗。


3、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2016年美洲寨卡病毒病流行,我国出现输入性病例。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较轻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结膜炎、肌肉痛、关节痛、头痛以及全身乏力,一般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婴幼儿患者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与胎盘功能不全、宫内发育迟缓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有关联。



目前针对寨卡病毒病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发病后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休息。建议因商务、旅游需要前往疫区人员推迟或取消出行计划,尤其是有怀孕计划的女士及其配偶。




4、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自2004 年起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的近60 个国家确认有病例存在。2008 年3月确诊我国首次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2010年10 月,广东省东莞市暴发首起社区聚集性疫情。


       

         本病潜伏期1~12 天,通常3~7天。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关节炎和皮疹。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针对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四)如何预防伊蚊孳生?

Jscdcwx


尽管一只蚊子的寿命只有20来天,但每只雌蚊会产下千万只后代,并且从卵发育为成蚊一般只需7-10天。因此,治理环境,清除伊蚊孳生场所是治本之策。


1、常见伊蚊孳生地

伊蚊孳生地类型属于容器型。缸、罐、桶、盆、瓶、盒、废弃车胎等人工器具外都是他们产卵的优选地点,竹筒、椰壳、树洞等植物性容器也是主要孳生地,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紧密。


2、环境治理和改造

封:封盖有用水缸、水池等容器,密封下水道口;废旧轮胎如要堆放室外,应用防雨布严密遮盖。

清:翻转倒扣放置闲置容器,清除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

换:倡导利用防蚊花瓶或用沙石种养水生植物,如用一般的花瓶应每周换水、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并冲洗植物根部。大型莲花缸(池)、景观池则倡导养鱼,如金鱼等。


填:填平洼坑、废弃水池、竹洞、树洞和石穴等。

疏:疏通房屋周围沟渠,疏理淤泥和杂草。

杀: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并在不易清除的积水内施放杀幼缓释剂。应注意使用对人畜毒性很低的卫生杀虫剂,并存放在儿童不易获取的地方;投药时要戴手套。

防:安装纱门纱窗,拒蚊虫于室外。



防蚊防骚扰防传染病,利国利民!大家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消灭伊蚊孳生温床哦!



往期回顾:

生活 | 你和夏天之间还差一抹绿色

疾病 | 合成毒品可以传播性病、艾滋病?

招募|讲解员招募——请你为科普馆发声


供       稿:王笑辰

责任编辑:时影影

美工编辑:杨文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