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城迎来大发展!这回成了济南改革试点区!33项目标已确定!

2017-11-09 济南人都在听☞ FM1031济南交通广播

大发展

济南区县大部制改革启动

历城区成为试点区


今年年底前

深入推进“大农业、大交通、大水务、大林业”


为了保障济南改革的推进落实

济南近日出台

《关于打造“十最”政务环境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

提出了33项改革目标任务

其中


1实现体制机制保障最好


主要包括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级领导,推进组建专门的行政审批机构,推进县区大部门制改革。


其中,今年年底前,推进市和县区及济南高新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功能区组建行政审批机构,推进县区大部制改革。


今年,济南实行了市级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接下来改革将向区县一级延伸。


济南已明确今年年底前将历城区作为大部制改革试点区,深入推进“大农业、大交通、大水务、大林业”等体制改革。


2改革评价效果最实


建立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外部评价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


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跟踪评价机制、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时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高校专家、专业公司、社会代表和民众参与评估制度,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


3推进督查问责措施最严


防止权力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上减下不减,以及擅自扩大自由裁量权、“红顶中介”因权获利等问题发生。


对敷衍塞责、延误改革、整改不力“庸懒散”的严肃问责,对工作不落实的公开曝光。


依据清单进行追责,对不按照权责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今年年底前,开展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十最”文件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开展市级权责清单执行情况随机抽查和第三方评估。


包括以上“三最”在内

济南“十最”共确定33项改革目标任务

感兴趣的赶紧来仔细看看

《十最》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关于就业创业门槛最低。


主要包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将涉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登记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公布开放市、县区企业名称库,实现创业者自主选择企业名称。深化区域综合评价评审,在开发区或连片开发区域全面推行综合评价评审制度,将项目分别评价评审改为按区域统一编报,形成的整体评价评审结果供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汇总公开全市区域综合评价评审分布图、区域综合评价评审目录,确保企业对区域评价成果“一目了然”“拿来就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之外,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分别予以取消或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深化监管方式创新,对教育培训、健康医疗、交通出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新业态,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放宽准入,减少干预。其中,12月底前主要实现营业执照3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成投资建设领域“多评合一”“多测合一”等工作。


二是关于市场主体负担最轻。


主要包括: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完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连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建立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实行动态化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和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财政供养事业单位的收费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整顿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收费项目,斩断“红顶中介”与行政机关利益关联,取消不合理收费,保留的要降低收费标准。其中,今年年底前,实现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全面清理“红顶中介”、建立网上中介超市。


三是关于有效投资空间最广。


主要包括:精简行政权力事项。除需转报(申报)国家批准或涉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等事项外,能取消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取消。根据实际办理量,对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实行分类管理。投资审批事项“全链条”下放。减少投资项目核准和前置条件;实行备案制的项目,一律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进一步清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强化协同放权,依法将投资建设审批事项“全链条”放至各区政府。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向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南部山区管委会、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放权。市级事项适合市县实施的原则上下放。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将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取消外商投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落实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注册资本制度。上述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


四是关于公平营商环境最优。


主要包括:市和县区统一使用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开展随机监管。提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监管领域和事项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同时涉及多级、多部门的检查事项,实现一次性完成检查。推进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县级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建立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统筹辖区内派驻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实现抽查结果信息共享。对标世界银行营商指标,有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改进措施。其中,今年年底前,制定出台我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实施方案、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推行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开发防范金融风险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等工作。


是关于企业群众办事最快。


主要包括:简化优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流程。编制“网上办”“一次办”“我来办”政务服务事项“三办”目录,推动“企业别跑、我来跑”,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专业式”服务。实现投资建设项目“一图明流程、一号通全程、一门管审办、一车办踏勘、一评全共享”。建立涉企审批无偿代办工作机制,推行“大项目代办制”。实现市县镇三级审批流程、要件和服务同步标准化。开展“减证便民”。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所需证明材料的梳理摸底,并向社会公布保留的证明材料清单。对公用事业单位服务质量效率引入社会评估机制。其中, 12月底前主要实现各级证照快递寄送服务,制定出台全市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实施方案和联合验收、联合现场踏勘等联审联办、容缺受理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为市级重点项目无偿提供全过程代办服务。


六是关于政务平台功能最强。


主要包括: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推动协同联动、流程再造、系统整合等方面的改革,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和整合清理,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实行“一网办理”。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全贯通、信息资源全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全网办。将市级实施的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纳入网上运行。加快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下线上一体化融合,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办理,实现“一号申请、一网通办”。其中,今年年底前,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实现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以及各部门涉及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各类办理事项的信息归集共享。


七是关于窗口队伍形象最佳。


主要包括: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角”工作制、限时办结制和公开承诺制等“五制度”,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等“四公开”,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等“三亮明”。做到杜绝徇私越权现象,杜绝泄露服务对象隐私现象,杜绝工作时间擅自脱岗“空窗”现象,杜绝庸懒散漫现象等“四杜绝”。其中,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对窗口单位和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


八是关于改革评价效果最实。


主要包括:建立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外部评价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其中,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跟踪评价机制、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时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高校专家、专业公司、社会代表和民众参与评估制度,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


九是关于体制机制保障最好。


主要包括: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级领导,推进组建专门的行政审批机构,推进县区大部门制改革。其中,今年年底前,推进市和县区及济南高新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功能区组建行政审批机构;将历城区作为大部制改革试点区,深入推进“大农业、大交通、大水务、大林业”等体制改革。


十关于督查问责措施最严。


强化督导机制,防止权力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上减下不减,以及擅自扩大自由裁量权、“红顶中介”因权获利等问题发生。强化督查问责,对敷衍塞责、延误改革、整改不力“庸懒散”的严肃问责,对工作不落实的公开曝光。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导向作用,依据清单进行追责,对不按照权责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今年年底前,开展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十最”文件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开展市级权责清单执行情况随机抽查和第三方评估。



综合整理自:济南日报等

1031推荐阅读

两小时抓拍50辆!车停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也会被抓拍!罚100!

凌晨出事,2名宝宝身亡!“元凶”竟是家长的手机!

泉城广场附近一家宾馆内发生血案!女子疑被男友捅死!咋了这是
定了!房地产税将这样收!楼市变天!买房没买房的都看看,内附一条楼市好消息!

济南十大苦逼职业排行榜出炉!面太广!速看!写完最后一个字小编砸了键盘

谁再用力关你车门试试?!把这条微信甩给他!车门坏了不用赔啊?!


同意的,请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