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笔记
作者简介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作者田中茂树,养育了4个孩子,在读研究生期间,研究了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毕业后就在研究生院任教,负责培养临床心理医生。在取得临床心理医师的资格后,一边作为医生在医院里负责门诊和上门问诊等地方性医疗工作,一边作为心理咨询师持续接受被育儿问题困扰的家长的咨询。在这20年里,田中茂树接待了5000人次以上的面谈咨询,一直致力于研究育儿问题。
婴儿弱不禁风,但他们生来就拥有为寻求生存、谋求幸福而努力的本能。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时,父母们可以想:孩子一定会有办法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急躁情绪其实会使他们痛苦。
相反,父母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则可以让孩子安心。孩子怎样才能有安心感?如何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爸爸妈妈很喜欢现在的我。”“只要我在爸爸妈妈身边,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培养孩子的这种感受,就像是在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储蓄”一样。这种“储蓄”会培养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态度——“即使已精疲力竭,也总会有办法解决”,它会成为孩子人生中面临危机时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的法宝。相比于好成绩、高学历,这才是更强大的力量。
请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乐天派”的种子吧。
说教用语
“不要哭哦,我们忍忍就好啦!”
鼓励用语
“好痛吧,你做得好棒哦!”
说教用语
“不刷牙会长蛀牙哟!”
鼓励用语
“刷牙真麻烦呢!”
说教用语
“我不是说要你等一会儿嘛!”
鼓励用语
“真的很期待呢!”
说教用语
“我就说会弄洒嘛!”
鼓励用语
“没关系,我们来擦干净哦。”
在孩子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没有比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倾注的爱意更有效的投资。
容易这样想
(能原谅这样的任性吗……)
这样想更开心
(不如意就哭闹,也只有现在了吧。)
和孩子面对面时,一边在心里想象着孩子成长的样子,一边去贴近孩子的内心,用“好难过啊”“真遗憾呢”这样的表达和孩子实现共鸣。
周二晚上,儿子因为不肯回家准备睡觉,被爸爸强迫拉回了家。回家后儿子一直在嚎哭,把爸爸气死了。听着儿子肆无忌惮的哭声,我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两岁的姐姐上一次大哭是什么时候。
20170815
孩子每天都“爸爸”“妈妈”地叫着。这样的日子,转瞬间就会变成令人怀念的时光。他们开始对父母以外的人和事更感兴趣。
上中学后,孩子的世界里有很多事都是父母参与不到的。上了大学,更是如此,孩子不再是父母生活的全部。(可以说是开始了和孩子的“分离期”)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不断地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说教用语
“蔬菜也要吃哦,对身体好。”
鼓励用语
“嗯……你不喜欢吃蔬菜啊……”
让讨厌吃蔬菜的孩子多吃水果。
田中茂树认为,逼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的坏处要远远大于好处。更重要的是,吃饭是人生中一项很大的乐趣。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摄取营养,也是和家人朋友交流情感、沟通心灵的好机会,是我们获得生存下去的力量的源泉,在人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田中茂树有一个孩子直到上初中都几乎没吃过蔬菜,但他也没有生病,健健康康地长大了。
有个小男孩叫浩浩,从小不吃肉,16岁却长到1米8。因为他的妈妈在营养科医生的建议下,每天做饭不只给孩子用大米来做,还放各种杂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赤小豆,红豆,眉豆等等!
我的女儿蔬菜只吃莴笋,以前还会吃花菜,现在也不吃了。她喜欢吃水果。但她在班上一直属于偏高的,这两年的新冠、流感她一次也没有中招。
以前我一直纠结吃水果不如吃蔬菜好,总是想让她多吃蔬菜。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必要强求。
以前看过有人问肺科医生为什么吸烟,医生的回答是用健康换取一些快乐。
心情对健康影响深远。巴菲特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被我们视为垃圾食品的汉堡和可乐,很少吃蔬菜。2023年5月6日,93岁的巴菲特出现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依旧风趣幽默、思路清晰。因为他是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人。
说教用语
“小宝宝在哭,等一下!”
鼓励用语
“你出生时,爸爸妈妈感到好幸福!”
父母是否能够接受孩子的撒娇,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会成为孩子将来能否对他人产生信赖、能否在这个世界获得安全感的根源。
有时撒娇过火就会变成愤怒。现实世界里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怒气冲冲地想:为什么妈妈不按我想的那样做!
说教用语
“真了不起!”
鼓励用语
“好吃吗?”
如果我们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面对孩子,就可以和孩子更加平等地交流了。
当一个孩子可以和父母在良好的对等状态下说话,那么他自然也可以和朋友、老师进行顺畅的交流。因此,田中茂树认为父母这样的交流姿态也是培养孩子畅所欲言能力的一种方法。
说教用语
“都小学生了,不许这样!”
鼓励用语
“上小学啦,好开心呀!”
我们要时常想一想“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可能带有某种意义。
这可能是孩子们重要的求救信号。
说教用语
“看电视不用那么认真啊!”
鼓励用语
“哇,好认真呀!喝茶吗?给你放这儿了。”
说教用语
“不许说这样的话!”
鼓励用语
“这么讨厌上学啊。”
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我们可以暂时搁置眼前的这个问题,不要立刻“想办法让孩子重回学校”,而要耐心温柔地对待孩子即可。家长如果可以做到“耐住性子期待”孩子自发的行动,那么育儿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许多。
即使不知道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建议父母也先和孩子在家里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用很多父母会强迫喜欢独处的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当然,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总是一个人很可怜,担心他将来受欺负。
实际上孩子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不幸。相反,有些孩子和其他人在一起反而会觉得不安和痛苦。其实很多孩子在一个人安静独处时,内心也能够健康成长。孩子喜欢这个世界、喜欢生活,这比学会任何技能都重要。
说教用语
“要做我们就要做好!”
鼓励用语
“这真是太有趣啦!”
说教用语
“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你太棒啦!”
鼓励用语
“保持现在这样,就很棒哟。”
其实,每个孩子都对自己很有自信。
上周,让女儿读父母写给她的一封信。当读到“有时候你说自己笨”时,女儿说:“我没有说自己笨啊,我只是说我不做作业。”
当读到“希望你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时,女儿说:“我有能力啊!”
有根有据的自信会随着凭据的消失而消失。若没达成目标或者失败的话,自信就会消失。
而无凭无据的自信就像预感与信念一样。虽然没有任何理由,但总觉得事情会进展顺利。总觉得会有好事发生,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不要让孩子丧失这份“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但就是感觉会有好事发生”的乐观。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这种感觉,这才是真正可靠的自信。
为了培养这样的心灵根基,作为大人不要告诉孩子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而是直接接受孩子原本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拥有勇气与毅力,这才是获得自信的决定因素。
正是这种无凭无据的乐观与自信,在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抑郁或自杀危机的伤害,因此真的非常重要。
我很欣慰,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自信。
说教用语
“不对,那是错的!因为……”
鼓励用语
“能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好事!”
能够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孩子的共同特征是,当他们面对父母时也可以直言不讳。
重要的不是“说出正确观点的能力”,而是“无论正确与否,都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即便我们和对方说了错误的想法,对方也很可能会帮我们改正。但是,不说出口的话,连想法正确与否都无从得知。
培养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这将会在孩子与他人相处过程中遇到困难局面时,发挥强大的力量,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帮助。
说教用语
“你这么玩,就弄坏了!”
鼓励用语
“玩具坏啦,真可惜!”
说教用语
“作业做完了吗?”
鼓励用语
“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
说教用语
“你还要看多久!”
鼓励用语
“我先睡喽,晚安!”
“快去刷牙!”“作业做了吗?”类似这样指示与确认孩子行为的语言被统称为“支配型会话”。与之相反,“今天真开心呀”“新买的自行车,好像很好骑呢”,这种传达想法与意见的语言被称为“交流型会话”。
注重“交流型会话”,减少“支配型会话”,目的是让孩子在家里可以得到放松。我们要让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和运动,在家里就彻底放松。
说教用语
“做这种事的孩子,给我滚出去!”
鼓励用语
“你真是我的宝贝!”
“爸爸要和你说好,不管你做了多不好的事情,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的!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这个家就是你的安全小窝!”
“我们好爱你”“你是我的宝贝”之类的表达都可以。
即使生气也要这样说。
如果父母是让他安心的人,家是让他安心的所在,那么这要比任何事情都能让孩子精神起来。
用语言表达感谢的3点好处
“要清楚地用语言表达感谢”。
首先,“会变得善于主动搭话”。如何开口跟别人搭话比较自然呢?“太谢谢了,帮大忙了!”“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关照。”“太开心了!”“欸,谢啦!”“太好啦!”“一定很辛苦吧,你还记着我。”……学会用语言表达感谢之后,您会变得越来越善于跟别人搭上话题。
最为重要的是您会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容易对周围的帮助产生感激之情。
其次,“锻炼敏锐的观察力”。不仅限于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生活中发生任何积极良性的变化时,您都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从而积极地跟别人搭话。也就是会变得“擅长表扬人”。
有时对方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帮助,而此时我们及时地给予了积极好评的话,对方会感到格外惊喜。这是与“吹毛求疵”完全相反的行为模式,而且这种表扬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不断增强的。
最后,“所有的交流方式都将成为孩子的典范”。在日常的很多场景中,日本父母都会给孩子示范怎么向对方表示感谢,孩子会看着学习。“成为善于用语言表达感谢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排斥表达真情实感,对子女奉行抨击式教育,特别是上一代父母。因为他们认为批评更是一种动力,能帮助被批评人“取长补短”,更快成长。
比如我的父亲就很少夸奖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不足,因为他太想让我们变得更好,总是提醒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他对孙子也是这样,每次见面总是告诉他要努力学习,不要打游戏。孙子看到他都不敢说话。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真正给人力量的还是鼓励和认同,是那些发自内心对动作的表扬。
说教用语
“学习再认真一点!”
鼓励用语
“老师好像很喜欢你呢!”
田中茂树从来不把老师打电话的内容告诉孩子。他认为孩子又很努力地在学校过了一天,老师也辛辛苦苦照顾了孩子一天。一想到这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回家后当然不会责怪孩子表现不好。
但他会对老师表达感谢:“我家孩子真是让人操心,多亏了老师您,孩子才可以每天开心地去学校,非常感谢。”
说教用语
“这是对父母说的话吗!”
鼓励用语
“你还蛮会讲道理嘛。”
“发火”是指不能接受眼前发生的事情,不想接受现实中产生的混乱,也就是“慌乱失度”。
说教用语
“不要约束自己,希望你自由地活出自己的风格。”
鼓励用语
“这样就很好。我最喜欢现在的你了。”
说教用语
“我说对了吧,你就是不听话!”
鼓励用语
“真不容易啊。”
如果父母不事先采取措施,不引导孩子,不做令孩子厌烦的事的话,孩子反而会很自立。
说教用语
“你只要考上那所高中……”
鼓励用语
“辛苦啦!你好像在烦恼呢。”
说教用语
“送给你礼物的是妈妈。”
鼓励用语
“有圣诞老人的,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啦。”
送礼物的人就是圣诞老人,父母就是圣诞老人。
孩子感受到世间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神仙与精灵的存在,这很重要。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这将会是让他们相信“世界真美好”“生活真是一件很棒的事”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