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回顾丨长江防汛再遇大考

2016-07-08 央视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

2016年入夏

极强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多地暴雨成灾

长江流域或可能再现

18年前所遭遇的超大洪水

18年后

全面升级的长江防洪减灾体系

能否经受住洪水的考验



18年后长江防汛再次接受考验


6月中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7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公布的实时水情数据显示,从上游到中下游的大部分重要监测站点水位都在上涨。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研判,今年汛期长江流域的降雨量将总体偏高。

(雨季到来后,湖北蕲春遭遇洪灾)


1949年至今的60多年中,长江曾两次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一次是在1954年,第二次则是在1998年。今年,长江防汛再次受到严峻考验,这让人们不禁回想起18年前的那场特大洪水。1998年,抱树的江珊、手拉手堵住洪峰的敢死队、公安县大转移的群众……无数的事件亲历者,对于其中的很多场景历历在目。

(1998年洪水,武警官兵奋斗在抗洪一线)


18年后的今天,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到底具备了怎样的条件和能力?如果1998年的特大洪水甚至更大的洪水再现,长江的抗洪防汛准备好了吗?


防汛工程体系进行改革

 

对于抗洪防汛工程体系而言:堤坝、水库和分洪区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堤坝质量得到提升


在抗洪防汛工程体系中,堤坝的作用尤为重要。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陈敏介绍,当年荆江大堤作为长江防汛的重点工程,按照规划标准进了整险加固,但是洪湖大堤却没有。当时洪湖江堤不仅堤身单薄,堤坝的基础稳固性也较差,可以说1998年洪湖江堤是以“病弱之躯”抵御超大洪水的到来。


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长江干堤和支流堤坝暴露的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亟需尽快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中央决定:长江防洪应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结合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措施以及其他非工程防洪措施构成的综合防治体系。

 

 2.应急救援能力的改善


2011年以后,武警水电部队的应急抢险能力与装备都得到大幅提升。武警水电部队主要担负江河堤防急工险段工程抢险,水库、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堰塞湖工程排险,变电站、输电线路和输油输气管道等抢险抢建,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任务。



(今年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的一次参演人员达3000余人的抗洪防汛演练)


装备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和技术的更新,不仅改变了抢险救灾的方式,也大大节省了人力。此外,武警水电部队还和地方防汛部门开展资源共享,以便在灾情发生时快速反应。18年前在抗洪中曾获得民众高度认可的部队,在18年后依旧肩负着长江抗洪防汛的重要使命。

 

3.超量洪水引入蓄滞洪区


当超量洪水发生时,有计划地将部分洪水引入蓄滞洪区,能够有效地减少河道和堤坝的压力。从总体上衡量,虽然蓄滞洪区局部遭受损失,但保住了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


长江流域两次遭遇超大洪水,荆江蓄滞洪区北部的分洪闸都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54年,这个分洪闸曾三次开启。而在1998年,这个分洪闸则经历了是否开闸分蓄洪水的艰难抉择。


当时是否炸堤、打开分洪闸,要等待中央的最终命令。而按照湖北省的指令,荆州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洪区群众的转移任务,这意味着公安县33.5万人口和1.8万头耕牛需要进行大转移。(1998年公安县大转移时的群众)


1998年分洪的命令最后没有下达,中央指示荆江大堤要严防死守,而荆江大堤也确实经受住了8次洪峰的考验。

 

如今公安县的城市规模较1998年扩大了10倍,人口也有所增加,再次启用分洪的成本和代价与18年前相比,成倍增加。那么今年,如果再次遭遇特大洪水,公安县是否会第三次面临分洪的可能呢?今天的长江防洪体系,除了利用蓄滞洪区分蓄超量洪水之外,是否还具备了其他损失更小、却同样有效的手段呢?

 

4.三峡水利枢纽全线建成


在长江的抗洪防汛体系中,调度具备防洪库容的控制性水库分蓄洪水,被视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由于三峡防洪库容量占上游水库总防洪库容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保证三峡的防洪库容,至关重要。


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时,三峡工程还在建设当中,2003年三峡工程首次蓄水,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开始发挥防洪、发电、通航的功能。( 2003年三峡工程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

1998年以后,随着长江上游水库数量的不断增加,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防汛专家们,开始着手进行建立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的技术准备。2012年已经被明确了负有防洪库容功能的水库,被写入长江流域的防洪规划当中


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的使用,将有效地减少中下游堤段出现超额洪量的现象,更大大降低了蓄滞洪区的使用率。因此也为长江中下游42处蓄滞洪区进行分类调整创造了条件。


防汛关键时期的考验


尽管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但长江流域的抗洪防汛体系依旧存在薄弱环节。在过去的18年中,整修长江干堤、建设三峡水库、提高气象、水文的预报预测准确性、将专业化救灾部队纳入救灾体系、制定与抗洪防汛相关的规划、预案、政策、法规,对上游水库群进行联合调度、实现信息化、同时加强对堤坝、水库和河道的管理等等措施,已经让今天的长江抗洪防汛体系比1998年有了本质的不同。但是,这些多年来致力于长江流域防洪减灾的人们表示,抗洪防汛的工程与非工程体系究竟如何,要由洪水来检验。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在未来的半个月里,江淮流域将持续强降雨,长江防汛将进入关键时期。


 

精彩片段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

首播时间:周六21:30 - 22:15

独播频道:CCTV-13 新闻

Read more
Pageview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