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桥记忆

2016-12-09 央视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长江大桥所承载的记忆逐渐消退。两年前,鲁安东开始着手策划一个叫“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公众项目,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复苏大桥和一个时代的记忆,让大桥的精神得以延续。


       10月28日晚10点,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全面封闭,这是今年48岁的大桥第一次停止工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在得知大桥的公路桥面要封闭维修的消息后,便着手策划了一个叫“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公众项目,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复苏大桥和一个时代的记忆。鲁教授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和工作十二年,研究领域就是城市场所如何作为记忆的媒介。



(鲁教授向记者展示“大桥记忆计划”的设计图)


为什么要进行“大桥记忆计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大桥的记忆正在逐步消退、逝去。鲁教授希望能把桥头堡楼梯间改造成一座垂直美术馆,让大家能够有机会走进大桥,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去感受大桥。同时,鲁教授还想在大桥公园内搭建一系列可拼装的“记忆之家”,用以安放采集整合后的公众记忆,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唤醒记忆,找到彼此情感的共鸣。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


       中国的城市除了公园、广场和小区花园,这些政府划分明确的公共空间外,人们没有更多的公共区域可以互动。因为缺少好的内容互动,使得很多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活力,最终闲置,甚至萎缩。


       在国外,有很多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甚至个人去开发和改造更多的公共区域供大家交流。瑞士苏黎世一段始建于1894年的高架轻轨下方,石拱门被改为供人游览、餐饮和文化活动的城市交往空间,成为苏黎世最具活力的城市亮点。



(高架桥下的拱门被改为城市交往空间)


      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是将2.33公里长的废弃高架铁路改造为富含活力的城市花园,如今这里成了纽约最新的城市名片。这些城市中充满活力的活动空间,都是建筑师依托老的建筑物让它们生长出来的新的空间。大桥记忆计划正是针对国内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现状的一种尝试性改造。



 废弃的高架铁路被改造为城市花园)


计划的推进

       两年前,鲁教授的计划开始实施。但到2016年大桥封闭维修时,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从2014年开始,鲁教授便带领学生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同时他也积极地联系了一批学者,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术力量参与进来,用集体智慧来复兴大桥记忆。



(鲁教授的学生们在设计改造方案)


        南京市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携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文化部门听取鲁教授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汇报后,表示了对该计划的极大兴趣和将予以大力支持。鲁教授一边等待政府资金到位,一边紧锣密鼓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他试图寻找各种方式,把更多的人带进来,让大桥记忆的复兴成为集体行为。



(鲁教授去即将被改造成“日常之家”的幼儿园考察)


       但距离大桥封桥日剩下一周时,鲁教授的记忆计划推进遇到了阻力。由于资金不到位,鲁教授的六个大桥之家记忆计划未能如期搭建,他为封桥日设计的系列活动也没有下落。


(二维码盒子搭建模拟图)


       2016年10月28日晚上10点,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面进入封闭维修阶段,鲁教授也继续行走在实施大桥记忆计划的路上。

     

完整视频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

首播时间:周六21:30 - 22:15

独播频道:CCTV-13 新闻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