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回顾 | 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2017-01-11 央视新闻调查


在中国大陆版图的最东北角、被当地人称作“东方第一屯”的东安村,有一位从北京派来的村干部,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李子”。这个“啥事都较真,啥事都办”的第一书记,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李世杰深夜在办公室工作)

 

乡领导:“要是家里忙,可以先回北京去”

 

2015年8月17日,李世杰来到距离北京2000公里的黑龙江省抚远市,在通江乡报到后,他被分配到东安村挂职村支部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参加完乡里举行的欢迎会,通江乡乡长高照才告诉李世杰,“要是家里忙,可以先回北京去”。乡里的领导都觉得,来挂职就是应应急,镀镀金,走走程序就完事了。

 

在抵达抚远县的第四天,李世杰到了他将要履职的东安村。第一次到村里,他没有见到村支书幺建华。当时幺建华身体不适在佳木斯住院,对于李世杰的到来,他内心也觉得有些别扭:“我十多年书记了,又给我派来一个,就是对我的不信任。”

 

村民:“这么年轻,能干什么事”

 

成为第一书记之前,李世杰并没有农村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对于将来可能挑起的担子,也没有直观的概念。在东安村的村干部们眼中,这位新来的书记只是走走过场,村会计黄龙回忆起自己当时对李书记的态度:“这么年轻,能干什么事,我就没太搭理他”。


不仅村干部不信任,村民也没把李世杰的到来放在心上。初见时虽正值八月暑期,李世杰却只能看到村民们一张张冰冷的脸。他有点想不通:带着一腔热情来到这里,为什么村民和村干部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考验他?

 

他因此下定决心——非得干出点样子来,非得让你们对我刮目相看!

 

“就在东安村住下了”

 

从8月到10月,乡领导和村民都冷眼看着这位上面派来的第一书记,李世杰的所作所为却让他们有些吃惊。

 

洗衣机、书籍、过冬的衣服......李世杰把日用品陆陆续续从北京邮了过来,准备在东安村扎下根来。两个月里,李世杰一直跟着村里的黄会计熟悉农村事务。

 

他逐渐发现东安村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村委会、村支部办公场所的问题、垃圾问题、路灯的问题、精准扶贫的问题,他认为只要想办,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可是,实际操作中每一件事情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的老大难问题,李世杰首先在村民的微信群里号召大家不要往沟渠里面倒垃圾,但是没人响应;随后,他又想到给每家门口免费发放一个垃圾桶的主意,可是垃圾桶的费用又成了新问题:村里没有这笔开支的预算,李世杰和支部其他委员商量,买了一些装柴油的桶,一裁两半,就变成两个垃圾桶,为了省钱,李世杰和幺建华两个人拿切割机手工割出了全村的垃圾桶。


(李世杰和幺建华把油桶切割成垃圾桶)

 

他们将桶挨家挨户抬到村民家门口,可是村民依然不用。情急之下,李世杰把乱扔的垃圾拍了照片,在村民微信群发了出去,他没想到,这种最轻微的惩戒,在农村却涉及到大家最在乎的面子问题。



(村民都把垃圾丢到桶外)

 

不断碰壁,李世杰也不断地了解着东安村,他逐渐认识到,村民之所以不支持村党支部的工作,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党员干部极度不信任。作为第一书记履职,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是帮助村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原来想着这是自己在部队里的老本行,一定可以得心应手,没想到东安村党组织的状况,又一次让他措手不及。

 

凝聚党组织,解决村里难题

 

2015年6月,李世杰来到这里的两个月前,东安村被抚远市列为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村。来到东安村20天后,李世杰组织召开了一次党员大会,全村14名党员,开会时只来了一半。

 

这回李世杰真发火了。他建了个党员的微信群,在群里点名批评了没来开会的党员同志。他开始一点点做工作,用尽各种办法,把党员一点一点聚来开会。党员们人是来了,可是心还散着。


李世杰想尽所有的办法,依然收效甚微,他甚至有点绝望。后来每次党员开会时,他不再局限于学习文件,还给大家转播新知识。



(李世杰组织党员开会)

 

在学习活动中,村民刘延辉第一次听说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概念。后来,她不仅办了农家乐,还去工商局注册了一个家庭农场,把自己生产一些农产品和副食在网上销售。渐渐地,东安村的党员们聚拢了起来。

 

有了党支部做基础,针对村里的垃圾问题,李世杰决定带领村党支部换一种工作方式,让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村民也开始改变了乱扔垃圾的老习惯。


(村民们后来都把垃圾扔到桶里)


渐渐地,东安村变得干净了,被堵塞的沟渠也清理了出来。垃圾问题的圆满解决,是李世杰到东安村打的第一个胜仗。后来,他还帮东安村争取到了县里的亮化项目,让每到夜晚就一片漆黑的村庄装上了路灯。

 

2015年年底,李世杰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党员大会,每个党员都认领了一项或者几项2016年的承诺,有承诺帮忙卖农产品的,有承诺负责村里清洁卫生的,他把这些承诺贴在了公告栏里,发到了村民的微信群里。

 

为低保户孙守林紧急筹款


2016年7月22日,70岁的孙守林大爷因为意外出了车祸,伤情严重,急需手术。可孙大爷本人是低保户,他的儿子是全村仅有的三个精准扶贫户之一,家庭实在没有能力承担医疗费用。

 

李世杰开始迅速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帮忙筹款。得知消息后,乡里和村里的党员干部迅速带头捐了钱。孙长友在医院捐了500元,又在微信众筹平台上捐了100元。



(李世杰带动党员和村民给孙守林捐款)

 

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李世杰筹集到了三多万元,这笔钱救了孙守林的命。

 

孙守林的儿子感受到了村民的爱心,遇到别人家里有事,愿意积极地去帮忙。孙守林的事情让村里人对党员干部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村民之间的关系悄悄发生了转变。

 

2017年,东安村那顶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就会被摘掉,乡里看到东安村的变化,也乐意为东安村党支部创造更多的工作条件,今天借给他们间会议室,明天送给他们一些物资,为李世杰的工作添砖加瓦。



(李世杰争取到县里的亮化项目,为村子安上了路灯)

 

党员在村民心中的形象悄悄发生了转变,这时,当了十六年村长的孙国良突然提出了入党的请求。加上孙国良,2016年东安村有五个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为东安村规划发展蓝图

 

李世杰并不满足于东安村已经发生的改变,他在规划更买好的蓝图。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东安村发展致命的瓶颈突然摆在了面前: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是零。

 

村里没有一分钱可以拿来解决村民急需的困难,也没有一分钱可以用于公共建设,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窘境,李世杰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他带记者来到了东安村靠近公路边的一片空地,那里被皑皑白雪覆盖。这就是在李世杰的推动下开展的东安村晒场项目。而在此之前,这个项目是村委班子想都不敢想的。



(李世杰为农家乐设计的灯)

 

李世杰愣是把村干部们不敢想的事情搞成了。他一趟趟去市发改委申请,争取到了千亿斤粮食项目里的晒场地面硬化项目资金,又苦口婆心请求他的派出单位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90万元的扶贫资金承诺,这样辅助设施的资金也全部落实了,2017年这个晒场预计可以为东安村收获至少20万元,这是这个村第一笔村集体收入。

 

对于这还没到手的第一桶金,村支部、村委会已经有了一些规划,李世杰打算用这笔钱,继续滚动,增加造血的能力。

 

在农村,每当尝试新鲜事物都需要有人带头,东安村的带头人总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2016年,入党积极分子孙国良成了东安村第一个放弃化肥农药的人,他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一片承包地,大约六十亩,试种鸭稻。几次挫折后,等到了年底收获,鸭稻卖出了好价钱,村民也看到了孙国良的成功,现在已经有三个农户表示明年要跟他一起种鸭稻。

 


(孙国良试种鸭稻)


经历了这么多事,村干部和村民渐渐对李世杰转变了态度。有人开玩笑对他说“士杰,你就别走了,留在这吧。”


完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64rjopa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

首播时间:周六21:30 - 22:15

独播频道:CCTV-13 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