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丨西苕溪变清记

2017-10-31 央视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

浙江安吉,我国首个生态县,县域内最大的河流西苕溪曾经是一条污水河。



(安吉县内的西苕溪河段)


治理缘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为了脱贫,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当时,老石坎村的一家孝丰造纸厂大量直排的工业废水,使得原本清澈的西苕溪变成了泛着白沫的“酱油”。


变成酱油色的西苕溪

1998年,在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安吉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受到了“黄牌”警告。这促使安吉痛下决心整治水污染,转变发展之路。


此后,安吉先后投入了8000多万,对全县74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强制治理,关闭了33家污染企业,并拆除了孝丰造纸厂的制浆生产线。


但是,西苕溪由浊变清,关停整顿重污染企业还只是第一步。


治理措施

施长贵是溪南村的巡河员,他每周两次的巡河,每巡一次都要走上好几个小时,但是他一点也不能偷懒,因为村里和镇里还会有河长来暗访检查。

溪南村巡河员施长贵


而除了村民巡河员,每个村的村书记也要巡河。按照安吉“五级河长”制的要求,县、镇、村等每一级河长,都要对自己辖区内的河道进行监管。而河长的日常巡查工作,也在被实时监控和监督。

 

水利部门还在河道边布设了不少监控探头,实时监控西苕溪的水质情况。但是,要彻底根除水污染,还需要从源头开始治理。

 

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安吉的竹制品一直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仅竹凉席的产值就超过百亿元。竹拉丝,是竹制品生产中的原料加工环节——而这一环节会产生高浓度的废水。

 

“那我们处理肯定达不到标,如果按照达标排放肯定达不到……那个就乱排放,都是往地下去了。”竹拉丝厂老板王世宏提到,早年间,由于企业环保意识不高,加上难有技术来处理这样的高浓度废水,这些污水经常违规直排。


(加工中的竹拉丝)


2005年,安吉县政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委托浙江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引进专业的环保公司,建设了专门处理竹拉丝废水的逢春污水处理厂。而这项专门的处理技术也是全国首例。

 

从2006年起,安吉县便要求所有的竹拉丝企业,都将污水统一回收处理,企业每年需缴纳五万元的污水处理费。

 

在环保部门看来,对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抓住关键污染环节,吸纳先进技术与民间力量进行专业化治理,对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污水处理设施)


除了企业的生产污水,治理水污染的另一个重点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造成河道污染、蚊蝇孳生,同时也威胁到地下水的水质,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目前全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不到10%。而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安吉早在2003年就开始试点探索专业化治理的路径,这种思路和举措,是非常超前的。

 

现在,安吉县的各个农户家里被重新接了管道,人粪水、洗浴水、洗涤水、厨余水等各种生活污水被不同的管道分流。同时,每家每户还新建了隔油池和化粪池。

 

生活污水经过分类纳管后,最终汇入村里的各个污水处理终端,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而全县的终端,都由一家专业的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管理维护。


(生活污水管道分流)


从2014年到2016年,安吉县每年拿出一个亿的资金来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安吉县农村生活污水投入成本在每户8000到10000元左右,这其中绝大部分由县财政承担,乡镇、村再进行一定的补助,普通农户不需要出资,只需要配合施工。

 

安吉县的这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建设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所有乡村的全覆盖。


(今日的高家堂村)


如今,安吉县最早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的高家堂村,已经成为一个以发展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村庄,村民们纷纷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但游客多了生意好了,排出的污水也比以前多了。

 

按照县里的规定,区别于普通农户,农家乐经营户需要依据餐位和床位,自己出资建设足够容量的隔油池和化粪池,先处理一道,再进入终端。而需要加装设备的,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

 

村民从原先的怀疑排斥,到配合建设,再到自己出点钱也愿意建,这样的变化源于政府先行的理念——通过专业化治理先做出实效,从而带动社会意识的提升。


民间共治


近年来,安吉有不少热心环保的人士从四面八方聚集。县里最大的一支民间志愿巡河队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人,每个周末,在西苕溪沿线,都可以找到他们。


(民间志愿巡河队在巡查)


其中,多年热心环保的舒国平是巡河队的队长。他原先以为,他们的这种曝光找茬的行为,会引来政府部门的排斥,但一次经历改变了他的看法。

 

“我们专门拍了一些叫‘污水吾知’这么一个摄影展,我把它直接放到我们县行政中心的大厅里,你们进进出出的官员都得看,放进去以后,结果我们县委书记非常重视,叫环保局长带着所有的人来看,你们看,你们为什么没有发现?一一到这个地方去,全部去看了,进行整治。”

 

从那以后,在巡河时一旦发现问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就近的环保所。但是,因为没有执法权,志愿者在巡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企业态度蛮横,甚至是辱骂和殴打。

 

舒国平谈到,有一次在巡查中遭到企业老板的辱骂,他当场打给了环保所所长。当所长赶到现场,企业方一下子便“蔫了”。


对于职能部门来说,民间巡查是有力的“眼线”,监督的人数多、分布的角落广,发现的问题就更深入。显然,只有政府与民间合力监管,才能使河流与村庄达到和谐的面貌。


(如今的西苕溪)




节目主创:编导/邹蕖  记者/沙晨   摄像/刘艺 李季  录音/呼和

新媒体:主编/谭芸  编辑/程晓红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

首播时间:周六21:30 - 22:15

独播频道:CCTV-13 新闻

                  

   


快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