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闻调查》|你会如何为孩子选择最后一段路?

2017-11-21 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

  当你的孩子病重无法治愈,你会希望他如何走过最后一段时光?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当那一刻来临,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

   有一种选择叫舒缓治疗。


当孩子正在承受难以想象的疼痛 

  疼痛几乎是病重的孩子在治疗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家长为病重的孩子选择舒缓治疗的原因,无法忍受的疼痛,或许是最直接的。

  5岁的童童3年前因为发烧到上海某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从此童童一家走上了与白血病抗争的道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童童小小的身体承受着疾病本身以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种种痛苦。

  童童的父亲回忆起她第一次做骨穿腰穿的情景,真是痛不欲生。

  与童童有着相似经历的小宇今年6岁,他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今年5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接受了骨髓移植。在回输干细胞的第五天,小宇就发生了严重的肠道排异反应,腹痛难忍。此时面对孩子剧烈的腹痛,小宇的家长似乎束手无策。

选择的困难往往来源于一线希望。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更加复杂。在童童的治疗方案中,曾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按“治愈性”的方案治疗,或许有一线生机,但童童要面临很大的痛苦,身体可能吃不消;另外一种方案——舒缓治疗,可以为童童减轻痛苦,但彻底康复的可能性又很小。

最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王坚敏医生舒缓团队的帮助下,他们做出了选择。

  他们选择了第一个方案,接受按童童的体质进行调整治疗,尝试做治愈的努力。今年9月初,童童住进了骨髓移植仓,在治疗疾病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9月24号,童童解除隔离转移到了普通病房。

  某种意义上,童童是幸运的,医学的进步,使得很多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然而,医疗技术时常面临极限也是无法忽略的事实。当孩子的疾病无法治愈,当希望几乎无法成为现实,最后的这段路,该如何去走呢?接下来这个女孩的经历,或许会给你一些提示。

  今年9月1日,记者第一次见到文文。文文的牙龈和下颚部存在恶性肿瘤,发现时已经深度扩散,无法根治。11月14日,文文离开了这个世界,当记者得知她离去的消息时,节目正在剪辑,看着屏幕上活泼可爱的她,一时难以接受。

  节目播出前,文文的家人发来消息说,不需要为文文和外婆打上马赛克,希望为观众留下文文最真实、最可爱、最漂亮的样子。

  她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就是在舒缓治疗中度过的。在舒缓治疗理念中,对于像文文这样的孩子,除了控制症状,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似乎更为重要。外婆说,治疗开始后,为满足文文的愿望,他们已经带她去过了很多地方。

  祝愿这个可爱的女孩在天堂中不再痛苦。


回到最初,你会如何选择? 

  很多家长在孩子病重时选择舒缓治疗,总会承受很大的压力。5岁的小洁在不到两岁就被诊断出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治疗复发后,家人为她选择了舒缓治疗。小洁的母亲向记者说出了她的想法:“也有不理解的,就觉得你作为父母来说为什么不跟孩子再拼一拼?我作为父母来讲我是希望她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但是有时候我想这样会不会太自私,如果这种陪伴是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我就觉得没有必要。她现在还小,你让她安安静静地走掉,总好过你再拖她两三年,她长大了,有意识了,懂了,到时候你再让她走,我觉得更痛苦。而且后期她长大之后,她可能没有办法像常人一样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之下,她可能要顾忌的东西有很多,到时候她可能会说妈妈你当时为什么不让我走掉,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痛苦。”

  这段话说出了很多正在面临这个痛苦选择的家长的心声,选择了舒缓治疗,就要承担内心和外界的压力。然而,在现实中当孩子的疾病无法治愈,焦灼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与不舍,似乎更愿意选择坚持治疗。

  睿睿的母亲在面临这个选择时,坚持拼尽全力为儿子治疗,10岁男孩睿睿患有神经母细胞瘤三期,治疗难度极大,当时的她面对医生提出的舒缓治疗,一时难以接受。

  睿睿的病情持续恶化,腹部积水、消瘦、疼痛……最终,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积极治疗后,由于无法忍受孩子继续痛苦,她最终接受了医生舒缓治疗的建议。今年5月,睿睿回到家中休养。7月28号,离开了这个世界。

  睿睿的妈妈在他离去后,回想当初面临选择的那一刻。

  那么,当你知道自己的孩子重症无法治愈,你会为他/她选择哪种生活?

  上周,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除了回答,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愿那些生病的孩子在治疗的道路上,不论哪个阶段,都不再那么痛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