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纪事(2) | 银行体系建立:危机与改革,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

2016-08-17 卡尔·沃尔特 中国好青年

好青年中国纪事 第2期


银行体系建立:危机与改革,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



1992年,突然间在海南出现了两万多个房地产实体,平均每80人一个地产公司。在三年内,房屋价格翻了两番。1993年,朱镕基总理开始努力控制管理国家的经济,下金蛋的鹅突然没有了,投机者们作鸟兽散,留下了600多个烂尾工程和数以百亿的坏账……



海南房地产泡沫


1988年4月6日,海南省经济特区成立。当时的海南和现在大不一样,还不是一个超五星级酒店汇集、时尚名模趋之若鹜的地方。这里只是一个落后的热带岛屿,有一些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它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田附近。然而,由于北京的决定,它竟然在很短的时间上演了中国版的“狂野的西部”(Wild West)。在经济增长的承诺和预计将产生超过30个优惠的投资政策的吸引之下,数十万热血青年涌向海口和三亚。这些政策鼓励发展出口产业,同时导致酒店、娱乐业的兴旺,当然还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如果说深圳因为靠近中国香港而成为最具西方色彩的经济特区,那么海南就是纯粹的中国版本。这个岛屿面积在中国仅次于中国台湾的地方,当时金融也还是一片空白,但21家信托投资公司竟然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在海南,信托公司就是银行。在这片中国经济的处女地,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当时没人会去关心什么出口行业。每个人对自己的机会都心知肚明:房地产。在中国,房地产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信托公司的特殊地位,加之土地使用的买卖转让,创造了爆炸性的获利机会。突然间在海南出现了两万多个房地产实体,平均每80人一个地产公司。在三年内,房屋价格翻了两番。

 

海南房地产热潮的催化剂来自海外:日本的熊谷组在海口获得了30平方公里土地的70年租赁合同。熊谷组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破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一笔交易:一家公司将港口开发用地转作为住宅开发,以每亩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900亩的土地。而在当时,工业用地只售每亩13万元至15万元人民币,哪里还有什么商人会去发展港口建设!在这样的机会前提之下,有人说要买下海口的每一寸土地就不是一个狂妄的空想。在1992年,使海南得到快速致富的商业模式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国家,这一年,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随后在1993年,朱镕基总理开始努力控制管理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下金蛋的鹅突然没有了,投机者们作鸟兽散,留下了600多个烂尾工程和价值300亿元人民币的坏账。当时,单纯这一个经济特区的坏账就相当于全国财政预算的10%,占全国坏账总额的8%。

 


(1995年9月6日,京城最早的房地产专刊《广厦时代》创刊。1995年被大多数地产人认为是中国房地产的起始之年。那一年,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房地产,但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泡沫”、“暴利”从那一刻起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代名词,一直延续至今仍为人所诟病……) 


海南房地产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在1994年政府第一次试图努力推行“好银行和坏银行”改革。作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包括现在著名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负责政策性贷款而非商业贷款。与此同时,四大银行则要成为完全商业化的机构。然而,这一现代化大银行的战略,从来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动,直到1998年时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


(未完待续)


(编辑:幻色男爵,微信号:colorfulbart)


...............................................................

中国好青年

做自由、独立、智慧的中国好青年

做有思想、品位、视野、情趣的订阅号

中国好青年微信:chinahq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