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泡沫之声2:“屎一样的流行歌”是怎么变成City Pop的?

陈贤江 新音乐产业观察 2022-05-05


说明:本文原本发在小号上,原来的标题叫《泡沫之声2:再谈日本City Pop的兴衰》可能有一些朋友之前读过,那边已经删了,这里做了些补充和修订。


作者 | 陈贤江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泡沫之声:浅谈日本City Pop的兴衰》,当时初听City Pop,非常喜欢,查阅了一些资料,仓促成文,写的比较粗枝大叶。再那之后,一直在听City Pop,越听越喜欢,是我个人2018年的年度曲风。所以决定把文章继续写下去,根据一些新的认知,做一些增补和修订。


City Pop(シティーポップ)是近年来在青年亚文化圈中比较热门的一个词,用于指代1980年代的日本一个音乐潮流,也是当下日本一个独立音乐群落的自我标签。


先来探讨一下“City Pop”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不像坂本龙一当年把自己的乐队Yellow Magic Orchestra明确归类为“Techno Pop”,我目前还没有查到资料有说,1980年代时有歌手自己把自己归为“City Pop”。不过,据日文维基百科说,当时有一种说法叫City Pops,City Pop可能是这么来的。


1984年,日本《明星》的一篇乐评提到了“City Pops”字样,评论说,“City Pops是唱片公司的策略,感谢这个策略,让民谣和摇滚这么多年来首次火热。”(据日文维基百科シティーポップ词条)


这是目前关于“City Pop”字眼最早的相关说法。不过,这篇文章里的“City Pops”,包括了民谣和摇滚等当时日本城市里新兴的曲风,用来跟日本的歌谣曲(Kayōkyoku)区别,跟现在的City Pop界定并不太一样。


另一种可能是我开脑洞。我在Noisey的一篇介绍City Pop的文章里读到,在那个年代,有一些日本听众不屑于当时受到放克、R&B和迪斯科等影响的歌曲,认为这些歌曲“劣质、主流、快消”,把这种音乐称为“Shitty Pop”(屎一样的流行歌)。


在日文发音里,Shitty Pop和シティーポップ(shitī poppu)雷同,我想,City Pop有没有可能是后世对Shitty Pop的误读或恶搞呢?也许呢?当然,也有可能是相反。


不管怎样,City Pop在年轻一代音乐人和听众里越来越受欢迎是肯定的。我朋友现在就在做City Pop专辑,我前两天还看到一位音乐人朋友发朋友圈说,现在国内的年轻人都在搞City Pop。在《泡沫之声1》中,我对于City Pop的来龙去脉做了初探,本文尝试更深入的挖掘一下City Pop的来龙去脉。


1

City Pop的起源:爵士乐普及和西方音乐的影响


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全面西化,音乐也不例外。20世纪初,美国的爵士乐开始进入日本。1920年代,日本出现了最早的唱片公司,开始发行自己的爵士乐唱片。1930年代,爵士乐在日本酒吧里已经很普及。


这种影响,在二战后表现得更加明显。随着美国对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侵入”,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在日本社会蔚然成风,尤其为年轻一代所青睐。这一点可以从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身上看到,因为酷爱爵士乐,村上读书的时候就常年混迹爵士酒吧,后来自己开了一家爵士咖啡馆。


村上春树和他的咖啡馆


尽管有日本媒体认为,City Pop的开创者们试图清洗前辈们所受到的爵士乐或R&B印记(这里的R&B个人认为应该是指20世纪中期美国的“根源R&B”Rhythm & Blues,以电声乐队形式演奏的布鲁斯,而非当代R&B),树立当代的都市流行风格,不过,爵士乐对于City Pop的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爵士演奏技法在很多City Pop歌曲中都清晰可辨。


这当然也跟西方音乐影响有关。1960年代起,西方流行音乐快速发展,Soul走红,Rock崛起,1970年代,Soul发展出了Funk,曲风开始快速裂变,同时又不断融合。Jazz Fusion(融合爵士)就是爵士、摇滚和Funk等曲风融合的结果。当代R&B、Funk、New Wave和Jazz还融合出了一种叫Boogie的曲风。


这两条线的融合,都对City Pop潮流的形成有影响。


公认的“City Pop祖师爷”是Happy End,但Happy End的作品更接近1960年代的西方摇滚乐。1970年代初,成员细野晴臣和铃木茂在乐队解散后组成的乐队Tin Pan Alley以及细野晴臣的个人专辑(1970年代)开始偏向Jazz Fusion。与此同时,直接促成City Pop潮流的山下达郎,音乐上则带有了Boogie的特征。


唱片推荐:Tin Pan Alley《ジャクソン》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Boogie(也称为Post-Disco)是一种融合了当代R&B、Funk、New Wave和Jazz的曲风——New Wave的鼓机和合成器、Funk的节奏型、Jazz的吉他演奏和当代R&B的演唱。


字面上看,Boogie最接近City Pop。所以,国外也有人把City Pop称为Japanese Boogie。


2

City Pop的兴起:Funk弄潮


1980年5月,山下达郎的歌曲《Ride On Time》发行,在录音带广告的带动下,这首歌凭借41.7万销量排上日本Oricon单曲榜第三,成为山下达郎第一支上榜金曲。同年9月,同名专辑发行,登顶Oricon专辑榜。


后世普遍认为《Ride On Time》走红是“City Pop时代”的起点。 


说山下达郎是“City Pop教父”毫不为过。在1980年代,他和他的妻子竹内玛莉亚是日本流行音乐圈当之无愧的明星,多张专辑成绩斐然,更重要的是,山下达郎歌曲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Funk/Disco节拍,几乎奠定了后世对于City Pop最基本的感官认知。


从结构上说,作为一种融合性的音乐潮流,City Pop很难用单一曲风来概括。


外媒聊到City Pop,常常会联系到的曲风有Smooth-Jazz、Jazz Fusion、Soft-Rock(包括Adult-oriented rock,简称AOR,通常被归入Soft-Rock)和Boogie,等等。实际上,正如上文曾提到的,孕育了City-Pop的1970年代中后期,正是一个曲风大融合的时期,摇滚、放克、爵士融合的情况很常见。


但就个人听感而言,Funk节拍(尤其是贝斯的演奏)仍然可以说是City Pop的一大特征。


比如我很喜欢的一张专辑《浮游空间》(亚兰知子,1983),尽管大多数歌曲是合成器流行(Synth-Pop),但最讨人喜欢的,让我能直接联系到City Pop仍然是其中个别带Funk体征的作品。


唱片推荐:黑住宪五《Again》


这种体征同样表现在Pipers、松下城、杉山清贵、桑名晴子、菊池桃子、角松敏生、大桥纯子和国分友里恵等人的歌曲中,并最初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气质,让City Pop具备了形成潮流的外核。


拘泥于某一种曲风会掩盖City Pop本身的丰富性,但任何一种“潮流”的兴起,都需要一种相对统一的“气质”来贯穿。


流行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复制”,大量的“复制”才会形成规模,并发展出能影响一个时代的“潮流”。而复制的前提就是表征上的清晰可辩且易于模仿。表现在City Pop上就是Funk节奏型、塑化或清爽夏季风情的封面和略带随性的不那么具有侵略性的演唱,这些都可以从当下City Pop乐队的临摹中听出来。


一个不得不提的时代背景是,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Funk/Disco曲风在欧美乐坛大热,并最终催生出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超级巨星。对比迈克尔·杰克逊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两张专辑《Off the Wall》和《Thriller》,你会发现,个中的Funk/Disco痕迹跟City Pop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日本的City Pop,1980年代,全球各地都有类似的Funk潮,个人推荐一支英国乐队Shakatak,他们在1980年代初的专辑,跟City Pop有异曲同工之妙。


唱片推荐:Shakatak《Night Birds》


3

City Pop的成因:城市化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City Pop主要是后世对于1980年代的一拨具有类似气质的艺人的归纳,并非那个时代既有的明确观念。(本文最后一部分将对此进行分析)


在1980年代的日本流行乐坛,并非只有City Pop,不属于City Pop阵营的松田圣子、中森明菜、南方群星、德永英明、中岛美雪、安全地带等歌手/乐队更为中国人熟知,而在国际上知名度比较高的则是坂本龙一和细野晴臣的Yellow Magic Orchestra。


不过,City Pop歌手们的商业成功也是毋庸置疑的。


被归入City Pop阵营的寺尾聪的专辑《Reflections》(1981)是日本整个1980年代销量最高的专辑。山下达郎、竹内玛莉亚、菊池桃子等人也都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一线歌星。所以,City Pop在1980年代的“主流文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唱片推荐:寺尾聪《Reflections》


一类流行文化要成为主流,除了商业运作,更重要的切合时代精神,满足那个时代的大众需求。


曾经出版过多本City Pop著作的音乐记者木村丰是这么界定City Pop的:为城市生活方式而生的城市流行音乐。


1970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80%,日本经济进入高光期,民众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日渐安逸,必要也需要相应的城市文化。City Pop从气质到肌理都可以满足城市里部分听众的追求,尤其是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部分。


在City Pop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City Pop会跟汽车立体声的普及联系到一起,说City Pop是一种很适合开车听的音乐类型,BPM保持在110-116,对于都市司机来说,比较舒服。


所以磁带广告和《Ride On Time》的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反响。磁带是当时汽车立体声使用的新兴载体,代表了一种新酷的生活方式,获得城市年轻一代车族的追捧。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City Pop的受众画像:家里有车、有闲余时间开车去海边度假、崇尚享乐主义、喜欢新潮欧美流行曲风的都市听众。


唱片推荐:Pipers《Summer Breeze》


流行文化的潮流最终都会导向“同质化”,这也为我们捕捉相关时代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仔细观察City Pop时代的唱片,你会发现,Adventure(冒险)和SUMMER BREEZE(夏季微风)在专辑名上的使用率非常高,封面设计元素也多为都市、海岛、海洋、泳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日本都市人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听City Pop是美好都市生活的同步体验。


4

City Pop的复兴:小众文化的自我标签 


实际上,各种资料显示,City Pop并非正式用词,在21世纪之前,也很少用。City Pop一词越来越多出现是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的。可理解为,City Pop更多是后世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个界定,而非潮流当中的自我归类。


《日本时报》一篇关于竹内玛莉亚的报道提到,竹内玛莉亚对于自己被归为City Pop很好奇,并惊讶于有那么多当下年轻人喜欢自己的老歌。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竹内玛莉亚在当下被认为是City Pop的代表,但她对City Pop这个说法是比较陌生的。


日本音乐的“City Pop复兴”是从2000年中期开始的。Nisennenmondai和Shugo Tokumaru (トクマルシューゴ) 被《日本时报》称为先行者。代表乐队有The fin.、mitsume、Cero和Suchmos等。近年来蔓延到了华语音乐市场,以“落日飞车”乐队为代表。

唱片推荐:mitsume《A Long Day》


《日本时报》2015年的一篇文章曾对当时的City Pop潮流提出质疑,认为在1980年代,City Pop是主流文化,而如今的City Pop是小众文化。比较之下,当下的City Pop只是徒有其名。(文章标题为《City pop revival is literally a trend in name only》)


换句话说,如今被广为言说的City Pop更像是日本小众文化的自我标签以及身份合法性的追根溯源。


这种“追根溯源”,符合近年来青年文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复古。


观察21世纪以来的青年文化,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发现其中复古脉络,迪斯科复兴、后朋克复兴、合成器流行复兴、808复兴、放克复兴相继涌现。“古着”成为年轻人们的新宠。


网络成为承载这些复兴的重要阵地,以“蒸汽波”(Vaporwave)为代表的网络拼贴文化成为重要的载体——其中City Pop音乐是“蒸汽波”视频制作者们最爱用的音乐素材之一,以至于有人会混淆两者,把City Pop错误等同于“蒸汽波”。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后视镜理论”: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退着走向未来。


“我们看世界的观点总是要落后一步。因为新技术使我们麻木,它反过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因此我们往往使老环境更加清晰可见。”(摘自麦克卢汉1969年的《花花公子》专访)


5

City Pop是一种炒作出来的概念吗?


对于City Pop,我的一位朋友曾说,他认为这是一种炒作出来的概念。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正如上文中所说,City Pop更多是后世对八十年代日本音乐潮流中某个气质类似的群体的归纳,这种归纳是否获得被归纳者的接受,不得而知。(我还没查到相关资料)


但从已有资料看,City Pop更多局限在小众乐队的自我宣传和网友(尤其是国外网友)的自发讨论中,直到2018年之前,都并没有获得太多日本大众媒体的关注,也没有在日本音乐产业里产生太大反响。


但近两年来,随着City Pop在海外越来越火,日本国内对于City Pop的关注度也明显增加了,日本唱片公司也开始有意识的面对年轻群体推广City Pop。比如华纳音乐就为竹内玛莉亚的经典老歌《Plastic Love》拍摄了MV。


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深究。无论City Pop是这么来的,它如今已经获得普遍认可,被各种百科和著作收入,成为一种新的“共识”。


类似的例子就是Britpop。这是一个由NME为代表的英国媒体炒作出来的概念,带有强烈的本土意识,目的是为了对抗同期的美国Grunge浪潮。但实际上,被归入Britpop的乐队,风格上千差万别,Britpop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四支乐队Oasis、Blur、Suede和Pulp就个性迥异。


但这并妨碍Britpop如今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流行音乐领域里的曲风,从来都没有所谓权威认可,很多曲风的出现,都是在长年累月的传播过程中沉淀下来的,City Pop也不例外。个人一向认为,曲风的存在价值,更多是为传播和交流提供一个“接口”,为商业宣传提供一个“身份”。至于音乐本身,归根到底取决于个人选择,喜欢就听,不喜欢就不听,如此而已。


上帝的终究归上帝,凯撒的终究归凯撒。



个人最喜欢的十张City Pop专辑(排名不分先后)


1.《Relief 72 Hours》国分友里恵2.《First Light》松下诚3.《Summer Breeze》Piper4.《Again》黑住宪五5.《Awakening》佐藤博6.《浮游空间》亚兰知子7.《uLAyasu》几见雅博8.《NATURAL WOMAN》清野由美9.《Moonlight Island》桑名晴子10.《SUMMER TIME ROMANCE》角松敏生



END - 



本文为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