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他点赞 2018-05-25


日本《朝日新闻》5月17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吉冈桂子的一篇文章,题为《中日关系今后应超越包围网和崩溃论》,全文摘编如下: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截图


又会有朱鹮从中国来到日本,上一次还是11年前。有关朱鹮的新闻勾起了我的一段伤心回忆。


2012年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朱鹮原本是一种在日本、中国、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生息繁衍的鸟类。但是在日韩一度灭绝,目前两国的朱鹮都是中国朱鹮的后代。将朱鹮作为三国合作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于是会议上就中国向日韩各赠送一对朱鹮达成共识,我们也掌握到了举行相关仪式的信息,并在晚刊头版做了特别报道,但在最后关头却因中韩之间发生的纠纷而未能实现。


加之当年秋天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中日关系开始恶化,甚至有关珍稀物种保护的合作也告吹。


▲这是5月3日在日本新潟县佐渡岛朱鹮森林公园拍摄的朱鹮。


近期,中国正在试图修复两国关系。日本也从2017年开始摸索如何稳定双边关系。


望一眼首脑会谈的共识便知,肯定会有朱鹮的内容。某位日本高官用了“清理库存”这个词儿来形容,这是因为被打入冷宫的政策终于又见了天日。


我查了一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在全国性报纸上的含有“中国包围网”一次的文章数量,《朝日新闻》是106篇。据日经数据库的统计,截至16日,《产经新闻》有216篇之多,《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是129篇、108篇和82篇。其中大约五到六成出现在安倍第二次担任首相后,也就是2012年12月以后。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近日在《日本经济新闻》撰文称,中方愿与日、韩一道,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使用最多的是报道日本为牵制崛起中的中国与其他国家深化关系方面。但是在一年前我开始在曼谷常驻,切身感受到了“包围网”一词在亚洲各地正变得愈发空洞。诚然,各国对日本的好感度都很高。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可以仅凭好恶打交道的对象。考虑到巨大的市场和历史渊源,各国在关乎本国国运的对外交往上,当然要做出有利于本国利益的选择。


近七年里,中国经济规模(以美元计价)却增长了50%,达到日本的2.3倍。似乎与所谓“崩溃论”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且到访日本的中国人数量也激增至此前的7倍。中国来的客人多了总是好事。即便有摩擦,也能留下真实的记忆。


▲资料图片:中国赴日游客数量激增导致酒店爆满。图为东京街头,中国游客随处可见。


反倒是十年里访华人数减少了三成的日本人这方面正在脱离现实。我们似乎错过了知晓对方、映照自己、重绘自画像的机会。


中日这样近的距离是产生摩擦和紧张的因素,也是促进交往的机会。这个庞大邻国的存在形成了不可描述的压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陶醉于“崩溃论”和“包围网”,而是要具备从交往中缓和摩擦的智慧。


热文推荐

◆ 外媒:朝鲜就恢复朝韩会谈开出这个条件——

◆ 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有这“三招”——

◆ 美媒:为什么解放军苏-35可能是台湾最可怕的噩梦?

◆ 要撤驻韩美军?美国“放出风声”其实别有用心

◆ 伊拉克即将诞生一位反美领袖,美国想过会有今天吗?

◆ 中美磋商关键时刻,美方这场关税听证会信息量巨大

◆ 中国留学生在日被残忍分尸!中国警方已赴日调查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