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参考 | 中东向何处去?谋求结盟的美国,与坚持“三不”的中国,给出的答案如此不同——
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孕育了阿拉伯、波斯、犹太、奥斯曼等文明,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东国家获得独立以来,中东却在国际政治中成为战争和动荡的代名词。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又陷入新一轮动荡,令人痛心。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时说:“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解答“中东之问”,世界大国和中东地区国家各有各的想法。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实践。
历史上,大国以结盟分治为基础、以军事干预为手段参与中东事务,最终导致后患无穷,黯然收场。英国、法国、苏联、美国的中东战略都有过潮起潮落的相似轨迹。回顾历史,外国干预是中东悲剧的重要根源之一。殷鉴不远,中国不能蹈袭20世纪大国的中东悲剧,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开罗指出,“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填补真空,可以称为中国中东战略中的“三不政策”,准确概括了中国处理中东事务的政治原则。“三不政策”是中国对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外交的延续和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是中国中东战略的基本原则,也将是中国同其他大国中东战略的重要区别。
▲资料图片: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美国同以色列结盟,反对伊斯兰国家;美国同阿拉伯国家结盟,反对伊朗;美国同“温和逊尼派国家”结盟,反对“激进逊尼派国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同伊朗、沙特、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等中东各国均保持正常关系,在各种矛盾中维持平衡。美国有选择地支持中东国家内部的“公民社会”、“民主运动”,要求当地政府实施自由化、民主化改革,甚至支持暴力革命。中国坚持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不介入中东国家之间的冲突,也反对其他大国干涉内政。
然而,不干涉、不卷入不等于不表态、不参与、不积极、不进取。相反,中国在中东重大政治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态度、做法和影响力。唯有如此,才能维护中国的中东利益,才能为中东和平与稳定提供正能量。中国在坚持“三不原则”的前提下,加大参与中东政治的力度,发挥经济关系的独特作用,搞好全方位平衡外交。中国不仅自己坚持不结盟、不干涉内政原则,也不赞成其他大国敌友分明的中东政策,还反对中东地区大国干涉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内政。新世纪以来,西方在中东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制裁也门胡塞武装,恶化了中东局势。2000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有33次同美国投票不一致,其中55%涉及中东;2011-2012年,有72%的不一致票事关中东。中国在安理会很少使用否决票,1971年以来共投过11次否决票,其中6次针对叙利亚问题,这些不一致票、反对票主要是反对外部势力干预中东。
由中东地区国家实现本地区的权力平衡,依靠本国人民的探索找到现代化道路,虽然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甚至可能是血腥的,却是中东问题的唯一出路。从长远角度看,外国军事力量负责任地撤出中东,让中东国家之间建立自己的平衡结构,才能给中东带来长远的和平与稳定。
当美、英、法、俄在中东建设军事基地,派驻军队时,中国多年来持续向中东派出医疗人员与维和人员。目前,仅美国就在中东驻军5万多人。中国却向9个阿拉伯国家派驻医疗队,2004年以来派出313批次,累计达2301人次。截止2018年3月,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2491人次,其中派往阿拉伯国家和南苏丹的人员占四分之一。
▲资料图片:4月6日,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全体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该勋章是联合国表彰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重要奖项。(李良勇 摄)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对中东问题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也是中国对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可谓中国中东战略的核心逻辑。通过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短期看效果不彰、速度不快、影响不大,长期看却是副作用最小、效果最稳定、影响最深远的做法,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合作为抓手”成为中国中东战略的主要特色,与美、欧、俄的中东战略截然不同。
如何才能实现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力输出“新自由主义”,把“自由主义”改革作为国际贷款的政治条件,结果搞乱了中东。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答案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因此,中国支持中东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鼓励支持自上而下、渐进、可控的改革进程。
2011年以来,美欧国家曾积极输出“民主革命”,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阿拉伯之春”之所以发生,说明故步自封、不改革没有出路;“阿拉伯之春”之所以失败,说明暴力革命、西式民主在中东也没有出路。上世纪的中东政治现代化进程表明,任何一种外来模式都在中东水土不服,中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痛苦和困难,必须在实践中摸索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渐进式改革既能维护基本的社会稳定,也能解决迫切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东暴力革命的失败,从正反两面说明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性。中国自己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也要求其他大国不要干涉。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手中都没有中东政治现代化的良方,中东也没有一个国家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道路,历史经验只证明了哪些道路行不通,并未指明哪些道路行得通。渐进式改革的优点在于,由本国掌握主导权,小步慢走、不断试错,可以避免犯大错误。
当其他大国向中东输出军火、战争时,中国向中东输出资金、产能、技术。2016年习主席访问中东时宣布,中国将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同时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并提高优惠贷款优惠度;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总额200亿美元的共同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中东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综合上述各项承诺,专门针对中国与中东产能合作的基金达550亿美元。中国同沙特、埃及、伊朗、土耳其、卡塔尔、科威特、约旦7国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此外,10个中东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牵一发动全身。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积极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巴以战争期间,还是在巴以和谈阶段,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参与,却长期在道义上支援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却偏袒以色列,向以色列提供金援、技术、武器及道义支持。
近来,巴勒斯坦问题的焦点、路径和国际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越多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甚至美欧国家的民众、政府也向中国立场靠拢。自1991年马德里和谈以来,破解巴勒斯坦问题的路径是率先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一举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问题,“两国方案”一直是巴以和谈的灯塔。然而,2014年巴以和谈失败以后,“两国方案”已经遥不可及,巴以和谈亦难以有实质性进展,巴以双方内部都不存在继续和谈的条件。
在巴勒斯坦最终地位不解决的情况下,以色列只能通过“冲突管理”维护自身安全,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实施巴以隔离、加强对占领区巴勒斯坦人的安全控制。巴勒斯坦则在通过和谈建国无望的情况下,正单方面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国际化,希望通过国际压力迫使以色列让步,改善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条件。
在国际社会,同情心和支持越来越向巴勒斯坦方面倾斜,强烈要求以色列保证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利。传统上,第三世界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美欧支持以色列。
巴勒斯坦问题的焦点从最终地位谈判,转向改善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环境,其路径从巴以和谈向国际施压转换,以色列现行政策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可见,欧美发达国家的立场正在缓慢地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立场靠拢。在这个阶段,国际舆论、同情心、经济压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符合中国的外交传统,有利于中阿传统友谊,也是国际道义之所向。因此,在巴以问题的新阶段,中国应该且能够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与中东关系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中东连接在一起。但是,中国与中东的交往时断时续。在伊斯兰教扩张和蒙古西征期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互动最为频繁。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国家与中东实际上成为中国同西方交往的障碍,15-19世纪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非常少,只有少数商人、朝觐者敢于冒险进入这一区域。20世纪初,在英帝国的统治下,中东、中亚、南亚和中国之间的通道得以恢复,但中国自身处于内乱时期,对中东完全无力关注。
可见,500多年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没有深入、密切的交流,双方在文化上、心理上的隔阂、陌生、疏远感可想而知。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与中东的交往主要集中在政治、政府领域,民间文化、教育交流非常有限。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主要开放对象是西方国家。阿拉伯现代化100年,主要交往对象也是西方。中阿全方位、密切、深入的交往是最近20年的事情,可以说中阿大规模经济、人员互动是在没有打好文化基础的时候骤然开始的,这一课必须补上。
2014年习主席在中阿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上宣布,今后三年,中国将为阿拉伯国家再培训6000名各类人才,同阿方分享发展、减贫等方面经验,交流中方的先进适用技术。未来十年,中方将组织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交流,推动并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机构开展对口合作,邀请并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艺术人才来华研修。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是分裂的、碎片的,难以作为一个集体打交道,但恰恰在语言文化上是一个共同体,非常有利于多边合作机制的运作。
当西方国家向中东输出“民主革命”“华盛顿共识”时,中国积极同中东国家共同推动“文明互鉴”。自2004年起,中国孔子学院为阿拉伯国家培养汉语人才7万多人。2016年阿拉伯国家赴华留学人数达18050人,中国赴阿拉伯国家留学人数为2433人。2012年以来,中国先后派167个艺术团组、3958人次赴16个阿拉伯国家演出。
▲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人民网)
中国作为步入中东的又一个新兴大国,尝试以经济合作为核心路径的中东战略,是大国中东战略的新尝试。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和谨慎保守的政治安全政策构成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中东战略的主要特征,也让中国成为近年来没有在中东问题上犯大错的唯一大国。
中国特色的中东战略能否避免重蹈覆辙,“轻足迹”战略能否有效保护中国的利益,皆有待时间的检验。无论如何,中国特色中东战略至今还是成功的,代表着一种正义、美好的方向,值得继续实践、探索,需要不断调试。中东各国之间虽有矛盾,甚至战争,但所有国家欢迎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美国前驻沙特大使查尔斯·弗里曼(傅立民)评论说,中国的中东战略是在遵循美国建国先贤托马斯·杰斐逊的建议:“和平、商业,同所有国家建立诚实的友谊。”
热文推荐
作者 |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
编辑 | 闫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