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疆那么大该如何管控?他给出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是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
他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研究近40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新体制对海远程探测雷达,在北国边疆凝聚起一支“雷达铁军”,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年少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以身报国的种子
刘永坦,1936年出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战火纷飞、颠沛流离,这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此外,就是母亲在油灯下给他们讲古诗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院士
我记忆最深还是《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我能回忆起那苦难的样子,我父亲说这些灾难形成是因为我们国家太弱,所以受人欺负,父亲还对我们说长大要改变这个局面。
淡泊名利、以身报国的种子那时候就悄悄播撒在刘永坦幼小的心灵中。
面对质疑 刘永坦团队数千次实验后取得重大进展
1958年,刘永坦通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习,成为哈工大的一名青年教师。1979年,他被公派英国留学深造,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研究。1981年秋天,刘永坦学成归国,他的心中已经瞄准了一个目标,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
传统的雷达虽然号称“千里眼”,但前提取决于它站得有多高,地平线之外的地方都是传统微波雷达的盲区,世界上少数西方大国因此开始研制新体制雷达。刘永坦院士:“我们当年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你看不到怎么管,这显然是重大需求。”
但是,当时全球范围内新体制雷达也只是刚刚起步,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更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供借鉴。刘永坦的想法招来一片质疑的声音。
面对这一切,刘永坦没有动摇,在他的心里,国家的战略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个人的成败得失无足轻重。在国家的支持下,十个月时间,刘永坦组织的六人团队就拿出了二十多万字的预研方案。此后经数千次实验、获取数万个测试数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取得了重大进展 。
耗时八年 目标终在新体制雷达屏幕上出现
1986年,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建设新体制雷达实验站。然而,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成果一到实际应用场景下就状况频出,海杂波的信号比探测目标的信号强度高出成千上万倍,雷达根本分辨不出茫茫大海上哪是真正的目标。
1990年4月3日,目标终于在新体制雷达的屏幕上出现,8年多不为外人知的艰辛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悦和泪水。
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997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刘永坦再次做出让人诧异的决定,牵头承担研制实用型的新体制雷达。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院士
有一些人善意地劝我,意思说再往上做,它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我的想法很简单,这个事情理论上比较完善,但是真正把它做成一个完善的雷达还有相当的距离。
默默为团队每一个人付出真心
刘永坦心里很清楚,新体制雷达的研究耗时8年,接下来的新体制雷达的应用可能需要若干个8年,如何建设一支稳定而且甘于奉献的团队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院士
最突出的例子是,我们有个青年教师,刚毕业就跟我干,我们没让他去念硕士,也没念博士,最后他很有经验了,也可以指导博士生。但学校规定,你既不是硕士,也不是博士,带什么博士生。我坚持把他批了,学校也支持我批了他当博士。
就在这种关心爱护下,刘永坦的团队从一个六人小组发展成了几十人的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这也是刘永坦承接研制任务的信心所在。
刘永坦:荣誉属于这个时代
十几年时间,这支来自哈尔滨的团队长期驻扎海边,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所有的理论空白、技术难题都需要他们自己一个个填补、去攻克。消除电离层干扰这一难题,他们就花了两年多时间。
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1月8日,刘永坦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永坦觉得这个荣誉属于团队,属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时代。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院士
盛名之下,这是个团队的事,这个团队不仅是我们小团队,也包括国内优势单位联合在一起的一个团队,才做出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我觉得很符合习主席说的,咱们的创新,求不来的,买也买不来,还是要靠自己干。
更多内容 戳视频↓↓↓
来源 | 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编辑 | 徐诗雨
向刘永坦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