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已注射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参考消息 2020-09-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技日报 Author 科技日报


“我只是觉得自己刚刚好符合条件,没有太多负担,能承受结果,偶尔也想脱离一下低级趣味,真该感谢的是所有站在普通人前面的人。”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志愿者小米(化名)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对大家涌来的关注,她一时不知如何回复。


此前,这位姑娘在微博发了条买家秀,夸赞了店主的裤子,还顺便提了一句,她穿着那条裤子,作为志愿者,接种了新冠疫苗。




一下子,致敬和祝福将姑娘的评论区挤得满满当当。




有人说,他们是人民和人类的探路者。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有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


小米正是第一批志愿者之一。她参加的试验,叫做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


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上的公开信息,该试验的主办单位为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试验的目的,就是测试和评价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种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是这样解释它的原理: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


I期试验需要的志愿者并不多,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18-60周岁。


志愿者会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


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此后的14天,为集中隔离观察期。



▲小米的隔离期饭菜。来自小米微博


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是的,测试疫苗有效性,不是让志愿者和病毒硬碰硬,而是检测其体内是否产生了一种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御病毒于细胞之外。


小米记得,19日去注射疫苗时,一起接种的朋友,大部分30岁以上,“四、五十岁的蛮多,都有家有口”。



▲志愿者发出的图片,来自小米微博


海峰(化名)和小米同批。他说,自己是当天年纪最大的志愿者。作为一个男人,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家国情怀。“能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发挥)微不足道的作用,此生无憾。”


被保护着的普通人,正和科研人员一道,进入到与新冠作战的战场。


很多人在问,怎么报名,什么时候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招募志愿者?




家住武汉武昌区的王芳(化名),之前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现在已经痊愈。在网上看到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启动志愿者招募后,她就一直到处打听报名渠道——她的丈夫李明(化名)想去。


“从我发病到现在,也经历了初期的就医难、检测难,经历过内心的恐惧与无助。他一直陪着我,能够比较深切地体会到病患的不容易。“王芳说。幸运的是,李明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他就想着,以疫苗测试志愿者的身份再做点什么,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点回馈。李明本科学的是生物工程,平时也爱看医学类文章,对测试的安全性并不担心。找到报名渠道后,他没多想,就立刻填了申请,正在等待反馈。“如果人类必须跟这个病毒长期共存的话,疫苗就是下阶段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了。”李明说。


另一边,科研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据王军志院士介绍,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来源 | 科技日报(ID:kjrbwx)

记者 | 张盖伦 唐婷


微信编辑 | 冯灵逸

微信审核 | 刘华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