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视世界,中国自信开启“强国外交”新征程丨参考快评

木子 参考消息 2021-04-23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两会期间的这段话,一语中的地点明了今日中国的对外心态:平视世界。

    

平视世界,是中国迈向强国外交必备的心态和基石。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大国,并进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中国不但在综合国力的各个层面让西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场新冠疫情的应对,更是导致西方从所谓文明山巅的神坛跌落,从制度上和文化上彰显了中国的优越性,这是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      

        

平视世界,中国发现原来美西方对华已从轻视沦为嫉妒;平视世界,中国从以往的仰视西方转为拥有平等看世界的大国自信。因为平视世界,王毅坦言:中国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人民才是主人翁。源于定力自信,中国外长开宗明义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

▲资料图片: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

  

中国不惧“挨骂”,在涉疆、涉港、南海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拨乱反正、反守为攻,表示欢迎更多外国人到新疆去参观访问,向世界展示湖北浴火重生的新面貌,向世界讲述更多的中国故事。

    

中国拒绝“挨骂”,中国在谴责美西方制度霸权的同时,更驳斥美西方以己度人、似是而非的“国强必霸”谬论,并在记者会上宣告“我们这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毋庸置疑,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践行强国外交之路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如果说不惧挨骂、拨乱反正是为中国强国外交“立言”“立德”,那么主动作为则是为中国强国外交“立行”“立功”。

        

仅从中国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洋洋洒洒回答的27个问题来看,涉及近邻东盟印日,也涵盖非洲拉美,既是中国外交全方位、阶段性的成绩单,也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略周边、拓展全球治理指明了努力方向。

         

疫苗和口罩对中国而言并非外交工具,高质量开放与“双循环”并非口号,与邻为伴和“一带一路”更不是地缘战略,它们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国担当。

        

中国通过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外交,希望让周边和其他国家切实感受到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并欣然搭乘中国发展便利车。中国带动周边和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繁荣,将给地缘政治乃至全球秩序带来巨大变迁。

        

与此同时,中国强国外交需要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那就是中国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可靠的朋友,而对于那些自己抱着霸权不放还要霸凌他人的国家来说,中国肯定要仗义执言,不会袖手旁观。

        

而这,正是“重情义、有定力、讲原则、敢担当”中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外长通过两会郑重宣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人民负重,对世界尽责。”

        

人民、国家、世界三位一体,意味着这是一份彰显世界情怀的强国外交宣言书。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从大国外交向强国外交迈进,是中国捍卫国家权益、实现民族复兴和树立国际威望的时代选择。


微信编辑 | 唐立辛

微信审核 | 姜涛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