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下一个四年,川普的美国和我们的世界,会有怎样的改变?

2016-11-12 假张 假装在纽约


川普当选总统已经三天了,整个美国仍然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各地都有愤怒的集会抗议,有些甚至演变成了暴力冲突。


不要嘲笑或者质疑他们不肯接受失败。抗议原本也是游戏的规则之一,是他们自由的权利。


只是,再怎么抗议,结果也不可能改变了。



我也听说了许许多多人们情绪低落的例子,在上课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他们突然就流下了眼泪,哭了出来。


整整一代美国人——我说的是,那些一直盲目乐观、不相信川普能胜出的人——都在经历着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有人把投票结果出来的“119”比喻成又一个911,从美国人感受到的心理震撼来说,这很可能并不算夸张。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灯泡记忆”,英文是flashbulb memories,意思是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在很多年以后人们不但会清楚地记得那件事,还会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在做什么,脑子里在想什么,说了什么话。


就好像是在漆黑的夜里,突然有一盏灯泡亮起,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911一定是这样的灯泡记忆,即使对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来说也是如此——相信很多人都记得自己那天在做什么。而对中国人来说,汶川地震也是灯泡记忆。


再早一点,对上几代美国人来说,肯尼迪遇刺也是灯泡记忆。


而川普当选无疑也是。相比911和肯尼迪遇刺来说,119这盏灯泡从某种程度上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因为这一次美国人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有悲伤和震撼,还有难言的苦涩和怨恨。


历史学家认为肯尼迪遇刺标志着美国人“纯真年代”的结束。在他死后,曾经充满希望和朝气的年代结束了,美国陷入了低迷和动荡之中,一直到里根执政,才重新走上上升的轨道。


而川普的当选,何尝不是另一个“纯真年代”的结束



总统轮换对美国人习以为常,他们已经习惯了每隔四年八年,就有一个不同的总统,坐上另一辆凯迪拉克,那是专属于他们的总统座驾。



但这一次,很不一样。


在过去这二三十年,美国人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尤其是纽约、旧金山这样一些大城市里的年轻人,被保护得实在是太好了。


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年轻的人们分享着这样的荣耀,意气风发。


纽约从七八十年代那个黑帮猖獗、让人望而生畏的城市,重新恢复了活力,成为世界的首都。它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成为人人梦想的伟大光辉都市。


也是在过去的这二十多年,麦当劳、肯德基、再到星巴克,开遍世界的大小城市;好莱坞大片席卷全球,美式超级英雄成为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德国人、土耳其人、菲律宾人的英雄。


全球化几乎成了美国化,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globalization 就是 Americanization. 世界各地兴起的反美浪潮,是另一种形式的对美国的礼赞。


美国人要杀萨达姆就杀萨达姆,要捉本·拉登就捉本·拉登。


他们的大学,慷慨地向全世界的学生提供着高额的奖学金,招揽来自全世界的人才——中国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包括我在内,当年也是拿了全奖奖学金才去了纽约读硕士,不然当时刚大学毕业的我无力支付一年四十多万人民币的费用。


美国的年轻人们站在世界之巅指点江山,理想主义爆棚。他们的暑期实践,是去非洲保护环境或者救助灾民。他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关心穷人,反对歧视,还选出了黑人做总统。他们的理想,是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911部分地抑制了这个上升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全世界也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过去十年最重要的叙事,变成了中国崛起。到了今年,连肯德基都出售了中国业务。还有ISIS的崛起,欧洲的难民潮,一次比一次血腥的恐怖袭击。


美国的骄傲慢慢地消散了。这个时候,川普喊出了复兴美国的口号,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生活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年轻人啊,并没有那么敏感地感受到铁锈区的工人们所遭遇的失落和变化。


直到,被这一次选举的结果一棍子打醒。他们这才知道,江山已变,世道已变。


他们这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拥护全球化。更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是全球化的得益者。


也或许,是那个精英的美国走得太快了,从黑人当总统到同性婚姻,让这个国家的普罗大众开始无所适从,所以大众就小小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力量。


前两天我推送过一篇文章,分析美国的新闻界是不是公正,有没有偏袒希拉里。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美国的主流新闻媒体不存在系统性的操纵、不存在故意的扭曲——在一个自由市场的国家,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操纵所有的媒体,没有一个人能只手遮天,要知道这是一个总统收了贿赂都会被马上拉下台的国家。


要相信制约的力量:没有人能收买所有人。


这些媒体历经百年养成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基本的职业操守,也仍然存在。


但美国的精英媒体是不是绝对公正的呢?当然不是的。这一次很多媒体的报道,确实存在着偏见和偏袒——希拉里出了丑闻,虽然不至于不报道(也不可能不报道),但的确会有开脱和轻描淡写。而对于川普的丑闻,则是所有媒体一哄而上,痛击到底。


但这不是某种力量的操纵,而是所有记者编辑自然而然地、无法压抑的内心倾向流露。


要知道,美国的这些大媒体,不是在纽约、华盛顿,就是在加州,都是这个国家最蓝最蓝的地方。


这一次川普的崛起太突然,太让人错愕,所以几乎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同时失去了准星。


在面对川普这个完全超出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候选人时,他们集体陷入了迷乱。


他们确实和美国其他地方的人产生了脱节,所以他们才会一直对希拉里盲目乐观,才会一直对选情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而现在,选举的结果把他们一棍子打醒了。


再看娱乐圈,从Lady Gaga到Katy Perry到美国队长Chris Evans,绝大多数演艺明星,几乎全是希拉里的铁杆拥趸。



硅谷的情况,也是如此。


因为所有这些人生活的地方,也是加州和纽约。


但他们再起劲地为希拉里摇旗呐喊也没有用。选举的结果,也把他们一棍子打醒了。


他们现在该意识到,加州和纽约,还有华盛顿和波士顿(希拉里在波士顿的得票率高达81.7%,纽约78.6%,其中曼哈顿是86.3%),和美国的其他地方存在着多么深的割裂。


如果说这次选举,乌云后面有银边的话,那就是对这些深蓝色的上层精英来说,这是一个重新认识他们国家的最好机会。


就像我在上一篇推送里说的,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他们必须要学会live with it,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继续视而不见、盲目生活在云端。


未来的几个月,乃至几年,他们将进入一个艰难的疗伤过程。而他们将如何应对,其实也决定着美国未来的走向。


在下一个四年,过去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到的那些便利,过去我们奉之为金科玉律的理解、包容与爱,会发生改变吗?


美国的大学会减少国际学生的名额吗?


美国的移民政策会收紧吗?


H1B工作签证的配额会减少吗?


十年美签会取消吗?


不知道。


政策的通过,归根结底,还是人心决定的。


人心的走向,谁也无法预言。


但愿不会。


但我还是愿意保持谨慎的乐观。今天看到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 (Rafael Reif) 写给全校师生的一封信,更让我坚定了这样的看法。


他提到在麻省理工的校园的一座大楼里,学生们在六根大柱子上贴上了大张的纸,其中三张用来“分享你的希望”,另外三张用来“分享你的恐惧”。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生们最真诚的剖析。


很多人说担心国家的未来,有些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公民权利,或者担心自己的价值观不再重要。其中有一则“分享希望”是这么写的:我希望能够理解和我想法不一样的另外48%的美国人。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表达了某种痛苦,但放在一起,却创造了相互尊重以及公民对话的一个好榜样。


正视不代表一定要接受,理解更不代表要放弃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东西。


校长坚定地这样写道:


无论华盛顿将发生什么变化,我深深的坚信,那些让我们团结一致的价值观和使命都不会发生改变。

 

作为一个全球化社会团体,作为一股真正的善的力量,麻省理工学院是整个美国最佳的缩影:大胆、乐观以及专注于创造未来;为我们的多样性而感到高兴和激励,对来自任何地方的人才、文化以及想法都保持开放性的精英管治模式;谦虚、务实、对科学的疯狂追求以及对真理的不懈坚持。


……

 

没有什么会改变这一点……让我们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吧。


在全美国范围内,还有许许多多像麻省理工那样的学校,许许多多像麻省理工的校长和学生那样的人,他们正在痛苦中做着艰难的心理重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和对自己价值观的坚持。


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能够像美国社会这样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较量能够在一定程度透明的环境和公正的规则中进行,这是一件好事。在碰撞之后,会孕育出新的思想。


历史在考验这一代美国人的智慧,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类似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大众的撕裂对立,在哪个国家不是呢?这是一个社会大众普遍转向保守右倾的时代,在中国,在欧洲,莫不如是。


不管怎么样,好日子结束了。


我们都需要,学会live with it




[近期文章]


李安的新片我看了,美国人给的差评我不服

是的,川普胜利了,但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装在纽约


联系邮箱:ask@jiazhuang.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