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IAPA | 长城脚下饮马川-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深度呈现)

IAPA 澳大利亚IAPA设计
2024-08-31



朴门永续,匠人营造

PERMACULTURE


长城脚下饮马川-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是IAPA2014年开始为拾得大地幸福产业集团在长城脚下设计打造的首个集生态、环保与艺术的旅游度假区。


首期投入建设“集装箱接待区-朝花夕拾生活馆”、“长城脚下的别院—样板房”、“游客换乘中心”、“大地讲堂”、“大地食堂”、“大地科学馆”等六大重点项目。每一项目的设计,从相地立基,至屋宇装折营建无一不细腻入微,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都考虑周到。更以现代的手段,赋予传统工艺和意境以更深远的内涵。因此,“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总体设计依循“朴门永续,匠人营造”的理念。以求建筑满足使用功能之余,超然物外的精神特征。






朝花夕拾生活馆

入围2017WAF世界建筑节大奖

2017 WAF AwardS


IAPA设计的长城脚下饮马川-朝花夕拾生活馆正式入围 2017 WAF世界建筑节大奖(文化建筑类别)。最终获奖结果将于今年11月17日在德国柏林的WAF世界建筑节上揭晓。WAF世界建筑节是国际建筑界规模最大,声望最高的设计奖项之一, 旨在促进世界建筑的相互交流与启迪。



有朋自远方来,长城初雪,潮河风月,自然是最好的美酒上品的茶。所以,观景几乎成了这个包括:展览、餐饮、休闲、办公一体的建筑的主题。






【听茶】长城脚下饮马川巡演,一场东方茶道的韵与西方弦乐的律的碰撞。策展人 / 李辉 ,艺术家 / 秦舒妍、KUN、毛毛、粒粒、樊天,建筑师青山周平、艺术家张锰







其功能除了接待来客,赏景品茗外,也是展示朴门永续理念和整个“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建设的博物馆。旨在通过建筑与外景的相容,使室内所有行为都与景随行。




模数化的尺寸通过精巧细致的组合,形成内外交错大小不同的院落。将人们平日生活所需的功能空间打散,希望人们通过廊道、廊桥、平台穿梭于庭院之中,给予人们脱离室内的保护,聆听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




墙垣门洞的开合,不仅只是步移景异与传统园林的借景对景,更是视觉体验上,空间的虚实相生。粗麻芦苇,温润的木料、粗犷的石材,与腥锈的钢板相影;煮茶的铜炉明火、赏景饮酒的蒲团案几,悉数安放




长城脚下的别院

Archdaily 2017最佳建筑奖提名

Archdaily 2017 Building of the Year Awards


样板只是例子,不该是磨灭个性的规矩。粗放的房地产市场曾一度使低品质模仿而来的东南亚、欧陆风情小别墅布满大江南北。这些无论装饰还是使用功能都单一庸俗的建筑设计手法几乎扼杀了绝大部分从业建筑师的个性,斩断市场产品多样化的发展,以至于拖累消费者的消费审美需求。而事实上,院子曾经是北京人基本的生活空间,一宅,一院,一故事,充满个性与温情。



因此,长城脚下的别院样板房设计,提示的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是要让使用者能拾回往昔宅院生活的点滴,随性而为,不受限于既定格局,师法自然。



一宅,一院,一故事,生活场景围绕着院子展开,然而又不尽是传统空间的阴翳内敛,而是更强调空间灵动,内外通透——大面积开合的玻璃外墙使人与自然更亲近。



百变的院子有着不同的可能性,输出着各异的生活方式,包含着百变的空间主题场景。它既可是园艺匠人的治山理水,也可是派对狂人的觥筹交错;它既可是文人墨士的阳光书房,也可是健康达人的畅泳之所。一宅,一院,一故事。




游客换乘中心

承担着转承客流的功能

THE WOODS(TRANSFER CENTER)


作为“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入口区域的主体建筑,游客换乘中心承担着转承客流的功能。宾客游览完具有古典意趣的集装箱接待中心后,将由此转入艺术生态湿地公园、艺术村落、大地农场、有机食堂体验场等区域。所以,因其特殊的功能需求,必须具有统领全局的标志性,而又需遵循“朴门永续”、 “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采用现代钢结构手段,试图搭建能与树林相影成趣的,具有太阳能收集系统的顶棚,作为有别于周边其他建筑的标志;而主体功能建筑则通过覆土的形式,消隐于草坡之下。




大地讲堂

木作营造、口传心授

THE HALL


中国传统工匠技艺与农法都是师徒相教,口口传授的。大地讲堂作为大地系列建筑的前奏,被安放在一片麦田之上,大讲堂承担着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授,朴门永续理念推广的讲堂职能,同时也可用作各种活动礼堂、会议场所、农发讲堂甚至田间书屋等功能的综合建筑。



大地讲堂的设计采用木作营造的方式,一方面为了表现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在朴门永续这一新概念之下,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应该焕发的不为人所共识的真正价值所在。将其视为一个装置的开端,每个木构件的腐朽与更换,正是木作营造体系得以传承的原因所在,也正是传统工匠口传心授的过程。




大地村落

既遵循传统布局、又透露现代生活气息

THE VILLAGE


大地村落紧扣“匠心营造”的总体设计理念。旨在将现代城市舒适的餐饮休闲住宿环境带入乡村。遵循传统村落布局,又透露现代生活气息。而材料与细节则经过精挑细选,务必匠心营造。




潮河景观桥

独特体验的景观桥

THE BRIDGE


潮河景观桥,其设计的出发点,是要建造一座除了满足交通功能之外,其自身能够成为饮马川重要景点、并能带来独特体验的景观桥。我们设置了两处弧形的出挑平台,希望能让游客在步行体验中能停留下来,欣赏潮河湿地公园以及东西两岸的景色。 




跑马场

充满地域特色的跑马场

THE RACECOURSE


我们把自然质朴的片岩融汇到菱形的几何墙体当中,结合微地形的塑造,使得跑马场更加充满地域特色。几何石墙围绕着马厩建筑,组织出上下马背、骑马体验、饮马等多种空间;溪流从东侧自北向南蜿蜒流过,利用水溪、地形,人行园路围合,形成无形的围栏,引导马的活动范围,使人与马能在园中自由穿梭。




长城遗址公园

线性的景观体验

THE GREAT WALL RUINS PARK


长城遗址公园中曲折而蜿蜒的青砖路径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游走体验,线性的景观体验也似乎是长城的在地面上的延续;游走的路径中穿插着大面积的农业景观和科普性的菜地,人们采菜摘果,体验传统东方的农耕生活;

青砖、灰瓦、枕木、碎石等在地性的材料运用都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可逆性、可回收的建造方式都贯彻着朴门永续的设计理念。





湿地公园

由回收加工的本土木料建造

THE WETLAND PARK


长城脚下的潮河,作为北京密云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有着重要的环境与生态保育意义。基于此点,设计只架设了一条精巧的廊桥,延伸至湿地中心,作为联系入口接待区域与长城遗址景观的通道。廊桥由回收加工的本土木料建造,以求打造与生态野趣调性相融的景观,消融于繁花野草之间。廊桥还设置可供停留的节点平台与景观装置,这些平台与构筑同时还是艺术展览空间及“朴门永续”理念的推广展示平台。




湿地公园实景图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的建立,旨在为城市人拾回清净,回归田园,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实践区包括远期19.05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在这里,有持续关注自然环境与东方文化村落复兴的NGO组织;有将艺术和生态结合的湿地公园;有以生态艺术,实现现有村落及原生资源再创造的艺术村落、艺术客栈、大地农场、大地艺术课堂、有机食堂等体验场地。我们将打造国内第一个大地艺术生态公园,建立一个不可取代的“艺术生态涵养生活区”。









“东方文化中的万事万物,都由大地生长而来。乔木灌木,制成纸、织成布;泥土,烧制成陶器、瓷器;蚕吐出的丝,纺成绸缎;花草果实的汁、变成染料;大米和泥土和在一起,做成砖砌成墙。东方的衣、食、住、行,都是天、地、人情感交流后的大地创作。还大地以幸福,就是我们的灵魂。


建筑归属于人,人归属于自然。所以,我们希望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从属于大地。大地建筑,一方面必须考虑地势、环境和东方人对节气的理解,一方面需要厘选的是材质。而要让建筑从属于大地,让建筑在自然里消失,建造的材质就必须遵守长城脚下的原生。废弃的枕木、不同土质可烧制出的长城砖、河滩边的卵石、森林里被山火击中的大树,它们从自然中来,就让它们以建筑的形式,回到自然中去。









更多请关注 /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via:

IAPA 官网 /IAPA website: www.iapa.net.au

媒体联络 /Press contact: info@iapa.net.au

招聘邮箱 /Recruitment: hr@iapa.net.au

微信账号 /Wechat account:澳大利亚IAPA设计


(关注公众号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账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澳大利亚IAPA设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